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3章 益州恐懼
孫策竟然不是爲了收服日南郡來的?
士燮的話讓在座衆人大吃一驚。
只見士燮輕撫長鬚,眼中閃過一絲精光:“大將軍此舉,恐怕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啊。”
他展開案上的地圖,手指點在交趾郡與林邑國的交界處:“孫策此來,表面上是討伐林邑,實則是恐怕爲了震懾我們這些交州太守,試探我等的忠心。”
士壹聞言,臉色驟變:“兄長的意思是大將軍懷疑我們有異心?!”
士燮沉聲道:“懷不懷疑不好說,但總之交州偏遠,朝廷鞭長莫及,如今大將軍平定中原,下一步自然是要整頓邊陲。”
“如今這孫伯符雖只帶千餘人,但背後代表的是朝廷的意志,若我們拒不配合”
他沒有繼續說下去,但衆人已經明白了其中的利害關係。
“那我等該如何應對纔是?”士壹的聲音不自覺地低了下來。
士燮站起身,走到窗前望向北方:“傳我命令,即刻籌備糧草軍械,準備接應孫策大軍。”
“至於刺史府那裡派快馬過去告訴使君,錢糧咱們這裡也很困難,勻不出多少,但作爲前線重地,我會親自出兵,配合朝廷的大軍!”
“老狐狸,這些個老狐狸!”
朱符收到衆人表態後氣的牙癢癢:
“一個個都在打小算盤!史璜公然抗命,士燮又只肯出些殘羹冷炙,真當我這個刺史是擺設不成?”
主簿小心翼翼地撿起文書,賠着笑勸道:“使君息怒,交州各郡向來各自爲政,如今驟然要他們出錢出力,難免心生牴觸。不過士燮肯親自帶兵,倒也算有個交代,至於史太守那裡……”
“史璜必須給他個教訓!”
朱符猛地轉身,惡狠狠道:
“派人去蒼梧郡,就說他抗命不遵,朝廷大軍將至,若再拖延,定以謀反論處!”他頓了頓,又補充道,“順便告訴孔芝,此次籌備糧草他最盡心,待事畢,我定會在大將軍面前爲他美言。”
朱符話說的挺狠,但如今他能做的也就只是在小本本上把各人的名字記上,等着來日秋後算賬。
就這樣,蘇曜一紙行文下來,孫策的影還沒見,交州全境就劇烈的震動起來。
雖然衆太守們對於這個借題發揮的刺史大人頗有不滿,但也沒人敢真的出兵反抗。
甚至就連之前態度強硬的蒼梧太守史璜,見到其他州郡的太守們紛紛配合,也不敢再唱反調,悄摸悄的揹着交州刺史朱符把積年欠繳的貢物押解裝車。
且說蒼梧雖在深山,但卻有水路之利,郡中封水(賀江)橫貫南北,直通荊州零陵,轉道發運洛陽。
不過此行不止是入貢,史璜還捎帶着參了朱符一本,告他借朝廷之名,行斂財之實,在交州橫徵暴斂、作威作福。
在史璜的密奏中,他將朱符下鄉“搶收稅款”的行徑描述得極盡惡劣,還添油加醋地說朱符以籌備糧草爲由,中飽私囊,把半數物資都屯進了自己的私庫云云。
沒錯,告御狀也就是史璜能做的極限了。
不管他們再怎樣,交州至少在領導人的層面上,沒有任何搖擺,都直接承認了蘇曜朝廷的統治。
這也是理所當然的。
交州地處荒蠻,人口稀少,財力有限且周邊蠻夷衆多,根本不是個稱王稱霸的地方。
當中央衰落的時候,閉門自守,割據一方已經是他們能做的極限。 如今蘇曜勢大,橫掃天下,中央權威如日中天,這些人頓時也就收起了之前那些想入非非的心思,紛紛搞起了補救措施。
而相比於交州的歸順,益州的反應就微妙很多了。
“怎麼可能?!”
“袁公路死了?劉景升降了?”
“這是哪裡來的謠言,這不可能,這根本不可能!”
綿竹,州牧府。
益州牧劉焉晚了一個多月才得知淮南的戰況,他的第一反應就是根本不信。
畢竟就在不久前,他收到的消息還是袁術大破袁紹,形勢一片大好。
要知道,就在之前年初的時候,劉焉還特地趁着那邊蘇曜在河北大戰的時機,派出督義司馬張魯與別部司馬張修帶兵出葭萌關,偷襲漢中,驅逐並且殺害了不聽從他命令的漢中太守蘇固,奪取了這個川蜀門戶。
再之後,張魯在劉焉授意下,截斷斜谷道,屢次殺害朝廷使者,斷絕貢賦,言說是“米賊斷道,不得復通。”
緊接着,當時的犍爲太守任岐不滿劉焉,與從事陳超等人舉兵攻焉,趁着劉焉大軍注意放在漢中的時候直接打到成都,火燒成都邑下,一度聲勢浩大。
然而,他們的反抗最終以失敗告終。
就在五月蘇曜剛剛出兵干涉袁術與袁紹大戰的時候,劉焉抽調青羌兵出戰,一舉擊殺了兩人。
在做完了這一切後,益州反焉勢力已基本肅清,劉焉心情大好,只覺得自己已是高枕無憂。
接下來,不管中原打生打死,自己坐擁益州都是進可攻退可守,是立於不敗之地,可以從容看戲。
然而,如今這消息傳來,讓劉焉直接懷疑人生。
說好的大家一起抗蘇呢?
怎麼轉眼間就剩老子一個了?!
他們可是握有半壁江山啊,怎麼這瞬間荊揚之地就全都歸了蘇?
這也太離譜了吧!
“查!給我派人去查!”
“一定要搞清楚究竟發生了什麼事情!”
對於突來的傳言,劉焉不敢相信,恐懼至極的他立刻派出了兩路人馬前去核實情況。
其中一隊人從江州(重慶)出發,走水路赴荊州,直接去劉表老家。
另一隊人則走陸路,出葭萌關,過漢中自長安入洛陽,直接赴京探查。
在洛陽朝廷,還有劉焉的三個兒子,長子左中郎將劉範,次子治書御史劉誕,以及客居洛陽的幼子劉璋。
沒錯,劉焉雖然主動提出廢史立牧,成爲了第一個擔任州牧的封疆大臣,但是朝廷當時也不是沒有防他,除了其三子劉瑁隨父劉焉入益州外,劉焉的其他三個兒子和其孫輩都被留在了洛陽。
這一次,劉焉派人入京,一方面探查蘇曜底細與天下大勢的動向,另一方面就打算尋找機會,看能不能把自己的兒孫們給偷偷帶回益州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