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1章 大勢已去,識時務者爲俊傑(合章)

高邑城,崔宅。

諸位冀州官吏、世家子弟、地主富商們齊聚一堂,神色惶惶。

“不行了。”

“韓使君完蛋了。”

“我等必須早做打算纔是啊。”

首先說話的是一個留着消瘦的中年男子,他是冀州有名的富商,姓何名通,平日裡與韓馥還算關係密切,但如今局勢危急,他也不得不爲自己和家人考慮。

“好傢伙!我還道你們聚這麼多人在這裡是要幹什麼,居然是要背叛韓使君嗎?!”

治中李歷瞪大了眼睛,急聲怒斥:

“你可知道高邑城中還有多少忠勇之士,信不信我喊上一聲就叫你人頭落地?”

何通臉色驟變,卻強裝鎮定,冷哼一聲:

“李治中,都到這時候了,你怎麼還在說這些無用的話?”

“你高邑城中的忠勇之士,他們現在除了欺負欺負我等百姓,還能打得過誰?”

“韓使君大勢已去,蘇曜的大軍壓境,不趕快想法子自保,難道要大傢伙都陪着他一起送死不成?!”

送死,沒錯。

如今局勢已非常明朗。

在南面,大將軍蘇曜摧枯拉朽的大破了他們二十萬大軍,鄴城和鉅鹿是不戰而降。

而在北面,又有十數萬幽、並、青州和遼東的諸胡聯軍在重新整編後揮師南下。

冀州北方城池一個個不是身陷重圍,就是被一鼓而破。

高邑城中雖還有萬餘大軍,但在這如此懸殊的差距之下,就連街頭孩童都知道,高邑城是守不住的。

李歷聽了何通這番話,臉上一陣青一陣白,他雙拳緊握,張了張嘴,剛說了聲“你”字就被他嚥了回去,實是不知該如何反駁。

本來吧,他本能的想要用忠義之說來駁斥。

但是張嘴的那一瞬間,他就想到自己這些人乾的是扯旗造反的事情。

雖然說那蘇曜再有千般不對,但人家代表的是朝廷正統,只要一天不篡位,自己這些人都是亂臣賊子,哪有資格談什麼忠義二字?

然而心中不甘的火焰熊熊燃燒,突然間,李歷靈機一動,目光轉向首座的一位長者:

“崔公,您德高望重,莫非也是如此看法嗎?”

崔公,崔烈也,乃是大名鼎鼎的博陵崔氏家主。

不過,他在如今更著名還要數他堂堂清流出身,一世清明,卻因耐不住誘惑,花錢買官,混了個三公司徒一事了。

要知道本來靈帝賣官,三公標價可是一千萬錢。

而崔烈通過漢靈帝劉宏的傅母程夫人,最終卻搞了個五折優惠,只花了區區五百萬錢便搞定。

這買賣一度讓皇帝劉宏暗暗後悔,也讓那程夫人名聲大噪,逢人便吹自己,讓堂堂冀州名士折腰。

如此一事,可謂是讓崔烈在清流中名聲掃地,連他的兒子都嫌父親有銅臭之氣,兩人一度因爲此事爆發口角,在宮門前玩了出你追我逃。

“臭小子!”

“爹打你都敢跑,你書都讀到狗肚子裡去了嗎?知道孝字怎麼寫嗎?!”

崔烈當時邊追邊罵,氣急敗壞。

而時任虎賁中郎將的烈子崔鈞,穿着武官袍,一邊跑還一邊理直氣壯的反駁:

“舜對待他的父親,小杖則挨,大杖則跑,如此方不陷父親於不義也!”

如此一說纔將那崔烈羞愧的停下腳步。

不過,即便有此逸聞,即便爲士林不屑,但是崔烈到底還是曾官居三公,位高權重。

可以說,崔烈的資歷不要說荀彧他們比不了,就連盧植、黃琬和楊彪等人也是他的後輩。

而且,在董卓亂政時,崔烈還旗幟鮮明的反董,一度鋃鐺入獄,最終討董勝利後才被解救。

於情於理,他都應該在朝堂上高居要位,又如何跑回了冀州老家呢?

那自然是因爲最後他還是站錯了隊

崔烈,他不但與趙謙有舊,而且他也不知是臭脾氣的毛病改不了,還是因爲之前的那些臭事讓他羞愧。

總之,崔烈是董卓上了他反董,蘇曜上了他也反蘇,旗幟鮮明的站隊清流世家,與其表率楊彪站在了一起。

結果嘛,也就可想而知。

數代清明的弘農楊氏,竟然也是搞了個身敗名裂,他崔烈雖然因爲沒有實際爲害,未被牽連判罰,但他氣的是棄官而走,跑回了老家冀州,在這裡繼續反蘇。

雖然沒有直接出仕加入韓馥的隊伍,但崔烈憑藉博陵崔氏在本地龐大的影響力,很是幫他動員組織了一波人力和資源。

在他的預計中,幽冀之地將成爲天下反蘇的中心,在他們的號召下,各路諸侯羣雄並起,逆賊蘇曜將陷於重圍,焦頭爛額。

然而,局勢的發展大大超出了崔烈的預料。

蘇曜大軍摧枯拉朽的橫掃了幽冀之地,短短時間內便平定了大部分地區,回過神來後,陷於重圍的竟然變成了他們自己!

“崔公,您倒是說句話啊!”

李歷急聲說道:

“蘇賊殘暴無道,若歸降於他,我等必遭其毒手,家業與榮耀也將毀於一旦,您一直都是這樣說的,總不會現在反而看不清局勢了吧?”

“看不清局勢的是你啊,李治中。”

崔烈在上首閉目沉默,說話的聲音卻是從後面傳來。

李歷回頭一看,頓時傻眼。

來人竟是本應在死牢裡腐爛的沮授沮公與。

“你,你怎會在這裡?!”李歷驚呆問,“莫非你真是投了那蘇曜?!”

這自然非也。

蘇曜根本都沒注意到沮授的存在。

且說當日大戰,蘇曜斬耿武,大軍穿陣而過,沮授與一衆冀州軍高級將官們一起被捲入其中。

不過,相比於其他浴血戰死的同僚,沮授運氣好那麼一點點,他受到了戰馬的衝擊,昏死了過去,然後被親兵緊緊護住,最後一起當了戰俘。

“啊?”

“有一羣儒生在尋死覓活?”

戰後,清點戰俘和戰利品時,蘇曜就得到了這麼一個報告。

耿武率領二十萬大軍,其“指揮部”同樣非常龐大,有着大量文職官吏。

與兵士們很老實的接受了整編相比,這些讀書人則多有不服。

能夠跟隨耿武出征的,可以說都是冀州最死硬的反對分子羣體。

此番兵敗被俘,他們很少有人乖乖投降,反而多喊着食君之祿,忠君之事,要爲韓使君和耿長史赴死,硬着脖子要蘇曜的大軍給他們砍頭,以全其名節。

更有甚者乾脆就破口大罵,痛斥張郃麴義等人助紂爲虐,蘇曜背逆天道,以強權踐踏正義,多行不義必自斃云云。

這些人其言語之犀利,令蘇曜帳下的士兵們多爲之咋舌,鬧哄哄讓人非常頭疼。

畢竟這都是些讀書人,又多是出身當地世家,不乏有名望影響之輩,張郃等人不敢擅專,只好將這些人分開看管,好生養着,然後急報蘇曜。

對此,蘇曜的處理辦法很簡單——眼不見心靜:

“攆走,都給我攆走!”

“本將軍的大軍裡不養閒人,讓他們想死就出去自殺,不想死的就滾回高邑陪他們的韓使君去,好好看看這天下究竟是誰能做主。”

於是乎,蘇曜一聲令下,也不管那些被俘的儒生裡有沒有什麼主要角色或者重要人士,他是一股腦全部攆走,趕出了軍營,讓他們給韓馥帶話。

背叛朝廷,負隅頑抗者,必將付出血的代價。

就這樣,沮授等人在寒風中相互扶持着踏上歸途,一路上,飢寒交迫,但心中忠義的火焰卻燒得愈發旺盛。

然而,讓他們沒想到的是,當他們歷經千辛萬苦,帶着噩耗回到高邑後,等待他們的不是英雄般的待遇,而是嚴酷的盤問和冰冷的鐵窗。

“蘇曜會那麼好心?把你們都放回來?”

“誰不知道那就是個人屠?”

“你們一路散播慘敗的消息,動搖我軍心民心,又是該當何罪?”

如此這般一串串的指責與斥問,搞得衆人是心力憔悴。

韓馥真的覺得所有人都反了,都是蘇曜的奸細嗎?

那倒未必。

只不過,面對這慘烈的失敗,韓馥已是紅了眼睛,面對這滿城的恐慌,必須要有人負責。

他身爲使君,身爲大帥,自然是錯不了的。

所以說一切問題,自然都是那個教唆他的沮授的錯。

當時自己如此信任他,對他的計策百般聽從,不惜動員全州力量來與蘇曜決戰。

然而,如今的戰局卻一敗塗地,冀州大半領土淪陷,二十萬大軍灰飛煙滅。

試問如果不是沮授的那些“餿主意”,自己何至於落到這般田地。

於是,他毫不留情地將沮授等人投入大牢,任由衆人如何辯解,都充耳不聞。

對此,高邑城中諸人其實也沒太大意見。

但是,千不該萬不該,韓馥不該把人抓了,卻又拿不出任何應對之策。

面對蘇曜大軍勢如破竹的攻勢,面對自己脖頸上越來越緊的枷鎖,韓馥是全無對策,在將城防大事等交給別駕閔純後竟然乾脆就將自己關在府中,每日醉生夢死起來。

使君不出面了,城中頓時恐慌更甚。

在一片混亂中,無數百姓和世家開始瘋狂囤積糧食,物價飛漲,不但大街小巷瀰漫着絕望的氣息,守城官兵們也是士氣低落,站崗巡視者全無精神,對即將到來的戰鬥毫無信心。

至此,韓馥雖然還有少數如別駕閔純,治中李歷等少數忠誠之人,但其他人則早就與其離心離德了。

不過,由於韓馥還通過別駕閔純牢牢的掌握這高邑的城防和軍權,於是乎衆人也不敢太過放肆。至今做的最大的事情,就是買通獄卒,在當地郡守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的情況下,將被囚禁的沮授等人放了出來。

“李治中,事到如今你還看不清局勢嗎?”

滿臉憔悴的沮授目光冷峻地看向李歷,說:

“韓使君剛愎自用,良言難勸,高邑城又是孤城一座,外無援兵,內無糧草,你又想憑何堅守?”

李歷聞言,臉色蒼白,渾身顫抖。

沮授這些話,他又如何不知?

但韓馥知遇之恩,他怎能就這麼輕易放棄?

就在他還欲爭辯的時候,何通立即搶白說:“李治中,大勢已去啊,你就不要再自欺欺人了。”

“爲了你那點無謂的堅持,難道你要送掉這全城百姓的性命嗎?”

“爲今之計,只有向朝廷投降,如此方能保百姓平安!”

“這纔是真正的大仁大義!”

嘶——

李歷倒吸一口涼氣。

他怒目圓睜的轉向何通,怒斥其貪生怕死,苟且偷生,爲了一己私利妄圖出賣冀州忠勇之士,與沮授這等蘇曜的奸細狼狽爲奸。

“你們別忘了,蘇曜是如何對付中原那些世家的!”

“現在投降,你以爲他就會放過你們嗎?”

“做夢!休想!”

“投降不過自取其辱,死得更慘罷了!”

說罷,李歷一甩袖子,徑自朝大門走去。

道不同不相爲謀,這個鬼地方他是一刻也不想多呆了。

然而,就這時,一直沉默不言的崔烈突然睜開了眼睛:

“來人啊!”

“把李治中請去客房,讓他冷靜冷靜。”

頓時,幾個早就守在門口的魁梧家丁便衝了出來,擋住了李歷的道路。

那李歷見此,氣的是吹鬍子瞪眼,猛地停下腳步,轉身怒視崔烈:

“崔公!你這是何意?!”

“莫非你也要做那叛逆之人,投靠蘇曜不成?”

崔烈緩緩站起身來,目光冷峻地看着李歷說:

“李治中,你忠義之心,老夫敬佩。”

“但如今局勢危急,我們不能再無謂內耗了。”

“事情就是這樣。”

崔烈視線掃過全場,緩緩說道:

“願意與我等同心,保我冀州百姓的,老夫這裡有給朝廷的降表一封,各位可都上前來簽字署名,表明誠意。”

“那不願意的,爲了汝的身家性命着想,就暫且在老夫的府上歇上幾日,待大局已定再且自便吧。”

崔烈的話音剛落,廳內頓時一片譁然,衆人面面相覷,心中各有盤算。

何通等人自然是喜出望外,連忙上前表示支持,而一些原本猶豫不決的人,在崔烈的威望和壓力下,也紛紛表態願意簽字署名。

李歷見無人爲自己說話,氣得渾身發抖,指着鼻子怒斥崔烈道:

“崔公!你身爲朝廷舊臣,身爲冀州名門!如今卻要帶頭投降賊逆,你對得起先帝的信任嗎?對得起冀州百姓嗎?對得起你之前大言不慚言說反蘇的誓言嗎?!”

“你以爲老夫我是甘心願意的嗎?!”

崔烈橫眉冷對:

“可如今大勢已去,韓使君又拿不出禦敵之策,老夫不能眼睜睜的看着滿城百姓陪他送死!”

百姓百姓,李歷聽着崔烈張口百姓閉口百姓,他是一點不信的。

但是,局勢如此,他也無能爲力,只能頹然一聲嘆息,被崔府家丁帶走。

這一下,高邑城中過半有影響力之人不是被控制拿下,就是一起在降表上簽字畫押。

接下來,崔烈鄭重的把降表一式兩份,交出一份給沮授,請其速速交給蘇曜。

“公與,這滿城百姓的性命可就交給你了。”

“我會派人通知守門的小校,爲你暗中開門。”

“接下來,請你無論如何都要說服那大將軍高擡貴手,莫要牽連城中無辜啊!”

崔烈的話音剛落,沮授便鄭重地接過降表,深深一揖:“崔公放心,授定當竭盡全力,保我冀州百姓平安。”

當夜,沮授便帶着降表,連夜出城,直奔蘇曜大軍而去。

“哦?你原來就是沮授?”

蘇曜接過降表,掃了一眼,擡起頭來面色玩味的看向沮授:

“上次不是叫的挺歡實,說是要給韓馥盡忠,還在那拼命罵本將軍嗎?”

“怎麼,這才幾天沒見就改了主意?而且你這個降表上,我也沒見你家主君名字。”

“你沮公與竟是如此善變之人嗎?”

“.”

聽了蘇曜的話,沮授露出了滿臉的苦澀。

第58章 不當也罷第636章 老百姓,感恩戴德第652章 破門而入第902章 望風而降第539章 天賜良機,李肅遊說呂布第273章 劉表妙言,蘇曜整軍訓虎賁 (加更)第889章 袁忠絕望第327章 蘇曜謀天下,聯姻鑄同心(4K4)第154章 送驚喜第766章 大將軍被擒?第633章 歷史再次變軌(合章4K6)第305章 平原之戰大獲全勝第85章 自殺第990章 四夷震驚天家夫婦第460章 加餐第931章 益州亂第20章 最好的防守第302章 正面突破!第915章 雙雙歸順第992章 都擺平了,我的女帝(5K2)第123章 兩個一起崩第415章 新官上任三把火第873章 國本之爭第717章 朝野巨震,董卓倉惶欲逃第494章 給你一個機會第244章 嘎嘎亂殺第1049章 胡兒齊齊作漢名第741章 蘇曜謀三河,袁術設伏擊第259章 烏桓鐵騎起重圍,護駕路上有好眠(第955章 韓遂死,涼州降(合章)第187章 新隊友新技能第674章 滑頭之將與愚忠之臣第899章 壽春城破第768章 敵軍大敗,王匡授首第513章 蘇董齊齊入關,十常侍狗急跳牆第711章 雄關鐵壁震顫第76章 去哪裡,殺多少第800章 “好日子”走遠第616章 此乃名門的力量!第230章 皇帝要歸鄉第270章 不自量力,表哥哥暗自咬牙退一旁(第728章 皇帝駕崩,衆臣忙議新君第304章 蘇曜得神駿,月下斬張純(合章4K6)第497章 山河破碎第469章 水龍顯威第401章 呂布求戰心切,賊兵氣焰囂張第183章 沒有過不去的地兒第13章 發財的煩惱第465章 冤家路窄第843章 伏擊血戰第440章 公孫昭大逃亡第796章 初心不改第523章 蘇曜舉大旗第816章 天將軍威名遠播,雲中郡一戰而定(合章)第1039章 漢安戰爭第971章 三路出擊討烏孫第337章 百姓苦難,劉家村家家戴孝第23章 人力有時而窮第736章 名將妙策破敵第1070章 蘇曜加冕第1031章 公主的決意第427章 亂臣賊子第423章 奇巧技震驚京師第949章 另闢奇徑第1011章 吃俺老蘇一棒!第410章 人中龍鳳氣質難掩第94章 我的回合(加更)第139章 初露鋒芒第120章 快遞到家第846章 絕處逢生,天命在蘇(合章5K)第293章 猛虎隕落,蘇曜疆場揚威(合章4K4)第285章 蘇曜一騎當千,賊將槊下喪魂(合章第157章 獎勵第329章 袁術罷官,赴盧府雪夜論功第499章 荀彧來訪第430章 獵人和獵物第711章 雄關鐵壁震顫第200章 這可該如何是好第478章 回馬一槍第348章 翻山越嶺,大軍頓足堅城下第924章 京師大變樣第771章 河東風起雲涌第196章 我踏馬來了!第553章 生死之間大恐怖第34章 贖金第949章 另闢奇徑第686章 大漢皇家女學院第910章 袁紹俯首第894章 霹靂火船第792章 別來無恙?第384章 政治的真諦第193章 打不動,真的打不動了第303章 張純必須死!(加更)第508章 大將軍借兵逼宮第1011章 吃俺老蘇一棒!第985章 首遭敗仗第742章 白馬義從破敵陣,蘇曜回京辦大典第824章 花你的錢辦我的事第923章 益州恐懼第510章 蘇曜克賊上洛,京師矛盾難調
第58章 不當也罷第636章 老百姓,感恩戴德第652章 破門而入第902章 望風而降第539章 天賜良機,李肅遊說呂布第273章 劉表妙言,蘇曜整軍訓虎賁 (加更)第889章 袁忠絕望第327章 蘇曜謀天下,聯姻鑄同心(4K4)第154章 送驚喜第766章 大將軍被擒?第633章 歷史再次變軌(合章4K6)第305章 平原之戰大獲全勝第85章 自殺第990章 四夷震驚天家夫婦第460章 加餐第931章 益州亂第20章 最好的防守第302章 正面突破!第915章 雙雙歸順第992章 都擺平了,我的女帝(5K2)第123章 兩個一起崩第415章 新官上任三把火第873章 國本之爭第717章 朝野巨震,董卓倉惶欲逃第494章 給你一個機會第244章 嘎嘎亂殺第1049章 胡兒齊齊作漢名第741章 蘇曜謀三河,袁術設伏擊第259章 烏桓鐵騎起重圍,護駕路上有好眠(第955章 韓遂死,涼州降(合章)第187章 新隊友新技能第674章 滑頭之將與愚忠之臣第899章 壽春城破第768章 敵軍大敗,王匡授首第513章 蘇董齊齊入關,十常侍狗急跳牆第711章 雄關鐵壁震顫第76章 去哪裡,殺多少第800章 “好日子”走遠第616章 此乃名門的力量!第230章 皇帝要歸鄉第270章 不自量力,表哥哥暗自咬牙退一旁(第728章 皇帝駕崩,衆臣忙議新君第304章 蘇曜得神駿,月下斬張純(合章4K6)第497章 山河破碎第469章 水龍顯威第401章 呂布求戰心切,賊兵氣焰囂張第183章 沒有過不去的地兒第13章 發財的煩惱第465章 冤家路窄第843章 伏擊血戰第440章 公孫昭大逃亡第796章 初心不改第523章 蘇曜舉大旗第816章 天將軍威名遠播,雲中郡一戰而定(合章)第1039章 漢安戰爭第971章 三路出擊討烏孫第337章 百姓苦難,劉家村家家戴孝第23章 人力有時而窮第736章 名將妙策破敵第1070章 蘇曜加冕第1031章 公主的決意第427章 亂臣賊子第423章 奇巧技震驚京師第949章 另闢奇徑第1011章 吃俺老蘇一棒!第410章 人中龍鳳氣質難掩第94章 我的回合(加更)第139章 初露鋒芒第120章 快遞到家第846章 絕處逢生,天命在蘇(合章5K)第293章 猛虎隕落,蘇曜疆場揚威(合章4K4)第285章 蘇曜一騎當千,賊將槊下喪魂(合章第157章 獎勵第329章 袁術罷官,赴盧府雪夜論功第499章 荀彧來訪第430章 獵人和獵物第711章 雄關鐵壁震顫第200章 這可該如何是好第478章 回馬一槍第348章 翻山越嶺,大軍頓足堅城下第924章 京師大變樣第771章 河東風起雲涌第196章 我踏馬來了!第553章 生死之間大恐怖第34章 贖金第949章 另闢奇徑第686章 大漢皇家女學院第910章 袁紹俯首第894章 霹靂火船第792章 別來無恙?第384章 政治的真諦第193章 打不動,真的打不動了第303章 張純必須死!(加更)第508章 大將軍借兵逼宮第1011章 吃俺老蘇一棒!第985章 首遭敗仗第742章 白馬義從破敵陣,蘇曜回京辦大典第824章 花你的錢辦我的事第923章 益州恐懼第510章 蘇曜克賊上洛,京師矛盾難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