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紅名

第74章 紅名

殺天使等於造反嗎?

在絕大多數王朝正常的時候,這個答案是非常肯定的。

哪怕你有天大的正確性,但不尊重皇帝的權威,那便是後世常言的十惡不赦之重罪,此即是大不敬。

正所謂天子之怒,伏屍百萬,流血千里。

但眼下這個時節嘛

“不用擔心,一個閹豎,殺便殺了,蘇曜自當一人做事一人當。”

“既如此,賢弟何必又要和稚叔離開呢?你們就端坐我營中,又有誰能害得爾等?”

聖旨到來連忠誠度最高的成廉都被變黃名中立了,何況其他人。

如果您發現內容有誤,請您用瀏覽器來訪問!

這都是多虧了張楊臨走前的一波大派送,他利用自己手上還未被奪取的權利,提前在力所能及的方面爲衆人升官。

大約也正是因爲那一朝被蛇咬吧,在這次胡騎入侵劫掠中,這位老將軍乾脆就毫無作爲,十分保守的緊閉城門,死守晉陽。

“蘇曜一人做事一人當,各位放心就好,我不但有法可解,而且還要讓那些閹人付出代價。”

一如歷史上,不但曹操、劉備、呂布典韋等均當過通緝要犯,就連名震華夏,流芳千古的武聖關羽,也是紅名出身嘛。

心裡一陣佩服,比起當時被聖旨壓迫的一句話都說不出來的自己,蘇曜竟然沉着冷靜的殺出了一條生機出來。

敲定了計劃後,剩下的就是各自道別:

“侯屯長還有宋屯長,你們可要好好努力,以後不給我蘇曜丟臉哈。”

雖然最終還需要等他們到了河內面見丁原後完成全部手續,但想來丁原不會爲難這些軍功在身的忠誠之士。

小黃門趙常爲一己私利顛倒是非,很明顯是爲了朝堂上的那些糾葛。

在內官派系臭名昭著的紅名,對士林黨人來說那可是大大的英雄!

不,這不是重點:

“難道你竟想反擊他們?!”

“張別駕?你怎麼也進城來了?而且還是這身打扮?”

那些年因鮮卑南下越發放肆,皇帝陛下分遣三路大軍數萬騎浩浩蕩蕩的北出邊塞,雄心壯志欲推二千餘里,徹底掃平邊患。

原來聖旨並非只有一個,另還有一道嘉獎幷州軍團,暫封蘇曜爲假司馬,命其帶兵入京面聖的旨意。

是的,他纔不是貪圖百將的這點俸祿和地位呢,他呂奉先都是爲了這個家呀!

張楊更慌了,他和呂布等不同,是被閹黨點名了的目標。

還混亂中的張楊更懵了。

原因無他,這個臧旻呂布當然認識。

頭戴斗笠,一襲白衣腰掛佩劍的蘇曜和衆人一同在城門口排隊等待入城。

但這也不要緊。

建立新小隊,隊友張楊,成廉】

最終此戰大漢健兒僅戰死之人就多達十之七八,生還回家者僅十分之一。

而也正是因爲這場慘敗,臧旻在戰後沒過多久便徹底結束了軍旅生涯,轉任地方,最終來到這太原擔任郡守。

“你刺史府的人就別來湊我們幷州軍的熱鬧了成麼?”

“小黃門趙常有過不假,但其畢竟是朝廷的天使啊,殺了已屬大罪,你這還要幹嘛,莫非…莫非……”

蘇曜笑而不語。

畢竟他遊戲纔開始月餘的時間,帶過的漢軍最多也不過只有幾十個。

這下子事情就很明朗了。

終於,蘇曜來到了晉陽城下。

蘇曜呵呵一笑,他這當然不是在說大話。

在得到全部信息後,蘇曜侃侃而談。

“不行啊,小子,伱可別衝動”

成廉放棄了新屯長,甚至可能馬上就要升級百將的待遇,和十幾年輕的騎士一同追隨蘇曜而走。

大營外,呂布領衆將官送別張楊和蘇曜等人。

呂布翻了個白眼,拍了拍張楊的肩膀。

送別,是的,蘇曜與張楊正準備離開這裡。

時機未到。

他翻閱着系統的提示信息撇了撇嘴,雖然是自己選擇的道路,但還真是沒想到他會有一天會脫掉了那身穿慣了的軍衣。

雖然蘇曜一直都想做個遵紀守法的角色,避免紅名情況。

曹孟德還是少年時便上演了一出暗夜潛行刺殺中常侍張讓的戲碼,雖然最終被張讓發現,未得成功,但他還是在其宅內大殺一通後翻牆而走。

雖然包括呂布在內的幷州軍將士們都說全力支持他們,但張楊也很清楚,他們是大漢的兵。

ωωω ★ttκǎ n ★c o

不爲別的,就因爲在十一年的熹平六年,呂布在老家門口親眼目睹的那樁慘案。

但是操作方式就要有些技巧了,他要找一個能夠效果最大化的方式。

總算從蘇曜大殺特殺中回過神來的他也後知後覺的看到了生機。

“這些狗宦官顛倒黑白,胡作非爲,還妄想利用我等,這事又怎麼能如此過去?”

到時候什麼逃人紅名的,就徹底的沒有約束力了。

一旦真的朝廷激怒,不問是否再派天使來捕,那他必然無路可逃。

這也不怪他,任誰在大漢四百年積威下都很難說表現的更會好,皇權天授,帝王的意志至高無上,這一點對越是遠離朝堂中心人,其神聖感就越深。

一六七.一零零.一零五.三二

但這也不代表他會什麼也不做,在這束手束腳的當個老實人。

僅在最終大局已定後,纔派了不到500騎隨張楊支援向陽道的蘇曜,最後在此次事件中打了個大醬油。

是的,侯成和宋憲等什長已經成屯長了,甚至連呂布也順利升了百將。

“開,開炮?”

然而最終卻事與願違,大漢三路大軍竟無一得勝,被鮮卑胡酋檀石槐的三路大軍全數擊破。

“屯長.屯長大恩屬下莫不敢忘,還望您和張別駕早已洗刷冤屈再來帶領我等!”

而能夠通過黃綠名識別友軍的蘇曜對此看的更清楚。

蘇曜一番侃侃而談,歸根結底很簡單,他選擇的正是一條紅名路線。

在等到一切處理妥當,最後又發出一份給丁原的情況說明後,張楊便帶蘇曜等人一同啓程前往晉陽,拜會郡守臧旻。

呂布也慌了,這小子亂來一向有一套,但那要看對象啊。

呂布張楊那點小心思咱就略過不提了。

“居然是太原郡守臧旻?”

首先需要找到一個引薦人

“所以,張別駕,可以助我一臂之力嗎?”

“這話我就不愛聽了,咱們這怎麼叫戴罪,是英雄才是。”

張楊可沒有膨脹到認爲自己的影響力能讓這些人跟他幹提頭造反之事。

蘇曜取出另一份聖旨和僞造的認罪狀

張楊還沒說話,呂布先是眉頭一皺。

這些幷州軍的兒郎面對聖旨和事後的反應很明顯的告訴了他此事並不可行。

他其實也動過隨張楊一走了之的念頭,但是他與這些年輕人不同,他有兩個女人和一個幼女要養,還真沒辦法那麼灑脫。

“這,還能有何法可解?”

廢話且不多說,與呂布的皺眉相反,張楊的眉頭卻展開了。

“多虧了蘇賢弟我等才能撥開迷霧”

漢軍甚至連符節和輜重都全部喪失,只有各自將領帶騎兵數十人亡命逃回。

與此同時還有兩份提前寫好的認罪狀,以第一人稱的口吻陳明瞭捏造軍功的事實,更是若有若無的把丁原和王允都牽連了進來。

但許是他不走尋常路的緣故,軍功溢出,直接觸發劇情殺,強制紅名了。

也正是這一戰後,大漢北邊局勢嚴重惡化,雙方攻守之勢異也。

名副其實的慘敗。

張楊拱手道:

“張某同是戴罪之身,若事有可爲,又怎能不效死跟從呢?”

只能說是計劃趕不上變化啊。

況且消紅名的辦法其實也有不少,甚至就算乾等着什麼也不做的跳時間,待靈帝明年一死,大漢朝廷的權威怕也就馬上崩潰了。

“正所謂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既然閹黨已選擇向我開炮,那他就別以爲還能好好的坐在洛陽宮裡。”

而曹操也因此一戰成功,轟動洛陽京師。 所以,蘇曜不但不準備隱瞞此事,而且還要將至公之於衆,藉此很刷一波自己的聲望。

雖然對攻略進度會有點影響,但是根據觸發紅名的方式不同,會產生不同的影響,甚至還有專門玩不同紅名路線的玩家。

但漢室的人心仍在,蘇曜此時的聲望不足以拉這些人自立。

“閹黨禍國,人人得而誅之,我等大義在身……”

蘇曜之所以能如此準確的下此定語,都源於事後他們對小黃門趙常屍體的搜索中,又發現了新的線索。

張楊和蘇曜都不過只是恰逢其會的小小犧牲品而已。

東漢末年,天下多方勢力糾纏,而宦官與士人代表的內官和黨人派系嚴重對立,一方聲望的增長會導致另一方大量降低。

然而正當他心裡嘀咕,思考新攻略時,一個名字引起了他的注意。

【失去軍銜:屯長。

這位太原郡守確實德高望重,素有清名不假,治理地方也頗有本事,但呂布卻不大看得中他。

對了,沒有成廉,這個明明已經將近二十過半,卻熱血依舊的青年漢子自願脫掉了征衣。

不過蘇曜當然不會選擇乾等的放任,而是

“破局方法正在此處。”

與呂布和宋憲等人的隊伍已解散。

這個現在的太原郡守臧旻,恰恰正好就是當年北出雁門的統帥,率領漢胡(南匈奴)精騎上萬餘的使匈奴中郎將。

所以真三世界,紅名也是很正常的遊戲體驗。

直把看到這一幕的張楊羨慕的熱淚盈眶…同樣是走,他就沒一人追隨……

“你是,文遠?你怎麼還沒回雁門?”

文遠?!

蘇曜霍然擡頭,只見一面如紫玉,目若朗星的青衣少年,亦是腰掛佩劍,好奇的盯着他們。

(本章完)

第625章 蘇曜的小手段第1085章 漢家風味第769章 河內克復,三權分立第391章 人心難測闢蹊徑第423章 奇巧技震驚京師第516章 名士亮劍,名門暗算第139章 初露鋒芒第665章 兄弟情深第404章 蘇君侯一騎當千第273章 劉表妙言,蘇曜整軍訓虎賁 (加更)第620章 厚顏無恥之人第364章 衆人嘆夢迴強漢,蘇君侯拍板定方案第36章 黃蘆堡的絕壁第848章 大帥橫死,斬將奪旗(合章5K4)第461章 蠢動第819章 神清氣爽,科舉內幕,鬧劇將終(合章)第847章 血腥的殺戮(合章5K8)第9章 弓來第964章 新時代宗藩體系(合章)第958章 設擂解鬥第1019章 僅以身免第635章 請君入甕?(合章4K1)第890章 沛國克復第729章 替身皇帝,蘇曜震驚衆人第6章 女婢貂蟬第464章 攻守轉換第73章 天使?第405章 鮮卑賊聞風喪膽第314章 後方震驚,蘇曜速推無懼兵糧寸斷(第798章 統計司掛牌,都察院上馬,寒門世家爭破頭皮(合5K8)第849章 輝煌大捷,二十萬賊兵全滅(合章)第727章 董賊被擒,大勝下的陰霾第255章 隔日朝會起風波,滿朝盡候關內侯(第218章 敢造次者死!第308章 蘇君侯北伐當先鋒,王國相身陷河間第336章 雪路難行,蘇君侯謀求嚮導第453章 高句麗的變故第864章 清洗(合章5K1)第3章 一箭退呂布第321章 世家生厭,中山李府藏逆賊第50章 奇功?第627章 求饒第105章 送個大禮第868章 廬江來客第133章 失守第702章 冰火兩重天第191章 螳臂擋車第44章 斥候哨衛第931章 益州亂第462章 所謂絕望第838章 大開殺戒,賊將授首第440章 公孫昭大逃亡第673章 太順利辣!第289章 諸侯勤王齊上路,賊兵攻城意已決第827章 幽冀備戰第483章 奉勸爾等且好自爲之第606章 盡在掌握第214章 雞犬升天第465章 冤家路窄第733章 從皇帝到跟班第1051章 什麼都能答應第1039章 漢安戰爭第1079章 軍令狀第687章 青春風暴第4章 任紅昌第187章 新隊友新技能第630章 恩威並施第982章 王的末路(5K)第735章 皇甫嵩披掛出擊第797章 羣臣激辯國策,蘇曜力推均田,忠誠終獲回報(合5K4)第85章 自殺第183章 沒有過不去的地兒第699章 弘農郡全境平定第118章 晚了第12章 感謝張楊老鐵贊助第241章 許攸,全力以赴!第1056章 偷樑換柱第182章 力劈華山第86章 空手套白狼第977章 大殺特殺,公主被擒(5K2)第87章 一步到位第994章 安排未來,王府納妃(6K4)第925章 中國錢行第241章 許攸,全力以赴!第499章 荀彧來訪第51章 擴軍第963章 一切都屬於您(合章)第1章 垃圾劇情,不讓跳過第325章 蘇曜英名遠播,幽州望風而降第476章 無雙暴風投擲第1055章 屈辱的決斷第144章 越快越好第856章 韓馥死第319章 盧奴城破,監國太子狗急跳牆(4K)第137章 鮮卑公主第1034章 誰贊成,誰反對?(4K4)第575章 京師震動,李儒獻計遷都第687章 青春風暴第525章 皇帝遺詔第228章 上朝(加更)
第625章 蘇曜的小手段第1085章 漢家風味第769章 河內克復,三權分立第391章 人心難測闢蹊徑第423章 奇巧技震驚京師第516章 名士亮劍,名門暗算第139章 初露鋒芒第665章 兄弟情深第404章 蘇君侯一騎當千第273章 劉表妙言,蘇曜整軍訓虎賁 (加更)第620章 厚顏無恥之人第364章 衆人嘆夢迴強漢,蘇君侯拍板定方案第36章 黃蘆堡的絕壁第848章 大帥橫死,斬將奪旗(合章5K4)第461章 蠢動第819章 神清氣爽,科舉內幕,鬧劇將終(合章)第847章 血腥的殺戮(合章5K8)第9章 弓來第964章 新時代宗藩體系(合章)第958章 設擂解鬥第1019章 僅以身免第635章 請君入甕?(合章4K1)第890章 沛國克復第729章 替身皇帝,蘇曜震驚衆人第6章 女婢貂蟬第464章 攻守轉換第73章 天使?第405章 鮮卑賊聞風喪膽第314章 後方震驚,蘇曜速推無懼兵糧寸斷(第798章 統計司掛牌,都察院上馬,寒門世家爭破頭皮(合5K8)第849章 輝煌大捷,二十萬賊兵全滅(合章)第727章 董賊被擒,大勝下的陰霾第255章 隔日朝會起風波,滿朝盡候關內侯(第218章 敢造次者死!第308章 蘇君侯北伐當先鋒,王國相身陷河間第336章 雪路難行,蘇君侯謀求嚮導第453章 高句麗的變故第864章 清洗(合章5K1)第3章 一箭退呂布第321章 世家生厭,中山李府藏逆賊第50章 奇功?第627章 求饒第105章 送個大禮第868章 廬江來客第133章 失守第702章 冰火兩重天第191章 螳臂擋車第44章 斥候哨衛第931章 益州亂第462章 所謂絕望第838章 大開殺戒,賊將授首第440章 公孫昭大逃亡第673章 太順利辣!第289章 諸侯勤王齊上路,賊兵攻城意已決第827章 幽冀備戰第483章 奉勸爾等且好自爲之第606章 盡在掌握第214章 雞犬升天第465章 冤家路窄第733章 從皇帝到跟班第1051章 什麼都能答應第1039章 漢安戰爭第1079章 軍令狀第687章 青春風暴第4章 任紅昌第187章 新隊友新技能第630章 恩威並施第982章 王的末路(5K)第735章 皇甫嵩披掛出擊第797章 羣臣激辯國策,蘇曜力推均田,忠誠終獲回報(合5K4)第85章 自殺第183章 沒有過不去的地兒第699章 弘農郡全境平定第118章 晚了第12章 感謝張楊老鐵贊助第241章 許攸,全力以赴!第1056章 偷樑換柱第182章 力劈華山第86章 空手套白狼第977章 大殺特殺,公主被擒(5K2)第87章 一步到位第994章 安排未來,王府納妃(6K4)第925章 中國錢行第241章 許攸,全力以赴!第499章 荀彧來訪第51章 擴軍第963章 一切都屬於您(合章)第1章 垃圾劇情,不讓跳過第325章 蘇曜英名遠播,幽州望風而降第476章 無雙暴風投擲第1055章 屈辱的決斷第144章 越快越好第856章 韓馥死第319章 盧奴城破,監國太子狗急跳牆(4K)第137章 鮮卑公主第1034章 誰贊成,誰反對?(4K4)第575章 京師震動,李儒獻計遷都第687章 青春風暴第525章 皇帝遺詔第228章 上朝(加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