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五章 真遊牧

正所謂蟬噪林逾靜,鳥鳴山更幽,邵樹德躲到了神都苑西北角的山間,這裡涼風習習,幽靜無比,正適合納涼避暑。

趙王世子邵修文已經帶着新婚妻子辭別,返回伊麗。

邵樹德令太常寺、少府監、軍器監、司農寺等機構,選調了一批能工巧匠,一起西行。

他們將在伊麗河谷生活三年之久,每個人都要帶徒弟,爲其培養出一大批各行各業的工匠,進一步夯實趙國的根基。

除此之外,邵樹德還令掖庭挑選了一批精通才藝的罪人妻女,賞賜給趙王世子,連同數百駱駝的書籍,一起帶走。

只有他還在的時候,遠戍邊疆的子孫才能得到這樣的好處。能多給點,就多給點吧。

趙王世子走後,邵樹德又喚來了才旦。

才旦今年七歲,在洛陽皇宮之中學習了兩年,老實說時間還很短,真談不上什麼良好的教育。

如果按照正常情況,他可能還需要學習十年之久,待文武雙全之後,再行返回象雄。

但實際情況不允許這麼做。鐵哥上躥下跳,已經無法讓邵樹德放心,故一狠心,與沒廬氏做利益交換,把他給扣留在了洛陽,事實上廢掉了他象雄王的頭銜。

邵樹德注重子女教育,因此給才旦挑選了一位好老師:河南大儒種氏出身的種居安。

此人今年三十餘歲,同光四年就考中了進士,現任起居舍人,飽讀詩書,文才出衆。嚴格算起來,他算是種居爽的族弟、種昭儀的族叔。

他並非一個人,事實上還有十餘位官員跟着一起上路,此時都在神都苑了。

邵樹德看着他們苦着一張臉的樣子,輕聲而笑。

他們都無法理解,一個吐蕃王孫,何須如此興師動衆?搞得像是邵氏藩王之藩一樣。

當然,所有人都知道,這位才七歲的吐蕃王孫,已經被正式冊封爲象雄王。原本的象雄王鐵哥,聽聞沉迷佛法,每日白天都去洛陽宜人坊內新建的同光寺,向高僧大德學習,至夜方歸。他對世俗名利已經無動於衷,勘破一切了,於是將王位讓給了息子才旦。

才旦只有七歲,尚無法親政。象雄政事,當由宰相沒廬磨一手操持,王傅種居安也有一些發言權,但不會太多。

這個格局,讓理蕃院上下有些疑慮,不過邵樹德一意孤行,也只能隨他了。

文臣之外,北衙樞密院還挑了數名武師以及在全軍招募的五十名禁軍老卒,一同護送才旦返回象雄。如果再考慮到于闐僧兵的話,才旦的個人安危當無大的問題。

在注重血統的吐蕃,贊普個人安危能保證的話,一般而言也沒太大問題了。怕就怕被隔絕中外,那日子就真的難過了。

“象雄王之藩後,勤學之餘,亦不能忘了苦練。”當着衆人的面,邵樹德也不好多說什麼,輕輕嘆了口氣後,強笑道:“朕幼時也體弱多病,但堅持習練武藝,如此數年,有一天突然發現,似乎好久沒生病了。”

衆人陪着笑了兩聲。不過也都理解,多鍛鍊確實可以強身健體,象雄王又不缺吃喝,多練練總沒錯的。就是聽聞中原之人去了象雄後,諸多不適,才旦小小年紀不知道能不能受得了。

“我…臣謹遵聖命。”才旦小聲應道。

邵樹德鬆了口氣。

七歲的才旦,已經知道很多事了。邵樹德剛纔真擔心他一不小心自稱“兒”,那樣就有點下不來臺了。

折皇后坐在一旁,面帶微笑。

邵樹德和她做了一輩子夫妻,太瞭解她了,完全可以從她眼底看出一絲無奈和嗔怒。

他有些心虛。

理由固然光明正大,但始終無法擺脫淫人妻子的事實。皇后壓根不會相信他完全是爲了大業,或許在皇后看來,象雄那地方根本就沒拿下的必要,鳥不拉屎、窮困潦倒,要來何用?又或者,還有其他手段控制象雄,何必用這種卑鄙的方式呢?

但她終究是識大體的,一輩子注意維護夫君形象,此時也賞賜了才旦一些禮物,並着太醫署派兩名醫官隨行,顯然是不相信吐蕃醫術。

做到這個份上,至矣,盡矣,當得起母儀天下的尊榮。邵樹德也覺得這輩子好像虧欠皇后好多,這時候只能暗想,皇后教導太子良多,太子稟性純良,慢慢把家當交託給他,確實沒做錯。

已晉升爲象雄王太妃的蓮花也被皇后召來,送別兒子。

她已懷有數月身孕,看到才旦強裝出一副小大人的樣子時,泣不成聲。

哭完之後,又不厭其煩地叮囑孃家沒廬氏的人,小心輔佐,多方照拂,萬勿出事。

好一番訴衷腸之後,才旦方在沒廬氏、王府屬官的簇擁下,離開神都苑,踏上歸程。

離別之時,屢屢回頭,目光大多看向母親,有時又看向坐在龍椅上的邵樹德。

他身體雖弱,但爲人聰慧,目光只在邵樹德身上一觸,便即離開。在旁人不注意的時候,又偷偷看幾眼,彷彿要把父親的形象牢牢記下來。

******

七月之後,中原迎來了連綿的暴雨,邵樹德本欲出外巡視,但又身體不適,只能臥牀靜養。

一直強健的身體,在首次大病之後,就好像停不下來一般,臥牀靜養的頻率是越來越高了。

因此,很多政務,他開始更加倚重宰相、樞密使們了,讓他們來承擔更多的重任,免得自己過於傷神。

連綿的大雨一直持續到七月中,然後轉爲小雨,時斷時續,彷彿尿不盡一般,直到七月下旬才完全放晴。

他稍稍鬆了口氣。

雨水造成的負面影響是顯而易見的,尤其是農業生產方面。但還好,只是影響,八月秋收,應該不至於虧掉老底。

這個時候,他也開始上朝理政,處理公務。

其實也無甚大事了,唯一吸引他注意的還是有關西域的事情。

就在五月間,阿保機這廝孤注一擲,不管自己部落內牛羊馬駝掉膘嚴重,集中兵力,突襲了烏古斯人,大獲全勝。

具體戰果不得而知,但從烏古斯突厥被打得狼奔豕突的狀態來看,這次是真的損失慘重。

“啪!”邵樹德一拍案几,又是高興又是惱怒。

高興的是這本來就是他的計劃啊。

阿保機四處流竄,成了真·遊牧部落。

一般而言,人們常說的草原人遊牧,不是十分正確的。因爲草原上部落甚多,資源有限,草場這種堪稱戰略資源的東西都是有主的。你或許可以在所謂的冬季牧場、夏季牧場之間轉場,但若要大範圍遊牧,勢必要侵佔他人的利益,搞不好就爆發戰爭了。

作爲漠北草原歷史性的時間,韃靼西遷持續數十年,這個過程並不如表面上看起來那麼簡單。

當年王師征討陰山白韃靼,這個部落中的相當一部分是從漠北草原南下的韃靼人。他們爲什麼不繼續西遷了?很簡單,部落被人打散了,有人投降,有人四散奔逃,一部分就被陰山白韃靼收編。

契丹人的戰鬥力其實是相當可以的。在這一點上,邵樹德也不會昧着良心說不。

事實上,大夏禁軍是以巔峰戰力將其平滅的。若換個文恬武嬉的時期,搞不好要打輸。而韃靼西遷這種歷史大事件,其實也和契丹崛起脫不開關係。正因爲契丹八部的強勢,才令韃靼人不堪侵擾、奴役,亡命西奔,最終讓蒙古語族的部落一統北方草原,突厥語族被徹底掃地出門——三十姓韃靼,以突厥語族爲主,契丹、室韋等則是蒙古語族。

這樣一股虎狼之師,衝進西域之後,確實不是烏古斯人能抵擋的。這幫塞爾柱突厥的祖宗們,實在難以抗衡阿保機,連戰連敗,丟失了大片草場和牛羊,無數人丁淪爲契丹奴隸。

理蕃院曾經猜測過阿保機帳下人口,認爲下限是十五萬,上限是三十萬。

老實說,這個本錢不算小了,是耶律大石西逃時本錢的數倍乃至十倍。這個多人一股腦兒傾瀉而下,又是一個歷史級別的大事件。

邵樹德惱怒的一方面是烏古斯人實在太菜,原本以爲他們能和契丹人有來有回幾次,相持個幾年呢,沒想到啊……

五月是牧民最繁忙的季節,也是草原最脆弱的時候。經歷了一整個冬天,牲畜掉膘嚴重,尚未恢復,牧場也剛返青沒多久,部落裡積存的乾草、糧食更是消耗得差不多了,堪稱家底最薄的時候。

阿保機在這個時候揀選精兵,疾馳數百里,可謂孤注一擲了。

一旦失敗,自身的損失會極爲嚴重,進而引發一連串不可預測的事件。

但他贏了。

世間有些事情,確實是以成敗論英雄的。契丹人贏了,那麼就獲得了烏古斯人的資源,反哺己身,可以戰養戰。

如果今年再休養生息一下,並釐清內部關係,那麼明年的實力將更加可怕。

有些事情,該未雨綢繆了。

想了想後,他喊來了秘書郎韓昭胤、趙瑩,令二人擬旨,然後發往樞密院。

北庭那邊,可以稍稍動彈一下了。

()

第1046章 計劃第1041章 風向第1324章 葬禮與政治第1275章 公私分離第三十七章 不插手第二十二章 行禮第十三章 不容易第六十章 開城(爲盟主地月總督府門衛加更)第十四章 驅走第四十九章 動員第四十三章 以後的事情第六十七章 浮樑第四章 兵諫第十章 泥潭第三十五章 你來我往第三章 牛市第1010章 嘗試第十九章 戰宥州(三)第十九章 戰宥州(三)第五十七章 南下第四十九章 動員第十七章 推戴第1047章 守戶犬與成安第六十九章 熟人第947章 岌岌可危第四章 糖與木材第六十四章 恢復第三章 四月第950章 淄州與膠水第五章 奴僕第二十六章 出動第五十一章 有用之身第五十章 巴士拉第十二章 不如合兵?第二章 小日子(二)第三十六章 選人與良性循環第六十九章 獻計第五十九章 徙流第十九章 朔州第五十一章 推恩第八十六章 爭吵第八十一章 三個任務第七章 士兵王第二十章 同州(給盟友布布久久爹加更第二章)第四十七章 遺留問題之二第1137章 于越第1300章 李天下與陽謀第三十六章 南衙北司第四十六章 粗安第1060章 做事第十二章 舊地重遊第585章 諸葛第九十二章 調整第三十八章 埋伏第八十章 躺平第五十六章 但前行第1231章 郎朗乾坤第四十六章 四塞以爲國第十九章 全力南下第1244章 積極防禦第1278章 大丈夫(加更1)第二十六章 基地第1316章 我不能看着他死第七十五章 剛起了個頭就沒了第1235章 奴部第二十四章 “保護”第二十三章 政策(給盟主李仁軍加更)第八十一章 三德第八章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鉤(二)第1108章 南望與返回第六十六章 咄咄逼人第四十五章 塞下秋來風景異(二)第十一章 三地第五十八章 能給什麼?第三十四章 發配第五十四章 使者與構想第六十一章 談條件第五十四章 亂象第十三章 大喪師徒金國如何防禦蒙古騎兵入境敵後騷擾第九十五章 試點第四十九章 音訊第七章 亂第十九章 河內第970章 試探第四十六章 遺留問題第1060章 做事第十一章 政宣與虧心事第三十五章 定局第三十四章 就很突然第1140章 動真格第十一章 使者第五十一章 下一個熱點第1237章 講究人第二十三章 政策(給盟主李仁軍加更)第四十六章 塞下秋來風景異(三)第1027章 心思第三十九章 駐軍與滑不溜手第1101章 統戰第1142章 遼陽
第1046章 計劃第1041章 風向第1324章 葬禮與政治第1275章 公私分離第三十七章 不插手第二十二章 行禮第十三章 不容易第六十章 開城(爲盟主地月總督府門衛加更)第十四章 驅走第四十九章 動員第四十三章 以後的事情第六十七章 浮樑第四章 兵諫第十章 泥潭第三十五章 你來我往第三章 牛市第1010章 嘗試第十九章 戰宥州(三)第十九章 戰宥州(三)第五十七章 南下第四十九章 動員第十七章 推戴第1047章 守戶犬與成安第六十九章 熟人第947章 岌岌可危第四章 糖與木材第六十四章 恢復第三章 四月第950章 淄州與膠水第五章 奴僕第二十六章 出動第五十一章 有用之身第五十章 巴士拉第十二章 不如合兵?第二章 小日子(二)第三十六章 選人與良性循環第六十九章 獻計第五十九章 徙流第十九章 朔州第五十一章 推恩第八十六章 爭吵第八十一章 三個任務第七章 士兵王第二十章 同州(給盟友布布久久爹加更第二章)第四十七章 遺留問題之二第1137章 于越第1300章 李天下與陽謀第三十六章 南衙北司第四十六章 粗安第1060章 做事第十二章 舊地重遊第585章 諸葛第九十二章 調整第三十八章 埋伏第八十章 躺平第五十六章 但前行第1231章 郎朗乾坤第四十六章 四塞以爲國第十九章 全力南下第1244章 積極防禦第1278章 大丈夫(加更1)第二十六章 基地第1316章 我不能看着他死第七十五章 剛起了個頭就沒了第1235章 奴部第二十四章 “保護”第二十三章 政策(給盟主李仁軍加更)第八十一章 三德第八章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鉤(二)第1108章 南望與返回第六十六章 咄咄逼人第四十五章 塞下秋來風景異(二)第十一章 三地第五十八章 能給什麼?第三十四章 發配第五十四章 使者與構想第六十一章 談條件第五十四章 亂象第十三章 大喪師徒金國如何防禦蒙古騎兵入境敵後騷擾第九十五章 試點第四十九章 音訊第七章 亂第十九章 河內第970章 試探第四十六章 遺留問題第1060章 做事第十一章 政宣與虧心事第三十五章 定局第三十四章 就很突然第1140章 動真格第十一章 使者第五十一章 下一個熱點第1237章 講究人第二十三章 政策(給盟主李仁軍加更)第四十六章 塞下秋來風景異(三)第1027章 心思第三十九章 駐軍與滑不溜手第1101章 統戰第1142章 遼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