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攔住他們!快攔住他們!”
山後的烏孫營地,密密麻麻的帳篷裡衝出了一個個士兵,他們聽到集結的號角,匆匆跑出營帳,企圖集結抗敵。不過嘛
“螳臂當車!”
蘇曜槍出如龍,直取敵陣,只見槍影化作無數寒芒,一路衝來又是十數敵騎競相落馬。
而在他身後的那漢家鐵騎亦如猛虎下山,瞬間就將烏孫人匆忙組織的防線打了個粉碎。
“殺!”
馬超銀槍閃爍,閻行長刀揮舞,兩人一左一右,如兩把尖刀插入敵陣。
阿史那雖然心中恐懼,但此刻也只能硬着頭皮跟上,他揮舞着彎刀,大聲呼喝着鼓舞士氣。
烏孫人顯然沒有料到漢軍會從山口突襲,倉促之間陣型大亂。許多士兵甚至還沒來得及上馬,就被衝來的漢軍騎兵砍翻在地。
“漢軍真從後方殺來?!”
烏孫右大將末末魯聞訊衝出大帳,朦朧的醉意就被眼前一幕瞬間衝醒。
他目瞪口呆的看着營地後方火光沖天,喊殺聲震耳欲聾。
在一片混亂中,最矚目的自然是剛剛那個忠誠勸諫他的翕侯。
只見翕侯率領三百精兵如中流砥柱一般,逆着逐漸崩潰人潮而上,試圖力挽狂瀾。
這時,即便是他再看那翕侯不爽,也不得不放下成見:
“快擂鼓——調全營兵士緊急支援!”
“無論如何都要封鎖谷口,絕不能讓那些漢軍殺進中軍!”
咚咚的戰鼓響徹天際,一個又一個烏孫士兵們如夢初醒般抄起武器衝向戰場,不過混亂的局勢已無法輕易扭轉。
更要命的是,他們要面對的敵人遠遠不止這一個方向。
“敵營有鼓聲傳來?”
山口前的漢軍營地,賈詡、曹操和劉備等人聞訊齊聚,緊張的討論着眼前的情況。
“莫非這烏孫賊想要打出來不成?”
“不,依我看恐怕大將軍那邊終於得手了。”
賈詡捻鬚沉吟:“烏孫人慌亂之下擂鼓聚兵,必是猝然受敵。此時正是我軍出擊良機!”
曹操眼中精光一閃,與劉備對視一眼後當即拍案:“即刻傳令,全軍出擊!”
一聲令下,那是鼓角爭鳴,早已等候多時的漢軍主力們眼中燃起了熊熊求戰的火焰。
這一次他們不再是之前那樣試探性的佯攻,而是鼓足全力發起連綿不絕的強攻。
不但趙雲白馬銀槍一馬當先,就連劉備和曹操都身先士卒,率衆猛攻。
本來聞得身後警訊準備分兵支援的烏孫大軍頓時被這正面攻勢打的有些措手不及。
他們起初匆匆放箭,希望能壓制逼退漢軍。
但很快他們就發現這些漢軍和昨夜遇到的全然不同。
他們頂着滾石和箭雨衝鋒,毫不退縮,很快就衝到了山口前,烏孫人之前堅固的防線在漢軍的衝擊下頓時搖搖欲墜。
“見鬼,見鬼,見鬼!他們都不怕死的嗎?!”
看着一位白馬銀槍的青年將軍在陣前左衝右突,克敵無數,負責防線的烏孫守將急的跳腳:
“快!快去通知右大將,我們需要支援!”
“說需要支援?”
“廢物!”
“你們看不到後邊的情況嗎?!”
末末魯一腳踹翻前來報信的傳令兵,氣得面色鐵青。
他沒想到,自己擂鼓要求前軍支援,那邊竟然反過頭要自己支援?真是豈有此理!
環顧四周,末末魯渾身冰涼。
就在剛纔,這個傳令兵過來求援前不到片刻的功夫,他親眼看着自己最後的希望被打的粉碎。
全軍唯一一個敢逆勢衝鋒的翕侯,就像飛蛾撲火一樣,被那紅袍漢將一槍挑飛,再也沒了生氣。
這簡直是見鬼了!
他是親眼看着,剛剛衝出山口的漢騎不過百餘人,而翕侯足帶了有三百精兵馳援,且又一路收拾附近逃散的殘兵,幾乎是以五倍之數圍殺上去。
這一度讓他心神稍定,覺得能夠壓制局面。
但是,結果卻是讓他目眥欲裂。
那一幕,簡直不能稱爲戰鬥,根本就是一場屠殺。
明明是孤軍深入,單騎突進,那紅袍漢將卻在他們陣中如入無人之境一般,其長槍所向,當面沒有一合之敵。
數倍,乃是十數倍的人圍上去,一瞬間就會被他破開,徒留一地悲慘的屍體。
而在他的帶領下,他身後的那些漢騎一個個都像打了雞血,明明人數稀少,但卻個個悍不畏死,把他們的陣型七零八落。
無數慘叫聲,哀嚎聲,烏孫兒郎流下了無數血淚,而這些突襲者卻幾乎沒付出什麼像樣的代價。
就連那個人雖然不怎麼討人喜歡,但武藝在軍中也算不俗的翕侯,也被一槍挑死,毫無還手之力。
更可怕的是,隨着時間推移,越來越多的漢騎正源源不斷從那個側方的山口涌出,在那紅袍漢將的帶領下不斷的逼近自己主營的中軍營地!
這時,又一個傳令兵跌跌撞撞跑來,臉上滿是血污:
“報——前軍告急!漢軍主力已突破第一道防線!”
末末魯驀然回首,就見正面山口上,已有一面血色漢旗浮現在山頭。
“這還打個卵啊.”
終於意識到事態嚴重性的末末魯嚥了口唾沫,握緊拳頭,猛地推開剛剛起就軟掛在自己身邊,瑟瑟發抖的女子,抄起砍刀:
“吹號!全軍撤退!動作快!”
嗚——
烏孫右大將末末魯的撤退命令如同壓垮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瞬間擊潰了烏孫大軍殘存的鬥志。
原本還在勉力支撐的防線頃刻間土崩瓦解,士兵們如蒙大赦,立刻丟盔棄甲,爭相逃命。
“想跑?”蘇曜冷笑一聲,高舉長槍:“追!片甲不留!”
說話間蘇曜已如離弦之箭,直挺挺的追了出去。
在他身後,漢軍們深受鼓舞,氣勢如虹。馬超與閻行兩人對視一眼,隨即撥馬分開,兵分兩路。
其中馬超緊隨蘇曜,一路向北,追着逃散出去的末末魯等中軍大隊,而閻行則帶着其他人,直奔東邊的烏拉泊山口,與正面的主力大軍前後夾擊。
烏孫大軍昨夜剛剛經過一場激戰,還未來得及休息,就遭逢蘇曜突襲,一時間兵敗如山倒。
其中最悲劇的則要數擔任山口防禦任務的三千精兵。
這些人負責正面防禦任務,在昨夜大勝後,主將們都到後面慶功,現在突然被兩面夾擊,全體成員都陷入了混亂。
“咿呀——”
“我軍敗了!”
“快跑,快跑啊!”
他們拼命揮舞手中武器,再也不管什麼陣型不陣型的了,這一瞬間只恨爹媽少給自己生兩條腿,或者胯下這四蹄畜生缺了個翅膀
頓時,末末魯的撤退命令就直接變成了引發了一場慘烈的潰敗事故。
無數的烏孫騎士驚慌失措地四散奔逃,他們已經完全喪失了戰鬥的意志,只想儘快逃離這個可怕的戰場。
而蘇曜率領的漢家鐵騎們則是如洪流一般席捲整個戰場,將一切來不及逃跑的敵人全部吞噬殆盡。
血一直在流。
漢軍騎士們一路追擊砍殺,從早上追到了中午,從中午又砍到了晚上。
直到夕陽西下,這場血腥的追擊戰才終於落下帷幕。
不過等到蘇曜回來的時候,已經是次日上午了。
漢軍騎士們在戰場上焦急的尋找了一夜,只見蘇曜騎着戰馬,自清晨的波霧中走出,馬頭上還綁着人頭——正是烏孫右大將末末魯的首級。
當蘇曜將末末魯的首級高高舉起時,整個漢軍營地爆發出一陣震天的歡呼。
“大將軍威武!”
“漢軍無敵!”
士兵們高舉武器,聲浪如潮,士氣高漲到了極點。
此戰,據戰後統計,漢軍以八千鐵騎大破烏孫一萬精銳,斬首五千餘級,俘虜三千,繳獲戰馬、輜重無數。烏孫右大將末末魯授首,翕侯戰死,其餘殘兵四散潰逃,徹底喪失了戰鬥力。
而漢軍的損失,卻微乎其微——正面佯攻時,曹操與趙雲以精銳步卒結陣推進,雖有傷亡,但不過數百,而蘇曜率領的八百奇襲精騎,更是僅傷亡數十人,堪稱奇蹟。
這個數字讓在場助威,打醬油了一整場的車師將領們紛紛倒吸一口涼氣,尤其是之前一直覺得漢軍魯莽,覺得自己小命不保的降將阿史那,在見到蘇曜後當即是跪伏在地,聲音顫抖的唱誦祝詞。
“哈哈哈,痛快,痛快!”
馬超翻身下馬,銀槍上血跡未乾,臉上滿是興奮之色。
“烏孫人也不過如此,竟敢與我大漢作對,染指西域霸權。”
閻行也收刀入鞘,雖未多言,但眼中戰意未消,顯然此戰讓他對蘇曜的敬畏更深了一層。
當夜,漢軍在烏孫人的營地裡舉行了盛大的慶功宴。
篝火映紅了夜空,烤肉的香氣瀰漫在空氣中,士兵們高聲談笑,分享着白天的戰果。
而在中軍外,圍坐在一起的漢軍高級將領們則在請示接下來對俘虜、戰利品以及腳下這卑陸國土地的處置。
且說此戰繳獲實在不少。
烏孫人也是草原遊牧的一支,他們遠道而來,攜帶了大量的馬匹和牲畜,這一戰全都進了漢軍腰包,以備接下來持續作戰使用這自不必多說。
與此同時,烏孫作爲西域北境霸主,麾下大軍裝備也還算精良,繳獲的砍刀、長矛、弓箭和鎧甲也是堆得滿滿一地。
但這些裝備對於烏孫人來說確實是精良的裝備,可和漢軍的制式裝備相比就實在是差強人意了。
對此,蘇曜大手一揮。
“如今後方補給隊還沒跟上,武器先挑選的能用的當個備品。至於鎧甲和其他用不上的,就都交給當地人和僕從部隊,讓他們提高戰力吧。”
對此,車師國諸將自然是眉開眼笑。
這些漢軍瞧不上的東西,在他們這可都是寶貝。
跟着上國打仗還能撈到這些好處,一時間車師降將們恭維讚美聲不絕於耳。
然後緊接着,蘇曜的安排就引出了下一個問題,即當地人的問題。
“這些烏孫人實在殘暴,這卑陸國原有大小數十隻部落,數千國民,結果咱們的人之前召集盤問之下,當地竟然只剩四支在山腳下放牧的部落,滿共都湊不齊三百人來.”
蘇曜問:“哦?那原來的首領和當地其他人都去哪了?”
曹操搖了搖頭放下手中軍報:“據俘虜交代,烏孫人一來就霸佔了最好的牧場和水源地,將原住民盡數驅趕至博格達山北麓,稍有反抗者,不是被殺就是淪爲了奴隸。”
“像這次繳獲中,就有兩千多婦女都是他們從當地各部中搜刮。”
“至於卑陸國的老王,本來是被他們控制在大營中的,結果也是不幸,死在了亂軍之中。”
曹操話音說完,宴席上就陷入了一陣短暫的死寂。
尤其是車師國的降將們,雖然他們和卑陸國的關係絕不能說好,但一時間也是頗有兔死狐悲的哀涼。
這就是草原爭霸的殘酷。
卑陸小國,自車師國分裂出來後也算有百餘年國祚,如今就因爲後部摩虎羅一時的野心,引域外大國干涉,這就直接慘遭滅國命運。
“既如此,那就由車師國派人接管此地。”
蘇曜當即拍板道:
“玄德,你以阿羅佐的名義明日就派使者前往山北,招撫那些被驅趕的卑陸遺民,願意歸順回來的,就給他們重新劃分草場,好好安置。至於不願意的.”
蘇曜沒有說,但顯然,這時候要是還看不清大勢,繼續和他們作對的傢伙,那就自然淘汰掉好了。
當即,劉備就應聲領命。
之所以讓劉備來,自然是因爲他現在暫代着車師國相一職,負責安撫管理這片的新收的領地。
“另外還有。”
蘇曜思考了片刻後,再次回望身後這片綠意盎然的土地,點頭說:
“再給朝廷發信,徵召些流民、囚犯還有其他有意移民的百姓,遷來這裡屯田諸城,至於名字”
蘇曜想了一下,分別遠方的烏拉泊山口和腳下大河流經的土地,決定還是沿襲歷史的傳承:“就叫輪臺和迪化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