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4章 宴無好宴

卯初時分,薛綏被錦書輕輕喚醒。

月白的帳子被玉鉤挽起,暖籠餘溫裹着薄荷香撲面而來。

“姑娘,該起身了。”

薛綏掀開絲質被面,看晨光透過窗櫺,眼底漫起慵懶。

“宮宴還早,再讓我眯盞茶的工夫多好……”

錦書垂首斂袖,眉眼彎彎,“姑娘,這可是您封側妃後的頭一場宮宴。咱們可不能輸了陣仗……”

薛綏半睜着惺忪睡眼,嘟囔着,又想倒下去。

錦書趕緊將她扶起,示意如意將衣裳拿過來。

“姑娘今日穿那件孔雀藍的織金襦裙可好?”

如意手上捧着的裙裳,袖口和領口處繡着半開的玉蘭花,紋樣精緻淡雅。

“王妃特意吩咐過,宮宴上須得端莊些……”

薛綏倚着青緞引枕,揉了揉太陽穴,聲音帶着剛睡醒的沙啞。

“倒是應景,就這件吧。”

話剛說完,她眼睛半闔,翻了個身再次倒下去,整個人像一隻慵懶的貓,鑽入被窩便粘了上去,無論錦書怎麼催促,就不出來。

如意在旁掩帕而笑,小昭面無表情守在牀榻一側。

錦書無奈,輕輕放下帳子,示意大家退下。

昨夜姑娘房裡的燈,三更方滅,顯然沒有睡好。

都怪那太子殿下作的孽。

非要在這個節骨眼上,送那些讓人遐想的書信,擾得姑娘心緒不寧。

-

薛綏再次醒來,已是午後。

她坐在銅鏡前,心不在焉地撫着她那支青玉簪,任由侍女們服侍梳妝。

錦書在側,替她綰髮,“這是老夫人從她的嫁妝箱底裡翻出來的,姑娘戴上必定壓得住,相襯得很……”

那是一支古樸雅緻的銜珠玉簪,簪頭呈如意形狀,中間鑲着一塊橢圓形的羊脂白玉,很是溫潤柔和……

薛綏挑眉,想起那天回薛府時,崔老太太拉着她的手,往她掌心塞了這簪子。

“六丫頭,宮宴上莫要冒尖,太后心裡記着魏王的傷.,怕是要找你說話。”

薑還是老的辣。

崔老太太是有些遠見和手段的。

十年前若肯維護她幾分,她也不至於在薛府受盡折磨。

臨出府前,薛綏將李桓賞的青麒麟荷包系在腰間。

銅鏡裡,她梳着高髻,額貼花鈿,臉頰暈染着淡淡的胭脂,細長的蛾眉經過精心的修飾,眉峰微微上揚,英氣又嫵媚……

“今日姑娘格外清貴。”

“那是,沒有哪家姑娘比得了……”

如意和小昭在旁邊低聲笑鬧,交口誇讚。

薛綏對着鏡子,輕輕抿一下脣,指尖劃過袖擺。

沒有回京前,她不怎麼在意容貌裝扮,衣裳都沒有多餘的幾件,更不說胭脂和首飾。

如今,玉冠華服沉甸甸地壓在身上,彷彿把那些被碾碎的尊嚴,都一點點穿成了身上的甲冑。

-

申時末,端王府的朱漆馬車停在宮門前。

薛綏扶着小昭的手下車,恰見陸老丞相攜夫人前來,領着幾個身着簇新錦袍的僕從,身後跟着怯生生的陸氏雙生子。

兩個孩子看見她,烏溜溜的眼眸霎時發亮,卻被陸夫人輕輕按回頭。

“陸公,陸老夫人……”

薛綏盈盈一笑,目光掃過老夫人緊繃的脣角。

“今日倒巧,竟在此處遇上。”

陸老丞相捋須長嘆,“太后娘娘惦記這一雙孩兒,特命老夫攜來相見。”

話裡藏着無奈,薛綏卻明白,這是太后要藉機敲打陸家。

一行人沿蟠龍御道前行,穿過金玉橋,正撞見太子儀仗。

李肇玄色蟒袍映着朝暉,腰間蹀躞帶泛着冷光,朝暉落在他的肩頭,襯得眉目冷峻。

看見薛綏,他眸中閃過一絲不易察覺的漣漪,卻在瞥見她腰間的麒麟荷包上,稍微一頓,指尖又不自覺收緊。

衆人紛紛行禮。

薛綏也從善如流,屈膝行禮。

“臣婦見過太子殿下。”

“免禮。”李肇擡手虛扶,聲音清淡。

目光在她腮邊的胭脂薄暈上,多停了一瞬。

“側妃今日氣色倒好。”

他的聲音帶着幾分調侃,卻在旁人看不見的角度,飛快掃她一眼,再示意來福捧上錦匣。

朱漆匣子開着半角,露出裡面用金箔包裹的兩株野山參,參須虯結如盤龍,一看就知貴重。

“那日在端王府幸得側妃施藥,這匣老參權作回禮。”

大庭廣衆下,太子神色鄭重,坦坦蕩蕩……

旁側官員命婦見了,也不覺得有什麼逾矩之處。

畢竟給端王側妃示好也相當於給端王示好,即便不是太子和端王真正緩和了矛盾,也是太子故作寬宏大量之態,以示兄友弟恭。

“妾身惶恐。”

薛綏垂眸。

想起那幾封繾綣的書信,退後半步。

“些許小事,當不起殿下厚賜。”

李肇面色微沉,冷漠地眯起眼眸。

“孤不喜欠人情。”

說罷讓來福將匣子遞上,便徑直揚長而去。

來福苦笑着壓低聲音,“側妃娘娘……您就收下吧。”

旁人不知,他卻知道,因爲薛側妃喜歡搗鼓藥材,太子爺揹着衆人將內庫翻了個底朝天,挑挑揀揀一個時辰才尋出這匣老參,要是側妃不收,只怕殿下又要整夜在書房枯坐冥想了……

薛綏瞧出來福眼裡的無奈,再次福身接過。

“多謝公公,替我轉告殿下,老參收下了,只是禮太重,無以爲報……”

“側妃客氣。”來福匆匆作揖,一路小碎步追隨李肇而去。

小小插曲,沒有引來旁人過多的注意。

唯有循聲而來的李桓,將這一幕盡收眼底……

一抹陰霾橫在心中,讓他有些莫名煩躁……

爲何見她與李肇周旋,竟會覺得刺眼?

這個薛六並非他所好,即使她與李肇多有牽扯,他也沒有絲毫男女情愫上的波動。無非是棋盤上的一枚棋子罷了,能絆住太子的手腳,說來也是她最大的價值。可沒來由的鬱憤之火,卻隱隱翻涌,讓他有片刻的怔忪……

待薛月沉扶着腰上來問詢,他方纔收斂神色,恢復端肅。

“你領着平安快些進去吧,莫要讓太后和娘娘久候。”

薛月沉福身應是,“殿下可要悠着些酒力,切莫貪杯,當心夜裡犯頭疼……”

妻子的軟語叮嚀,溫柔切切。

李桓難得放緩了神色,“知道了。去吧。”

今夜宮中大擺宴席,京中五品以上的官員都會攜家眷入宮赴宴……

但男女賓客分席,各居東西兩殿,以珠簾相隔,席間歌姬舞女穿梭獻藝,一直到亥時,再同臨太液池賞月,放河燈祈福,吃“宮餅”助興……

整場慶典從酉時開始,一直到子時纔會結束。

皇帝后妃和臣子命婦們,一邊欣賞樂曲,一邊賞月宴飲,到深夜散去方休……

這邊薛月沉扶着丫鬟的手剛要離開,便見李炎慢悠悠踱步過來。

他臉上的淤青散了許多,但是走路的姿態仍有些彆扭,看得出那天李肇下手很重,身上的傷勢還沒有痊癒……

李炎瞥一眼薛綏玉骨娉婷的身影,脣角勾起譏誚弧度。

“這般妙人兒,二皇兄要是不喜,也莫讓人鑽了空子……”

話裡有話,着實令人不悅。

李桓臉色一沉,“大白天的,三皇弟又醉了不成?”

薛月沉輕撫孕肚款步上前,“魏王殿下還是快些入席吧,莫要誤了時辰。”

李炎斜睨一眼,拱了拱手,冷笑而去……

-

宮宴設在太液池畔的清輝殿。

大殿建在水邊,裡面的桌椅、屏風、器具都用的上等楠木,鑲嵌着和田美玉,很是華麗。殿外秋風送爽,殿內暖意融融,鎏金蓮花燈懸在殿中,照得珠翠生輝。

待到入夜時,再向外看去,滿池搖曳的荷燈映着粼粼波光,月亮高高掛在天上,宛如人間幻境。

這裡是賞月的好地方。

薛綏剛在薛月沉身側坐下,便見太后由宮娥攙扶着進來,目光在她身上一掃,臉色微沉。

“端王側妃,過來。”太后的聲音帶着幾分威嚴,手中佛珠轉得飛快。

薛綏斂衽趨步,“臣妾在。”

承慶太后聲音陡然嚴厲,“聽說你在封妃喜宴上,讓魏王受了委屈?”

剛來便等不及要興師問罪?

太后心疼孫子,必然要借題發揮,只是薛綏沒想到這麼快。

薛綏低頭,福身至極致:“臣婦不敢。”

承慶太后顫巍巍撫着佛珠,眼中似有薄霧,“三殿下足足病了三日,高熱不退,水米不進,瘦得都脫了人形,也不知是哪個狠心人下此毒手……”

殿內衆人屏息。

上京城誰敢對皇子下狠手?

衆人心照不宣,皆噤聲不語。

薛綏眼皮微微一跳,脣角含着恰到好處的惶恐,“回太后,那日魏王殿下多飲了幾杯,臣妾見他腳步虛浮地出去,未能及時派人攙扶照料,實在罪該萬死……”

“哦?”太后指尖猛地掐住佛珠,“哀家聽聞,那日有人在擷芳園外的迴廊外,拿魏王當成活靶子痛打,直將人踹進映月湖裡受凍,可有此事?”

薛綏心中暗凜,面上卻不動聲色,掃過太后緊繃的側臉,垂眸掩去眼底冷意。

這位太后表面慈悲,實則護短至極……

只有這個她外甥女肚子裡爬出來的皇子,纔是心頭肉。

“回太后——”她盈盈下拜,“妾身久居內宅,性子愚鈍,只聽說那日魏王殿下貪看湖中游魚,醉意上頭,纔不慎滑落湖中……”

她擡眸淺笑,“魏王殿下素來豁達,想來不會因此怪罪。”

佛珠聲戛然而止。

太后臉色稍緩,鳳目微眯,意味深長地睨着她。

“倒是巧舌如簧。難怪端王如此擡舉你。”

薛綏低頭作惶恐狀。

太后在膝頭輕輕摩挲着珠子。

原本,她今日是要藉機敲打一番這位新晉側妃的。

可昨日文嘉入宮哭訴,又是跪着求她網開一面,又是掏出薛綏送的香囊表真心,她也不好在這種場合太過苛責。

承慶太后思忖片刻,側目遞一個眼神。

她的掌事女官便笑盈盈捧上一個紅漆木盒。

太后道:“這是哀家賞你的,往後在府裡,多勸着端王,莫要讓兄弟失了和氣,再出這種‘意外’。”

“謝太后娘娘擡舉。”

薛綏低頭謝恩,福了福身緩緩回到座位,不經意擡眸一掃,瞥見殿門處,謝皇后身着翟紋朝服,儀態萬方地進來。

盧僖亦步亦趨地跟在她的身側,妝容精緻,一身黃織錦繡裙,袖口的銀線在燭火下格外耀眼。

她腕上戴着的,正是平樂公主賞的奇楠香木鐲。

謝皇后一來,殿裡便響起此起彼伏的請安聲。

薛綏也隨着薛月沉起身,恭謹行禮。

盧僖朝她看來一眼,扶謝皇后款腰坐下,又殷勤地捧盞奉上。

“皇后娘娘,請用參茶。”

盧僖的聲音帶着幾分刻意的輕柔。

謝皇后溫和含笑,接過來略略沾脣,便輕輕擱在案頭上。

盧僖蒼白的臉上有些緊張之色,一閃而過。

薛綏眸光驟冷,指尖在茶盞邊緣輕輕一劃,溫熱的茶水晃出細密漣漪。

衆人談笑風聲。

寒暄片刻,便有舞姬魚貫而入。

絲竹聲起,奏起了清樂,宮宴開始,教坊樂伎甩動水袖,踏着鼓點翩然起舞。

盧僖在席間穿梭往來,與貴女攀談,與命婦周旋,對各種奉承照單全收,一副準太子妃的架勢……

正當殿中氣氛熱烈,樂聲正酣之際,謝皇后突然捂住心口,咳嗽兩聲,喉頭髮出壓抑的悶哼。

“娘娘——”

盧僖慌忙扶住皇后輕顫的手臂,半跪在地,自己也忍不住顫抖。

“娘娘您怎麼啦?”

她很害怕。

幾次深深呼吸,才顫着嗓子大吼。

“薛側妃不是精通醫理嗎?還不速速上前診治?”

第14章 半廢太子第99章 賊船第161章 莫逆第45章 短見第106章 黑白棋局第18章 招惹第14章 半廢太子第13章 暗虧第124章 罪惡第212章 黑白第211章 玉骨娉婷第198章 封側妃第14章 半廢太子第45章 短見第17章 雙環計第193章 漩渦第64章 蒙羞第205章 明路第4章 逆天改命第44章 歹毒第211章 玉骨娉婷第173章 促狹如他第106章 黑白棋局第39章 端王拒第212章 黑白第162章 瑞和第44章 歹毒第132章 登聞鼓第195章 智計第87章 王府熱鬧第44章 歹毒第208章 孫子兵法第166章 驚瀾第153章第88章 皆可爲第71章 仁善惠女第45章 短見第201章 藏刃第83章 雅集第87章 王府熱鬧第39章 端王拒第206章 城府第103章 漏夜前來第159章 銀鉤鉤第180章 忤逆第204章 掌心第29章 天生壞種第96章 轉圜第41章 封孺人第108章 蓮子心第58章 糊弄第77章 私會刺殺第13章 暗虧第126章 餘燼第134章 孝道第72章 三更未滅第195章 智計第92章 好吃第118章 破曉第200章 困獸桎梏第162章 瑞和第79章 一命雙生第5章 回府小懲第4章 逆天改命第59章 春日花宴第61章 情絲引第116章 悄然醞釀第173章 促狹如他第184章 緊張第21章 解氣第32章 花開得生第165章 彆扭大赦第28章 反手第189章 情絲灼第23章 情愛第174章 夜深微雨第48章 無妁私盟第79章 一命雙生第113章 你來我往第176章 交織第134章 孝道第168章 獻壽勾心第185章 平安不安第104章 平安夫人第201章 藏刃第100章 香囊第132章 登聞鼓第63章 情絲牽第66章 博弈共生第104章 平安夫人第180章 忤逆第153章第142章 金階對決第139章 雨夜情涌第79章 一命雙生第181章 拂曉相會第56章 出事第4章 逆天改命第139章 雨夜情涌第5章 回府小懲
第14章 半廢太子第99章 賊船第161章 莫逆第45章 短見第106章 黑白棋局第18章 招惹第14章 半廢太子第13章 暗虧第124章 罪惡第212章 黑白第211章 玉骨娉婷第198章 封側妃第14章 半廢太子第45章 短見第17章 雙環計第193章 漩渦第64章 蒙羞第205章 明路第4章 逆天改命第44章 歹毒第211章 玉骨娉婷第173章 促狹如他第106章 黑白棋局第39章 端王拒第212章 黑白第162章 瑞和第44章 歹毒第132章 登聞鼓第195章 智計第87章 王府熱鬧第44章 歹毒第208章 孫子兵法第166章 驚瀾第153章第88章 皆可爲第71章 仁善惠女第45章 短見第201章 藏刃第83章 雅集第87章 王府熱鬧第39章 端王拒第206章 城府第103章 漏夜前來第159章 銀鉤鉤第180章 忤逆第204章 掌心第29章 天生壞種第96章 轉圜第41章 封孺人第108章 蓮子心第58章 糊弄第77章 私會刺殺第13章 暗虧第126章 餘燼第134章 孝道第72章 三更未滅第195章 智計第92章 好吃第118章 破曉第200章 困獸桎梏第162章 瑞和第79章 一命雙生第5章 回府小懲第4章 逆天改命第59章 春日花宴第61章 情絲引第116章 悄然醞釀第173章 促狹如他第184章 緊張第21章 解氣第32章 花開得生第165章 彆扭大赦第28章 反手第189章 情絲灼第23章 情愛第174章 夜深微雨第48章 無妁私盟第79章 一命雙生第113章 你來我往第176章 交織第134章 孝道第168章 獻壽勾心第185章 平安不安第104章 平安夫人第201章 藏刃第100章 香囊第132章 登聞鼓第63章 情絲牽第66章 博弈共生第104章 平安夫人第180章 忤逆第153章第142章 金階對決第139章 雨夜情涌第79章 一命雙生第181章 拂曉相會第56章 出事第4章 逆天改命第139章 雨夜情涌第5章 回府小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