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一章 兵連禍結

“攻其無備,出其不意。此兵家之勝,不可先傳也。”————————【孫子·計篇】

安漢將軍、守北海相呂布領兵五千進駐北海不久,便頻頻對北海各縣豪強發出示好的信號,大量徵辟本地豪強滕氏、王氏、周氏等傑出士子爲官,與主簿董昭一同管理北海民政。

待送走前北海相孔融之後,呂布正式招募部曲,算上其從河北帶來的五千餘人,湊成萬人,以魏續、郝萌等人爲將,分兵進擊黃巾蛾賊管亥。呂布領兵善於將騎陷鋒突陣,手下既有成廉、魏越等騎將,身邊又有出色的謀士董昭輔佐,沒有耗費多少時日便大破管亥,收復了北海國下密、淳于、壯武等縣,做到了孔融沒有做到的功績。

旬月之間,呂布威名震於青州,在安定北海不久,他又乘勝追擊,跟着管亥進入東萊,擊殺遼東太守公孫度私自設立的營州刺史等官員,於海濱斬殺管亥。隨後呂布便由董昭出面,逐一安撫了海賊管承等人,招降納叛,許諾校尉、都尉等職。

解決了後顧之憂,呂布當即向朝廷上表,陳述遼東太守公孫度擅自侵犯它郡、私設官吏等不法情事;以及自己越境攻伐的正義性,順便爲自己誇耀了一番武功,並提請讓手下魏續代爲東萊太守。

這已經是六月末、七月初的事情了,在呂布以其過人的武力與膽略橫掃北海、東萊的時候,袁紹突然帶兵北上常山討伐黑山軍張燕。

冀州主力北上,造成了東部防禦的薄弱,也爲幽州牧、鎮北將軍公孫瓚尋到戰機,趁袁紹與黑山軍戰事焦灼、無法脫身,他立即帶着這些日子整合、裁汰過後的三萬步騎南下渤海。

初平四年七月初三。

青州,平原國。

公孫瓚本以爲自己這次氣勢如虹,必能一戰而下,可他沒料到他這次的對手臧洪是多麼的難纏。

青州刺史臧洪爲人賢明,在蒞任的短短時間裡便將平原治理的羣盜奔走,百姓安樂。是故當公孫瓚兵臨城下的時候,城中將士吏民無不竭力助陣,生生將公孫瓚的大軍攔在了城下。

“如今這打得是什麼仗!”公孫瓚怒氣衝衝的揭開帳門,右手在腰側扣着兜鍪,大步走了進來:“臧子源像只龜一樣縮在城裡,真是讓人無從下口。”

長史關靖從旁勸道:“君侯莫急!如今田楷與劉備正帶兵攻打濟南,等濟南一下,我等兩相合兵,定能攻破平原。”

公孫瓚的結義兄弟劉緯臺雖然在上一次的軍議中口出狂言,被公孫瓚罵了出去,並責令不得再入帳議事。但公孫瓚爲人粗豪隨意,對劉緯臺這些老友給予極大的寬容,這回劉緯臺堂而皇之的入帳議事,公孫瓚也沒說什麼,權作默認。

此時劉緯臺說道:“如今袁紹西擊黑山,冀州空虛,可謂是實實在在的事,可見鄴城並無埋伏。既然平原一時難攻,伯圭何不興兵入冀,攻其腹心?”

公孫瓚一開始之所以不趁虛而入冀州,主要是擔心袁紹這次打張燕是虛晃一槍,故意給公孫瓚設置了陷阱,好請君入甕,所以公孫瓚不敢冒這個險。

思來想去,他最終還是沒有闖看似空虛、實則潛藏危機的冀州,而是另闢戰場,出擊青州,以攻其必救,企圖打袁紹一個措手不及,重新搶回這場戰爭的主動權。

然而袁紹這一次大張旗鼓的率兵討伐黑山,大膽的露出腹心,其實是擺的‘空城計’,結果成功的唬住了公孫瓚,使其因爲顧慮而不敢進犯。從而按照沮授等人的預想,讓公孫瓚以爲有機可乘,一頭陷入了青州這灘戰場泥淖。

直到圍城數日後,公孫瓚方纔後知後覺的得到了袁紹是真的攻打張燕,而不是故弄玄虛的消息。所以劉緯臺在全軍對平原久攻不下的時候,適時的提出了這個建議,希望能大軍掉頭,放棄平原去打冀州。

關靖沒好氣的看了劉緯臺一眼,像是嫌棄似的把身子往一邊挪了挪,對公孫瓚說道:“平原難下,難道鄴城就易得了麼?若是此時退兵,臧洪即便不出城追擊,也能在我軍離開之後,反身攻打田楷。屆時我等在青州的佈置不僅白費,而且將徹底孤立於北地,以後也再難打通要道,與徐州互通聲氣了。”

青州對於公孫瓚來說極爲重要,是聯絡他與徐州牧陶謙、乃至於後將軍袁術的紐帶,若是青州被袁紹一方的臧洪、呂布等人掌控,那麼公孫瓚將孤懸北地,與南邊的盟友斷絕來往,很容易被各個擊破。所以他輕易不能捨棄此地,現如今只能苦苦僵持。

公孫瓚陰沉着臉說道:“不是說劉玄德在平原爲相的時候外禦寇難,內豐財施,深得國內人心麼?怎麼臧洪纔來平原不到一年,就能讓吏民效命了?我看這裡面肯定有虛飾,相較之下,我更信玄德一些,他呆的久些,總比臧洪要多得人心。”

關靖明白了公孫瓚話裡的意思,拱手說道:“君侯的意思是,臧洪能讓吏民登城助戰,其實並未自願?”

“是不是就看這兩天了。”公孫瓚按劍而坐,威勢凜然:“這兩天給我連番攻城,我倒要看看城裡究竟是不是軍民一心!”

帳內衆人見狀,立即高聲唱諾。

這時帳外忽然走進一名帳下吏,在帳門初稽首說道:“稟君侯,田使君急報!”

一聽是田楷的軍報,公孫瓚立即讓人取來查看,他快速瀏覽了上面的內容,臉色逐漸變得難看起來。

“真是可惡!”公孫瓚將軍報往地方一擲,拍案叫道:“呂布小兒,竟敢犯我!”

衆人面面相覷,大致都能猜出是什麼,想必就是呂布在得到東萊之後,猶不滿足,領兵進犯田楷後方。

劉緯臺壯着膽子走下去將軍報撿了起來,拿起一看,發現果然是這麼回事。

原來呂布在董昭的幫助下,帶領大軍連戰連捷,接連掃平威服賊寇。志得意滿之下,聽信了董昭的進言,企圖趁公孫瓚與臧洪鷸蚌相爭之時,染指齊國、樂安,甚至是吞併濟南、平原,徹底將青州收入轂中。

田楷等人未料到呂布平討東萊的速度會如此之快,始料未及之下,得知後院起火,頓時陣腳大亂。

第三百四十章 靜聽風雷第二百四十章 夜縋還降第四十三章 息怒停瞋第十一章 斯言既發第十六章 變生不測第一零六章 成人之美第二百四十七章 弱蜀弊益第二十二章 睹冰知寒第二百零八章 互有勝負第三百一十四章 圓體修頸第二百七十五章 喪去歸來第五百三十四章 道路猶遲第十五章 異軍東來第四百三十五章 才力將淹第一百二十八章 汾曲之陽第二百九十四章 螳螂被翳第四百零七章 每問不盡第三十五章 務以政寬第一百章 度支審計第一百三十八章 山險難料第二百四十三章 毓秀瓜綿第四十三章 矜能負才第六十七章 遭際險釁第七十七章丨鴻門倒戈第二百二十九章 悽風冷雨第七十六章 靡不有初第五百六十章 聲東擊西第一百零二章 德澤恩被第一百一十九章 稽功思文第七十七章 履險如夷第二百七十五章 喪去歸來第四百八十一章 權智有餘第三十一章 己飢己溺第五百七十二章 南冠驕豪第一百九十三章 宕開一筆第五百四十三章 存心接近第四百九十五章 兵敗將亡第八十九章 委巷浮說第二百七十五章 喪去歸來第二百三十一章 雨客衣溼第二百九十四章 螳螂被翳第三百九十九章 患乎難知第七章 公孫伯圭第二十一章 龍返其鄉第一百零三章丨帳中豎子第五百一十六章 隱患暫弭第五百零六章 旋行旋滅第二百二十七章 攻城拔寨第五百四十九章 草長風生第五百章 取義爲公第三百二十五章 推赤心乎第三章 利使吞言第三十一章 誰謂不庸第十四章 憂鬱生疾第三十八章 陟罰臧否第五十七章 捨身相代第三百三十八章 食不甘味第三百六十六章 屋漏連雨第二章 見微知著第三百八十七章 知其勢乎第一百四十六章 扶持相立第四十章丨曲突徙薪第三百三十章 人眠庭晝第一百零四章 青徐播亂第三百四十四章 雲來深遠第二百五十章 訥而慎行第二百零七章第六章 國之干城第四百六十四章 病臥待時第五十九章 因敵制勝第十九章 鼓吹煥生第四十章 遠近仰望第八十五章 陳情講武第二百八十三章 蔓草根植第四百九十一章 臨衝下戰第十一章丨各有所謀第二百二十一章 深信如初第五百九十八章 君難不死第二百二十九章 悽風冷雨第八十二章 搖頭稾腦第三百零四章 淺藏輒止第四百八十三章 蔽而不悟第六十章丨見困豫且第五百三十二章 馳疾驚人第二百四十七章 弱蜀弊益第五百五十六章 捨身取義第一百二十八章 畫無失理第二十九章丨三河五校第五十一章 分醪之惠第六十六章 解衣趨鑊第一百二十章 柱石之堅第一百五十八章 源水渠清第三十五章 務以政寬第三百零一章 茫茫山路第二十二章丨孤臣忠直第一章 行道遲遲第二章 見微知著第一百四十八章 無謂之託第九十六章 取士五科第一百二十章 柱石之堅
第三百四十章 靜聽風雷第二百四十章 夜縋還降第四十三章 息怒停瞋第十一章 斯言既發第十六章 變生不測第一零六章 成人之美第二百四十七章 弱蜀弊益第二十二章 睹冰知寒第二百零八章 互有勝負第三百一十四章 圓體修頸第二百七十五章 喪去歸來第五百三十四章 道路猶遲第十五章 異軍東來第四百三十五章 才力將淹第一百二十八章 汾曲之陽第二百九十四章 螳螂被翳第四百零七章 每問不盡第三十五章 務以政寬第一百章 度支審計第一百三十八章 山險難料第二百四十三章 毓秀瓜綿第四十三章 矜能負才第六十七章 遭際險釁第七十七章丨鴻門倒戈第二百二十九章 悽風冷雨第七十六章 靡不有初第五百六十章 聲東擊西第一百零二章 德澤恩被第一百一十九章 稽功思文第七十七章 履險如夷第二百七十五章 喪去歸來第四百八十一章 權智有餘第三十一章 己飢己溺第五百七十二章 南冠驕豪第一百九十三章 宕開一筆第五百四十三章 存心接近第四百九十五章 兵敗將亡第八十九章 委巷浮說第二百七十五章 喪去歸來第二百三十一章 雨客衣溼第二百九十四章 螳螂被翳第三百九十九章 患乎難知第七章 公孫伯圭第二十一章 龍返其鄉第一百零三章丨帳中豎子第五百一十六章 隱患暫弭第五百零六章 旋行旋滅第二百二十七章 攻城拔寨第五百四十九章 草長風生第五百章 取義爲公第三百二十五章 推赤心乎第三章 利使吞言第三十一章 誰謂不庸第十四章 憂鬱生疾第三十八章 陟罰臧否第五十七章 捨身相代第三百三十八章 食不甘味第三百六十六章 屋漏連雨第二章 見微知著第三百八十七章 知其勢乎第一百四十六章 扶持相立第四十章丨曲突徙薪第三百三十章 人眠庭晝第一百零四章 青徐播亂第三百四十四章 雲來深遠第二百五十章 訥而慎行第二百零七章第六章 國之干城第四百六十四章 病臥待時第五十九章 因敵制勝第十九章 鼓吹煥生第四十章 遠近仰望第八十五章 陳情講武第二百八十三章 蔓草根植第四百九十一章 臨衝下戰第十一章丨各有所謀第二百二十一章 深信如初第五百九十八章 君難不死第二百二十九章 悽風冷雨第八十二章 搖頭稾腦第三百零四章 淺藏輒止第四百八十三章 蔽而不悟第六十章丨見困豫且第五百三十二章 馳疾驚人第二百四十七章 弱蜀弊益第五百五十六章 捨身取義第一百二十八章 畫無失理第二十九章丨三河五校第五十一章 分醪之惠第六十六章 解衣趨鑊第一百二十章 柱石之堅第一百五十八章 源水渠清第三十五章 務以政寬第三百零一章 茫茫山路第二十二章丨孤臣忠直第一章 行道遲遲第二章 見微知著第一百四十八章 無謂之託第九十六章 取士五科第一百二十章 柱石之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