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你知錯了?”
南陽宛城,城頭上張諮聽孫堅道歉,又是驚訝,又是放心。
驚訝的是,這孫文臺自出道以來,可以說與那冠軍侯蘇曜相類,都是個難以約束,驕縱妄爲的愣頭青。
這次他妄殺荊州刺史,更是讓張諮極爲警惕。
此番呵斥,別看他是氣勢洶洶,但實際上張諮心底確實是沒有十足把握的。
不過看來,這冠軍侯和袁本初的威名到底還是管用,一向桀驁不馴的孫文臺也不得低頭。
那孫堅站在城下,眼中神情複雜,他見張諮似是不太相信,連忙解釋道:
“長沙路途遙遠,某不知京中變故,此番唐突,實屬冒犯,還望太守海涵。”
孫堅誠懇地說道:
“今我願以牛酒爲禮,親自進城向太守賠罪,並商討解決之道,望太守能夠不計前嫌,原諒孫某失禮。”
牛酒,牛和酒也,乃時人送禮饋贈的物品和禮儀,就像今人吃請送禮一般。
張諮孫堅態度誠懇,竟願意孤身入城,不似作僞,又顧及到蘇曜和袁紹的威名等,便點了點頭。
“我等同朝爲官,孫太守客氣了。”
“既然如此,某便備下薄酒一席,恭候孫太守大駕。”
孫堅聞言大喜,連忙拱手道謝:“多謝太守寬宏大量,孫某定當銘記在心。”
於是,孫堅親自率領一隊親兵,攜帶牛酒等禮物,進城拜訪張諮。兩人在太守府內會面,一番寒暄之後,氣氛逐漸緩和,兩人也不再太守長太守短,而是以兄弟和字號相稱。
張諮見孫堅態度謙恭,便也放下了心中的戒備,與他商討起南陽郡的糧草問題。
孫堅對此表示,他一路北上消耗甚巨,如今若是解散隊伍,怕是沒有足夠糧草能夠回去。
孫堅希望張諮能夠多少供應一點,也防止到時候兵士無糧,擾亂南陽秩序。
張諮雖然心中有所顧慮,但礙於情面,又不好直接拒絕,便答應會盡力協助。
於是乎,兩人一番商議後,最終達成了一個初步的協議。
第二天,張諮按照官場禮節,也親自帶着一隊親兵,前往孫堅的營地答謝,同時也是看看孫堅營中狀況,大家商談一個最終合適的糧草數目。
孫堅見張諮如約趕來,大喜過望,也是設厚宴款待,席上賓主盡歡。
那張諮見了孫堅兵強馬壯,終於也是下定決心,稍微出點血,打發孫堅退走,如此一來,大家和和美美,他也可以跟蘇曜和盧公交差。
然而,就在酒酣耳熱,就在張諮準備給孫堅一個驚喜,告訴他自己已經有了決斷,讓文臺兄弟莫要擔心的時候,突然間.
蹬蹬蹬。
一位斥候打扮的兵士匆匆走進大帳,附耳對孫堅低語了幾句,又送上來份文書。
孫堅聽罷,臉色驟變,他猛地一拍桌案,站起身來。
這一突如其來的舉動,讓在座的南陽衆人都感到一陣愕然。
“這,文臺這是何意?發生了什麼事嗎?”張諮問。
孫堅沒有回答,只是揮了揮手,示意親兵退下。
然後,他轉頭對張諮說道:“張太守,恐怕有些事情需要您配合一下。”
張諮聞言,心中涌起一股不祥的預感,他強作鎮定地問道:“何事需要本官配合?”
孫堅沒有直接回答,而是對身旁的主簿使了個眼色,那人上前一步,接過文書,將其展開,朗聲誦讀。
原來,那份文書竟然是以後將軍袁術的名義發來,言稱南陽太守張諮暗中勾結董卓餘孽,阻撓義兵北上討董,要求孫堅將其拿下問罪。
“什麼?!”
張諮聞言,如遭雷擊,他臉色蒼白,渾身顫抖。
“這,這是污衊!這是陷害!”
張諮憤怒地喊道:
“我張諮對大漢忠心耿耿,冠軍侯與盧公和袁公前番還聯名上表,嘉獎於我,我又豈會與董卓餘孽勾結?!”
孫堅聽了冷笑一聲:
“我本也不願相信,但是這裡有後將軍的大印,還有官員們的證詞,那孫某我也就不得不得秉公辦事了。”
“張太守,得罪。”
張諮聞言,心中一陣絕望。
這時,他還哪裡不知道自己是落入了孫堅的陷阱。
這可真是見鬼了,張諮萬萬沒想到,這孫堅竟然敢冒天下之大不韙,如此來陷害於他。
“孫文臺,你,你好大的膽子!”
“你就不怕冠軍侯和袁公來日問罪嗎?!”
然而,孫堅已是不願再與張諮廢話,直接他大手一揮,喝道:
“來人!將反賊張諮拿下!”
頓時,孫堅帳中的士兵們一擁而上,將張諮及其親信團團圍住。
要說張諮也不是一點準備都沒有,他還是帶了幾百號人來,現在這大帳中他的人數也不是在絕對劣勢。
雖然有措手不及,但他們卻也絕不會束手就擒。
那隨行陪坐的軍官們當即抽出武器,準備拼死突圍。
但是,人數上沒什麼劣勢不代表素質上就能夠比拼。
孫堅的百戰精銳又豈是易於之輩?
兩方人馬在席間乒乒乓乓的剛開始亂戰,就聽到兩聲大喝。
那時孫堅麾下的別部司馬程普和黃蓋兩人。
在這混戰的人羣中,他們就像兩顆耀眼的明星,瞬間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
程普手持鐵矛,身形矯健,每一槍都精準地刺向張諮親兵的要害,而黃蓋則揮舞着大刀,勢如破竹,砍的敵人紛紛倒斃。
亂戰中,張諮帶來的護衛的軍侯幾乎是第一時間便被砍死。
在程普和黃蓋兩人的帶領下,孫堅的親兵們士氣大振,攻勢愈發猛烈,張諮的親兵們雖然勇猛拼命,但在他們的猛攻之下,還是很快就被殺得敗下陣來。
張諮見狀,心中焦急萬分。
他深知,一旦自己落入孫堅之手,後果將不堪設想。
於是,即便文人出身,他也在奮力揮劍,試圖與幾個親兵趁亂突圍直接撕裂營帳逃到帳外。
只要到了外面,自己還有幾百人的護衛。
固然這些人打不過孫堅數萬大軍。
但是,只要鬧得大了,城中守將出城救援
張諮的想象就停在了這裡。
他突然間眼前一黑,緊接着就感到天旋地轉,失去了意識。
原來,在混戰中,孫堅的侄子孫賁趁亂偷襲,一記刀柄狠狠打在了張諮的後腦勺上,將他擊暈。
當張諮再次醒來時,發現自己已被五花大綁,躺在了孫堅大帳之前。
四周是冰冷的兵器,和孫堅麾下士兵冷峻的面容。
顯然,由於他這位主帥被擒,他帶來的兵士們投鼠忌器,紛紛束手就縛,全軍覆沒了。
“張諮,你可知罪?”孫堅的聲音冰冷而嚴厲,從帳內傳來。
張諮努力擡起頭,目光堅定地看着孫堅,儘管身體無法動彈,但他的眼神中依然透露出不屈的光芒。
“孫文臺,我張諮一生行事光明磊落,從未做過任何對不起大漢之事,你今日爲一己私利,如此構陷於我,就不怕天下人恥笑嗎?”
孫堅冷笑一聲,從帳內緩緩走出,站在張諮面前。
“天下人?哼,天下人只知成王敗寇,張諮,你今日落在我手裡,便是你的命數。”
“你,當日你便也是這般殺了咱們的上司王使君嗎?”
“閉嘴!”
孫堅拔出佩劍,劍尖直指張諮的咽喉:
“念在你我同朝爲官一場,你只要老實配合,讓你的手下給我大軍開門,那我便繞你不死,不然的話”
孫堅的威脅顯而易見,然而卻並未奏效。
在這生死關頭,張諮展現出了令人震驚的氣節,他閉上眼睛,深吸一口氣,臉上露出視死如歸的表情:
“來吧,孫文臺,我張諮雖死猶榮,而你,終將遭到報應!”
孫堅冷哼一聲,毫不猶豫的手起劍落,一道寒光閃過,張諮的生命戛然而止。
孫堅收起佩劍,冷冷地看了一眼倒在地上的張諮,對身旁的程普吩咐道:
“將他的首級砍下,與他叛變的文書一起送到宛城裡去,以儆效尤。”
程普當即領命而去。
不過他並未直接拿着人頭去耀武揚威。
而是偷偷讓人換了張諮親兵的衣甲,又搜出張諮本人的印信前去騙開了城門。
緊接着,孫堅大軍當即趁虛而入,佔領了南陽。
孫堅的這一舉動,迅速在南陽郡內引起了軒然大波。
綱紀看着張諮的人頭悔恨不已,百姓和郡吏們更是對孫堅的殘暴行徑極爲憤怒。
然而,在孫堅強大的軍事壓力下,羣龍無首的他們只能選擇沉默和順從。
不過他們也不是什麼都沒有去做。
在孫堅完成對宛城各城門的控制前,一隊斥候是悄然而出,匆匆趕赴洛陽,急報南陽驚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