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9章 鮮卑覆滅,西域臣服(合章)
“哦?你就是鮮卑單于?”
日暮西垂,迪化平原上的戰鬥也終於接近尾聲。
在血色殘陽的戰場上,蘇曜淡淡的看着這位被押上前來的鮮卑首領。
步度根面色灰敗的跪在地上,身子微微的發抖,嘴上喃喃的否定自己的身份。
他不敢承認,原因很簡單。
步度根看到了,就在來時的路上,河畔邊的空地上,有上百個人灰頭土臉的跪在一起,他們的嘴上被塞着破布,脖頸上還插着一個寫着漢字的木板。
雖然以步度根的文化水平,他認不出那個字是斬字,但他當年混在商隊中去過大漢的城池,正巧親眼目睹過當地官員處決罪犯的模樣。
那些將死之人行刑之前全部都是這個樣子,這如何能讓他不感到恐懼?
最可怕的是,那些跪着的人沒一個是普通人,全都是那些鮮卑諸部的大人們。
就在昨天,他們還在爭執該如何爭權奪利,如何痛擊大漢。
短短一天之後,這些人的命運就都被改變。
這簡直是可怕至極!
要知道,在以往,就算戰敗了,貴族頭人們也多少會得到些寬大處理。
就連當年漢匈大戰時,匈奴的貴族們被一窩端掉,也是押回漢地另行安置,沒有說這麼像殺豬一樣屠戮掉的。
但顯然,蘇曜對他們卻沒這麼心慈手軟。
貴族頭人?
我殺的就是這些人。
蘇曜緩步走到步度根面前,靴底碾過染血的草葉,他伸出劍刃擡起這位單于的下巴,強迫其擡頭對視:
“檀石槐的孫子?十六年前,你祖父在草原上殺我漢騎三萬,一個不留,可曾想過有一天自己的子孫會像喪家犬般跪在漢軍的面前呢?”
步度根瞳孔劇烈收縮,渾身顫抖,眼中滿是恐懼和絕望。他張了張嘴,卻發不出聲音,只能拼命搖頭。
“真是虎父犬子。”
步度根窩囊的樣子顯然讓蘇曜瞬間失去了興趣,他收起長劍下令:“帶下去,和那些部落首領一起,明日當衆處決。”
“不!不要殺我!”步度根終於崩潰,涕淚橫流地撲倒在地,“我歸順!我投降!可以幫您統治鮮卑各部,我可以.”
“不需要。”蘇曜轉身離去,聲音冰冷,“鮮卑不需要單于,只需要臣服。”
次日清晨,大河之畔。
一面面鮮卑部落的旗幟被堆在一起,熊熊燃燒。
步度根和鞬落羅以及其他上百名鮮卑諸部的大小頭領們一起被押到陣前,在數萬鮮卑俘虜的注視下,一一斬首。
他們的屍體和之前戰死的萬餘鮮卑士兵們一起,被壘築成一座巨大的京觀,坐落在河邊。
“從即日起,迪化設北庭都護,轄天山以北,草原諸部改盟旗制。”
蘇曜站在高臺上,聲音傳遍全場:
“今後各部首領必須經朝廷承認冊封。凡有不從者,誅全族!”
臺下鴉雀無聲,萬餘鮮卑人跪伏在地,瑟瑟發抖。
但這句話實際上蘇曜並非和他們所說,因爲這一切和他們其實已沒有太大關係,這些俘虜將不可能再回歸部落。
作爲挑起戰爭的戰犯,他們的命運已然註定。
這萬餘俘虜中,將被挑出近半人留在迪化,就地參與築城任務,而剩下的人也將被遷入漢地,打散安置補充當地勞力。
決定完俘虜的命運後,接下來接到任務的是馬超和閻行二人。
他們兩人將各率精騎三千,即刻出發,在摩摩羅等降將的帶路下直撲鮮卑西部諸部的腹地。
失去了這三萬主力大軍,他們留在本地的多是些老弱婦孺,此正是大舉反擊,一舉將這些盤踞在並涼北方的鮮卑西部諸部一網打盡的時候。
蘇曜要通過這一戰,讓所有人都看到與大漢爲敵的下場。
馬超與閻行當即領命而去,鐵騎如洪流般涌向西北方的草原。而蘇曜則率領餘部,轉向東南,直取車師後國的浮屠城。
“你說什麼?!”
“鮮卑敗了,漢軍要來了???”
很快的浮屠城內的摩虎羅便收到了前線快報,其整個人面如死灰,口中喃喃道:
“怎麼會這麼快,怎麼會這麼快”
“是啊,千真萬確啊將軍!”
報信的使者帶着哭腔,臉色驚恐:
“三萬大軍吶光俘虜他們就抓了一萬多人,不但步度根單于的頭顱被掛上旗杆,戰死者的屍體更是堆積如山”
“必須想個辦法,不能坐以待斃!”
深知大難臨頭的摩虎羅當即強打精神,召集親信準備先跑路再說。
但是漢軍輝煌大勝的消息就像長了翅膀一樣,早已傳遍全城,城內的貴族們紛紛開始暗中串聯,準備獻城投降以求自保。
當夜,收拾完細軟準備跑路的摩虎羅突然發現城中暗流涌動,隱隱感到了不妙的氣息。
摩虎羅的親信發現,往日對他俯首帖耳的貴族們突然變得疏遠,城防部隊也開始頻繁調動,這一切都沒經過他的授意!
“將軍,大事不好了!”親信慌張來報,“西門守將阿史德已經暗中派人出城,恐怕是要.”
摩虎羅猛地站起身,臉色鐵青:“快!立刻召集親衛隊,我們從北門走!”
然而爲時已晚。就在摩虎羅剛剛衝出王宮時,城內突然鐘聲大作。一隊隊士兵高舉火把,將王宮團團圍住。
“你們這是要造反嗎?!”摩虎羅厲聲呵斥,手按刀柄。
爲首的貴族冷笑一聲:“摩虎羅,你引狼入室,害我車師險些滅國,現在又想一走了之?哪有那麼容易!”
“沒錯沒錯!”
“今日我們就要將你綁了獻給漢軍,以解我浮屠城之禍!”
話音一落,數百名侍衛已經一擁而上。
摩虎羅的親信還想反抗,但很快就因寡不敵衆被亂刀砍死,摩虎羅本人也被按倒在地,五花大綁。
次日清晨,浮屠城門大開。城內貴族押着被捆成糉子的摩虎羅,跪在城門前迎接漢軍。
蘇曜騎在馬上,冷眼看着這一幕。他的目光掃過跪伏在地的車師貴族,最後落在面如死灰的摩虎羅身上。
“這就是你們的誠意?“蘇曜淡淡問道。
爲首的貴族額頭抵地:“大將軍明鑑!全是這逆賊蠱惑人心,我等願歸順天朝,永世稱臣!“
蘇曜不置可否,只是揮了揮手。親兵立刻上前,將摩虎羅拖到陣前。
“你囚禁先王十餘載,如今可曾後悔?“蘇曜問道。 摩虎羅渾身發抖,涕淚橫流:“後悔!我後悔啊!求大將軍饒命!“
蘇曜不再多言,揮手示意。刀光閃過,摩虎羅的人頭滾落在地。浮屠城內,一片寂靜。
隨後,蘇曜命人從地牢中請出了被囚禁十餘年的車師先王。這位白髮蒼蒼的老人顫顫巍巍地走出牢門,看到陽光的瞬間老淚縱橫。
“老臣拜見大將軍.“
蘇曜親自扶起老人:“先王受苦了。從今日起,車師國重歸一統,由阿羅佐繼位,您可安心頤養天年。“
老人感激涕零,連連叩首。
而很快,隨着浮屠獻城,山北諸車師後部望風而降,至此,車師國全境平定。
不過,山北的這些車師諸國蘇曜這一次沒再保留他們的國名,而是全部劃歸入北庭都護府直轄。
就在浮屠城中,在山北諸部首領們面前,蘇曜宣佈任命劉備爲第一任北庭都護,統轄天山以北諸部,在迪化和輪臺城修好前暫時駐浮屠城辦公。
同時,他也下令重修交河、浮屠兩城,加強防禦,並開始大規模移民屯田等事宜。
至此,西域北路門戶洞開,漢軍威名震懾四方。
那些在玉門關外不遠處與漢軍對峙的西域聯軍們,聞此消息當即解散,諸位將軍紛紛請降。
對此,蘇曜也沒過於爲難他們,只是下令召諸國國王來交河城一會。
西域諸國國王聞訊,無不戰戰兢兢。他們知道,這一次的會面將決定各自國家的命運。
但是,面對大漢的赫赫兵威,就連之前態度最傲慢,抵抗最堅決的疏勒王都不敢不從,只能帶着親信使者和一車車財寶和美人前往交河城朝貢。
一個月後,當西域諸王帶着這些大包小包的家當們趕到這裡的時候,正巧偶遇了一行南下歸來的隊伍,而且其規模竟然絲毫不比他們的車隊遜色。
那正是馬超和閻行自草原帶回的鮮卑西部諸部的戰利品。
西部鮮卑十二部,當時根本沒有想到自家大軍竟然會敗的如此慘烈。
當時剛有幾個殘兵逃回報警的時候,諸部留守頭人還在爭執其真假,緊急商討對策。
馬超與閻行的輕騎便已如疾風般殺到,橫掃草原。
馬超銀槍所向,鮮卑部落望風披靡;閻行長刀揮舞,斬獲人頭無數。
此行路上,這兩人配合默契,一路橫掃,直接就將西部鮮卑十二部盡數擊潰。
此戰繳獲牛羊馬匹數以十萬計,俘虜婦孺三萬餘人,金銀財寶堆積如山。
那些曾經桀驁不馴的鮮卑貴族們,如今都成了階下囚,被鐵鏈拴成一串,垂頭喪氣地走在隊伍中。
西域諸王看得心驚膽戰,尤其是看到那些昔日不可一世的鮮卑貴族如今狼狽不堪的模樣,更是嚇得面如土色。
“這這就是與大漢爲敵的下場嗎?“疏勒王聲音發顫。
于闐王擦了擦額頭的冷汗:“幸好我們及時歸順,否則“
諸王相視一眼,都從對方眼中看到了深深的恐懼和慶幸。
當西域諸王終於來到交河城時,蘇曜在新建的王宮大殿接見了他們。大殿兩側,漢軍將領盔明甲亮,威風凜凜;殿外廣場上,繳獲的鮮卑旗幟堆積如山,正在熊熊燃燒。
這一幕讓諸王腿腳發軟,還未開口就已跪倒在地。
“諸位遠道而來,辛苦了。“蘇曜高坐王座,聲音平靜卻充滿威嚴。
疏勒王作爲諸王代表,顫聲答道:“能能覲見天朝大將軍,是我等的榮幸.“
蘇曜微微頷首:“既然諸位誠心歸順,本將軍也不爲難你們。從今日起,西域設安西都護府,統轄天山以南諸國。各國需按制納貢,接受朝廷的冊封以及設置國相,以及選派王子入京學習”
諸王聞言,雖然心中不願,但面對漢軍的鐵血手腕,哪敢說半個不字?只能連連叩首稱是。
“此外,“蘇曜繼續道,“各國需開放商路,允許漢商自由通行,並在都城劃出使館區,供漢使居住。“
這一條條要求,逐漸剝奪了西域諸國的獨立權,將他們牢牢綁在大漢的戰車上。但此時此刻,沒有一個人敢提出異議。
會見結束後,蘇曜特意留下了鄯善、于闐等幾個大國的國王,設宴款待。
席間,蘇曜看似隨意地問道:
“聽聞過去蔥嶺有個叫貴霜的強國,諸位可有所瞭解?“
疏勒王連忙回答:“回大將軍,貴霜確實強大,控弦之士不下十萬。過去近百年裡一直在不斷的向四周擴張,昔日臣服大漢的大宛和康居等國早已在其兵峰下屈服,對我國也是虎視眈眈,常用兵蠶食。“
于闐王補充道:“貴霜王自詡爲'萬王之王',野心勃勃。去歲還派使者來我國,要求我們臣服於他。“
蘇曜眼中精光一閃:“哦?那你們是如何答覆的?“
于闐王額頭冒汗:“噹噹然嚴詞拒絕了!我等世受漢恩,豈能背叛天朝?“
蘇曜輕笑一聲,不置可否,但他心中已然明瞭——貴霜帝國,這個橫亙在西域以西的龐然大物,遲早會與西進的大漢發生衝突。
不過目前,他的目標還不在貴霜,而是伊犁河谷的烏孫。
那些烏孫人這次與鮮卑聯手,趁火打劫,悍然干涉他的行動,如今鮮卑人已付出代價,接下來就該這些烏孫人嚐嚐大漢的怒火了。
當然了,這也不僅僅是爲了報復。
烏孫人的地理位置決定了,這裡是一個極佳的前進基地,伊犁河谷肥沃的土地可以養活大量的人口,爲控制中亞奠定基礎。
拿下烏孫,走北路進攻貴霜,這也是昔日蒙古帝國西進的道路。
走這裡,就可以避免大軍穿越西域沙漠的惡劣地形的損耗。
於是乎,宴席結束後,蘇曜立即召集衆將議事。
他手指地圖上的伊犁河谷,沉聲道:
“烏孫膽敢出兵助鮮卑,此仇不可不報。我軍當趁勝追擊,一舉蕩平烏孫,永絕後患!“
馬超聞言立刻抱拳:“末將願爲先鋒!“
閻行也上前一步:“末將請戰!“
然而賈詡卻捻鬚沉吟:“大將軍,烏孫地處伊犁河谷,路途遙遠。我軍連番征戰,將士疲憊,不如先休整一番,來年再戰?“
曹操也勸道:“烏孫擁兵十萬衆,國力強盛。若貿然遠征,恐有不測。“
蘇曜目光掃過衆人,突然問道:“你們可知烏孫爲何能雄踞伊犁河谷百年不衰?“
見衆人沉思,蘇曜手指地圖:“只因這天山險要,易守難攻。但如今迪化已在我手,咱們完全可以翻越天山,一鼓作氣的拿下其王都赤谷!“
周瑜眼中精光一閃:“大將軍是想效仿當年霍驃騎奇襲匈奴?“
“不必。”
蘇曜搖頭一笑:
“赤谷城藏於羣山之間,距離較遠,不是幾天時間就能突襲到的。這一次咱們挾大勝之威,就行堂堂正正之軍,正面摧毀他們。”
“孤要通過這一戰,向西方諸國證明我大漢的實力與決心!”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