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中的大臣各個也是面如死灰,剛從大韓國傳來的公文,大韓國在原有的貢品上多加了半倍的要求,這簡直就是要把上善國逼到絕境。於此同時南邊又傳來乾旱的消息,真是禍不單行。
去年是靠了衆位大臣捐獻,今年都太尉說什麼也不會開口,他的女兒嫁入皇宮是貴爲昭儀,但卻不受皇上待見,還受氣,這叫他如何心甘情願地捐獻自己的財務,這一次他說什麼也不會出面了。
“這,這大韓國也太過分了。”嘉王爺氣的把公文丟在地上,“這不是明顯地在壓迫咱們嗎?那友好協議上都是簽字蓋章的,憑什麼他一道公文咱們就要上交更多的貢品。”大家心裡也有氣,可打又打不過,能怎麼辦呀。
“是啊,簡直不把皇上您放在眼裡啊。”幾位大臣也開始嘆息。
面對那麼大數額的貢品,卻沒有一個人提出意見,南方乾旱,今年的收成產量肯定大大地受到影響,而大韓國又加重了他們的貢品數量。嘉王爺想了想還是說。“皇上,是否考慮減少南邊境的軍糧呢。”
自皇上登基以來,從未剋扣過軍營的糧餉和月俸,反而在糧食上給予的十分充足,不然那十萬大軍早就散了,誰會心甘情願留下守衛邊境。
“不行。”皇上想都沒想就拒絕了,豐富的糧餉那是他之前在位期間,唯一自己做主並且力爭贏過太后的一項政權,戰士們要是吃不飽穿不暖如何在打仗的時候挺身而出爲國效力,所以他說什麼也不同意減少糧餉和月俸。
南邊境地就有十萬大軍駐紮,外加上北邊的近十萬大軍,這是一項不小的開支,皇上親自去過軍營,知道他們都很節省,每頓沒有大魚大肉,只有米飯管飽,要真是在減少了軍糧士兵們還不得造反啊。
“皇上,嘉王爺說的有理啊,如今我國和南國相處融洽,兩國交好,十萬大軍駐紮太消耗人力財力了,是否考慮裁兵呢。”都太尉藉着嘉王爺的話順着往下說,只要別讓他捐獻就行。
南國現在的皇帝膽小怕事,軟弱無能,並不代表下一個皇帝不會對他們採取攻打。眼看這些大臣各個都採取保守的態度,皇上氣的臉都快青了,“退朝。”這些中看不中用拿了朝廷俸祿卻只會做縮頭烏龜的傢伙。
皇上走的很快,最近不順的事情真是一件接着一件,“傳皇貴妃到帝書房來。”
福祿喜有些吃驚,皇上不是向來討厭皇貴妃嗎?怎麼好好的要傳皇貴妃,他看皇上陰沉着一張臉不敢多問,立馬去了慈寧殿請皇貴妃。
時隔多日,這是柔依第一次見嘉王爺,她的目光有些閃躲,還有些心虛。但她一想起自己現在是婉璃,立馬調整好心態,換上一幅和善的嘴臉。
太后今天也是格外的高興,這麼多人圍在慈寧殿好似一家人一樣,嘉王爺是來領含嫣回府的。
“講過王爺。”柔依微微服身行禮。
“皇貴妃客氣了。”嘉王爺依舊氣宇軒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