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2章 交州震動
開元二年(191年),冬十月,交州。
“什麼?!”
“大將軍要打臨邑,還叫我等做好協助配合?”
說話之人乃是交州刺史朱符。
且說就在蘇曜自淮南返京的路上,交州終於收到了二十日前蘇曜最初的命令。
沒辦法,兩地相距實在太遠,足兩千裡以上。
就這還是蘇曜強化驛站,水路交替,快馬不停,一路上沒遇到什麼意外方纔送到。
不過,對於目前命令來說,最大的困難也就是時間了。
消息一經送到,交州刺史對於這個命令則是表示全力支持。
原因也很簡單,雖然朱符不是蘇曜心腹,甚至蘇曜根本都不認識他,但此人背景着實不簡單,乃是現尚書令朱儁之子。
這就是蘇曜託管朝政的好處之一了。
在蘇曜忙於其他等地戰事的時候,沒有失能的中央依然在履行着自己的職能。
當年蘇曜平定冀州張純張舉叛亂,朝廷調前交州刺史賈琮任冀州後交州便陷入了一陣權力真空。
朝廷還沒來得及派人過來,十常侍加董卓之亂便輪番上演,朝堂大佬們自身難保,遞補交州刺史的事情也就被暫時擱置。
而待蘇曜重組朝廷後,交州刺史的問題也就重新提上了日程,各位朝堂大員們幾經討論後便派出了朱符前去整頓交州之事。
不過,由於接下來很快又爆發了馬騰與幽冀兩州的叛亂,朝廷看起來一副搖搖欲墜的樣子,交州當地的太守們對這個剛剛纔空降過來的刺史就不太尊重,一直拖欠稅款以至於朱符要親自上陣,帶着親信幕僚下鄉搶收稅款來保證刺史府的正常運行。
如今,他一聽大將軍將目光轉向了交州,當即是大喜過望,連忙派出使節赴京,大表忠心,言說全力配合。
什麼?征伐林邑有沒有困難?會不會有危險?
在如今的朱符眼裡,那都是次要的問題。
藉着朝廷大軍入境,重塑刺史府的權威纔是重中之重!
於是乎,朱符幾乎就是拿着雞毛當令箭,就憑蘇曜短短的幾句話的公文,他硬是生生拓展,言說朝廷數萬大軍要南下交州,討伐林邑,要各郡太守配合行動,不但要納錢納糧,還要上交兵士,做好配合出兵的準備。
朱符的誇張宣傳很快就在交州引起了軒然大波。
由於距離遙遠,這些太守們如今消息靈通的也就只是剛剛聽聞蘇曜斬首袁術,荊徐等地望風而降的事情,對於蘇曜只派了個孫策過來征討林邑是根本沒有消息。
但是朱符的宣傳有鼻子有眼,蓋有大將軍府印章的文書也不似作僞,一時間,衆太守是反應不一。
交州各郡太守中,有的人心懷忐忑,開始暗中囤積糧草,以備不時之需;有的人則對朱符的命令嗤之以鼻,認爲他不過是狐假虎威,想借此機會打壓異己。
蒼梧郡太守史璜便是其中態度強硬的一位。
在接到刺史府的行爲後,史璜直接將朱符發來的文書重重拍在案上:
“我蒼梧郡連年遭山越滋擾,府庫空虛,哪還有錢糧供他揮霍?如今如今竟拿大將軍的名號來嚇唬我們,我史某可絕不吃他這一套!”
他身旁的主簿小心翼翼地勸道:“大人,縱使朱符誇大其詞,但大將軍的命令不可違抗。如今荊徐皆降,蘇曜勢不可擋,咱們還是……”
史璜冷哼一聲打斷道:“哼!交州偏遠,朝廷鞭長莫及,哪裡能有數萬大軍可以南下?這朱符分明就是在狐假虎威!不管他,不管他!” 史璜麾下有戰兵五千,在偏遠的蒼梧已足以讓他鼻孔朝天,根本不把這個新來的刺史放在眼裡。
此次他更是打算聯合其他幾個同樣不服朱符的太守,共同抵制徵調令。
而南海郡太守孔芝卻有着截然不同的想法。
且說交州地處偏遠,條件惡劣,升遷困難,士人很少有願意來此當官的。
孔芝在南海太守任上一干就是十幾年一直也沒能得到調任的機會。
隨着近些年天下大亂,孔芝密切關注中原情況,比其他同僚更清楚蘇曜的手段和勢力,明白如今的朝廷已今非昔比,於是在接到朱符的命令後,他立刻召集郡中官吏,開始籌備糧草和兵員。
孔芝對下屬們說:“大將軍威震天下,此番若能在討伐林邑之事上出一份力,或許能爲咱們謀得更好的前程。切不可因一時之短見,誤了全郡的未來。”
孔芝不僅積極響應朱符的號召,還主動寫信給周邊幾個關係較好的太守,勸說他們一同配合行動。
而交趾太守士燮相比兩人,態度則更加靈活一些。
他就任交趾已有數年,雖不能說勢力龐大,但也算有些根基。
這一次,由於交趾緊鄰林邑國,他更是除了刺史朱符外唯一收到蘇曜親筆的人,也因此直接看穿了朱符的虛實。
“孫伯符一個降將,帶着千把號人和幾百條船還有一個便宜行事的命令,想要收服林邑,簡直是癡心妄想!”
交趾郡守府的家族議事會上,士燮的堂弟士壹對此嗤之以鼻:
“兄長,這朱符明顯是想借着大將軍的名義擴充自己的勢力,咱們沒必要聽他調遣。”
“壹弟,話不能這麼說。”
士燮緩緩開口,聲音沉穩:
“大將軍蘇曜能在短短時日橫掃中原,覆滅袁術、收降袁紹,重振朝廷聲威,其手段和謀略絕非等閒之輩,他的命令絕對不可以忽視。”
“可就憑孫策那點人馬,如何能撼動林邑?”
士壹依舊滿臉不屑。
當年日南郡叛亂,交州可不是沒有一點動作,他們各郡太守每人都派了數千戰兵前去支援鎮壓,結果是被打的大敗而回,只能等待朝廷的支援。
也正因此,纔有當年皇帝發四州兵馬欲平定叛亂的事情。
如今,朝廷的援兵幾十年不見,終於來了一個,還就這麼點塞牙縫都磕磣的兵力,能頂個什麼事情?
士燮微微眯眼:“萬一這孫策的目的並非是真的收復林邑呢?”
“什麼?!”
士壹瞪大了眼睛,滿臉疑惑地看着士燮:
“兄長何出此言?若不是收復林邑,大將軍派他去日南郡又有何用意?”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