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一章 屈指成昔

“往事今何追,忽若箭已釋。感時嗟事變,所得不償失。”————————【和子由除日見寄】

朱靈,字文博,是冀州清河人,是袁紹的忠實擁躉,爲了袁氏,他甚至可以至家小於不顧,眼看着老母死於城中,也要下令攻城。其人頗有謀略,擅軍陣,袁紹本就欣賞他的爲人,尤其是在出了這件事之後,更是將他與先秦殺妻求官的吳起相提並論。

其人侍奉袁紹極爲忠誠,因爲也被袁紹派其帶了三營數千兵馬南下,在擊退袁術之後駐守此處,奉命‘保護’張邈。若是張邈不願意接受最後一次與袁紹重歸於好的機會,那麼朱靈恐怕就要將他取而代之了。

“阿兄,若仍追隨曹操,則猶如自絕於途,陳留、我等也必將不保。”張超點清了利害,緊跟着勸說道:“難道阿兄還想投奔河南?可這樣做豈不是視袁、曹二人如賊寇?依我之見,不如趁早結好袁氏,曹操那裡另派人前去陳說難處,彼若果真明智,必不會怨恨。而阿兄亦可藉此良機,緩和與袁冀州的關係,等日後局勢明朗、或是朝廷重振天下,居中爲袁、曹二人轉圜,一同歸附朝廷、彼此相望,豈不正好?”

張邈手撫着長髯,沉吟許久,這纔在張超的殷勤的目光中點了點頭。

這讓張超大喜過望,不等吩咐,趕忙熱衷的親自跑去將陳宮再請回來。張邈看着迫不及待的張超忙前忙後,心裡不知如何陡然變得空落落的,像是本來填滿心中的某樣東西突然不見了。

他有些悔意,在原地來回踱了幾步,很想與人傾訴心中的那股煩悶與失落。這時,張邈眼角的餘光忽然瞥見角落裡仍舊如鐵塔般站立着的那名護衛,他立即走了過去,看着這個比他還要高一個頭的年輕護衛,忽然說道:“我記得你當年在閭里鄉野,也曾做過任俠、有過一番義舉。”

“諾。”那護衛一板一眼的回答道:“那是許多年前的事了,鄉里有一人欺壓良善,我便以牛車載雞酒黍米,僞爲候者送之,待到門開,便懷揣匕首殺此豪強。”

“聽說當時追殺你的人有數百名,卻都不敢近前。”張邈也跟着想起了自己年輕時,也沒少跟着袁紹等人做過打抱不平的任俠之事,後來舉義兵時,也多喜歡擇選一些任俠出身的人做自己的護衛。他又問道:“那良善與你熟識?”

答案卻出乎意料:“我與他素不相識。”

張邈奇道:“那你又爲何捨身犯險?”

“但爲一‘義’字耳。”

張邈沉默了,心中那份沉甸甸的感受不僅沒有得到些許消解,反倒是愈加沉重了,像是吃了塊鐵。過了許久,直到他聽見張超等人的腳步匆匆傳來,張邈這才垂下眉眼,舉手拍了拍護衛的肩膀,莫名其妙的說道:“聽說你善舞雙戟,等那日閒下來了,你再舞給我看。”

未等那人答諾,張邈便轉身走了,本就不長的廡廊,他二人的距離卻越拉越遠。護衛仍佇立在原處,始終不曾轉過臉來面對張邈的他,在此刻突然動了動,那宛如刀削斧砍般堅毅的臉龐上,這名忠厚的漢子眼底流露出一絲複雜的精光。

陳宮似乎早料到會有如此,當下愈是顯得從容不迫,讓張邈更覺得對方底氣十足、袁紹一方更是有備而來——兗州是真的再無曹操立足之地了。

在聽了張邈的打算後,陳宮淡然笑道:“府君果然明達之士!兗州一旦局勢翻覆,高門釋懷、邊公仇報,州中士人無不感激府君之德。以府君與袁冀州的舊交,以後兗州之事,還得多仰賴府君呢!”

這番話裡的暗示已經很明顯了,張超聽了簡直喜形於色,在一旁高興的笑着。張邈卻是表現淡然,說道:“袁本初對我已有了成見,以後恐很難盡釋猜嫌,公臺這話卻是託大了。”

陳宮忙正色道:“府君多慮了,當年袁冀州與後將軍彼此不合,幾乎世人皆知,如今不也是兄弟攜手、南北呼應?可見一時恩怨,並非放之不下,何況府君與袁冀州之間深厚的情誼?”

張邈心中一塊巨石終於落了地,大鬆了一口氣,喃喃自語道:“是啊,說的是啊。”

陳宮剛回到客舍,久候在此的兗州從事中郎許汜、王楷二人便立即迎了上來,他們瞧見陳宮面帶喜色,便知事已功成,紛紛開口道賀:“若是連張孟卓都背棄曹操,其人便真是衆叛親離了。”

“曹孟德安忍無親,殘害賢良,他本該有如此下場!”陳宮突然臉色一變,在張邈面前着意保持的自矜蕩然無存:“我當年卻是如何看錯了他!”

陳宮與兗州名士邊讓有師友之親,邊讓有名士之風,好鍼砭時弊,瞧不起宦人家世的曹操做兗州之主,傾向於支援正宗的刺史田芬,由此遭到曹操嫉恨,藉故處死。陳宮當初爲了救邊讓在曹操面前說情過幾次,最後還是不遂人意。曹操對兗州士人的着意打壓,以及刻意擡舉荀彧舉薦的潁川士人,又讓陳宮等人愈加傷了心。

邊讓之死更多的只是個引子,其深處還是曹操無法保障、甚至給予兗州本地豪強足夠的利益而激起的矛盾。

www ⊕ttκд n ⊕C O

“公臺暫且安心,邊公亡故,不單是我等,就連張孟卓其人也頗有微詞。”王楷拱着手,輕聲說道:“我還記得那日張孟卓向曹操寫過書信,望其饒過邊公性命,可惜不成。我那時正送完書信候立門外,依稀聽得曹操自語‘越是如此,此人就越是饒不得’,曹操爲了一己之私,殘害名士,張孟卓在事後也是時常歎惋。這次同意起事,心中未嘗沒有藉此爲邊公伸張的緣故。”

許汜也在一邊附和道:“是啊,張孟卓也是兗州人,素聞邊公大名,高士遇難,孰不有扼腕之歎?”

陳宮是最能控制情緒的,剛纔也不知怎的,壓抑許久的情緒一時泄了出來。此時見王楷和許汜你言我一語的勸慰,陳宮立時調整了過來,恢復了平靜的情緒,說道:“說的對,兗州如今是人心所向,我等所爲也不是謀亂,而是讓田使君真正做到刺史之責而已。”

王楷唯唯了兩聲,忽又說道:“只是,在下尚且有一事不明。”

見到陳宮投來的探詢目光,王楷乾咳一聲,說道:“袁公欲進軍兗州,只需有臧君、田使君、朱靈等人攜手同力,後有沮都督調度,即可萬無一失。曹操率軍遠在徐州,荀彧等親信也在南邊,腹內空虛,旬月便成定局,何勞說動張孟卓?其人與曹操親睦,又曾與袁公交惡,這萬一遊說不成,走漏風聲……”

王楷說着,向陳宮微微拜了一拜,道:“就爲了宣示兗州人心皆見背於曹操,未免有些得不償失。”

“你哪裡懂得。”陳宮眄了他一眼,自顧自的坐在席榻之上,拿起筆打算伏案寫信:“袁紹是心中有口氣,非要證明一件事不可。”

許汜知道陳宮只是爲了共同的一個目標而暫時與袁紹合作,心中對其並無多少敬意,故而對其直呼袁紹之名的不敬之舉選擇性的忽視,單就好奇的追問道:“什麼事?”

陳宮剛在縑帛上落下一字,此時筆尖在紙上頓了頓,眼睛盯着哪張空白的縑帛,意味深長的說道:“他要證明,自己無論哪裡都比對方要強。”

第八十二章 不速之客第五百零六章 旋行旋滅第二百七十二章 巧似成真第七十四章 人無常滿第四百四十五章 恃其利我第三百五十二章 累及無辜第七十九章 名動人心第五百零六章 旋行旋滅第二百五十一章 飢時理會第二十六章 襄王有夢第七十章 率循人事第三百六十二章 不自相信第五百九十七章 林檎送首第十七章丨一波三折第一百二十八章 汾曲之陽第五百一十六章 隱患暫弭第六十三章丨賊勢甫定第五百一十六章 隱患暫弭第二百四十二章 臨城而降第二百一十一章 農桑歷歷第二百二十五章 塵埃落定第十一章 奮勇爭先第三百三十五章 故事新羹第六章丨母之昆弟第二百八十章 效力傾蓋第五百六十四章 亂源遺策第九十九章 嗟乎義士第五十二章丨不勝憤慨第八十二章 不速之客第二十七章丨整軍經武第三十九章 盡釋疵咎第三百八十四章 語循循然第三百一十二章 禮意殷勤第五十六章丨白龍魚服第八十六章 期於殿門第十章 推刃之道第四十章 銜愆效命第二百六十七章 早行之人第一章 試騎虎豹第九十九章 簪纓子弟第一百一十三章 市恩不受第四百六十七章 拋頭露市第四百八十四章 疲精竭力第二百九十九章 任其所之第四章丨太師歸朝第二百一十一章 農桑歷歷第四十四章丨維王不豫第六十章 秘書執筆第二十七章 決機省闥第五百九十五章 急於催攻第二十七章 決機省闥第三十四章丨官無常法第三十三章 賂遺金錢第三十七章 皆贊所見第十一章 毋爲啓釁第五十九章 未晡八刻第三十五章 議將固基第三百五十二章 累及無辜第四章 輕哀薄斂第一百二十九章 同爲覆沒第一百四十六章 扶持相立第二十六章 推濤作浪第二百四十二章 臨城而降第一百零一章 兵連禍結第一百一十六章 堅不可摧第五百五十二章 將銳分兵第二百五十五章 興平倉米第九十九章 簪纓子弟第三十四章丨官無常法第一百零一章 臺閣生風第五十六章 周密溫樹第三十九章 敦敘九族第三百八十九章 出路已決第五百一十五章 鳴金暗鼓第六十五章 白波壘築第二百五十一章 飢時理會第三百六十五章 善之善者第四百一十章 駐曹制用第十五章 溫生絕裾第十七章丨一波三折第一百五十一章 公不見吏第四百一十六章 不止爲薪第九十八章 白屋寒門第六十三章 未過其譽第四百九十八章 高人一着第四百九十一章 臨衝下戰第一百三十六章 談兵論戰第三百二十九章 絕義安後第三十四章丨官無常法第一百四十七章 支離擁腫第六章 國之干城第三十八章丨柏梁臺上第三十三章丨日出星逃第三百九十三章 散若鳥獸第二百六十八章 人情揆度第七十章 凶終隙末第二十九章丨嶢柳青泥第二百六十一章 望安不得第四十二章 才易其然第一零七章丨灞橋折柳
第八十二章 不速之客第五百零六章 旋行旋滅第二百七十二章 巧似成真第七十四章 人無常滿第四百四十五章 恃其利我第三百五十二章 累及無辜第七十九章 名動人心第五百零六章 旋行旋滅第二百五十一章 飢時理會第二十六章 襄王有夢第七十章 率循人事第三百六十二章 不自相信第五百九十七章 林檎送首第十七章丨一波三折第一百二十八章 汾曲之陽第五百一十六章 隱患暫弭第六十三章丨賊勢甫定第五百一十六章 隱患暫弭第二百四十二章 臨城而降第二百一十一章 農桑歷歷第二百二十五章 塵埃落定第十一章 奮勇爭先第三百三十五章 故事新羹第六章丨母之昆弟第二百八十章 效力傾蓋第五百六十四章 亂源遺策第九十九章 嗟乎義士第五十二章丨不勝憤慨第八十二章 不速之客第二十七章丨整軍經武第三十九章 盡釋疵咎第三百八十四章 語循循然第三百一十二章 禮意殷勤第五十六章丨白龍魚服第八十六章 期於殿門第十章 推刃之道第四十章 銜愆效命第二百六十七章 早行之人第一章 試騎虎豹第九十九章 簪纓子弟第一百一十三章 市恩不受第四百六十七章 拋頭露市第四百八十四章 疲精竭力第二百九十九章 任其所之第四章丨太師歸朝第二百一十一章 農桑歷歷第四十四章丨維王不豫第六十章 秘書執筆第二十七章 決機省闥第五百九十五章 急於催攻第二十七章 決機省闥第三十四章丨官無常法第三十三章 賂遺金錢第三十七章 皆贊所見第十一章 毋爲啓釁第五十九章 未晡八刻第三十五章 議將固基第三百五十二章 累及無辜第四章 輕哀薄斂第一百二十九章 同爲覆沒第一百四十六章 扶持相立第二十六章 推濤作浪第二百四十二章 臨城而降第一百零一章 兵連禍結第一百一十六章 堅不可摧第五百五十二章 將銳分兵第二百五十五章 興平倉米第九十九章 簪纓子弟第三十四章丨官無常法第一百零一章 臺閣生風第五十六章 周密溫樹第三十九章 敦敘九族第三百八十九章 出路已決第五百一十五章 鳴金暗鼓第六十五章 白波壘築第二百五十一章 飢時理會第三百六十五章 善之善者第四百一十章 駐曹制用第十五章 溫生絕裾第十七章丨一波三折第一百五十一章 公不見吏第四百一十六章 不止爲薪第九十八章 白屋寒門第六十三章 未過其譽第四百九十八章 高人一着第四百九十一章 臨衝下戰第一百三十六章 談兵論戰第三百二十九章 絕義安後第三十四章丨官無常法第一百四十七章 支離擁腫第六章 國之干城第三十八章丨柏梁臺上第三十三章丨日出星逃第三百九十三章 散若鳥獸第二百六十八章 人情揆度第七十章 凶終隙末第二十九章丨嶢柳青泥第二百六十一章 望安不得第四十二章 才易其然第一零七章丨灞橋折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