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0章 左良天師,心中慈悲(求月票)
話表荊州一帶,左良不緊不慢的趕路,終是趕至南瞻部洲荊州一帶,他自西牛賀洲而來,沿途所過,見着周遭民不聊生,其心生憐憫,故行走有過,遇着有生命之危之人,他都會盡力救助一二。
一來二往,左良在人間有了些許名聲,世人皆稱其爲‘天師’,意在上天所賜,解救世人之師長。
左良對於這等名聲,並不在意,他一心趕往,欲要與牛魔王相會,渡其劫數。
他騎着白鹿前行,行至荊州一城中,見着街道兩旁,到處皆是窮困潦倒的流民躺着,一時之間,他不知該如何是好。
左良嘆息一聲,下了白鹿,便要救治這些流民。
白鹿見之,口吐人言,說道:“苦海無邊,你救不完的,正淵,當是正事爲主,莫要再救治。”
左良搖頭說道:“救不完亦要救,你教我如何能視若無睹,見之不顧而離去?”
白鹿說道:“似這等流民,你行走至任何一處,皆有無數,如今乃是人間亂世,此爲必不可免之行,你救得此一地,他處的,你又該怎救?”
左良說道:“此我管不得那般多,但我所見,我便是要救。”
白鹿嘆息,說道:“你與老爺,十分相似。”
左良問道:“此話怎說?”
白鹿說道:“老爺對待世人,亦會留些光陰與世人,給予自渡之機,若其願意自渡得,便可自出苦海,若其不願,便不再理會。你也會留光陰與世人,但路過見世人苦難,會盡力救之一二,心中皆有慈悲。”
左良搖頭說道:“不可與師父比較,你卻言說有過。”
白鹿說道:“你瞧着,這股子謙虛,亦與老爺相同哩。但你救治流民無有過錯,可要當心,莫教誤了時辰,使牛王身陷劫數,那時你卻悔之晚矣。”
左良說道:“你且安心,我心中有數。”
說罷。
左良不再與白鹿多言,起身去照看那些流民。
他一一詢問那些流民身中有何疼痛之處,若有病魔纏身,他則是施以符法,教其病魔盡去,若有無家可歸者,他會取出一些銀兩,爲其尋個出路。
一時之間,左良進入,教城中流民盡去,無數流民無不感念其恩德,在知曉其乃‘天師’後,皆自發跟隨在其身後,以免有宵小傷得天師。
左良行在城中,見着身後數以百計之人跟隨,他只得回身拜禮,說道:“諸位,莫再跟隨,你等跟隨我,人數許多,卻教擁擠,快些散去,各行門道。”
流民皆是跪伏,說道:“但恐宵小驚擾,天師與我等救命恩情,我等定當相護,望請天師准許我等護持,待天師遠去,我等再是散去不遲。”
左良搖頭說道:“無須如此,但你等聚衆,卻易生變,安心離去,不消多禮。”
流民說道:“請天師准許我等護持,我等不願離去。”
左良十分無奈,但他再三勸阻,最終那些流民只得聽從其吩咐,各自散去,然則散去之前,留下了數十位身形魁梧的青壯護衛。
左良見着數十位青壯在,正是要在勸阻一番,教其離去,他怎個須得護衛,他有法力在身,斷然不懼等閒之輩,但那些青壯卻是不願,執意護衛。
左良無奈,只得聽之任之。
青壯說道:“天師,卻是我等之過,我等未有精湛武藝,只得以人數護衛,若我等有精湛武藝,留一二人護衛即可,那時天師定不會生此煩擾。”
又有青壯說道:“有聞附近有一山,山中有一村,那村名作李山村,村中有一人,曾以武藝退妖邪,使那山中魑魅魍魎,俱不敢侵犯,十分了得,可稱一句萬人敵也。若我等有那武藝,便不須這般多人護持,留一人足矣。”
左良聞聽其言,有些好奇,問道:“但聞得你等所言,有人可使武藝退得妖邪?竟是這般了得?”
青壯說道:“天師有所不知,此乃最近這一帶的傳聞,乃是言說一山中出了妖邪,那妖邪十分可惡,竟是要拿山中三個村子,全數供奉於他,若不供奉,便要屠滅村子,這等威脅下,那三個村子,有一個被屠滅,一個則是選擇供奉,還有另一個,卻是出了個了不得的人物。”
左良問道:“這了不得的人物,可是以武藝退妖邪之人?”
青壯點頭說道:“正是,正是。天師,那人十分了得,據說乃是姓牛的,天生神力,有着一身通天的武藝,那山中妖邪,據說糾纏着一批魑魅魍魎,意圖侵犯那李山村,當時李山村混亂不堪,人人皆選擇供奉,以此活命,但那牛壯士卻不以爲然,只說有他看守村中,但他不曾身亡,妖怪絕無進犯,不消供奉,如此這般,方纔教村中上下一心,抵禦妖怪,最終那牛壯士,果真是打退了妖怪,其武藝事蹟爲他人所知。若是有牛壯士那等本事高強之輩爲天師護持,那般方纔是真安心。”
左良說道:“竟有這般人物,卻教我十分好奇。”
有青壯說道:“不若我等去請得牛壯士來,說不得那牛壯士聞聽乃爲天師護持,便欣然而來。”
又有青壯開口說道:“甚難,甚難。有聞其有個妻子,卻快生子,故那李家子前往相請,不曾將之請出,說來,其妻子亦有古怪在身。”
許多青壯皆表示不明,紛紛詢問,牛壯士妻子有何古怪。
左良亦有不解,願是聞聽。
青壯答道:“常人生子,十月懷胎,瓜熟蒂落,便是出生,我等俱是這般,但那牛壯士之妻卻有不同,據說其懷胎已有十二月之久,但如今尚未生出子嗣來,你等言說,這等古怪不古怪?”
有青壯說道:“卻是古怪,莫非這是個妖怪不成?常人怎有懷胎十二月不生之事。”
有個瘦弱些的青壯站出,說道:“幼時曾聞聽那說書先生,言說過那傳聞中的神仙,三壇海會大神,其曾便爲人時,便是懷胎三年六個月方纔出生,後來位列仙班,成爲神仙,莫非那牛壯士之妻腹中之子,亦是個神仙不成。”
那青壯搖頭說道:“神仙怎會這般常見,卻是不能。”
左良搖了搖頭,聽得這些青壯所言,心中卻隱隱有個猜測,他在使那些青壯尋個道兒歇息時,喚來白鹿,與之言說,他猜測此牛壯士乃牛魔王。
白鹿聞聽,即是說道:“正淵,你今有修行,老爺曾言你正果將成,法力不淺,再者,你今奉老爺法旨而出,得老爺莫大法力相護,冥冥之中,自有不同之處,可與牛王有緣法牽絆,心有所感,你有此猜測,便足以言說,那定然乃是牛王。”
左良說道:“我雖有法力,但我仍是個修行淺薄之輩,能有此感,必然是師父法旨所給予,我卻是初次有這般心有所感之用,師父如今法力,真是深不可測。” 白鹿說道:“老爺法力如今自是了得,昔年我跟隨老爺之初,便知老爺日後定是能成就不凡,如今果不其然,老爺已是近大法力。”
左良聞聽得此言,笑道:“仙鹿,你跟隨師父有多少年數了?”
白鹿低頭沉思許久,說道:“數不清哩。但有一千多年,乃昔年老爺尚未成道前,我便跟隨老爺,爲老爺腳力,那時老爺與老祖初至山中,開闢洞府,我等靈獸爲聽道音,常常聚在仙府外,乃老爺安置我等,後來老爺下山降妖,我便爲老爺腳力,馱老爺前去降妖,這般一來二往,便是跟隨老爺,今一千多年,今這般一想,卻是十分感慨。”
左良說道:“竟不曾想,仙鹿跟隨師父,已有一千多年,卻是難得。”
白鹿答道:“但我修行一千多年,修行法力比你卻有不及,你那五雷正法,甚是了得。”
左良忽是問道:“仙鹿,但不知可否與我言說一番,師父昔年尚未成道時之事?”
白鹿不解其意,問道:“你欲知何等之事?”
左良說道:“師父尚未成道前,是如何修行的?”
白鹿沉吟許久,說道:“此我卻是不知,非我不願與你言說,而是我果真不知,老爺昔年尚未成道之前,多在府中修行,常常靜修便是數十載,乃至於近百載,下山之事,更是近乎於無,一心修行,不生二心,如此反覆千載,方纔成道,便是成道後,非有大事,亦不會下山。”
左良嘆息道:“師父修心堅定,非我能比,若教我千載一心修行,恐我難以做到。”
白鹿說道:“莫與老爺比較,三界內外,能與老爺比較者甚少。再者言說,你今修行不弱,亦是個難得的修行之人。”
左良點頭說道:“卻不再多言,當是前往,與牛王一見,以免其身陷劫數之中。”
白鹿說道:“當是如此。”
左良在與白鹿言說完畢後,便轉身尋得一衆青壯,言說將去尋那牛壯士之事。
有青壯聞聽,問道:“天師可是欲去尋牛壯士,教其爲天師護持?”
左良搖頭說道:“非是如此。但聞牛壯士之妻腹中之子有些古怪,故而前往一觀,若是病魔,我卻能救治一番。”
青壯說道:“若牛壯士知得天師這般,定是感恩戴德,誠心爲天師護持。”
左良說道:“不可挾恩圖報,但其有病魔纏身,我則當救護之。”
一衆青壯聞聽,無不以敬佩,皆是願意跟隨左良前往,一路上護持左良。
左良知得若他勸其離去,這些青壯亦不會離去,他無奈只得應下,教一衆青壯與他一道前往。
左良騎上白鹿,一衆青壯在身旁護持,還有青壯爲其牽得白鹿。
一衆浩浩蕩蕩,朝外而去,往那城外山中而去。
……
一衆行得多時,終是行入山中,方纔行上山道,待行入山道,見着山道兩側,陰霧慘慘,狂風呼嘯,教一衆青壯走上來,十分膽怯,他等可是知得此山有妖怪的,他等如今,可謂是‘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
可一衆青壯縱然膽怯,但見着左良尚在,他等只得提起膽氣,爲左良護持,若有妖怪,他等定然不會逃走,蓋因左良於他等有救命之恩,此恩情不可不報。
左良見着一衆青壯模樣,笑道:“若是懼怕,不必相護。你等可回去,此山道離城中不遠,你等往回走,不消多時便能走回去。”
一衆青壯搖頭說道:“不可,不可。我等必是要相護天師,不可離去。”
左良笑道:“你等這般懼怕,爲何不離去?”
一衆青壯說道:“我等蒙受天師恩情,怎能因懼怕而離去?今爲天師護持,生死不懼,能爲天師而亡,我等死之榮幸。”
左良說道:“你等不必如此。”
一衆青壯跪伏在地,說道:“天師,我等果真不懼死亡,望請天師不可再說這等教我等離去之言,我等若是中途離去,必是死亡,而非膽怯逃走。”
左良嘆息一口氣,說道:“罷,罷,罷。既是如此,你等跟着便是,若在山中碰着甚怪事,與我言說,我定護持你等。”
一衆青壯聞聽,皆有笑意,只說他等護持即可,不須左良護持,教左良安生坐着便好。
左良點了點頭,卻不與之多說,他擡頭朝前方張望而去,他有五雷正法於身中,知得此山果真有妖邪,但那些妖邪不成氣候,乃是些小妖罷。
然小妖於一衆青壯而言,亦是難敵之妖。
左良輕輕拍了拍白鹿,教其看護四方,莫教妖邪害了這些青壯。
白鹿發出叫聲,示意其已是知得。
左良方纔安心,與一衆青壯再是往前而行。
行至半途,左良問着身旁青壯,說道:“此處離那李山村,還有多遠距離?”
青壯說道:“天師,尚有半日路途,但此處離李山村不算遠,然則盡是山路,故而有半日路途。天師可是覺疲倦,若是覺疲倦,便先停歇,休息一陣,再是趕路,那時亦不急得。”
左良搖頭,只道趕路便可。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