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8章 玄帝親臨,九鼎所在

話表武當山,太和宮中,蕩魔天尊居住其中,以享安寧。一日,天尊聞得三十六宮金磬響,復見百千萬客進香來,遂興起而親查香火,自有仙童侍立,以伴其查點香火。

蕩魔天尊點查,但見樑江村陳餘拜還三牲,以還願往年求平安事。宛村張濤上香禮全,求福求祿,白石村的文慶奉得求子文書。

蕩魔天尊一一點清,正是事有急緩,若遇生命危機,妖邪作祟之事,即點清部將,前往救治或降妖。自天尊坐鎮武當山以來,鮮少有禍事須其親往解難,多以靈官部將前往即可。

蕩魔天尊麾下部將無不爲驍勇善戰之輩,是以如龜蛇二將,五雷神將,巨虯獅子,猛獸毒龍,五大神龍等等,俱是征戰之將。

尋常妖祟作亂,用不着蕩魔天尊親往,只遣兵馬即可。

蕩魔天尊點查完畢,正要將香火簿合上,忽聞耳邊有聲伴清風而來。

“西牛賀洲靈臺方寸山斜月三星洞廣心,但請玄帝至青州東萊玄帝觀一見!”

蕩魔天尊聞聽此聲,即知真人有事,且在供奉他的道觀廟宇之中,以香火神像爲引,傳言與他。

天尊聞聽,即遣仙童,說道:“速差玄帝觀。”

仙童領命,查點人間供奉玄帝的道觀廟宇,但見他取出二本簿子,左邊這本,其所記者,乃有玄帝恩慈而立的道觀廟宇。右邊這本,其所記者,乃無玄帝恩慈,私自設立的道觀廟宇。

玄帝觀此名,人間但供奉玄帝者,多以此爲名,故須翻閱二簿,方知具體。

仙童徹查左邊簿子,翻閱完畢,不見有青州東萊玄帝觀,遂徹查右邊私自設立的道觀廟宇簿子,不消多時,即查清來路。

仙童拜道:“老爺,今已查清,青州東萊郡玄帝觀乃私自設立之觀,其道觀香火不算鼎盛,零零散散,不曾聞名,其初設觀主與老爺未有緣法,乃見老爺威名,人間多供奉,故借老爺之名設觀罷。”

蕩魔天尊道:“既真人在此以香火請我前往,則必然有事。”

仙童說道:“老爺可遣部將前往,但老爺親往,多有勞累。”

蕩魔天尊搖頭道:“真人既相請,多半有律法須修繕,我請得真人行走人間,約以修繕律法,我因事不可親往,但今真人行走多時,遇事相請,我不可不往。”

仙童問道:“老爺,可須點齊兵將,與老爺共往?”

蕩魔天尊搖頭道:“無須。我當前往,你當傳訊靈官,坐鎮太和宮,不使宮中生亂。”

仙童領命一拜。

蕩魔天尊即出了太和宮,駕祥雲往青州東萊郡而去。

少頃間,蕩魔天尊即降臨東萊郡所在,其目光如電,朝城中張望良久,說道:“此城中有些怨氣,非是個行善之地,那玄帝觀,多半爲惡,而非從善之流。”

蕩魔天尊心中有數,即朝城西之處而去。

天尊行至玄帝觀,有些不解,但見觀中無有修行人相貌,他行至正殿之中。

蕩魔天尊入了正殿裡,但見真人一衆正在正殿裡站着。

真人見着天尊到來,上前拜禮,說道:“玄帝,勞你前來。”

蕩魔天尊笑道:“真人相請,我知有正事,自當要前來。”

姜緣說道:“本不該請玄帝前來,但此觀爲祭祀玄帝之所,我不可擅自處理,自當請得玄帝前來,若有叨嘮之處,望請玄帝見諒。”

蕩魔天尊道:“卻不知此道觀之中,有何事而生,真人但請告知於我。”

姜緣不曾隱瞞,聞聽蕩魔天尊相問,即相說於事情。

蕩魔天尊聞聽道觀之事,十分生怒,供奉他而誦佛經,與女子苟且於供奉他處後殿,朝靈官殿遺便,觀主帶頭作惡,挖童男童女心頭血,取女子而進紅鉛,草菅人命,無惡不作,更打着供奉他的名頭行事。

蕩魔天尊怒道:“膽敢如此!作惡多端,得而誅之!”

姜緣說道:“此處爲供奉玄帝之所,玄帝可親爲處置。”

蕩魔天尊說道:“有勞真人,此處既爲供奉我處,我自當處置。”

二人談說之間。

忽有道人前來,但見正殿真人一衆,呵斥道:“你等那來的?怎個在此,莫不知觀中此間不準香客入內?既擅闖,且交些銀錢來。”

蕩魔天尊朝道人望去,怒目圓睜,威氣八面。

道人見之,本要再呵斥,但見正殿玄帝神像之處,有些神光而生,又見玄帝相貌像極了神像,道人唬得一驚,心神顫動,慌了道:“你,你是玄帝!”

蕩魔天尊指定道人,說道:“你等怎敢以供奉吾之名,作惡多端,豈不知吾曾垂訓‘暗室虧心,神目如電’,你等作惡,自當須知,有惡報到臨之際。”

道人顫巍巍道:“你到底是何人,在此裝神弄鬼,世上怎有玄帝!”

蕩魔天尊怒道:“無知無畏!”

天尊遂望向真人,說道:“但請真人在此處少待,我當料理這等。”

姜緣問道:“玄帝,可須我相助之?”

天尊搖頭道:“無須。此處既是供奉我之處,自當由我親自料理。”

說罷。

天尊抓着那道人往外而去。

姜緣朝天尊拜禮。

真人一衆在正殿之後等候。

左良問道:“先生,玄帝親臨,可會大開殺戒?”

真人笑道:“左良,你視玄帝爲何等?玄帝怎會大開殺戒。”

左良不解道:“既不大開殺戒,那如何能料理?”

姜緣笑道:“料理並非大開殺戒,須知死亡並非最可怕之處。”

左良不解其意。

姜緣說道:“且安心等待。”

牛魔王環顧四周,說道:“老爺,此處正殿的供奉亦是亂七八糟,足以見此處無心供奉,這些道人,無有歸正者。”

姜緣道:“有道是‘上樑不正下樑歪’,此處觀主尚且作惡,何況是這些道童道人。”

牛魔王說道:“老爺,我等這般修繕律法,果真能約束天下修行之人?”

姜緣聞聽,沉吟少許,搖頭不語。

真見取了腰間葉扇,說道:“以律法約束天下修行之人,卻是極難,大師兄曾有教導,天地有數,善惡有分,從惡者怎肯爲一律法而約束?律法之用,無非使爲善者,多一二修行之心罷。”

牛魔王問道:“既如此,費心費力修繕律法,豈非無用?”

真見笑道:“卻不可言說無用。此正如釋迦牟尼尊者,其意佛法東傳,便有渡衆生出苦海之意。然渡衆生何其之難,其大可不必爲之,但卻仍舊去所爲。又如昔年老君西出函谷關,其不正是爲了渡西牛賀洲衆生,其亦大可不爲,但卻去爲之。今大師兄所行所爲,亦是此理。”

牛魔王沉吟良久,說道:“若這般說,但大法力者,多有慈悲之心。”

真見說道:“牛王可曾見那位大法力者,無有慈悲,憐憫衆生之心?”

牛魔王搖頭說道:“不曾見得。”

真見說道:“正是此理。”

牛魔王笑道:“既這般言說,老爺豈非將有大法力。”

真見說道:“大師兄修行本非等閒能比較,早晚必爲大法力者。”

姜緣聞聽,搖頭說道:“你二人慎言,莫要胡說。”

牛魔王與真見聽之,不敢再說。

一衆在正殿之中等候。

過去一二時辰,忽聞一聲雷鳴。

雷鳴聲響之後,蕩魔天尊重歸於正殿之中。

姜緣迎上前,問道:“玄帝,今事畢否?”

玄帝答道:“其觀主邪法已教我破,觀中但有作惡者,我以懲戒,待其壽數盡時,自有地府處之,今日之後,此觀即消,再不復存在。”

姜緣拜道:“勞累玄帝。”

玄帝說道:“真人,今觀中雖教我所料理,但我今所查,此道觀觀主所學邪法,來自於一處,那處有個妖祟在,據說有些本領,其五雷法等本事,俱與那妖祟所學,那妖祟亦是個作惡多端之輩。”

姜緣聞聽,即是問道:“那妖祟何在?”

玄帝說道:“妖祟在城外一山中,那山中號稱‘二百里蘭山’是也。”

姜緣記下此山名頭,心中忽是想起青牛離去前,曾與他言說,九鼎疑似在離泉山或蘭山之中,此蘭山不就是青牛所說。

他本無意專程去蘭山走上一遭,但如今玄帝如此言說,他卻須前往。

姜緣道:“既尚有妖祟,自當除之。”

玄帝說道:“真人,可須我與你一道?”

姜緣搖頭道:“今請玄帝前來,已是勞累,怎敢教玄帝再往。然我曾得消息,九鼎之一,似在此‘二百里蘭山’之處,玄帝若有意,可與我一道前往觀看。”

玄帝婉拒,只道九鼎與他無有緣法。

第246章 廣心十四字輩,收徒第162章 多有不法,水猿大聖(求月票)第九章 姜緣陽壽盡第221章 封使君,人變作妖第271章 真人識鼎第138章 心猿正直行中道,木母癡頑貪口舌第155章 行者借扇第128章 八石五金,四聖試心第301章 沉香心頑劣,真人見妙樂第139章 行者遭戰敗,聖嬰顯神威第249章 天蓬真君,紫微大帝所爲何事第四十二章 真見求救第284章 紫微帝君轉生101.第100章 齊天大聖亂天,姜真人候牛王(4k)第65章 萬壽山五莊觀第126章 大聖歸方寸山,結識顯聖第319章 紫微帝君歸位,沉香懈怠第167章 真人法天象地,行者至獅駝山第209章 真君鬥悟空,誰勝誰敗第103章 今時怎見真猴王,真人神通降大聖(4k)第306章 三災之氣,李隆基第257章 捉拿三聖母,重陽當轉生第291章 轉生梁州,八戒心憂第197章 唐僧換經,無字真經第109章 李興實即沙悟淨,隨老君上天第109章 李興實即沙悟淨,隨老君上天第67章 藥氣休漏泄,溫養周天竅第61章 烹煉功成第204章 牛王鬥蛟魔【除夕快樂】第150章 一體二心難分辨,尋求真人辯真假(求月票)第242章 何時開府,長養青牛於下界第三章 姜祖第265章 八戒上天,受杖百下第115章 金蟬貶多時,小仙正是南瞻部洲生人(求月票)第325章 衆仙參見,天帝寬廣第148章 真人師相,六耳獼猴將現(求月票)第128章 八石五金,四聖試心第241章 取得青鼎,左良當入門下第297章 禮不爲重,王母誕辰第113章 外丹道難,西遊將始(求月票)第五十五章 採藥功成第265章 八戒上天,受杖百下第三十二章 鬥虎第123章 顯聖來訪,白鹿攔路法林第241章 取得青鼎,左良當入門下第192章 真人再入靈山第105章 真見功成,大鬧天宮第七章 元神指路第323章 真人回山,請天蓬照拂第142章 糊塗鬼,取經人行至金兜山第109章 李興實即沙悟淨,隨老君上天第149章 行者二心生,真人教徒重陽(求月票)第71章 九轉成丹之法101.第100章 齊天大聖亂天,姜真人候牛王(4k)第七章 元神指路第214章 對弈,老君言煉丹第146章 悟空請師兄,真人降青牛(求月票)第154章 悟空二戴金箍(求月票)第151章 真人妙法識六耳,一體再無二心生(加更,求月票)第三十四章 正道難第187章 龍王修行之難,真見當爲佛第326章 王母莊嚴,牛魔劫數第265章 八戒上天,受杖百下第五十章 立鼎第206章 冀鼎收水第287章 欺人易,欺己難第225章 水官大帝,當往青州第311章 惡蛟跟腳,呂岩鬥妖第161章 真人入閻浮世界第159章 行者過火焰山,今見真武如見我第四十二章 真見求救第三十二章 鬥虎第206章 冀鼎收水第174章 如來再問真人,獅駝山三魔大敗第219章 恐我死後,祖宗不諒第三十六章 待丹成日,妖邪喪膽,鬼神驚懼第112章 青牛借鼎,烏精不沉兔髓不飛第182章 冀州有王氣,恩將仇報第242章 何時開府,長養青牛於下界92.第91章 醒時之狀,悟空心猿變(二合一章節)第292章 武周氣數減半第182章 冀州有王氣,恩將仇報第233章 蟠龍柺杖顯神威第147章 牛王聚兵馬,欲難孫大聖(求月票)第十五章 靈臺方寸山第二十四章 窯頭土坯第292章 武周氣數減半第246章 廣心十四字輩,收徒第88章 悟空丹道小成第116章 真人論法如來,賭賽真經第五十七章 習火候91.第90章 悟空丹成(二合一章節)第245章 再臨福陵山,終歸方寸山96.第95章 師兄弟地府相見(4k)第203章 蛟魔王作祟第五十二章 採藥第191章 九靈元聖來路第223章 念動便可遣山調將,再修律法第五十四章 童兒採藥第65章 萬壽山五莊觀
第246章 廣心十四字輩,收徒第162章 多有不法,水猿大聖(求月票)第九章 姜緣陽壽盡第221章 封使君,人變作妖第271章 真人識鼎第138章 心猿正直行中道,木母癡頑貪口舌第155章 行者借扇第128章 八石五金,四聖試心第301章 沉香心頑劣,真人見妙樂第139章 行者遭戰敗,聖嬰顯神威第249章 天蓬真君,紫微大帝所爲何事第四十二章 真見求救第284章 紫微帝君轉生101.第100章 齊天大聖亂天,姜真人候牛王(4k)第65章 萬壽山五莊觀第126章 大聖歸方寸山,結識顯聖第319章 紫微帝君歸位,沉香懈怠第167章 真人法天象地,行者至獅駝山第209章 真君鬥悟空,誰勝誰敗第103章 今時怎見真猴王,真人神通降大聖(4k)第306章 三災之氣,李隆基第257章 捉拿三聖母,重陽當轉生第291章 轉生梁州,八戒心憂第197章 唐僧換經,無字真經第109章 李興實即沙悟淨,隨老君上天第109章 李興實即沙悟淨,隨老君上天第67章 藥氣休漏泄,溫養周天竅第61章 烹煉功成第204章 牛王鬥蛟魔【除夕快樂】第150章 一體二心難分辨,尋求真人辯真假(求月票)第242章 何時開府,長養青牛於下界第三章 姜祖第265章 八戒上天,受杖百下第115章 金蟬貶多時,小仙正是南瞻部洲生人(求月票)第325章 衆仙參見,天帝寬廣第148章 真人師相,六耳獼猴將現(求月票)第128章 八石五金,四聖試心第241章 取得青鼎,左良當入門下第297章 禮不爲重,王母誕辰第113章 外丹道難,西遊將始(求月票)第五十五章 採藥功成第265章 八戒上天,受杖百下第三十二章 鬥虎第123章 顯聖來訪,白鹿攔路法林第241章 取得青鼎,左良當入門下第192章 真人再入靈山第105章 真見功成,大鬧天宮第七章 元神指路第323章 真人回山,請天蓬照拂第142章 糊塗鬼,取經人行至金兜山第109章 李興實即沙悟淨,隨老君上天第149章 行者二心生,真人教徒重陽(求月票)第71章 九轉成丹之法101.第100章 齊天大聖亂天,姜真人候牛王(4k)第七章 元神指路第214章 對弈,老君言煉丹第146章 悟空請師兄,真人降青牛(求月票)第154章 悟空二戴金箍(求月票)第151章 真人妙法識六耳,一體再無二心生(加更,求月票)第三十四章 正道難第187章 龍王修行之難,真見當爲佛第326章 王母莊嚴,牛魔劫數第265章 八戒上天,受杖百下第五十章 立鼎第206章 冀鼎收水第287章 欺人易,欺己難第225章 水官大帝,當往青州第311章 惡蛟跟腳,呂岩鬥妖第161章 真人入閻浮世界第159章 行者過火焰山,今見真武如見我第四十二章 真見求救第三十二章 鬥虎第206章 冀鼎收水第174章 如來再問真人,獅駝山三魔大敗第219章 恐我死後,祖宗不諒第三十六章 待丹成日,妖邪喪膽,鬼神驚懼第112章 青牛借鼎,烏精不沉兔髓不飛第182章 冀州有王氣,恩將仇報第242章 何時開府,長養青牛於下界92.第91章 醒時之狀,悟空心猿變(二合一章節)第292章 武周氣數減半第182章 冀州有王氣,恩將仇報第233章 蟠龍柺杖顯神威第147章 牛王聚兵馬,欲難孫大聖(求月票)第十五章 靈臺方寸山第二十四章 窯頭土坯第292章 武周氣數減半第246章 廣心十四字輩,收徒第88章 悟空丹道小成第116章 真人論法如來,賭賽真經第五十七章 習火候91.第90章 悟空丹成(二合一章節)第245章 再臨福陵山,終歸方寸山96.第95章 師兄弟地府相見(4k)第203章 蛟魔王作祟第五十二章 採藥第191章 九靈元聖來路第223章 念動便可遣山調將,再修律法第五十四章 童兒採藥第65章 萬壽山五莊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