第八十八章 歉疚

一支駝隊抵達了寧戎驛,停了下來。

“殿下,高昌城不小啊。”趙在慶走了過來,遞上水囊。

邵嗣武接過,仰頭灌了幾口,道:“痛快!”

附近有一大片農田,農人們正在忙活,種植越冬小麥。

高昌這個地方的氣候,其實是有點怪異的。

冬天很短,最多三個月,而且並不太冷,這從高昌把冬都設在此處就可看得出來。

待到夏天,高昌就會極爲炎熱,太陽火辣辣的,照得人頭腦發暈,於是高昌君臣就又跑到夏都庭州避暑去了。

這裡可以種植冬小麥,考慮到地力因素,兩年三熟是完全可行的——事實上當地人一直就是這麼做的。

驛站外已經圍了一圈人,都是過來看熱鬧的。

不愧是中原大朝,家底就是豐厚。這麼大規模的駝隊,他們還是第一次見到:足足一千八百餘峰駱駝,馱載着各類軍需物資。

同時也議論紛紛,毗加可汗到底得了什麼失心瘋,要與中原天兵對抗?

先王又是怎麼回事?屢次搶奪大國天子的駿馬,這下好了,引得人家上門,興師問罪。你死不要緊,害得百姓跟着遭殃,這就不厚道了。

驛站很快準備了大量乾草、駱駝刺等草料,甚至還準備了一些秕穀、糠麩之類給駱駝恢復體力。當然,飲水也少不了。

不一會兒,又有一位名叫火山奴的官員趕了過來,指揮着文吏不斷清點物資,辦理交割手續。

夫子們在一旁默默等待着,只待手續弄完,立刻就將物資用驢車拉走,分門別類,一一入庫,以供大軍取用。

邵嗣武靜靜看着。

水是從井下取出的。

井很深,通過地下暗渠、蓄水池互通互聯,既可供人飲用,亦可灌既農田,時人謂之“井渠”。

也正是這樣的灌既系統,加上獨特的氣候,使得高昌成了《北史》中“地多石磧,氣候溫暖,厥土良沃,谷麥一歲再熟”的存在。

“雖不如中原,但在西域,也是難得的熟地了。”邵嗣武突生感慨。

都知道西征最難之處在於物資供給,有西州這麼一個出產糧食的地方作爲前進基地,可以將大夏的兵鋒輻射到龜茲、北庭一帶,對土人的威懾力大增。

若父親願意把這塊地給他,怕是做夢都要笑出來。

當然他知道這是不可能的,因爲高昌已是國朝正州,甚至就連刺史都有了:秘書郎崔梲出任西州刺史,右補闕崔邈接替他的職務,常伴聖人之側。

“你等在這看着點,我去城中面聖。”邵嗣武叮囑了幾句,然後在數名護衛的簇擁下,準備進城。

“殿下儘管去,無甚大事。”趙在慶已經席地而坐,笑道。

驛卒給他和護衛軍士們端來了吃食,多爲胡餅、豆豉之類軍中常見食物。另有不少甜瓜、棗子,甫一送上來,便被人一搶而空。

這種本地特產,屬於加餐,並不是每個人都有的,先到先得,不搶何待?

邵嗣武笑着點了點頭,很快便入了城。

******

邵樹德同樣正在吃飯。

王宮的廚師早就被全部趕走,換上了隨駕而來的宮人。

當羊肉餃子端上桌時,邵樹德招呼他的女人們上桌和他一起吃飯。

渤海王后高氏、長和太后蒙氏、契丹可敦述律氏、高昌太后廉氏以及高昌王后偰氏,後者面色悽楚,雖然還未承恩服侍,但已經戴上了鯨鬚胸罩——聖人親手戴上的。

看着五位身份尊貴的婦人,其中蒙氏、述律氏都帶了身子,邵樹德高興地連吃三大盤。

“出門前帶的貂鼠裘,也不知道能不能用得上。”高氏吃完一盤,飽了,在一旁說着。

“最冷那陣,早晚可以穿一穿,到了中午,朕就得給你脫下來。”邵樹德說道。

高氏臉一紅,啐了一口。

月理朵悄悄看了她一眼。女人啊,就是如此善變。

當初要死要活,被聖人碰了後,感覺天都塌下來的渤海王后,現在已經能跟聖人過夜了——聖人晚上不一定需要女人服侍他,但一定要摟着女人睡覺,這算是公開的秘密了。

高氏,這個收到丈夫休書後,變得十分柔弱敏感的女人,現在每晚都陪聖人過夜。

宮人們端上來了瓜果。

高氏拿起一粒馬乳葡萄,剝完皮後,用眼角餘光瞄了一下週圍,見沒人注意,悄悄將葡萄遞到邵樹德嘴邊。

邵樹德故意砸吧出了很大的聲音,引得所有人都看過來。

高氏的臉像塊紅布一般,想要逃走,結果被邵樹德摟在懷中,動彈不得。

“陛下,趙王來了。”韓全誨低着頭,在門口輕聲說道。

邵樹德點了點頭,慢條斯理地吃完瓜果後,讓婦人退避,乃召大郎入內。

“阿爺。”邵嗣武躬身行禮。

“坐過來點,讓阿爺看看。”邵樹德仔細看着兒子的面龐,說道。

老大來西邊很久了,就連家小都住在敦煌。

從前年開始,就領銀槍軍、沙瓜州兵及諸部蕃兵,不斷抄掠尹州,雖未能攻下城池,但使得不少部落歸順朝廷,至少不再對高昌回鶻保持忠心。

這個功勞其實不小。臧都保也提到過,他認爲趙王提前清理了各部,使得糧道受到的威脅大大降低,同時讓高昌內部士氣低落,對能否取勝抱有懷疑。

在這個過程中,老大經歷風吹日曬,餐風露宿,人都變黑了不少,也精神了不少。

邵樹德一把抓過他的手,攤開手掌看了看,笑道:“繭很厚實,功夫沒落下。”

“身處軍中,不敢教兒郎們輕視。”邵嗣武答道。

邵樹德又仔仔細細看了兒子幾眼。

大郎神色間很是坦然,顯然內心就是這麼想的。

以前被人輕視過,能知恥而後勇,這纔是正常人。

有的天潢貴胃、貴人子弟,被人輕視了,不但不知恥後勇,用實力讓別人改觀,反倒要解決輕視他的人以出氣,這就不正常了。

“西域如今的局面,你有什麼想法?”邵樹德問道。

邵嗣武遲疑了一下,道:“兒想去西邊看看。”

“爲何會有這種想法?”

“高昌以西是什麼樣子,全都是道聽途說。若不親眼看一看,兒心中沒底。”

“你想看什麼?”

邵嗣武定了定神,決定不加任何掩飾,於是說道:“從戶口、田地,到風氣、教化等等,所有的一切。”

“具體說說。”

“譬如這高昌。”邵嗣武說道:“麴氏高昌時期,墾田900頃。回鶻高昌,墾田1400餘頃,西州現餘一萬戶上下,一戶算下來也就十幾畝,縱可一歲再熟,又能養活多少官員、兵丁?”

“再說百姓。風氣如何?是否能征善戰?是否沐浴王化?信佛陀還是摩尼?”

“甚至就連交通、商貿之事,都得走一走,看一看,方可心中有數。”

“你覺得西州怎樣?”邵樹德問道。

“很不錯,甚至還有更進一步的可能。不過,兒覺得西邊可能還有更好的地方。眼下或許都不如高昌,但將來能發展得更好。”

邵樹德點了點頭。

他記得後世吐魯番在新疆全區的人口中所佔的比例並不高。但這會麼,他敢肯定高昌的戶口在整個西域一定名列前茅。

而且,高昌的潛力還有待進一步釋放。

他依稀記得,後世清道光年間,林則徐到吐魯番主持墾田,擴建了幾十條坎兒井渠道。

左宗棠過來後,又開鑿坎兒井,進一步擴大可灌既的耕地面積。就是不知道當時有多少土地,但一定比現在多多了——光緒十三年,吐魯番已墾熟地31.3萬畝,未墾荒地3.87萬畝,總35.17萬畝,摺合唐制約40.45萬畝,即四千餘頃。

不過話又說回來了,大郎的話也沒錯。高昌的領先只是暫時的,西邊大有可爲。

“阿爺把落雁、平盧、橫野、廣捷、金槍五軍所餘之五千人交給你來帶,望苴子蠻兵一千五百人、奉國軍步卒四千餘人也給你,總計一萬一千餘步騎。”邵樹德說道:“去北庭吧,朱瑾來奏,又有部落叛亂,你去協助他討平。”

落雁五軍在攻克高昌後,還剩八千人上下。前幾天摸排,大約有三千人願意留下來當鎮兵,如今能調用的就五千人了。

而落雁軍作爲一支三次重組過的部隊,在平定淮南之後,補充了吳越武勇都萬人,總兵力達到兩萬,爲歷史巔峰。

征討雲南時抽調了三千人,前陣子已返回,餘衆打散補入禁軍各部。此番出征的兩千人,顯然也不會回去了,此軍目前還剩一萬五千,正屯於河北休整。

平盧軍最多時有兩萬四千人左右,徵雲南前還剩一萬四千。出征的那三千人,回來時還剩兩千出頭,同樣打散後補入禁軍各部。

西征又出動兩千人,基本也不會再讓他們歸建了,該軍就只剩下九千。

“兒遵命。”邵嗣武沉穩地應道。

WWW ●tt kan ●¢O

“知道怎麼做嗎?”邵樹德問道。

“抓軍心爲第一要務。”邵嗣武答道。

邵樹德滿意地點了點頭,道:“你明白就好。去吧,將來有什麼造化,全看你自己了。”

“對了,你現在只有一妻三妾吧?”邵樹德又問道。

“是。”

大郎的正妻是張淮海之女,育有一子一女。三個小妾中,兩個是敦煌大族,如索氏、陰氏,另外一個是河北昌平劉氏女。

“待你從北庭班師後,阿爺做主,讓偰氏、廉氏挑兩個知書達理的嫡脈女子,當你的王媵。”邵樹德說道:“他們都是地頭蛇,在西域人脈很廣,對你有好處。”

邵嗣武聞言,眼眶微紅,哽咽道:“謝阿爺。”

邵樹德走了過來,輕輕撫着兒子的肩膀,嘆息道:“我做父親的不照顧你,誰照顧你?”

他雖然管不住底下那玩意兒,經常在人妻身上發泄變態慾望,但生下來的孩子,都是他的種,當然要操心他們日後的生活了。

即便是分封到草原七聖州的藩王,一人差不多有一萬戶百姓供養,很差嗎?而且離富庶繁華的河北很近,快馬幾日就到北京,真談不上苛待。

他們在京中,是不可能有一萬戶百姓供養的。而且被監視居住,沒有自由,第二代就要降爵爲國公,到出了五服時,就只是縣伯了。

但大郎去西域,是真的有點苛待了,前景比雲南還差。

南方的很多土官,能傳幾百年,穩定性非常好。但西域這邊,混亂無比,安全環境極差,讓李唐賓、盧懷忠這等人封到那邊去當國公、親王,人家都不帶搭理你的,認爲你是卸磨殺驢,要清理老臣勳貴了。

所以,邵樹德對大郎是有點歉疚的,不介意多幫襯幫襯他——在自己活着的時候,能幫一點是一點。

第1212章 李遁第三十章 閒聊第七十五章 武昌第三十七章 新安與商州第十七章 石橋第1214章 名城第一章 前進基地第四章 康佛金(給盟主小哲夫加更)第二十五章 離開第八十七章 稅務監的一天第四章 使團第1041章 風向第三十七章 風向第六十二章 廣成澤第五十七章 南下第三章 內外諸軍第五十七章 入夏州(第二卷結束)第一章 底子第四十七章 恩與威第1212章 李遁第二十二章 華嶽寺第四十二章 變亂第十八章 左勾拳右勾拳第1155章 大冤種第六十四章 坐不住第九章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鉤(三)第四十章 離奇第二章 包圍網第974章 雞來了忙,第二更估計晚上,順手發個單章。第三十六章 海運第1232章 檢閱第八章 上下喀喇汗王朝來歷第六章 亮相第四十五章 出巡前夕第四十九章 黃鄴(三)第七十七章 軍心與消息第八章 海上牧場第1067章 交代第1200章 遲到的總攻擊令第三十三章 盤點家底第十一章 幕後與密使第五十七章 密議(給盟主盲眼狙擊手加更)第三十三章 形勢與兵力第二十九章 你不要作死第八十一章 三個任務第三十七章 封賞第1045章 知己知彼第1028章 泗州第1178章 外來戶第六十二章 掃尾古代的騎兵第一章 機會第五十一章 跗骨之蛆第四十七章 面談與班師第九十二章 調整第588章 幽州來客第1002章 彷徨第二章 舊部第四十九章 必勝第三十八章 試驗田與政治中心第六十五章 分化第二十九章 會州(三)第十章 大場面第十九章 入長安(四)第三十六章 選人與良性循環第八十六章 所謂賭第四十三章 收果待繁霜第1235章 奴部第六十六章 召見第1338章 試了試斤兩第952章 離去第十三章 安休休第四十一章 專業第五章 事不宜遲第六十六章 立威第1028章 泗州第二十四章 控扼西北第二十一章 三件大事第五十七章 入夏州(第二卷結束)第1042章 開疆拓土全靠女人第1035章 戰術帶師第七十五章 佈告中外之六第八十六章 爭吵第1268章 一門兩刺史第五章 朱瑄第1185章 彙報第1154章 分行第九十四章 章程第1107章 參詳第三十章 歸程之鳳翔第九十一章 大帥英明第三十四章 淝水卻思安石在,涇陽遙望子儀行(三)第1117章 討論第四十章 兩路(四)兩個軍亂典型第958章 擔驚受怕第四章 甕中之鱉第一章 二月
第1212章 李遁第三十章 閒聊第七十五章 武昌第三十七章 新安與商州第十七章 石橋第1214章 名城第一章 前進基地第四章 康佛金(給盟主小哲夫加更)第二十五章 離開第八十七章 稅務監的一天第四章 使團第1041章 風向第三十七章 風向第六十二章 廣成澤第五十七章 南下第三章 內外諸軍第五十七章 入夏州(第二卷結束)第一章 底子第四十七章 恩與威第1212章 李遁第二十二章 華嶽寺第四十二章 變亂第十八章 左勾拳右勾拳第1155章 大冤種第六十四章 坐不住第九章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鉤(三)第四十章 離奇第二章 包圍網第974章 雞來了忙,第二更估計晚上,順手發個單章。第三十六章 海運第1232章 檢閱第八章 上下喀喇汗王朝來歷第六章 亮相第四十五章 出巡前夕第四十九章 黃鄴(三)第七十七章 軍心與消息第八章 海上牧場第1067章 交代第1200章 遲到的總攻擊令第三十三章 盤點家底第十一章 幕後與密使第五十七章 密議(給盟主盲眼狙擊手加更)第三十三章 形勢與兵力第二十九章 你不要作死第八十一章 三個任務第三十七章 封賞第1045章 知己知彼第1028章 泗州第1178章 外來戶第六十二章 掃尾古代的騎兵第一章 機會第五十一章 跗骨之蛆第四十七章 面談與班師第九十二章 調整第588章 幽州來客第1002章 彷徨第二章 舊部第四十九章 必勝第三十八章 試驗田與政治中心第六十五章 分化第二十九章 會州(三)第十章 大場面第十九章 入長安(四)第三十六章 選人與良性循環第八十六章 所謂賭第四十三章 收果待繁霜第1235章 奴部第六十六章 召見第1338章 試了試斤兩第952章 離去第十三章 安休休第四十一章 專業第五章 事不宜遲第六十六章 立威第1028章 泗州第二十四章 控扼西北第二十一章 三件大事第五十七章 入夏州(第二卷結束)第1042章 開疆拓土全靠女人第1035章 戰術帶師第七十五章 佈告中外之六第八十六章 爭吵第1268章 一門兩刺史第五章 朱瑄第1185章 彙報第1154章 分行第九十四章 章程第1107章 參詳第三十章 歸程之鳳翔第九十一章 大帥英明第三十四章 淝水卻思安石在,涇陽遙望子儀行(三)第1117章 討論第四十章 兩路(四)兩個軍亂典型第958章 擔驚受怕第四章 甕中之鱉第一章 二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