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落西山藏火鏡,月升東海現冰輪。
清水城外,官道之旁,縣令請辭,摘下官帽,拜得大禮,願跟隨左良。
此方教左良三人皆有些困惑。
左良上前將縣令扶起,說道:“縣尊何至於此。”
縣令不願起身,說道:“請天師准許我跟隨。”
左良說道:“縣尊爲何如此?你乃一地父母官,依我所觀,清水城縣乃中縣,縣尊乃正七品之官也。爲何要來跟隨於我,當那官老爺,權力於心,豈非比跟隨於我而受苦,舒適得多,這又是何苦。”
縣令說道:“如今之朝堂,昏庸無道,天下藩鎮割據,大亂之世,我雖爲一縣之令,但於如今之世,深感無力,上不能挽救朝廷,下不能相護一縣百姓,有何面目爲官?不如跟隨天師,一心修行,如此自有自在其中。”
左良搖頭說道:“你凡心未絕,怎能跟隨於我?”
縣令問道:“天師,爲何言說我凡心未絕?”
左良反問道:“縣尊,你可有家人?”
縣令聞聽,沉默不語,許久之後,說道:“自有家人,除卻族人不言,我有妻一,妾六,子嗣數不勝數。”
左良說道:“你若離去,你可曾想過他等?若無你庇護,他等必是遭殃。”
縣令不知該如何言說。
左良說道:“縣尊,你雖口中言說無德,但我知你心中,存於朝堂希冀,更一心庇護麾下子民,若你離去,你果真捨得?說不得新上任縣令,將會斂財,視子民如無物。”
縣令一動,再說不出話來,拜禮說道:“天師,我已明得,但我當是迴歸去,庇佑治下百姓,爲父母官,則當有父母官之相,我再不如此言說,以至於惹來笑柄。”
左良說道:“縣尊心懷大義,我自看得出,不消多言。”
縣令面露羞愧,說道:“我怎配天師所言。我卻一小人也,因見朝堂無道,爲官無路,見不得半點光明,又見天師出塵,故起追隨天師之心。”
左良笑而不語,不曾多說。
縣令本要起身告別,但忽是轉身,拜禮說道:“天師,但有一言,請天師能爲我解答。”
左良說道:“你且說來,若我能解答,定爲你解答。”
縣令問道:“朝堂可有路?”
左良微微一笑,說道:“此問,該天下萬民來答,而非是我一白身。”
縣令恍然,心中苦澀,拜禮說道:“天師,我已明得,望請天師慢行,若他日有須我之處,遣一人來言,清水城縣上下,願爲天師所用。”
說罷。
他轉身離去,不再停留,跌跌撞撞的轉身離去。
王守望着縣令離去,說道:“先生,縣尊爲何這般失魂落魄?”
左良笑道:“其知心中答案罷。”
呂岩說道:“此縣令雖看似昏庸無爲,實則身有才華,心懷朝堂,但奈何世間無道,其有才華卻是無用。”
左良說道:“苦海之中,似這般之人,豈在少數,師弟,我等且行,趕往青州。”
呂岩拜禮說道:“當是如此。”
二人不再言說,朝青州所在而行。
王守緊隨其後。
……
光陰似箭,不覺半月餘而去。
一衆日夜兼程,終是趕至青州沿海一帶。
呂岩與左良二人未有變化,這些路程於他二人而言,算不得甚,然王守乃凡夫俗子,這般趕路,便有些吃不消,但王守見呂岩與左良着急的模樣,不敢言說苦累,悶頭跟隨,一路走來,風塵僕僕。
待是走入一城中。
左良方纔說道:“且尋個地兒歇息,我這小友,可有些吃不消。”
呂岩回首張望,說道:“乃我之過,未有思及。”
王守見二人這般言說,急身說道:“先生,呂先生,我還能撐得住。”
左良笑道:“莫要逞強,且尋個地兒歇息。”
王守還要說些甚,但見着左良不容置疑的模樣,只得應下。
一衆在城中行得多時,尋了個驛館歇息。
王守嘴邊說着不累,可一到房中,倒頭就睡,未有任何反應。
呂岩見之,有些樂趣,說道:“師兄,此人倒有些樂趣,但你可是要收之爲徒?”
左良點頭說道:“且看他能否堅持,更看他能否明悟。”
呂岩說道:“我見其有些靈性,定能堅持,更能明悟。”
左良說道:“此事暫是不說,但師弟你可知那惡龍來頭?”
呂岩搖頭說道:“但知其作惡,更知其來自北俱蘆洲,餘者盡是不知,師兄可有法子,知他來路?”
左良聞聽,沉吟少許,說道:“請周遭土神山神而來,若論消息,土神山神最是知得。”
呂岩說道:“望請師兄施法,若論這等,我遠不如師兄,我若相招,或其不來。”
左良說道:“術業有專攻罷。”
說罷。
左良即是施法,以五雷正法請周遭土地山神而來。
但其施法,不消半柱香,數位土地山神而趕至,參拜左良。
左良將之一一扶起,說道:“諸位無須多禮,但今趕往此處,將諸位喚來,乃有一事請問諸位。”
土地山神俱是說道:“請法師言說,但我等所指,定與法師解答。”
左良問道:“但不知諸位可知,青州沿海有一惡龍,自北俱蘆洲而來,作祟於這一帶?”
土地山神俱是答話:“知得,知得。”
左良說道:“你等可知其底細,若是知得,儘可與我言說,我與純陽子師弟今來,便爲斬此惡龍。”
土地山神拜禮說道:“二位法師大義!那惡龍盤踞青州東萊郡沿海一帶,但若有漁民近海,便會被其所害,以至於如今無人敢近海,教此一帶百姓十分不便。”
左良說道:“此惡龍是個甚門道?”土地山神說道:“法師,此惡龍出自北俱蘆洲,但其具體出處,我等卻是不知,只知此惡龍乃是個黑龍,善以使槍,手中有個令牌,十分了得,令牌一打,猶如五雷,教人心生畏懼,不戰而退,若是走晚了,便會被其打殺所害。”
左良得到這些消息,朝土地山神拜禮,說道:“勞煩諸位,今時門道我已盡是知得。”
土地山神急慌慌回禮,說道:“不敢當,不敢當。若法師無有他事,我等便先告退。”
左良送別土地山神,在離去之前,言說明日他將奉上一些香燭瓜果,請土地山神受用。
土地山神聞聽,受寵若驚,言說不必。
然左良執意如此。
土地山神等只得受之,連連感謝左良,許久之後,方纔一一離去。
呂岩見之,問道:“師兄,何故結交土地山神?”
左良笑道:“土地山神本是有德有賢者,與之結交,自有好處其中。再者言說,我所修行,乃是五雷正法,本與羣神有關,與羣神交好,定是無錯。”
呂岩說道:“竟是如此。”
左良說道:“師弟,如今已知那惡龍來路,可有法子以應對?”
呂岩說道:“師兄,此惡龍若是如土地山神所言,無有甚可怕之處,但未與之交手,不可不防。”
左良說道:“如聽土神山神而言,那惡龍有一法寶令牌,還有一身好武藝,善使一槍。不知師弟武藝如何,若是與之爭鬥,我卻鬥不得其武藝,我雖修有門道,但未有修習武藝,故教我與之爭鬥武藝,不消一二時,我恐身死道消。”
呂岩拜禮說道:“師兄且安心,我自有三分武藝在身,但我未有身死,那惡龍定不能近師兄身前。”
左良笑道:“若如此,便有勞師弟,我自有法術以助你。”
呂岩說道:“談何有勞之說?本便是我請師兄相助,怎能厚顏言說勞字。”
二人談說之間,已是定下法子,等過幾日,便前往東萊沿海邊,鬥一鬥惡龍。
二人在說完之後,便不再多言,而是各自尋個住處歇息。
……
不覺二三日後去。
此二三日間,左良於城中救治身有病痛的百姓,又請人在海邊搭建一座不小的法壇,準備鬥惡龍。
一日,左良在城中爲百姓看病,使身後王守開藥方。
左良與周遭百姓說道:“檳榔,石榴根皮,此二味藥可治你等之病,你等之病魔,多來自海中,你等飲食裡,常常將那海中之魚蝦生食,以此爲鮮美,然則其中有許多病魔在其中,此藥方可教你等祛除病魔。”
一衆百姓皆是拜禮,謝於左良之恩情。
左良笑着擺手,使一衆百姓離去。
一衆百姓聞令而去,不敢耽擱。
身旁王守有些苦惱。
左良見之,問道:“你爲何這般?”
王守說道:“先生,但我與你學習許久,認不清藥理,此教我十分苦惱,我竟如此蠢笨。”
左良笑道:“你若不知,問我即可,爲何自己苦思,自尋煩擾?”
王守答道:“但恐驚擾,亦恐先生嫌我蠢笨。”
左良搖頭說道:“藥理十分好認,但你記得我所言,天地有數,病理相同,如金木水火土,此應人身。金者,應肺,應鼻。木者,應肝,應目。水者,應腎,應耳。火者,應心,應舌。土者,應脾,應口。故你看病,則看其病源自何處,若是應於火,則多半與心有關,或其心浮躁,或心火作祟,這等乃最常見。”
王守聞聽,只覺恍然,大有收穫,他又是說道:“先生,但如何判斷一人乃應火之病?”
左良一拍王守腦袋,說道:“與你有言,火者在心,在舌,你且看其舌頭,異於常等,便足以斷定。而用藥同等,是藥皆有藥理,藥理亦同五行,如干歸,黃耆,幹歸屬木火之相,黃耆屬土相。故幹歸有補血入心肝之效力,黃耆有補氣入脾之效力。”
王守說道:“如先生所言,以五行之說,斷定病竈,是何等之病,便以何等之藥?”
左良說道:“此爲最基礎之功,尚有五行相生相剋說,人之體各有不同之說,陰陽不等之說,你須學甚多。”
王守大開眼界,朝左良拜禮,感謝左良傳授這等本事與他。
左良笑道:“既你跟隨,我自傳授於你,不必言謝,時候不早,且隨我去尋呂師弟,前往海邊。”
王守摸不着頭腦,說道:“有聞先生近日來,在海邊搭建高臺,不知意欲何爲?此處未有旱災,不須祈雨。”
左良說道:“不須多問,不須多問。且隨我來,到地兒,你便是知得。”
王守聞聽,遂不語,隨左良而去。
二人在驛館得遇呂岩。
一衆遂是離去,朝海邊而去。
行至半途,左良與王守言說,將去降伏惡龍之事。
王守聞聽,戰戰兢兢,說道:“先生帶我尋死乎?”
左良笑罵道:“我怎會帶你尋死。怎個這般與我沒有信心,我既是帶你前往,定然會帶你回來,且安心,若你實在懼怕,便是離去,我不攔你。”
王守問道:“先生果真有降龍的本事,但我初聞,有些心驚,先生莫怪,我定是與先生前往,共同降龍。”
左良聽得其言,笑道:“既如此,那便有勞你了。”
王守慌了道:“先生,此言何意?”
左良說道:“你不是與我言說,要與我共同降龍,既如此牽制那惡龍之事,便交由你了。”
王守錯愕不及,瞠目結舌,他這凡夫,怎能敵龍。
左良與呂岩見之,大笑不止。
……
一二時辰之後,一衆已是行至沿海之處,但見那處海中,波濤洶涌,其勢若共工觸柱,地維欲裂,其聲似夔鼓震天,神鬼皆驚。又見那海中巨鰲潛淵,首難擎浪,巨鯨破浪,脊可通鯨。
左良與呂岩皆教海勢所驚,一時難以回神。
但半晌後,二人方纔回神,一衆行至海邊高臺上。
左良問道:“師弟,有何法子引那惡龍出得海中?若其在海內,我等難以尋之。”
呂岩說道:“我等渡海皆難,入海萬萬不可。既如此,卻該是使法子,誘那惡龍出來纔是。但聞那惡龍,常害出海漁民,不若我裝作那出海之民,逼那惡龍出來,師兄見機將之困在岸上,教其不得逃脫,那時我等再聯手,將之降伏。”
左良自是贊同其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