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日後,洛陽城外。
劉範在得到朝廷許可後,帶着一隊太醫和張肅等人啓程返回益州。
在這臨行前的最後一刻,他與兩位弟弟劉誕、劉璋在石亭中依依惜別。
“兄長此去,務必勸父親懸崖勒馬,不然後果恐不堪設想啊!”
正如蘇曜等人所料,這些一直跟着朝廷的劉家兄弟們,根本就不對他們老爹固守益州抱有什麼期待。
在他們看來,大勢所趨下,益州若負隅頑抗,那必是死路一條。
老爹年紀也大了,可不敢臨到老來犯糊塗。
甚至,就連張肅也在這數日來的觀察後改變了心思:
“兩位公子放心,此番回去,我也會全力協助大公子,向劉使君陳明利害,不使益州步袁術等人後塵。”
洛陽城的變化以及蘇曜麾下鐵軍之雄壯徹底粉碎了這位益州使者心中的僥倖。
此天命之人,不可抗也。
不過,話雖如此,張肅也好,劉範也罷,實際上對於能否勸動劉焉都沒什麼把握。
劉焉身爲漢室宗親,歷任雒陽縣令、冀州刺史、南陽郡太守、宗正、太常等官,不說唯我獨尊吧,那也是主見極強的。
本次廢史立牧,退守益州,其苦心謀劃多年,豈會因他們三言兩語就輕易放棄?
而果然,在又一個月後,益州治所綿竹,躺在病榻上裝病的劉焉聽着張肅和劉範講述洛陽見聞,勸他放下執念後氣的是咬牙切齒。
“蘇曜小兒,不過二十來歲,出身低賤,怎配宰執天下?”
劉焉氣的從榻上坐了起來,眼中滿是怨氣:
“他使牝雞司晨,懷我祖宗根基,,更欲以新政亂天下,此乃國賊也!”
劉焉猛地將藥碗摔在地上,瓷片四濺:
“我劉君郎乃漢室宗親,景帝玄孫,豈能向這等亂臣賊子俯首稱臣?!”
張肅見狀,連忙勸道:“使君息怒!如今蘇曜勢大,天下十三州已盡歸其手,連袁本初、劉景升這等人物都不得不低頭。益州雖險,但以一州之力對抗朝廷,恐怕.”
“恐怕什麼?!”劉焉厲聲打斷,“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當年高祖便是以益州爲基業,終成帝業。如今朝廷昏聵,奸佞當道,正是我劉氏重振之時!”
劉範跪伏在地,聲音發顫:“父親三思啊!蘇曜非董卓、袁術之流可比。其麾下兵精糧足,更有神兵利器。兒在洛陽親眼所見,其新造'神臂弩'可射三百步,破甲如紙;'霹靂車'能投百斤巨石,摧城拔寨。更可怕的是.”
劉範擡頭,眼中滿是恐懼:“蘇曜傳軍隊'天雷'之法,壽春城門據說被其一擊而破。若大軍壓境,益州天險恐怕.”
“住口!”劉焉暴怒,抄起手邊玉如意砸向劉範,“逆子!你被囚洛陽多年,莫非已被蘇賊收買,要來亂我軍心?!”
劉範額頭被砸出血痕,卻不敢擦拭,只是連連叩首:“兒臣不敢!兒臣只是擔憂父親安危,益州百姓,況且兩個弟弟還.”
“滾出去!”劉焉指着門外,“傳我命令,即刻加強各處關隘防守,徵調青羌兵五萬。再派人聯絡南蠻,共抗朝廷!”
雖然還有兩個兒子留在京師,但一向最被劉焉看重的長子劉範回來了,劉焉便多少也有了些底氣。
接下來,劉焉藉故軟禁了朝廷派來的太醫和隨從,積極備戰,妄圖借天險死守。在他看來,蘇曜亂政不得人心,天下人歸順不過是礙於其強大的武力。
只要他據守川蜀,堅定守住,打上兩場漂亮仗破掉蘇曜大軍不可戰勝的神話,屆時那些天下苦蘇久矣的人必會羣起響應,他劉焉也必將成爲天下反蘇的旗幟人物,締造光武帝那般的大業!
然而,劉焉正做着春秋大夢時,斥候慌慌張張闖入議事廳:
“報——葭萌關急報!據說北邊有一支鐵騎突然出現,自金牛道直襲陽平關,漢中危險!”
“你說什麼?!”
“劉焉老賊到底在搞個什麼?!”
就在劉焉剛剛得知這個消息的時候,漢中張魯也同樣收到了這個噩耗。
陽平關,乃是秦嶺之川陝間關隘,在今寶成鐵路(寶雞至成都)和陽安鐵路(陽平關至安康)的交匯處,北邊是秦嶺山脈,南面是大巴山、米倉山,嘉陵江水依鎮而過。
而那嘉陵江邊還有一座大山尤爲有名,叫子龍山,相傳趙雲當年就在此地鎮守練兵。
陽平關既是蜀北的門戶,也是漢中的咽喉,其往南不遠就是葭萌關,往東出山則就是漢中平原。
張魯如今盤踞漢中,背靠劉焉精力全都放在北邊的關中方向,不曾想後路竟然被斷。
“是誰,到底是誰?!”
“劉焉不可能這會兒跟我作對,這些人是從哪裡來的?打得誰的旗號,究竟是要幹什麼?!”
張魯急促催問,得到的消息則讓他手腳冰涼。
“報師君——潰兵來報,敵騎自武都來,多羌人裝束,打馬字旗,說是西涼軍校尉馬超,奉大將軍命.”
話還沒說完,張魯便一聲驚呼:“馬超?!馬壽成的兒子?他不是在涼州嗎?怎麼跑這裡來了?!”
西涼馬騰的名號天下誰人不知?馬超更是年少成名,勇冠三軍,如今竟突然出現在他屁股後面,張魯一時間是慌了神。
他急忙召集部下議事,衆人聽聞之後是破口大罵。
“馬孟起真孫子也!”
部將楊柏怒目圓睜,狠狠捶打案几:
“他父親之前被蘇曜打敗,他不思報仇雪恥,竟然甘爲其鷹犬,真是有辱威名!”
張魯的謀士閻圃則眉頭緊鎖:“馬騰大敗後被蘇曜留京爲質,馬超聽他號令倒不足爲奇。”
“只是陽平關乃我漢中西門,一旦有失鐵騎旦夕即到城下,必須速速支援纔好。”
張魯聞言定了定神,他很清楚陽平關的重要性,不過還好,此關堅固雄偉,一時難以攻克,只要堅持一段時間,然後等劉焉援兵自葭萌關出發擊其後路即可全滅敵騎。
於是,張魯立刻調兵遣將,徵召漢中當地郡兵和他自己麾下的五斗米教徒,馳援陽平關與馬超對峙。
不過嘛,蘇曜一經出手,那就絕不會只有這一招。
很快的,張魯大兵還未出發便驚覺自己已陷於了兩難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