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九章 嗟乎義士

“義士非禮不動,不爲貧而易操,不爲賤而改行。”————————【列女傳·楚接輿妻】

信義算什麼東西?人生在世,熙熙攘攘,誰不是以利爲先?有些人最多隻是吃相好些,打着義的幌子,其實幹的還不是逐利的事。

呂布心裡不屑,他出身邊鄙之郡,看慣了異族的狡詐與強者爲尊,從來沒把信義兩個字當回事。正欲再勸,可一看到太史慈堅毅、沉着的眼神,他卻不由得住口了。

或許,這世上還真有人篤信敦義。

又或許,自己不該打攪別人做夢。

“也罷。”呂布嘆了口氣,手往後一招,只見魏續驅馬上前,手裡拿着一個小布包。

呂布拿着那隻布包,在手上掂了掂,復又遞給太史慈:“這裡是二十金,子義帶在身上,以備不時。”

太史慈下意識的就要拒絕,卻被呂布牢牢的抓住手臂,他掙脫不開手臂上的那股大力,只好任憑布包硬生生的塞到手中。

“拿着!”呂布語氣堅定,不容拒絕的說道:“算我呂奉先交你一個朋友!”

太史慈這才半是無奈半是感慨的收下了布包,鄭重其事的對呂布抱拳行禮,然後調轉馬頭,帶着等候已久的隊伍沿着殘破的道路、往西邊迤邐而去。

隊伍已經逐漸遠去,呂布仍舊騎着馬,在濰河邊上注目凝神的翹首望着,那神態分明像是在等候什麼人。他心裡隱隱有些期待,期待太史慈能回心轉意,掉頭來與他在齊魯大地上並肩作戰;可同時他又有些期待太史慈別回來,甚至希望太史慈能一直秉持着他恪守的信義,堅定不移的走下去。

畢竟那是太史慈能做到,而呂布卻永遠也做不到的事情。

西邊是連綿起伏的丘陵羣山,在山前那一條蜿蜒的道路上行走着一批將要看不見的隊伍,模糊的人羣中,呂布卻一眼能看到那人高馬大的身軀,呂布忽然覺得,他這一去就是永別了。

“府君,他們走遠了。”董昭驅馬過來,在呂布身後低聲說道。

呂布久視不語,直到片刻之後,方纔開口說道:“公仁,你知道我爲何要留太史子義?”

董昭長着一副馬臉,整體的相貌不算是有多出衆,但那雙眼睛黝黑髮亮、炯炯有神,透着一股子精明。他聽完呂布的問話後,不假思索的說道:“此人乃義士,無論是武略、膽識、還是智謀都樣樣不凡。若是能收入府君麾下,可爲我軍一大助力,掃平青州也愈加輕易。”

跟着呂布轉戰千里的姻親魏續此時也插話道:“太史慈一身膽略,不能爲君侯所用,實在是可惜了。”

“是啊,太可惜了。”呂布回頭看去,眼神意味不明的盯着董昭:“公仁也覺得很可惜麼?爲我而可惜?”

“自然是爲府君而感到可惜了。”董昭坦坦蕩蕩的與呂布對視,眼睛裡是一片赤誠:“袁紹與張邈情誼斷絕,我又因舍弟在張邈手下任職而飽受猜忌,若不是有府君一路庇護,我恐怕早已被袁紹治罪了。”

“我本還以爲袁氏兄弟何等英才,臨了也不過如此。”呂布聽了,不由哂笑道:“你也算是因禍得福了。”

董昭是袁紹手下參軍、鉅鹿太守,可謂是親信腹心,僅僅是因爲袁紹聽信讒言、爲人構陷就跑到呂布這裡來,而且離開袁紹的藉口還是幫助呂布安定北海。

這讓呂布怎麼放心他?

如今呂布看似虎踞北海,其實手下的兵大都是袁紹給的,很難保證對他的忠誠。何況袁紹又是上趕着送兵送糧,請他去青州赴任,這裡面的用意誰都看得出來。

可呂布不接受也沒辦法,若是不接受,他就只能屈居人下,難有出頭之日;還不如暫且忍耐下,等到了青州,擁有獨立的事權,再慢慢排擠掉身邊袁紹的勢力。

這就是呂布爲什麼要留太史慈的原因之一,敬佩對方的信義武略是一方面,想借青州本地將士平衡袁紹安插在他身邊的勢力則是另一方面。等他有了足夠的實力,大可將袁紹派來的兵將一腳踢開,再也不用受人指使。

呂布那句‘因禍得福’讓董昭聽着有些刺耳,他將姿態放得很低,訕訕的說道:“袁紹外寬內忌,不能容人,今幸賴府君庇護,昭自當供牛馬奔走。”

“君以忠事我,我自當以誠待君。”呂布朗聲笑道,說着便撥馬往回走去,衆人緊緊隨着呂布信馬由繮的在河邊漫步。他一邊打量着兩岸青翠的景色,一邊問道:“公仁既爲主簿,自當助我治理郡國,不知現今北海情勢如何?”

董昭微微一笑,道:“我曾與孔公聊過,北海國底下有十餘縣,本有十五萬八千餘戶,計八十五萬三千餘口。可數十年來災旱頻繁,百姓饑荒,流散四野;江湖之人結爲盜賊,劫掠郡縣。路上隨處可見飢者成羣裸行,以草木爲食……”

“青州六郡,光是北海國就有八十多萬人?”呂布彷彿沒有聽見董昭後面的話,因爲他被這個人口數字所震驚住了,要知道他的故鄉五原郡在全盛時也不過才兩萬多人:“那整個青州豈不至少有三百萬人?”

董昭側着頭看向呂布,見對方表情中的驚喜雀躍,忍不住挑了下眉:“青州全盛之時的確有三百多萬人,不過這麼些年頻發旱災、饑荒,黃巾蛾賊更是聚衆造反。前年北上冀州、以及去年西進兗州的黃巾蛾賊無不是裹挾數十萬人爲賊作亂。如今青州尚存的黎庶,除開逃離山野、或淪落爲賊的,也不知還有沒有百萬。府君手下僅有的東安平、都昌、平壽、劇縣等邑,尚不及北海國的一半,治下不過數萬人,其餘縣邑,或是由當地豪族自立自保,或是爲盜賊殄滅。”

呂布聽了,立即面露憂色,他本來還想在此地招兵買馬,擴充實力,沒想到北海竟然殘破到這個地步。

他沉聲說道:“我前次已擊退管亥,挫其銳氣,如今我既爲北海相,各地諸縣自當遣使歸服。只是待我弭平境內寇賊之後,接下來又該如何?”

董昭點點頭,繼續說道:“北海郡唯有張饒、管亥等蛾賊寇亂,看似勢大兵衆,其實早已衰弱不堪。府君大可憑恃武勇,先敗其軍,然後遣客說之,可勸其來降。再從其部衆抽選精銳爲兵,餘者可就地編戶屯田。”

“誰可爲我說之?”呂布問道。

“北海徐幹,爲人頗有才幹、善屬文,可堪此任。”董昭想也不想就說道。

呂布聽罷,爲難的說道:“此任確有聲名,我也派人徵辟過他,但他總是稱疾不就,我也奈何不得。”

拉攏本地名士,以獲得豪強支持,這是董昭一開始就向呂布提出的策略,呂布也深以爲然。剛來北海他便四處遣人徵辟,只是效果不一,有的看重呂布有平定禍亂的勇武,欣然接納;有的反感呂布的粗鄙,閉門不受。

“此人坐作聲價,不過是擺架子而已。”魏續似乎爲呂布感到不快,在一邊說道:“何不將他綁來瞧瞧,看他究竟有沒有病!”

第一百四十二章 氐人攔道第一百五十三章 親以身踐第一百二十七章 悉以惠官第五十章丨西州客商第十九章丨長安驚變第九十五章 萍水相逢第五百六十九章 渙兮若冰第六十章丨三明儷蹤第二十六章丨仗義抗辯第一百九十章 令敢不從第二百八十一章 狐驚兔懼第五十三章丨尊長之訓第三百零五章 兄弟鬩牆第三十九章丨風起微末第五十三章 何算其人第八章丨所薦得人第二百章 喪將失恃第八十二章丨五刑之屬第三十九章丨無猜心事第七十章 凶終隙末第四百五十一章 戒火景天第四百三十八章 顯揚激怒第十章 主人戒賓第四百四十四章 暗流方滋第二百四十一章 將功折過第二十章丨有道而輔第三百八十五章 看風駛篷第四百七十五章 別無擇行第五百六十七章 懸石飛擊第五百二十六章 未央宮樹第四十八章 蟠桃俗李第一百零二章 德澤恩被第五十三章 何算其人第四十七章丨分說事理第二十三章 裁心延算第一百九十章 令敢不從第十四章 相爲建計第五章 薊縣郊迎第一百三十一章 慎終追遠第六十一章丨羣虜寇攻第九十八章丨鑽營冀望第四十二章丨月暈礎潤第二百四十三章 毓秀瓜綿第二十五章丨北闕甲第第七十一章 無宜追罪第四百五十二章 合力堅持第三百三十章 人眠庭晝第四十九章 絃歌如訴第三百三十六章 己飢己溺第七十五章 啓聵振聾第十四章丨風雨前夕第二百三十一章 雨客衣溼第五百四十六章 何彼穠矣第三十四章丨官無常法第三十六章丨閭巷布衣第五十六章 周密溫樹第七十四章 經始靈臺第一百二十七章 悉以惠官第二十四章 調和鼎鼐第五百五十二章 將銳分兵第四章 爾牧來思第四百四十四章 暗流方滋第四百九十一章 臨衝下戰第四十一章 微過細故第一百零五章 郡邸宿論第四百三十八章 顯揚激怒第五百零五章 蹈險不復第四百章 以度取之第二百二十六章 狐死首丘第五百四十三章 存心接近第一百三十七章 是職乃決第六十六章 益增主祿第五十七章 捨身相代第一百零七章 道破廟算第二十七章 暫息於事第五十九章 因敵制勝第二百三十二章 出入自如第一百三十九章 運籌定策第三百五十一章 冀以清肅第四百五十五章 詮福釋禍第八十九章丨登城臨戰第十一章 奮勇爭先第一百三十一章 君急我憂第三百二十三章 唯親是任第五十二章丨突遭恩賞第八十章 翻覆靡定第三十八章 陟罰臧否第一百三十六章 談兵論戰第一百三十一章 慎終追遠第六十七章 民戶委輸第十一章 斯言既發第三百八十九章 出路已決第四百八十九章 斬將卻敵第四十五章丨贊拜稽首第三章丨近臣收心第三百零二章 如舟在水第十八章 專諸進爵第二十四章丨一拍兩散第四百三十八章 顯揚激怒第四百七十九章 待看舟傾
第一百四十二章 氐人攔道第一百五十三章 親以身踐第一百二十七章 悉以惠官第五十章丨西州客商第十九章丨長安驚變第九十五章 萍水相逢第五百六十九章 渙兮若冰第六十章丨三明儷蹤第二十六章丨仗義抗辯第一百九十章 令敢不從第二百八十一章 狐驚兔懼第五十三章丨尊長之訓第三百零五章 兄弟鬩牆第三十九章丨風起微末第五十三章 何算其人第八章丨所薦得人第二百章 喪將失恃第八十二章丨五刑之屬第三十九章丨無猜心事第七十章 凶終隙末第四百五十一章 戒火景天第四百三十八章 顯揚激怒第十章 主人戒賓第四百四十四章 暗流方滋第二百四十一章 將功折過第二十章丨有道而輔第三百八十五章 看風駛篷第四百七十五章 別無擇行第五百六十七章 懸石飛擊第五百二十六章 未央宮樹第四十八章 蟠桃俗李第一百零二章 德澤恩被第五十三章 何算其人第四十七章丨分說事理第二十三章 裁心延算第一百九十章 令敢不從第十四章 相爲建計第五章 薊縣郊迎第一百三十一章 慎終追遠第六十一章丨羣虜寇攻第九十八章丨鑽營冀望第四十二章丨月暈礎潤第二百四十三章 毓秀瓜綿第二十五章丨北闕甲第第七十一章 無宜追罪第四百五十二章 合力堅持第三百三十章 人眠庭晝第四十九章 絃歌如訴第三百三十六章 己飢己溺第七十五章 啓聵振聾第十四章丨風雨前夕第二百三十一章 雨客衣溼第五百四十六章 何彼穠矣第三十四章丨官無常法第三十六章丨閭巷布衣第五十六章 周密溫樹第七十四章 經始靈臺第一百二十七章 悉以惠官第二十四章 調和鼎鼐第五百五十二章 將銳分兵第四章 爾牧來思第四百四十四章 暗流方滋第四百九十一章 臨衝下戰第四十一章 微過細故第一百零五章 郡邸宿論第四百三十八章 顯揚激怒第五百零五章 蹈險不復第四百章 以度取之第二百二十六章 狐死首丘第五百四十三章 存心接近第一百三十七章 是職乃決第六十六章 益增主祿第五十七章 捨身相代第一百零七章 道破廟算第二十七章 暫息於事第五十九章 因敵制勝第二百三十二章 出入自如第一百三十九章 運籌定策第三百五十一章 冀以清肅第四百五十五章 詮福釋禍第八十九章丨登城臨戰第十一章 奮勇爭先第一百三十一章 君急我憂第三百二十三章 唯親是任第五十二章丨突遭恩賞第八十章 翻覆靡定第三十八章 陟罰臧否第一百三十六章 談兵論戰第一百三十一章 慎終追遠第六十七章 民戶委輸第十一章 斯言既發第三百八十九章 出路已決第四百八十九章 斬將卻敵第四十五章丨贊拜稽首第三章丨近臣收心第三百零二章 如舟在水第十八章 專諸進爵第二十四章丨一拍兩散第四百三十八章 顯揚激怒第四百七十九章 待看舟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