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說朝廷四路大軍齊發,蘇曜對漢中的攻勢如摧枯拉朽。
“不!”
“怎麼會這樣?!”
張魯站在城頭,望着四面八方涌來的朝廷大軍,臉色慘白如紙。
他怎麼也想不到,自己苦心經營的漢中,竟在短短數日內便土崩瓦解。
“怎麼辦,師君咱們現在該怎麼辦纔好?”
“撤!快撤!”
張魯眼見呂布和張飛大軍到來,再也不敢談什麼據城死守的事情,連忙倉促下令撤離,希望在大軍合圍前逃出生天。
不過顯然,張飛等人不會輕易放他跑掉:
“想跑?沒那麼容易!”
“追!隨我殺!”
ωωω⊕ t t k a n⊕ C○
“休要放走了賊人!”
眼見張魯棄城逃跑,張飛當即率領八百輕騎一路急追堵截。
要說這張魯怎麼說也是據一郡之地,再加上那些追隨他的教衆,雖然棄城而走但身邊也還有近萬可戰之兵。
面對區區八百輕騎,只要好好“操作”,想要全身而退倒也不難。
但很可惜,張魯的部隊在接連的噩耗衝擊下早已軍心渙散,如驚弓之鳥。
張飛的八百輕騎簡直就像是虎入羊羣,其所到之處,喊殺聲震天動地。
“師君快走!”楊任率親衛死戰斷後,卻被張飛一矛刺穿胸膛。
張魯見狀魂飛魄散,再不敢回頭,其大軍也在張飛的追擊下,被衝得七零八落,士兵們慌不擇路,相互踐踏,死傷者不計其數。
待張魯逃入米倉道的山谷時,身邊兵士竟幾乎是十不存一,僅剩千餘勇士追隨。
望着那些人臉上的驚恐,張魯終於忍不住,嚎啕大哭:
“天亡我也,天亡我也!五斗米教百年基業,今日竟毀於我手!”
閻圃連忙勸慰:“師君勿憂,只要退入巴中,與劉使君合兵,未必沒有東山再起之日!”
閻圃的話並沒有什麼卵用,張魯很清楚,自己之前所爲顯然已經得罪劉焉,他們兩人早不復昔日親密,現在自己就剩這點人去投奔,極可能討不到好處。
但話雖如此,他也不可能在此等死,朝廷大軍隨時可能追上,張魯咬了咬牙,也顧不上休息,當即命人連夜翻越山路,先進入巴中再說。
米倉古道,始創於秦朝末年,興於漢代,比起走白水關和陽平關入蜀的金牛道,這裡是漢中入川最近的通道。
其北起漢中,經南鄭入南江界,越米倉山,南抵巴中,其間西去成都,南至重慶,自古乃兵家必爭之道,也是張魯一直小心經營,嚴防死守的逃生之道。
光是一路沿途他設的哨卡和兵站就有十數個之多,有守兵千餘人常駐。
“不對勁,好像有點不對勁。”
張魯突然停下,大感不妙。
“守兵去哪裡了?我安排巡哨的人呢?怎地無人接應?”
山道上,張魯緊張的喊聲在谷中嗡嗡的迴響。
“你是在找人嗎?”
突然間,在前方山道上,一騎彪腹狼腰的身影自陰影中緩緩浮現。夕陽的餘暉灑在那人身上,勾勒出鋒利如刀的輪廓,一把森寒長槍在他手上,還隱隱向下滴着血珠,更顯得此人威風凜凜、殺氣騰騰。
張魯瞳孔驟縮,顫聲道:“你你是何人?”
那騎士策馬向前,冷笑一聲:“西涼馬孟起,奉大將軍之命,在此恭候張師君多時。”
“又是馬超!”張魯身旁的閻圃臉色煞白,手中竹簡掉落在地,“他怎會料到我們走米倉道?!”
馬超嘴角勾起一抹冷笑,揚了揚手中的密信:“張師君怕是忘了,令尊麾下的楊松楊功曹,早已與我軍通氣。這米倉道上的哨卡,昨夜便已盡數拔除。”
話音未落,山道兩側突然響起陣陣梆子聲,無數羌族騎士的身影如鬼魅般從樹林和山石後涌出。
他們沒有給張魯任何反應的時間,箭雨如蝗射來,鋪天蓋地,張魯殘部頓時陷入一片混亂。
馬超長槍一揮,率領騎兵如猛虎下山般衝入敵陣。張魯驚恐萬分,撥轉馬頭,試圖尋找其他生路,卻發現退路也已被截斷。
“賊子,哪裡跑!”
在後面,是張飛殺氣騰騰的追兵。
在前面,是馬超勢不可擋的鐵蹄。
被前後夾擊的張魯看着身邊的將士一個個倒下,心中絕望至極,他知道,今日已是插翅難逃。
在亂軍中,張魯不住的吶喊:
“降了降了!”
“別打了!我們降了!”
張魯的投降呼喊在山谷間迴盪,馬超與張飛的軍隊卻並未立刻停下攻勢。
在漫天箭雨與喊殺聲中,張魯的殘部如同風中殘燭,被無情絞殺,鮮血不斷的流淌。
隨着夜幕降臨,戰場也逐漸平息,硝煙散去,張魯被五花大綁帶到馬超與張飛面前。
張魯跪在地上瑟瑟發抖,馬超居高臨下地俯視着他,冷聲道:“張師君,早知今日,何必當初?”
張魯面如死灰,喃喃自語:“我苦心經營漢中,保境安民,怎奈天不佑我……”
“哼!還說保境安民?你截斷貢道,殺戮使者,妄圖割據與朝廷作對,這便是你的下場!”張飛虎目圓睜,怒聲呵斥,“速速收拾人馬,隨我等回漢中,聽候發落!”
深夜。
張魯被押解回漢中城時,只見城門大開,燈火通明,一隊隊盔甲鮮明的士兵在城頭上下列陣,昔日繁華的南鄭如今一片肅殺,百姓們緊閉門窗,只敢從縫隙中偷看這支威風凜凜的朝廷大軍。
“呂都督!”張飛遠遠望見城樓上那道挺拔的身影,揚聲喊道,“這廝已被末將生擒!”
呂布按劍而立,他掃了眼灰頭土臉的張魯,哈哈笑道:
“米賊禍亂漢中多時,今日終得伏誅。”
“來人,將逆賊押入大牢,待本將軍奏明朝廷再行發落!”
當夜,漢中太守府燈火通明,呂布召集衆將議事,馬超、張飛高順等人皆列席其中。
“大將軍有令!”
呂布展開軍令,沉聲道:
“漢中既平,當兵貴神速,速整兵馬,南下討伐劉焉:馬超率本部兵馬爲先鋒,走金牛道攻白水關;張飛引軍出米倉道,直取巴郡;本將軍則親自帶人攻葭萌關,大軍三路齊出務必在三月前拿下賊子劉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