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章 猴兒見祖師(求月票)

卻說三星仙洞中。瞧這猴兒歸府要拜祖師,曳步近前,在祖師靜室前徘徊不定,但見靜室門半開半合,祖師蜷縮身軀睡在牀榻上。

猴兒等候半晌,終是小心翼翼的入了靜室,跪伏在牀榻前,不敢言語驚擾,只是等候祖師。

不知過去多久,祖師覺來,舒開兩足,披衣盤坐,但見牀前跪着一猴,其面目有靈,妖魔相將去。

祖師佯惱,說道:“你是那來的,怎入我府中,在我室前跪拜。可是那牛聖嬰一時貪玩,不曾關了府門,教你山中猢猻跑進來了?”

猴兒膽戰心驚,朝上磕頭,說道:“師父,師父!弟子非是山中猢猻。”

祖師道:“既你不是山中猢猻,怎個入我府中,莫不是要修行的?”

猴兒道:“師父,弟子乃是悟空!”

祖師沉吟良久,說道:“你說的是我那第十小輩的徒弟悟空?”

猴兒道:“正是,正是。”

祖師說道:“絕無可能,我那小徒,生有靈相,怎是你這猢猻能比較?再說,我已趕他出師門,怎個又曾回來。”

猴兒聞聽,悲從心來,眼中噙淚,說道:“師父,弟子果是悟空,教師父失望,弟子不曾學好,一心賣弄,今時教大師兄所助,方得回正道,請師父恕我之罪,弟子再不敢放肆,但請師父恕罪,恕罪。”

祖師離了牀榻,上前將猴兒扶起,說道:“莫作姿態,我不曾怪你,與你相戲罷,你今二心除,重修正道,我亦喜說。”

猴兒止不住淚如泉涌,放聲大哭。

祖師使猴兒坐於蒲團之中,說道:“你這猴兒。”

猴兒垂淚道:“弟子唯恐師父怪罪,久不曾拜,弟子無禮,無禮。”

祖師道:“我怪的乃是你那二心,非是你也。且起,且起。”

猴兒在室中與祖師談說許久,師徒二人終是放下芥蒂,重修師徒情。

猴兒叩拜道:“師父,弟子願在您前盡孝,不再離去。”

祖師落座蒲團,問道:“先前聞你大師兄言說,你保唐僧西行取經,重修正道,一心得個正果。怎個今時言說在我前盡孝,你可曾功成?”

猴兒道:“師父,弟子不曾功成。”

祖師道:“既是不曾功成,怎不去西行,待功成再歸家中不遲。”

猴兒道:“我遭那唐僧貶去。”

祖師聞聽,遂使猴兒將事由與之分說。

猴兒不敢隱瞞,將此間種種,包含從前教趕過一次的事情,悉數說出。

祖師聽言,面上有怒,說道:“豈有此理。你且去尋你大師兄,讓其爲你討個公道,這西行路,不去也罷。”

猴兒猶豫再三,拜道:“師父,有道是‘有始有終’,弟子已行此路多載,不可輕言放棄,當爲此路行個‘終’來。”

祖師道:“你有此心,便是修行有進。罷,罷,罷。你且與你大師兄分說,教他爲你討個公道再談西行之事。”

猴兒叩拜道:“是,師父。”

祖師擺手道:“且去,且去。”

猴兒不敢再擾,拜得大禮後離去室中,自靜室而離,復行至真人靜室。

真人室門大開,正在其中等候。

猴兒上前再拜,將與祖師言說之事,相告於大師兄。

姜緣聽之,笑道:“你且安心在府中住下,我自有爲你討個公道來。”

猴兒道:“是,師兄。”

姜緣道:“師弟,你頭上那金箍,可有些不適?”

猴兒聞聽,面有喜色,說道:“大師兄,你有法子與我去掉這金箍?不瞞大師兄,師弟曾以金箍棒等諸般法子,或敲或打,或雷劈或火燒,俱耐不得這金箍。師弟曾請於菩薩,但菩薩只言說,無法可解,此金箍乃是如來所賜,解不得。”

姜緣道:“此金箍兒,自有解法,西方牟尼尊者曾與我言說過解法,我可爲你解得。”

猴兒將腦袋伸出,說道:“既如此,請大師兄爲我解了這金箍兒,大師兄你是不知,因此金箍兒,使我多磨難矣。”

姜緣笑了笑,不曾言說,只念鬆箍兒咒。

少頃間,猴兒覺頭上金箍兒一鬆,遂將金箍兒拿下,喜不自勝,手之舞之,足之蹈之,好不歡喜。

猴兒道:“此金箍兒與我磨難許多,我教毀去。”

姜緣攔下,說道:“箍兒乃是個寶貝,悟空你若不要,與我罷。”

猴兒雙手呈上,說道:“大師兄若要這害人的物,拿去,拿去。”

姜緣接過金箍兒,笑道:“既如此,你且去,你那室中,不曾有人所動,一切如舊。”

猴兒大喜,叩拜姜緣,方纔離去。

姜緣望着手中金箍兒,遂將真見喚入。

真見入內,拜見真人。

姜緣將金箍兒與他,說道:“你且將這金箍兒放在府門前,何時悟空言說須此物,你使他去府門前拿走。”

真見接過,不解其意,問道:“大師兄,怎說?”

姜緣說道:“此金箍兒,有教人定身中五人之用,悟空不喜此物,然其修行,尚未功成,正易功敗垂成之際,待其自省,自來要金箍兒。若教他人哄戴,終爲不美,自省而戴,方是修行。”

真見拜道:“大師兄,我明矣。”

真見接過金箍兒,往府門放置,暫是不提。

……

話表西行路上,取經人一衆正是不耐,唐僧在路邊枯坐。

唐僧說道:“早前我使悟能去那猢猻花果山中取得行李,我等再是西行,不再要那猢猻護持,任那猢猻是假猢猻,亦或真猢猻,絕不用他。可悟能去取行李,怎這般時日不曾歸來。”

沙悟淨侍奉在旁,說道:“師父,二師兄平日亂言亂語,常說教分行李,你分多些,我分少些。今大師兄不在,他獨身去取行李,莫不是中途取了行李,拐道往高老莊去,用行李換金銀,做他女婿去了。”

唐僧聞聽,唬得魂飛魄散,悲聲道:“我自得菩薩指點,大唐皇帝旨意,西行取經,沿途不知行得多久,經歷萬千苦難,怎個今時行李盡去,通關文牒不在,再無西行之能。”

正是‘木母不得心猿制,必生禍心欺正主’。

沙悟淨道:“師父莫憂。待我去尋他,先去花果山,再去高老莊尋他,若是尋不得,我再往南海去,拜見菩薩。”

唐僧道:“悟淨,你若去得,恐妖魔來害,無人護我。”

沙悟淨聞聽,百般嘆息,自無法子,只道大師兄不在,齊心不得,這般如何能取經。

沙悟淨說道:“師父,不若等大師兄歸來,收下大師兄,不然二師兄那性子,定生疲懶,須是大師兄才能教他收心。”

唐僧沉吟良久,說道:“但恐他作惡殺生。”

沙悟淨道:“師父,近些時日來,大師兄何曾殺生?乃前些日子,身子不適,再出此事,守不住心神,方纔有所過錯。”

唐僧道:“既如悟淨你所說,那便饒悟空,待悟空歸來,教其去將八戒與行李帶回。”

沙悟淨深深的唱了個喏。

二人在路邊等了數日,既不曾等得悟空歸來,亦不曾等得八戒挑行李回來。

悟淨無法,只得拜請白龍馬,想要其去請菩薩,來主持大局。

白龍馬得了命令,再現龍身,掙着身子,往南海而去。

……

白龍騰雲多時,終是行至南海落伽山中。

白龍現身落伽山,惠岸尊者將其攔下,細細一看,認出來者,說道:“你不正是西海龍太子敖烈?怎不同唐僧西行,來落伽山作甚。”

白龍將事由與惠岸尊者講說。

惠岸尊者聞聽,問道:“大聖尚未曾歸去,悟能亦去取行李,不曾歸來?”

白龍道:“正是如此,故我師父在路邊枯坐許久,不知所措,悟淨師兄遣我來與菩薩分說。”

惠岸尊者即入潮音洞中,報與觀世音菩薩。

菩薩即喚白龍近前,再問事由,問畢,說道:“悟空二心已除,既是不曾歸去,料是在方寸山中,你且與我一道,去方寸山中一走。悟能那處,待悟空歸來,遣悟空去尋。”

白龍道:“謹遵菩薩教誨。”

菩薩不敢有誤,喚惠岸尊者爲護法,駕祥雲同白龍,往靈臺方寸山而去。

不消多時。

菩薩徑落三星仙洞前,將祥雲散去,落在仙府前,自有尊者上前叩門。少頃間,真人上前將府門打開。

真人與菩薩見禮,待是禮畢,真人將菩薩一衆迎入樓臺之中,設席以待。

真人問道:“菩薩此來,可爲悟空事來?”

菩薩坐於右席,說道:“正是。曾聞敖烈來言,悟空不曾再往西行,料悟空今在方寸山中,故來一問。”

姜緣笑道:“勞煩菩薩前來,卻不曾與菩薩言說,悟空不去西行了,金箍兒我已教拿下,望請菩薩另擇一人,保唐僧西去。”

菩薩嘆道:“真人,此西行,既是爲佛法東傳,亦爲衆生也,再者爲取經一衆之修行,怎能言棄。”

姜緣道:“非我不使悟空西行,乃唐僧欺人太甚,屢趕悟空。”

菩薩聞聽,遂使惠岸尊者與敖烈等離去,席間獨二人在,菩薩合掌道:“真人,如何能使悟空歸來?”

姜緣道:“菩薩,我果不欲使悟空前往,家師亦有此意。然悟空一心求個功成,方纔有意再走西行路。菩薩,我不欲多言,只消唐僧往方寸山來,親請悟空,方使悟空歸去,保他西行。”

菩薩道:“真人,若是行至方寸山,縱有白龍馬做腳力,亦須一年半載不可。”

姜緣笑道:“此亦爲劫難。”

菩薩聞聽,知了真人之意,遂說道:“既如此,便差唐僧往方寸山來,請得悟空歸去。方寸山亦作西行,自無不可。”

姜緣與菩薩談說,二人定下此意,要教唐僧往方寸山來。

菩薩與姜緣說完,便帶惠岸尊者與敖烈離了方寸山,往高老莊而去。

……

姜緣相送菩薩離去,他正要回靜室之中,行至路上,但見有個猴兒正在前邊鬼鬼祟祟。

真人指定前方,說道:“你這猴兒,跟着我作甚?”

猴兒方纔走出,近前拜禮,說道:“大師兄。”

真人領着猴兒回到靜室,盤坐蒲團,又取一蒲團,使猴兒落座,說道:“猴兒,你來尋我,可是爲菩薩前來之事?”

猴兒抓耳撓腮,說道:“大師兄,正是,正是。”

姜緣笑道:“你這猴兒,怎還性急。菩薩所來,乃爲教你再取保唐僧去,我與菩薩言說,使唐僧來方寸山請你,你方纔過去,若唐僧不來,你絕不許去保唐僧。”

猴兒拜道:“大師兄,我明矣,今時我不曾有金箍兒,那老和尚念舊話兒經,亦奈不得我哩。”

姜緣道:“悟空,你覺金箍兒有何用?”

猴兒提起箍兒,咬牙切齒,說道:“那箍兒乃是個禍害,教我頭痛欲裂。”

姜緣笑道:“這些時日,悟空你在府中隨我修行,莫要忘了。”

猴兒自是拜禮應答,不敢有誤。

真人遂使猴兒離去。

悟空剛是出了靜室,行出瑤臺小道,正要歸室修心,忽見紅孩兒從府外走來,遠遠的呼喚他。

悟空走近了些,說道:“賢侄,你在此處作甚?”

紅孩兒走出,說道:“老叔,我先前去外練武哩。”

悟空笑道:“賢侄果勤,教我那長兄勤多哩。昔年我與你父結拜爲兄弟,日間飲酒作樂,不曾有你這般日日練武。”

紅孩兒問道:“老叔,我父往前一如你這般,有些妖魔相不成?”

悟空說道:“我等七兄弟,一般模樣,那時俱是修行不修心之輩,長得自有妖魔相。”

紅孩兒道:“老叔,我父與你俱行正道,尚有五個叔叔,去了何處?”

悟空笑道:“不曾知得哩。昔年我教如來壓在五行山下,久不曾聞,多是在那北懼蘆洲等處,佔山爲王。”

猴兒說罷,拉扯着紅孩兒,說道:“賢侄,走,走,走。你先前不是曾有言,要老孫教你練武,今有閒時,老孫便教你一二武藝,你且好生學着。”

猴兒拉扯着紅孩兒,便往府外走去,叔侄二人要演練武藝。

第334章 一別兩寬,決心誕子第131章 鬧觀有理,姜緣首徒將現第423章 菜無心可活,人無心可活否第67章 藥氣休漏泄,溫養周天竅第204章 牛王鬥蛟魔【除夕快樂】第68章 大仙相助第172章 三魔敗逃,唐僧有悟(求月票)第395章 重陽贈靈果,半部論語治天下第207章 蛟魔王終降,汾水之物第393章 當下山而行,養馬好手第384章 諸仙相助,壽星當先第373章 老祖氣象,禹王三寶第三十四章 正道難第156章 牛王斗大聖(求月票)第253章 靈獸擒青牛,顯聖修律法第361章 左良心靜,天生異象96.第95章 師兄弟地府相見(4k)第279章 王玄昭,心正邪退第十三章 西路金光大顯明第七章 元神指路第72章 牽牛童兒,功完隨作佛和仙第268章 玄冥老母之惡,孫悟空入地府第247章 不敢爲天下先,與九鼎緣法深厚第333章 嚴氏多驚恐,劫數不自知第149章 行者二心生,真人教徒重陽(求月票)第131章 鬧觀有理,姜緣首徒將現第77章 上架感言第322章 沉香再鬥二郎神,悟空相助第255章 傳五雷法,牛王得神兵第339章 禪道之妙,苦海無邊(求月票)第245章 再臨福陵山,終歸方寸山第三十五章 二神阻道第374章 沉香斗犬,真君之意第58章 淺談火候第308章 呂煜更名呂岩,跟隨修行第118章 菩薩借人,八十一難第77章 上架感言第215章 煉丹神通即爲開天闢地第218章 金丹贈左良第119章 金角銀角下界,唐僧西行第十章 口開神氣散,舌動是非生第248章 重陽終難成,紫微大帝第152章 猴兒見祖師(求月票)第282章 呂煜之惑,紫微下凡第296章 左良請幽冥,真人上天界第396章 五行山壓嗔心,緊箍咒束妄念第73章 人全天地數第413章 萬壽國事了,四十九載即開府第381章 左良接見,豬八戒鬥左良第370章 魔羅,緊那羅菩薩第296章 左良請幽冥,真人上天界第204章 牛王鬥蛟魔【除夕快樂】第308章 呂煜更名呂岩,跟隨修行第244章 禳星之法,沉香一夢92.第91章 醒時之狀,悟空心猿變(二合一章節)第87章 悟空得長生道第388章 此非吾道,其勢已成第131章 鬧觀有理,姜緣首徒將現第58章 淺談火候第199章 五人受封,鬥戰勝佛第266章 赦罪,賞鼎宴第316章 李白入長安,此月非彼月第79章 百八大法第373章 老祖氣象,禹王三寶第228章 重陽修行有惑第64章 昔年寶樑國第104章 八卦爐煉大聖,牛嚼牡丹第87章 悟空得長生道第169章 祖師暗藏玄機救悟空(求月票)第282章 呂煜之惑,紫微下凡第222章 二神懼死,而非於你第267章 北懼蘆洲玄冥老母【月票加更】第144章 姜真人上天,兜率宮走牛(加更,求月票)第297章 禮不爲重,王母誕辰第180章 行者勸八戒,國丈爲白鹿第89章 三緘其口(求月票)第二十五章 紫氣東來第二十二章 姜緣鬥妖第238章 玄帝親臨,九鼎所在第265章 八戒上天,受杖百下第231章 鐵柺李往事第四十五章 護其一程第333章 嚴氏多驚恐,劫數不自知第352章 瘟神,呆子尚在蒸籠第367章 蓬萊仙島,三星第141章 行者終敗聖嬰,紅孩兒歸方寸103.第102章 大聖神通欺天,真人領旨降猴(4k)第345章 左良得令牌,王守得學醫第277章 苦海難渡,顯聖外甥第234章 萬法不侵,青牛終敗第373章 老祖氣象,禹王三寶第173章 一念才生動百魔,修持最苦奈他何第305章 老君可爲老師,帝君終功敗第319章 紫微帝君歸位,沉香懈怠第五十七章 習火候第120章 大聖出山,六耳獼猴之說第十七章 心猿定性,姜緣入道第370章 魔羅,緊那羅菩薩第250章 紫微大帝意下凡,永興正道第327章 左良下山,牛精入夢
第334章 一別兩寬,決心誕子第131章 鬧觀有理,姜緣首徒將現第423章 菜無心可活,人無心可活否第67章 藥氣休漏泄,溫養周天竅第204章 牛王鬥蛟魔【除夕快樂】第68章 大仙相助第172章 三魔敗逃,唐僧有悟(求月票)第395章 重陽贈靈果,半部論語治天下第207章 蛟魔王終降,汾水之物第393章 當下山而行,養馬好手第384章 諸仙相助,壽星當先第373章 老祖氣象,禹王三寶第三十四章 正道難第156章 牛王斗大聖(求月票)第253章 靈獸擒青牛,顯聖修律法第361章 左良心靜,天生異象96.第95章 師兄弟地府相見(4k)第279章 王玄昭,心正邪退第十三章 西路金光大顯明第七章 元神指路第72章 牽牛童兒,功完隨作佛和仙第268章 玄冥老母之惡,孫悟空入地府第247章 不敢爲天下先,與九鼎緣法深厚第333章 嚴氏多驚恐,劫數不自知第149章 行者二心生,真人教徒重陽(求月票)第131章 鬧觀有理,姜緣首徒將現第77章 上架感言第322章 沉香再鬥二郎神,悟空相助第255章 傳五雷法,牛王得神兵第339章 禪道之妙,苦海無邊(求月票)第245章 再臨福陵山,終歸方寸山第三十五章 二神阻道第374章 沉香斗犬,真君之意第58章 淺談火候第308章 呂煜更名呂岩,跟隨修行第118章 菩薩借人,八十一難第77章 上架感言第215章 煉丹神通即爲開天闢地第218章 金丹贈左良第119章 金角銀角下界,唐僧西行第十章 口開神氣散,舌動是非生第248章 重陽終難成,紫微大帝第152章 猴兒見祖師(求月票)第282章 呂煜之惑,紫微下凡第296章 左良請幽冥,真人上天界第396章 五行山壓嗔心,緊箍咒束妄念第73章 人全天地數第413章 萬壽國事了,四十九載即開府第381章 左良接見,豬八戒鬥左良第370章 魔羅,緊那羅菩薩第296章 左良請幽冥,真人上天界第204章 牛王鬥蛟魔【除夕快樂】第308章 呂煜更名呂岩,跟隨修行第244章 禳星之法,沉香一夢92.第91章 醒時之狀,悟空心猿變(二合一章節)第87章 悟空得長生道第388章 此非吾道,其勢已成第131章 鬧觀有理,姜緣首徒將現第58章 淺談火候第199章 五人受封,鬥戰勝佛第266章 赦罪,賞鼎宴第316章 李白入長安,此月非彼月第79章 百八大法第373章 老祖氣象,禹王三寶第228章 重陽修行有惑第64章 昔年寶樑國第104章 八卦爐煉大聖,牛嚼牡丹第87章 悟空得長生道第169章 祖師暗藏玄機救悟空(求月票)第282章 呂煜之惑,紫微下凡第222章 二神懼死,而非於你第267章 北懼蘆洲玄冥老母【月票加更】第144章 姜真人上天,兜率宮走牛(加更,求月票)第297章 禮不爲重,王母誕辰第180章 行者勸八戒,國丈爲白鹿第89章 三緘其口(求月票)第二十五章 紫氣東來第二十二章 姜緣鬥妖第238章 玄帝親臨,九鼎所在第265章 八戒上天,受杖百下第231章 鐵柺李往事第四十五章 護其一程第333章 嚴氏多驚恐,劫數不自知第352章 瘟神,呆子尚在蒸籠第367章 蓬萊仙島,三星第141章 行者終敗聖嬰,紅孩兒歸方寸103.第102章 大聖神通欺天,真人領旨降猴(4k)第345章 左良得令牌,王守得學醫第277章 苦海難渡,顯聖外甥第234章 萬法不侵,青牛終敗第373章 老祖氣象,禹王三寶第173章 一念才生動百魔,修持最苦奈他何第305章 老君可爲老師,帝君終功敗第319章 紫微帝君歸位,沉香懈怠第五十七章 習火候第120章 大聖出山,六耳獼猴之說第十七章 心猿定性,姜緣入道第370章 魔羅,緊那羅菩薩第250章 紫微大帝意下凡,永興正道第327章 左良下山,牛精入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