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6章 荊益揚大聯合,大將軍進冀州(5K)

“幽州降了?”

“你說什麼?!!”

開元二年,元月,淮南壽春。

剛剛安頓下來不久的袁術聽到了這個消息,人都傻了。

“怎麼可能,這怎麼可能?!”

“劉虞不是有十萬大軍嗎?”

“劉虞他不是和韓馥脣齒相依嗎?”

“怎麼會這麼快,這麼快他就降了?!”

“你莫不是拿蘇賊的謠言出來唬我?”

袁術額頭上青筋暴起,一把揪住前來稟報消息的士兵衣領,怒目圓睜地怒吼:

“說!你是不是收了賊人的好處,故意來擾亂我軍心?”

“袁,袁將軍明鑑啊!”

那報信的斥候被袁術揪着衣領,嚇得臉色慘白,身體止不住地顫抖,結結巴巴說:

“幽州舉州而降如此大事,小的怎敢謊報,這是千真萬確啊!”

“不但來往客商們口口相傳,各地的驛站也都確認了情報”

“胡說八道,胡說八道!”袁術不依不饒。

“此人所報確實不錯。”

就在那報信斥候差點被袁術遷怒砍了腦袋的時候,長史楊弘與主簿閻象匆匆而來,證明了這個傳聞的真假。

“如今洛陽僞朝把劉虞歸降當做了重大政績,廣爲傳播,就連那劉虞的親筆降書都被傳得有模有樣。”

楊弘微微皺眉,拱手說道:

“劉虞本人更是不但沒被追究罪責,還被授予高官,位列九卿之首,入京做了太常”

——“混賬!”

袁術飛起一腳,頓時將眼前案几踢翻,上面的杯盞滾落,摔開了個粉碎:

“劉虞匹夫,恬不知恥!”

“坐擁十萬大軍,竟爲一己之私,背叛世家,背棄盟友,去享受高官厚祿,實在是無恥之尤,無恥之尤!”

袁術飛起,不過他們的理解與實際上其實還是多少有些偏差的。

劉虞是入了京做了太常沒錯,不過如今的太常,早已今非昔比,不再是什麼九卿之首了。

畢竟,朝廷改制,三省六部製取代了三公九卿。

三公既廢,九卿自然也不會再像曾經那樣權勢彪炳。

沒錯,九卿沒有被廢除,而是其職能被削弱和分化,變得更加的專業化,改爲九寺,主要承擔禮儀、祭祀、物資管理等具體事務執行,與六部形成“部定政策、寺管實務”的分工模式。

就拿劉虞如今的太常寺卿來說。

昔日漢之太常,那是九卿之首,僅次三公的要職。

其掌管宗廟祭祀、天文曆法、醫藥管理及經學教育等等一大籮筐事務,可直接參與國家禮儀制定與執行,兼具了文化和教育職能。

而今日蘇曜改革後的太常寺,其職能被削弱,不再負責政策制定,僅專注於祭祀與禮樂管理,如宗廟和各種祭祀活動,其他的如天文、醫藥等職能則轉移至欽天監與太醫院。

其官員品級也只是從三品,與禮部尚書的正三品差了一級。

唯一值得欣慰的大概就是此時由於還要顧慮下世人的習慣,並沒有把太常寺直接扔給禮部直管,而是作爲一個相對獨立的機構來運作,其相互平行,分工合作,六部制定政策與監督結果,而九寺則只負責政令的執行。

因此,以這個職位來安置歸降的劉虞在蘇曜看來也就再合適不過。

畢竟,再怎麼說劉虞也是個造反派,雖然如今放下武器早早歸降了,但是沒道理官位不降反升,那不就成鼓勵造反了嘛。

對此,朝中諸公們也是紛紛認可贊同,只不過如袁術等外界諸侯,遠離朝廷中樞,對於蘇曜改制的內容多是道聽途說,沒有系統瞭解,自然難窺全貌,一個個把劉虞罵的是狗血淋頭。

“劉使君,袁公路遣使,要與使君締結同盟共抗蘇曜,不知您意下如何?”

荊州,南郡治所襄陽城。

刺史府中劉表聽到幕僚轉述袁術的提議後,微微眯起雙眼,手指輕敲案几,陷入了一陣沉思之中。

劉虞投降的消息太過勁爆,他身在荊州,距洛陽較近,其實比袁術要更早得知此事。

那真是一個晴天霹靂。

劉氏諸侯中,威望最高、兵力最多的劉虞竟然最先退場,而且還是以舉州歸降的方式退場,毫無疑問,這是讓他們所有人都想象不到的事情。

而隨着劉虞的退場,如今天下,公開與蘇曜對決的諸侯也就只剩冀州韓馥與淮南袁術了。

因此,不管是韓馥還是袁術,都在頻頻活動,聯絡諸侯,以求公抗蘇曜。

袁術身在淮南,還稍微好點,同盟邀請的意向不是太過緊迫。

那韓馥身處戰火之中,不但失去了北方屏障,聽聞蘇曜早先日子也已出馬親征,壓力山大,那是頻頻發信求援,請求劉表出兵北上,逐鹿中原,兩人共同夾擊蘇曜。

“劉使君,脣亡齒寒啊!”

“我冀州一旦覆滅,你荊州又豈能無憂?”

“還望使君速速發兵,阻止蘇賊暴行,救冀州百姓於水火之中!”

韓馥的求援寫的是情真意切,言之鑿鑿,也確實非常有道理。

但是,劉表自己也有難言的苦。

他來到荊州時日不長,對地方的控制都沒能完全落實,北方盤踞在南陽的袁紹更是自詡其乃驃騎將軍,根本就不聽他劉表的調遣。

於是乎,劉表只能回信安慰,表示荊州方面對其感同身受,願意提供除幫助以外的一切支持,在精神與道義上永遠站在韓使君的一邊。

那時,收到回信的韓馥是直接眼前一黑,狠狠的將回信扔在地上:

“劉表豎子,竟如此怯懦!”

“我冀州生死存亡,他卻只知推諉搪塞。”

“今日不救我冀州,來日蘇曜南下,他必死無葬身之地爾!”

韓馥的咒罵劉表是聽不到的,但是他自己也知道若是局勢繼續這麼發展下去,那麼再沒人能夠阻擋蘇曜。

屆時等待自己的就只能是投降或者死了。

不過,如今袁術的結盟邀請似乎給了他另一個選擇。

袁術如今逃至淮南,雖遠離了中原,卻與其治下江夏郡接壤。

比起被中原阻隔的冀州,顯然能給他提供更多的幫助。

而更關鍵的是,據他所知,隨着青州軍北上,袁術也逐漸喘過氣來,正在和袁紹展開對豫州,尤其是他們袁氏老巢汝南的爭奪。

這對於一心想要統治完整荊州的劉表來說顯然是個絕佳的機會。

沒錯,比起歷史上劉表死磕袁術,如今的劉表卻傾向與袁術結盟。

這一切都是因爲他們有共同的敵人,南陽的袁紹取代了歷史上袁術的位置,成爲了劉表的心腹大患。

若能與袁術結盟,藉助其兵力,或許就可以趁機將袁紹趕出南陽,穩固自身在荊州的統治。

如此一來,即便蘇曜日後揮軍南下,他也能憑藉更廣闊的戰略縱深與更強大的軍事力量與之周旋。

一念及此,劉表緩緩開口:“袁術此人,雖驕奢狂妄,但此刻與我有共同之敵,結盟之事,倒並非不可考慮。”

“使君英明!”

聽到劉表的意向後,其外甥張允率先發言:

“袁術在淮南雖根基未穩,但麾下也有不少兵馬,且其與袁紹勢同水火,若我荊州與袁術聯手,不僅能對袁紹形成夾擊之勢,解南陽之困,還能在對抗蘇曜時增添一份助力。”

“不只是袁術,還有益州劉焉也可拉攏!”

謀士蒯越接着說:

“劉焉久居益州,暗懷異志,在當地經營多年,根基深厚,且一直對中原局勢虎視眈眈。”

“在蘇曜討董之時,他就曾響應董卓,趁亂出兵關中,不過最後亂局平定太快,他沒討得什麼便宜罷了。”

“如今蘇曜勢力膨脹,劉焉想必也深感威脅。我等若與袁術結盟,可設法拉攏劉焉一同對抗蘇曜,如此一來,四方呼應,或可形成一股強大的反蘇勢力。”

劉表聽得連連點頭,雙目放光。

北方局勢他們現在很難插手,但是這南方依然還是諸侯的天下,益州劉焉,荊州劉表,加上淮南的袁術,三者聯合,可據天下半壁。

有這樣堅實的力量,想必蘇曜也不敢輕易出手吧?

“沒錯,趁此時機,使君當大力打擊宗賊,再謀奪南陽,壯大自身實力,方能在這亂世中站穩腳跟,再與蘇曜一較高下。”

對此,劉表是大爲贊同,當即派出使者,出訪自己東西方的兩位潛在盟友,締結攻守同盟,企圖對抗越發強大的蘇曜。

同時,接下來他還派出蒯越,用其計謀,設計誘殺了自領長沙太守的蘇代和佔據武陵的貝羽等人,收編其部衆,加快荊州內部的整合。

劉表如此,劉焉和袁術自然也不甘落後。

他們或用計謀,或用武力,紛紛抓緊時機進行擴張,兼併周邊領土,爲將來可能的戰爭作最後的準備。

不過,比起那些還在努力埋頭髮育的幾位南方諸侯,北方焦點位的韓馥,如今已成了熱鍋上的螞蟻,在牧守府中焦急的來回踱步。

冀州高邑。

窗外春日的暖陽驅散了冬日的嚴寒。

然而牧守府中卻是空氣冰冷,屋內氣氛壓抑得讓人喘不過氣來。

“四面楚歌,四面楚歌啊!”

“諸位,還有什麼計策沒有,可別藏着掖着了!”

韓馥焦慮的發問,然而回應他的卻還是一片死寂。

幕僚們面面相覷,沒有一個人再敢站出來說什麼計策。

畢竟沮授前車之鑑不遠,現在誰還敢再多嘴什麼?

沒錯,騎都尉沮授,就在不久前被韓馥打入死牢。

而他的罪名也非常明白和簡單,那就是獻策不利,致二十萬大軍一敗塗地!

二十萬大軍?

是的!

而這一切都要說回再早些以前,去年歲末,衆人剛剛得知劉虞跪了的時候。

那時,高邑城中一片譁然,恐慌如潮水般在軍民之間蔓延,那嚴重程度可以說是一點都不比現在輕鬆。

只要不是聾子和瞎子,所有人都很清楚問題大條了。

本來,東方渤海被破,他們的防線就被撕開了條口子,正在緊急動員準備補充人力。

結果,幽州這一降,更是把整個北方防線全部暴露給了敵人,位於常山郡的高邑城隨時都有被抄後路包圍的危險。

自知大禍臨頭,韓馥那是立刻緊急召集羣臣商議對策。

但是,彼時的衆人也多是惶惶不安,除了提出派出使者,請求天下諸侯支援外,很難拿出什麼像樣的對策,甚至還有不少人乾脆就勸他投降蘇曜,效仿劉虞得了。

那傢伙,可把韓馥給氣的是七竅生煙!

踏馬的,當初挑撥老子作亂的是你們,現在事到臨頭,讓老子投降的還是你們?

那當初是誰信誓旦旦地說,只要起兵,天下響應,必能推翻蘇曜那廝的統治?

是誰說冀州之地,九州之首,帶甲百萬,糧秣十年,兵強馬壯,足以與蘇曜一決高下的?

“當初爾等的豪情壯志呢?!”

“現在跑出來勸我投降了是吧?”

“我韓某豈是那反覆無常之小人?”

“再敢言降者,有如此物!”

話音一落,韓馥便紅着雙眼,猛地抽出腰間佩劍,“唰”的一聲,將身前案几劈成了兩半。

韓馥這一怒,滿座皆驚,衆人紛紛噤聲,大氣都不敢出,一時間,議事廳內安靜得落針可聞,唯有韓馥粗重的喘息聲在空氣中迴盪。

就在這死寂之時,騎都尉沮授嘆了口氣,緩緩站起身來。

他朝着韓馥拱手一拜,接着就沉聲道:

“使君息怒,如今局勢雖危,但並非毫無轉機。我冀州沃野千里,人口衆多,若能善加利用,仍有一戰之力。”

沮授的話讓韓馥驚喜又意外。

他很清楚,沮授之前可是一度都非常反對他舉起反蘇的,沒想到這個時候竟然能出來建言獻策。

當即,韓馥便蹬蹬蹬的衝到沮授面前,拉起他的手詢問對策。

“騎都尉,敢問這計將安出啊?”

其實這沮授的計策說也簡單,就是四個字——榨乾他們!

如今形勢危急,已經不能再照着尋常標準來募兵備戰了。

當此時機,就該全面動員。

冀州糧草武備充足,在籍人口有約六百萬之巨,雖然經歷了黃巾之亂,人口驟減,但是短時間內全面動員,再拉出來個二三十萬的大軍也是不成問題的。

那滿大街的流民,只要給他們口飯吃,就能源源不斷地補充到軍隊中來。

當即,沮授便建議韓馥,即刻下令在冀州各郡縣廣設粥棚,吸引流民,將其召入軍隊。

同時,下令各里正亭長,按戶口徵兵,務必做到十丁抽一。府庫中的存糧,除預留部分作爲緊急儲備外,其餘全部撥出用於供應軍隊。對於那些平日裡隱匿人口、逃避賦稅的大戶,此番也絕不姑息,派專人清查,按其實際人口數量攤派兵役與糧草供應任務。

沮授詳細地向韓馥闡述着計劃的每一個細節:

“使君,這流民雖多爲貧弱之衆,但只要稍加訓練,補充到軍中,也能壯大聲勢。而從各戶抽調的壯丁,本就生於冀州,保家衛國之心亦有,加以時日,必能成爲可用之兵。”

“至於清查大戶,則既能充盈兵員,又能補足糧草,解我軍燃眉之急。”

韓馥聽後,當即稱善。

表示對那些大戶們絕不能手軟。

之前他們不是鼓動自己作亂麼?

不是要保護自己的田產不被蘇曜均田嗎?

那現在蘇曜來了,也該他們有人出人,有力出力了。

“好!就依公與所言,即刻傳令下去,各郡縣務必全力執行,不得有誤!”

一時間,冀州大地仿若被捲入了一場風暴之中。

各郡縣的粥棚前排起了長龍,衣衫襤褸的流民們懷揣着對溫飽的渴望,紛紛報名入伍,里正亭長們則手持名冊,挨家挨戶地催促壯丁應徵,那些平日裡作威作福的大戶,面對官府的強硬清查,雖心有不甘,卻也不敢公然違抗。

畢竟,他們冀州的世家和大戶們可以說在黃巾之亂後吃的盆滿鉢滿,均田令對其的殺傷極大,遠非幽州世家可比。

於是乎,在面對蘇曜大軍威脅的時候,與幽州舉州皆降不同,冀州則是舉州動員,欲誓死抵抗。

在徵募流民與十丁抽一的強大動員力度下,不過半個多月的功夫,又二十萬大軍就被武裝了起來。

他們其中一部分被分派到西方太行山的主要關隘,防止幷州和黑山軍的偷襲,另一部分則駐防常山,河間等郡城,加強城防,警惕北方幽州大軍的威脅。

除此以外,剩下的所有人都被派到了南方的戰爭前線,加強進攻,欲一錘定音,先行消滅那如蟑螂般頑強的曹操等人。

不得不說,在危難之下,在沮授等人的精心調度之下,冀州動員速度極快。

一口氣的,南方戰線在增兵之下兵力達到了近二十萬之巨,形成了壓倒性的優勢。

“不需要再磨磨蹭蹭的圍城疲敵了!”

“強攻,給我強攻,一鼓作氣,消滅這些叛匪!”

長史耿武揮刀大喝,命令部將張郃、曲義、趙浮和程渙等人發起強攻。

在他看來,短則一天,多則三日,魏縣必破!

不過他卻沒想到,就在自己這邊增兵的時候,朝廷的援軍也到了。

一支打着蘇字旗幟的大軍,他們自西方而來,掀起一陣陣塵土,由遠及近的接近戰場。

“那是?”

“大將軍旗?”

“蘇曜來了?!!”

“怎麼這麼快?!”

冀州軍中,頓時爆發了一陣騷動。

第870章 波折第534章 打臉董卓,李儒再次出手第485章 現在不一樣第825章 此誠乃聖王之策也第712章 兵危戰兇,潼關防線瓦解第538章 同盟分裂,董卓頻頻遣使第1070章 蘇曜加冕第353章 城下戰雲密佈,蘇曜誓破賊兵第597章 董卓慌亂欲逃,蘇曜出人意表第866章 冀州事畢,班師回京(5K2)第548章 董卓大軍壓境,蘇曜速殺李傕第287章 蘇曜力戰羣敵,虎賁破陣而歸第673章 太順利辣!第81章 懂事第472章 高句麗垂死掙扎第671章 孫氏覆滅,新路出現第295章 蘇曜凱旋齊歡慶,反賊大敗陷危機第728章 皇帝駕崩,衆臣忙議新君第7章 呂布與張楊的困境第923章 益州恐懼第1028章 血戰王都,邪王落幕(6K8)第939章 回魂大法(合章5K5)第566章 華雄戰典韋,蘇曜來衝鋒第272章 皇帝下線,蘇何路線起爭議第930章 張魯亡第919章 誰的打手第347章 無懼困難,蘇曜持節出征(4K)第503章 蘇君侯啓程又無蹤第923章 益州恐懼第915章 雙雙歸順第435章 買一送一第426章 陰雲初現第209章 幷州和平!第62章 受降第933章 內訌第1073章 雄獅暴怒第655章 袁本初,空歡喜一場第440章 公孫昭大逃亡第969章 鮮卑覆滅,西域臣服(合章)第49章 戰火,跨州連郡第346章 驚聞噩耗,白馬長史受困第247章 叛賊授首,威震冀州軍第638章 遺言,你想好了嗎?(合章5K6)第781章 蘇曜身爲連戰連捷,白波宵小一敗塗地(5K4)第26章 惡鬼第1017章 總督低頭,圍剿王子(5K)第886章 換個方向第919章 誰的打手第77章 奪少人?第1082章 貴霜舊都淪陷第1012章 省督的邀請第230章 皇帝要歸鄉第374章 渾身浴血,忠魂埋骨雪山第235章 膽大妄爲(加更)第581章 載歌載舞,蘇曜渡河第901章 蘇曜的處置第553章 生死之間大恐怖第378章 威名赫赫,烏桓束手無策第257章 烽火連天起河北,請君親征定乾坤(第592章 蘇曜胃口大第550章 蚍蜉撼樹,殺!第510章 蘇曜克賊上洛,京師矛盾難調第714章 鐵壁崩塌,關中門戶開閘第35章 決意第1060章 解放第613章 大獲全勝,蘇曜喜出望外(合章6K)第605章 徐榮出擊,蘇曜大喜第1021章 漢安聯手?第462章 所謂絕望第278章 太后鬆口董勇低頭,蘇曜夜探宮禁會第585章 正義代行第496章 一言而亡一國第480章 英雄遲暮第990章 四夷震驚天家夫婦第60章 身不由己第70章 升官第323章 罪證確鑿,中山李氏一夜崩盤(4K7)第26章 惡鬼第335章 趙子龍與牽子經第681章 冠軍侯,酒池肉林?第420章 爲北珠派隊探黑河第824章 花你的錢辦我的事第282章 神醫妙手救皇帝,羣臣洶涌參君侯(第628章 梟首立威第634章 必須要有個巫妖王(合章6K1)第259章 烏桓鐵騎起重圍,護駕路上有好眠(第668章 塵埃的反擊第161章 封侯?兩千石?第823章 格局大變(合章4K6)第704章 董卓大派官,匈奴突入境第310章 無路可走,張郡守四九年入清軍第699章 弘農郡全境平定第493章 無路可走,先跪爲敬第115章 望風而降第409章 大局爲重,蘇君侯遼東赴任第846章 絕處逢生,天命在蘇(合章5K)第546章 大軍壓境,蘇曜穩坐釣臺第129章 震撼(加更)第566章 華雄戰典韋,蘇曜來衝鋒第246章 浴血天使,單騎衝陣!
第870章 波折第534章 打臉董卓,李儒再次出手第485章 現在不一樣第825章 此誠乃聖王之策也第712章 兵危戰兇,潼關防線瓦解第538章 同盟分裂,董卓頻頻遣使第1070章 蘇曜加冕第353章 城下戰雲密佈,蘇曜誓破賊兵第597章 董卓慌亂欲逃,蘇曜出人意表第866章 冀州事畢,班師回京(5K2)第548章 董卓大軍壓境,蘇曜速殺李傕第287章 蘇曜力戰羣敵,虎賁破陣而歸第673章 太順利辣!第81章 懂事第472章 高句麗垂死掙扎第671章 孫氏覆滅,新路出現第295章 蘇曜凱旋齊歡慶,反賊大敗陷危機第728章 皇帝駕崩,衆臣忙議新君第7章 呂布與張楊的困境第923章 益州恐懼第1028章 血戰王都,邪王落幕(6K8)第939章 回魂大法(合章5K5)第566章 華雄戰典韋,蘇曜來衝鋒第272章 皇帝下線,蘇何路線起爭議第930章 張魯亡第919章 誰的打手第347章 無懼困難,蘇曜持節出征(4K)第503章 蘇君侯啓程又無蹤第923章 益州恐懼第915章 雙雙歸順第435章 買一送一第426章 陰雲初現第209章 幷州和平!第62章 受降第933章 內訌第1073章 雄獅暴怒第655章 袁本初,空歡喜一場第440章 公孫昭大逃亡第969章 鮮卑覆滅,西域臣服(合章)第49章 戰火,跨州連郡第346章 驚聞噩耗,白馬長史受困第247章 叛賊授首,威震冀州軍第638章 遺言,你想好了嗎?(合章5K6)第781章 蘇曜身爲連戰連捷,白波宵小一敗塗地(5K4)第26章 惡鬼第1017章 總督低頭,圍剿王子(5K)第886章 換個方向第919章 誰的打手第77章 奪少人?第1082章 貴霜舊都淪陷第1012章 省督的邀請第230章 皇帝要歸鄉第374章 渾身浴血,忠魂埋骨雪山第235章 膽大妄爲(加更)第581章 載歌載舞,蘇曜渡河第901章 蘇曜的處置第553章 生死之間大恐怖第378章 威名赫赫,烏桓束手無策第257章 烽火連天起河北,請君親征定乾坤(第592章 蘇曜胃口大第550章 蚍蜉撼樹,殺!第510章 蘇曜克賊上洛,京師矛盾難調第714章 鐵壁崩塌,關中門戶開閘第35章 決意第1060章 解放第613章 大獲全勝,蘇曜喜出望外(合章6K)第605章 徐榮出擊,蘇曜大喜第1021章 漢安聯手?第462章 所謂絕望第278章 太后鬆口董勇低頭,蘇曜夜探宮禁會第585章 正義代行第496章 一言而亡一國第480章 英雄遲暮第990章 四夷震驚天家夫婦第60章 身不由己第70章 升官第323章 罪證確鑿,中山李氏一夜崩盤(4K7)第26章 惡鬼第335章 趙子龍與牽子經第681章 冠軍侯,酒池肉林?第420章 爲北珠派隊探黑河第824章 花你的錢辦我的事第282章 神醫妙手救皇帝,羣臣洶涌參君侯(第628章 梟首立威第634章 必須要有個巫妖王(合章6K1)第259章 烏桓鐵騎起重圍,護駕路上有好眠(第668章 塵埃的反擊第161章 封侯?兩千石?第823章 格局大變(合章4K6)第704章 董卓大派官,匈奴突入境第310章 無路可走,張郡守四九年入清軍第699章 弘農郡全境平定第493章 無路可走,先跪爲敬第115章 望風而降第409章 大局爲重,蘇君侯遼東赴任第846章 絕處逢生,天命在蘇(合章5K)第546章 大軍壓境,蘇曜穩坐釣臺第129章 震撼(加更)第566章 華雄戰典韋,蘇曜來衝鋒第246章 浴血天使,單騎衝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