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八章 高人一着

“先事而綢繆,後事而補救,雖不能消弭,亦必有所挽回。”————————【閱微草堂筆記·姑妄聽之一】

漢建安三年八月二十三。

徐州,東海國。

黑夜逐漸吞噬了這片遼闊的平原,蒼茫的大地一望無際的向遠方延伸,最後隱沒成一條模糊的線。那延綿的軍帳內,燃着溫暖的篝火,時不時地傳來幾下擊柝聲,給這清冷的黑夜裡添了不少生氣。

曹操剛從輜重營出來,迎面便撞見荀彧長身玉立,他身上穿着一件青色交衽深衣、寬袖軟肩,飾黑色寬邊,安靜優容的站在帳外。

“文若?”曹操目光一動,定定的在帳門口站了會,遂伸手碰着荀彧的胳膊,與他並肩而行:“正好,我也有事尋你。”

兩人漫無邊際的在營中走着,曹操這裡看看、那裡逛逛,荀彧與典韋則亦步亦趨的跟在後頭。

“雖然郯縣已得,但幾次仗打下來,我軍傷亡也不在少數。袁譚小兒輩、昌豨匪徒之流,皆不足道哉,唯有麴義之兵、呂布之勇,纔是我軍大患。”曹操雙手負於背後,慢悠悠的說道:“麴義麾下先登,每戰必前,可精兵就這麼多,再打幾次也就沒了。至於呂布就有些棘手了……董公仁哪裡可有消息?”

“一直都沒有。”荀彧說道。

曹操有些失望:“都這個時候了,董昭又不迂腐,怎麼還看不清局勢?袁紹給他的執金吾,就這麼拿得起,放不下?”

袁紹擁立劉碩之後,大肆封拜,除了親族、幕僚、部將等人之外,對於董昭這類半途依附的士人,袁紹也是大爲籠絡。如今董昭‘官居’執金吾,呂布爲鎮南將軍,就連昌豨都封做將軍。只是這些到底是虛的,論價值還不如朝廷詔拜的一個縣令,董昭爲人善謀,本不該是拘於浮名之輩。

“董公仁委身呂布,使其得青州、失青州,而呂布仍親之近之,此人之纔不可量。”荀彧把雙手攏在袖中,輕聲說道:“其在呂布屬下,仍爲袁紹謀事,一步步將呂布帶引至今。若說最初確有依附袁氏之意,可時至今日,其人若是仍心存袁氏,我看卻不然。不說他與袁紹仇隙未解,他既非豫州人、又非冀州人,在袁紹手下勢力孤單,不得長遠。此外,天下形勢如何,有識之士都看在眼裡,二袁合力只是螳臂當車,董公仁犯不着捨命赴死。”

曹操仔細一想也是,剛開始的時候他不也是依附於袁紹?等到後來朝廷逐漸強大,局勢一變,他便即時改換門庭,繼續做朝廷的忠犬。到了如今,誰還有說他曾助力袁紹的事情?董昭也是一樣,袁紹勢強,他奉命算計呂布實屬正常,而到現在,以曹操與荀彧的預料,董昭也該有所打算了。何況董昭早在很久之前聯絡琅邪王劉熙時,就曾與曹操手下王必有過接觸,董昭若是要棄暗投明,第一選擇的就是曹操、也只能是曹操。

“他如今是進退維谷。”曹操擡腳踢開一顆石子,那石子跳着彈到路邊,滾落到空蕩蕩的糧車底下:“不說他了。我適才去輜重營,發現糧草所剩無幾,我軍兵馬二萬餘,糧草也只可供數日之用。兗州倉廩本有屯田產出,但來時已盡皆交付朝廷,想着有徐州支應,當得無虞,再如何也可向朝廷支取。可自從來了徐州,戰事未停,而糧草不濟。劉備退守孤城,提前蒐集數萬米糧,卻不肯分我一斛,反而每日尋我借兵。不借反倒怨我,這等人,頗有幾分無賴。”

荀彧正在琢磨曹操爲何惦記着素不相識的董昭,心心念唸的想將他收降過來,此時聞聽曹操轉變話題,遂順口答道:“其人早年也是郡內有名的遊俠兒,有些遊俠風氣。徐州幾經戰亂,東海、彭城已成殘垣,富庶者唯有下邳,曹公要求軍糧,恐還是得上疏朝廷撥付。授柄於天子,總比授柄於外人要好。”

兗州府庫一如當地府官、自家親眷,都被曹操原封不動的留給了皇帝,以表明自己對朝廷的一片赤誠。後背暴露給皇帝,後勤又完全交給皇帝控制,曹操此舉除了決意討袁以外,更有幾分孤忠的味道,縱然皇帝再有疑心,對方做到這個份上,也不得不信他。

“本就是此意!”曹操有些疲倦的嘆息一聲說道:“未見其人,我無從揣測天子的脾性。我非近臣親信,歸附朝廷,就得謹小慎微,一字一句都膽大不得,不能給任何人留下口舌。只要取信於天子,兗州、倉廩、家眷,我都可以託付出去。現在局勢緊要,一步都錯不得,只需捱過了這陣,才能鬆一口氣啊。”

荀彧輕輕頷首,他與荀攸能一步一步謀劃到今天也是實屬不易,尤其是在那樣聰慧的皇帝眼皮底下。所以他很能理解曹操憂慮的心思,有些表忠的方式不怕做的多,就怕不做:“劉備眼下就是犯了難,他守住了下邳,卻未見其功。原本想扯起田疇的名號,領兵追擊袁術,但對方不願意,自己又做不了主,只得眼看着徐州局勢在曹公手下不斷收復。”

“太史慈要來了。”曹操想起今日收到的一封軍報,不禁冷笑道:“我麾下騎兵不多,有越騎營在,當無懼呂布。至於隨行的關羽,雖說是來助我一力,但又何嘗不是劉玄德眼見沾不到淮南之功,特要來此處分一杯羹?除此之外,關羽這旗號一打,劉備不惜傷亡、不顧我與他曾有過的齟齬,也要襄助於我的事在戰後必遍及朝野;而我此前在他最危急的時候卻一兵不發。誰自私,誰仁義,世人不就一眼能看出優劣來了麼?他不怕我閒置關羽,因爲自打關羽出下邳之後,劉備就已得到他想要得到的東西了。”

“所以關羽此人,曹公不但不能閒置,更要與他些許戰功,該用就用,這樣纔會顯得大度。”荀彧心思靈活,很快想到了補救之策。

曹操回頭看向荀彧,擡手虛點兩下,笑道:“是了,此等義名,豈能容他獨享。”

荀彧見曹操想的這般透徹,心道奇怪,曹操明知如此,當時爲何不象徵性的派一員偏將南下援救?而且那時曹操面臨的軍事壓力並不大,這個疑惑纔在心中想了一瞬,便有了一個答案。

第四十五章 千里之堤第五十三章丨欽使關東第八十三章丨連根拔起第三十章 臺閣生風第四百九十二章 急轉直下第四百九十章 未明細故第九十二章 明光故址第五百三十九章 讞不得實第七十七章 履險如夷第一百一十六章 堅不可摧第四十三章 息怒停瞋第七十九章 太學野駒第六十四章 府君囑吏第七十一章 奧援有靈第四十七章 御臨二院第十一章 奮勇爭先第一百二十三章 謹視鴆鳥第四十五章 五典克從第二百一十六章 重定庠序第四百七十七章 兢惕在心第七十八章 傳續之典第五十六章 快馬一鞭第九十三章 零打碎敲第一百七十五章 野麋闖營第八十三章 難逃定數第三百七十九章 自量其力第二章 海內儒宗第四十二章 訪求故老第二百六十八章 人情揆度第八十二章 不速之客第二百二十六章 狐死首丘第一百七十四章 山霧迷茫第四百七十三章 質疑問事第一百五十五章 萍水相逢第二百八十九章 難自爲謀第四十五章 剛卯既央第二百五十一章 飢時理會第六十八章 臨歧片言第七十二章 我暨我友第四章 爾牧來思第二百四十九章 其敢憚勤第九十九章 錢穀出入第四百一十章 駐曹制用第二十七章 決機省闥第一百四十八章 無謂之託第四百三十三章 葦中雙禽第三十二章 貴道以專第四十八章 思精韻高第二百九十九章 任其所之第三百八十四章 語循循然第九十五章 萍水相逢第九十二章丨拔刀相向第二百二十三章 情難當對第五百二十五章 蟻可測水第五百七十五章 抱殘守孤第五百六十章 聲東擊西第十九章 鼓吹煥生第五十一章丨風起微末第二百三十二章 出入自如第三百八十六章 自知者明第十八章|寸心難算第三百五十章 量定準繩第三百二十章 隱水暗伏第一百九十四章 舌端月旦第一百二十四章 明爭暗鬥第五百六十五章 失謀身隕第二百一十章 將釣取鉤第三章 利使吞言第三百八十一章 懷詐算彼第一百八十五章 計日可數第五百五十二章 將銳分兵第五百七十三章 旋至輒興第四十八章丨筮短龜長第三百一十一章 難以欣戴第三十一章 誰謂不庸第五十一章 分醪之惠第五十一章丨風起微末第一百八十四章 發號施憲第三百四十八章 明惠及下第四百五十八章 螻蟻自投第五百七十九章 勢危實安第二章 見微知著第一百四十一章 邊城鳴鏑第五百一十七章 弩箭離弦第一百四十六章 德運更移第八十二章 不速之客第二十三章 便起告陳第二百九十四章 螳螂被翳第一百四十三章 怨望而返第九十六章 費力勞心第六十九章丨勞心治事第一百三十二章 名動人心第五十二章丨突遭恩賞第三十六章丨閭巷布衣第五十章丨能斷取捨第五章丨昃晷忘餐第四十八章 薦可黜否第五十二章 隨人作計第八十三章丨連根拔起第四百八十五章 公孫不存
第四十五章 千里之堤第五十三章丨欽使關東第八十三章丨連根拔起第三十章 臺閣生風第四百九十二章 急轉直下第四百九十章 未明細故第九十二章 明光故址第五百三十九章 讞不得實第七十七章 履險如夷第一百一十六章 堅不可摧第四十三章 息怒停瞋第七十九章 太學野駒第六十四章 府君囑吏第七十一章 奧援有靈第四十七章 御臨二院第十一章 奮勇爭先第一百二十三章 謹視鴆鳥第四十五章 五典克從第二百一十六章 重定庠序第四百七十七章 兢惕在心第七十八章 傳續之典第五十六章 快馬一鞭第九十三章 零打碎敲第一百七十五章 野麋闖營第八十三章 難逃定數第三百七十九章 自量其力第二章 海內儒宗第四十二章 訪求故老第二百六十八章 人情揆度第八十二章 不速之客第二百二十六章 狐死首丘第一百七十四章 山霧迷茫第四百七十三章 質疑問事第一百五十五章 萍水相逢第二百八十九章 難自爲謀第四十五章 剛卯既央第二百五十一章 飢時理會第六十八章 臨歧片言第七十二章 我暨我友第四章 爾牧來思第二百四十九章 其敢憚勤第九十九章 錢穀出入第四百一十章 駐曹制用第二十七章 決機省闥第一百四十八章 無謂之託第四百三十三章 葦中雙禽第三十二章 貴道以專第四十八章 思精韻高第二百九十九章 任其所之第三百八十四章 語循循然第九十五章 萍水相逢第九十二章丨拔刀相向第二百二十三章 情難當對第五百二十五章 蟻可測水第五百七十五章 抱殘守孤第五百六十章 聲東擊西第十九章 鼓吹煥生第五十一章丨風起微末第二百三十二章 出入自如第三百八十六章 自知者明第十八章|寸心難算第三百五十章 量定準繩第三百二十章 隱水暗伏第一百九十四章 舌端月旦第一百二十四章 明爭暗鬥第五百六十五章 失謀身隕第二百一十章 將釣取鉤第三章 利使吞言第三百八十一章 懷詐算彼第一百八十五章 計日可數第五百五十二章 將銳分兵第五百七十三章 旋至輒興第四十八章丨筮短龜長第三百一十一章 難以欣戴第三十一章 誰謂不庸第五十一章 分醪之惠第五十一章丨風起微末第一百八十四章 發號施憲第三百四十八章 明惠及下第四百五十八章 螻蟻自投第五百七十九章 勢危實安第二章 見微知著第一百四十一章 邊城鳴鏑第五百一十七章 弩箭離弦第一百四十六章 德運更移第八十二章 不速之客第二十三章 便起告陳第二百九十四章 螳螂被翳第一百四十三章 怨望而返第九十六章 費力勞心第六十九章丨勞心治事第一百三十二章 名動人心第五十二章丨突遭恩賞第三十六章丨閭巷布衣第五十章丨能斷取捨第五章丨昃晷忘餐第四十八章 薦可黜否第五十二章 隨人作計第八十三章丨連根拔起第四百八十五章 公孫不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