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4章 西聖故事,觀主不易

魏郡外道上,姜緣自老道口中知了‘西聖’之事,他卻不曾想過,昔年他入函谷關,伴老君西出函谷關之事,竟教尹喜記下,流與後世。

如老道所說,關於他的記載並不多,但記載之中,他是一位自西方來的聖人,有休糧守谷之能,數月不飲不食,毫無影響,有降龍伏虎的神力,乃老子的學生,同出函谷關去,了無蹤跡。

但尹喜曾畫一幅他的畫像,流傳後世,以至於有他的神像。

姜緣知得,沉吟許久,他不曾想過,會在後世留下這般傳說,那時他早與尹喜說過,他並非是聖人,怎奈尹喜仍將他記爲聖人。

如今竟有人信奉他,爲他立神像,以他爲信仰立道觀,名爲‘西聖觀’,眼前老道正是那西聖觀觀主。

老道拜在姜緣身前,行得大禮,說道:“先生尊容與西聖神像一般無二,先生相貌堂堂,神滿靈足,定是西聖,還請受我一拜。”

姜緣坦然受之一拜,他說道:“你便這般確信,我乃是你口中西聖?”

老道拜道:“我自幼便親掃西聖神像,一掃便是四十五載,縱是我爲觀主,亦親掃西聖神像,我怎會不識西聖,見先生容顏,我便心中有聲,先生定是西聖。”

姜緣將之扶起,說道:“既你言說,誠心拜我,可能帶我去一觀西聖觀?”

老道喜不自勝,跪伏在地,道:“西聖願往,不勝榮幸,但請西聖隨我來,弟子爲西聖掃清道路,以迎西聖降臨。”

說罷。

老道行到姜緣腳下道路,以衣袖爲姜緣掃開塵埃,虔誠至極。

姜緣要將扶起,老道決計不肯,商議之下,使左良取些樹枝葉子,成一帚子,教老道爲姜緣掃開道路,往西聖觀去。

行至半途,牛魔王駕雲歸來,言說已與城隍言說。

一衆再是往西聖觀而去,行有半個時辰,便見前邊有座小道觀,乃幾座房舍堆在一處而成,有些敗落,門首旁有三字‘西聖觀’。

老道指定那處,說道:“西聖老爺,那兒便是西聖觀,我等無甚本事,只修個微末之法,不得光耀門楣,西聖觀故有些微小。”

姜緣搖頭道:“閻浮世界有言‘麻雀雖小,五臟俱全’,道觀雖小,但觀門前一塵不染,足以見你平日用功打掃。”

老道說道:“誠心敬奉,不敢有誤。”

姜緣道:“且走,入內一觀。”

老道誠心掃道,以迎真人降臨。

少頃間,一衆行至西聖觀前,老道迎真人入內。

牛魔王上下打量,心知此道觀極小,裡邊說不準二十人都不曾有。

老道走入,觀內十幾個道童走出,朝老道拜禮參見,此亦應牛魔王所想,此道觀極小。

老道引道童參見真人,說道:“此便是西聖,乃是我等日日參拜之神仙也,你等莫要失禮,快快參拜。”

那些道童小的只有五六歲,大的有十二三歲,最大的不過十八九歲。

五六歲的道童茫然,只管叩拜。

十二三歲的道童聞聽,問道:“師父,西聖不正是我等祖師爺,我等是否該拜見祖師爺?”

老道聞聽,有些猶豫,他與真人言說,自是知得真人並不知道自己有供奉,更不知有‘西聖’之稱,故他不知當如何是好。

姜緣行至道童身前,輕撫腦袋,說道:“若你等不嫌,稱我一聲先生便是。”

道童等聞聽,俱是拜禮,稱‘先生’。

姜緣笑着點頭,便讓老道喚那些道童離去,老道吩咐一聲,年長道童領着衆等去中堂做功課,真人遂問道:“你法號爲何?”

老道答道:“弟子法號清虛。”

姜緣道:“觀中便只有這些弟子不成?”

老道說道:“弟子無能,只有這些弟子。”

姜緣沉吟良久,不曾言說。

牛魔王上前問道:“這些弟子年幼,修行不曾有成,你這道觀無甚傢俬,年長者只有你,你怎個養活道觀這些弟子的?”

老道答道:“老兄有所不知,我道觀弟子年幼,故不曾有甚法力,我卻身中有一二法力,平日裡鄉人遇着些邪事妖祟,皆會喚我過去一看,若是解決了,便有些銀錢,靠這些銀錢,卻也養得起這些徒弟。”

牛魔王問道:“你這廝,與那書生去降龍,可是要賺些銀錢養着這些弟子?”

清虛說道:“正是,正是。但我不知他要教我降龍,我怎有降龍的本事,卻是我財迷心竅,爲一枚馬蹄金,不曾多問就過去,險些害了性命。”

牛魔王道:“若是一枚馬蹄金,可教你養活觀中弟子數年,你不曾多問亦是正常。”

清虛搖頭道:“老兄,一枚馬蹄金是挺多的,但養不活我這些徒弟數年,你卻不知,我那大徒弟無心修行,今年近二十,當要娶妻,他卻無父無母,我當爲其備足該有之物。”

牛魔王稱讚道:“你卻是個好師父。”

清虛拜道:“當不得,當不得。”

姜緣道:“可能帶我入中堂?”

清虛道:“西聖老爺,此地本爲供奉老爺處,自無不可。”

姜緣搖頭道:“我並不曾有‘西聖’之名,我法號爲廣心,若你仍有心供奉,不若將觀名改上一番,但若無心,亦無大礙。”

清虛只道遵令,他晚些便去改上,清虛帶着真人走入中堂,行入中堂,便見十幾個道童盤坐神像前,正在誦經,道童雖無甚法力,但勝在心誠,異口同聲下,經文聲悅耳。

姜緣朝神像張望,但見那神像果真與他有五分相似,但到底乃是泥塑像,未有他的仙相。

清虛低聲道:“廣心老爺,是我無能,不能爲老爺塑造金身神像,待我日後富足,定會補全。”

姜緣搖頭道:“但你心誠,我自護持,不需金身,僅一泥塑像便可。”

他張望中堂許久,遂道:“你且將記載我的書籍取出,與我一看。”

清虛聞聽,入後房取了數本書籍出來。

姜緣接過翻看,果真看着記載他的一些文字,但記載的並不多,寥寥無幾,多是尹喜所記,也有後來者因尹喜所記,而想象他,從而記下一些故事。

比如其中一本書籍,便有說一篇故事‘漢武帝天漢三年,帝巡東海,尋仙問道,西聖爲帝誠所感,賜靈藥一株。武帝不知妙處,以付外庫’。

簡簡單單的一篇故事,便有西聖的出場。

姜緣見之,無奈一笑,他何時曾與漢武帝見面了,西方聖人這個稱呼,他可從未聽過有人稱呼他。

清虛問道:“老爺,可還有何不對之處。”

姜緣搖頭道:“這些書中所記,多爲虛假,少些觀看。”

清虛抓耳撓腮,說道:“虛假?”

姜緣點頭道:“與你述說無妨,昔年我自西入函谷關,乃爲老子牽牛護法,而非是甚西方聖人,我曾與那時關令尹喜說過,怎奈他不肯相信,記下這些文字。”

清虛道:“還請老爺矯正,我等一心供奉,不知老爺真名。”

姜緣道:“你且記住‘廣心’二字便是,書中文字你知便是,不必宣揚,但你有三分心誠,我便有七分感應,若有危難時,誠頌我名,危難自解。”

清虛聞聽,拜伏於真人身前。

姜緣教清虛備上一間房舍與他,他會在觀中居住七日,期間清虛可來問他修行之事,他會爲清虛解答。

清虛聞言大喜,他再三思量後,再問真人,能否帶一些道童一起。

姜緣自是應允。

清虛遂備上房舍,請真人入住,待是姜緣入住之後,他又準備了兩間房舍給牛魔王與左良。

姜緣入住房舍,他本以爲清虛會迫不及待的入房舍之中詢問修行,但他不曾想清虛並未進來,而是留足時間給他歇息。

真人得知後,滿意他這信徒的心性。

……

不覺夜半深沉,話表魏郡城池處。

城隍親‘請’那書生而來,書生渾渾噩噩間,其魂被帶入城隍府中。

待是入城隍府正殿,城隍一拍驚堂木,啪的一聲,書生如夢初醒,驚慌失措,張望四周,不明自己在何處。

城隍呵斥:“大膽陳清緣,你可知罪?”

書生陳清緣戰戰兢兢的,慌道:“我,我有何罪,這是何處?”

衆鬼判喝道:“此乃城隍府是也。城隍府君當前,還不速速下拜!”

書生慌張跪拜,朝城隍磕頭,不計其數。

城隍道:“你今可知罪?”

書生道:“府君,我一生孤苦,誠誠懇懇唸書,只望考取功名,我何罪之有?”

城隍喝道:“你今還在此胡攪蠻纏?你蒙受一河龍王養育之恩,傳道之恩,不思報恩進取,反害龍王,欲圖謀龍王龍筋,致使龍王大怒,險些水淹郡城,害人無數,幸是有仙人指點,方教龍王息怒,你尚不知悔改,外出尋人,意再害龍王,你莫以爲此事無人知得。”

書生似被道破心事,教人唬得一跌,說道:“你胡說八道,你可有證據說是我做的?”

城隍道:“要想人不知,除非己莫爲,善惡到頭終有報,你這廝,作惡多端,今我已查明,自當判你刑罰!”

書生似知他所做,已被發覺,他顫顫巍巍的問道:“仙人指點龍王?那來的仙人,爲何不指點我!”

城隍道:“你早已見過仙人,乃你無有福氣!”

書生道:“我何時見過仙人?”

城隍說道:“你在城外請人來降龍時,不就曾見過了。”

書生聞聽,方纔那騎鹿之人,竟是仙人,他心生惶恐,竟朝城隍府外就要逃離,耳旁隱聞城隍震怒呵斥之聲,自有公差上前來,要將書生捉拿住。

這書生伸手就施展自己所學,打了三四個公差措手不及,城隍勒令鬼判齊齊出手。

有道是‘雙拳難敵四手’,書生不消多時,便被捉住,城隍大怒,數罪併罰。

……

一夜無話,翌日天曉,姜緣便聽聞觀中道童在誦經,待是誦經功成。

清虛方纔小心翼翼的叩門,詢問姜緣是否需要用茶飯。

姜緣搖頭婉拒,清虛方纔憶起,西聖在書中記載時,曾有數月不飲不食之舉。

這般至午後,清虛方纔來請教真人修行之事。

清虛所請教的,都是一些道經之說。

姜緣精通三家學說,自是輕易爲其解答,往往出自他口,皆會將道經之精義,以通俗易懂的方式,講與清虛所聽。

清虛聽之,即恍然大悟。

姜緣與之講完後,問道:“我本以爲,你會問甚修行之法,怎料你先問起經文。”

清虛搖頭道:“老爺,我道觀中,素來無有甚精通經文之輩,多是自己所摸索,故傳至我這一代,亦不怎知曉經文之意,我雖有些微薄法力,但不通經意,根基不穩,今得見老爺,自請補足根基,不敢有誤。”

姜緣笑道:“你覺修行,以何爲貴?”

清虛道:“以誠爲貴,心誠則靈,我心誠以待,故得見老爺。”

姜緣搖頭道:“我再問你,你覺修行,修心重要,還是修法重要?”

清虛聞聽,沉吟良久,搖頭不解,他法甚淺,怎會知這等問題。

姜緣道:“你且取紙筆來。”

清虛聞聽稱‘是’。

少頃間,清虛取紙筆來。

姜緣望着手中約二十餘寸的紙張,他笑着點頭,取筆在紙張上書寫,他所書寫,乃是主客之說,在後邊還有一些簡單的修行之法,所修的皆是旁門之法。

他不怎通旁門之法,但他知道的些許微末,亦足以教導這一處道觀。

姜緣寫一旁門之法,寫到一半時,發覺紙張已寫到盡頭。

清虛見之,說道:“還請老爺少待,我這便去取新紙張。”

姜緣搖頭道:“不必,緣法至此,你且將此物收着,好生閱讀,莫要忘記。”

清虛領命,雙手捧着紙張,再三拜謝真人,正是要退出去,忽見外邊有人走來,與他撞了個滿懷。

清虛握緊紙張,唯恐被撞翻,污了紙張。他細細一看,竟是他那大徒弟。

清虛剛要說什麼,但念身後正是老爺所在,忙是將房舍門關上,拉着道童離去。

第148章 真人師相,六耳獼猴將現(求月票)第179章 壽星走鹿,比丘國事第157章 牛王變化賺行李(求月票)第67章 藥氣休漏泄,溫養周天竅第78章 金丹成(求首訂)第207章 蛟魔王終降,汾水之物第340章 非是善茬,搭祈雨臺第425章 玄陰大王來歷,再見左良第411章 超脫之感,大聖唬八戒第139章 行者遭戰敗,聖嬰顯神威第361章 左良心靜,天生異象102.第101章 神通降牛王(4k)第235章 九鼎之事第228章 重陽修行有惑第224章 苦海難渡第五十一章 金鼎玉爐,鎮元子第308章 呂煜更名呂岩,跟隨修行第154章 悟空二戴金箍(求月票)第412章 萬壽國,延年益壽第五十三章 斤兩之說第四十四章 兵器第159章 行者過火焰山,今見真武如見我第144章 姜真人上天,兜率宮走牛(加更,求月票)第四十一章 木母行周天第196章 唐僧抉擇第四章 來時凡骨凡胎重,入道身輕體亦輕第167章 真人法天象地,行者至獅駝山第345章 左良得令牌,王守得學醫第十二章 道常在第三十章 金公歸位第383章 寒酸落魄,十試第405章 血表,王重陽終醒第419章 再臨寶樑國,國王好道第87章 悟空得長生道第十三章 西路金光大顯明第138章 心猿正直行中道,木母癡頑貪口舌第272章 玄虛無影衣,真人仙相第378章 情之一字,破局之能(求月票)第338章 天蓬尺成,但行善事(求月票)第412章 萬壽國,延年益壽第141章 行者終敗聖嬰,紅孩兒歸方寸第171章 唐僧護徒,獅駝城外大戰第376章 重陽論道,遊歷天下第82章 知禮(求月票)第409章 收徒七子,重陽將歸第三章 姜祖第125章 法林受阻,取經受挫(求月票)第199章 五人受封,鬥戰勝佛第348章 一念回光,寂滅當下第316章 李白入長安,此月非彼月第68章 大仙相助第五十六章 上品火候第335章 二人終回府,真人習旁門第185章 再設律法,當敬師者第268章 玄冥老母之惡,孫悟空入地府第382章 左良請神悟空,真人之相第372章 人能常清淨,天地悉皆歸第140章 聖嬰二敗悟空,行者求助觀音第74章 三關第189章 兵器被盜,行者請真人第269章 玄冥老母來頭,悟空請天兵第三十九章 木母難‘說’第320章 沉香心亂,八戒勸誡第118章 菩薩借人,八十一難第218章 金丹贈左良第四十二章 真見求救第283章 再臨長安城第269章 玄冥老母來頭,悟空請天兵第239章 再修律法,真人不露相第七章 元神指路第420章 相贈字帖,方士怨恨第285章 再會唐僧,武后求長生第十八章 金公何在第62章 守山第124章 法林辯佛,啞口無言第344章 請神相助,百無禁忌第303章 沉香修兵道,外丹道功成第309章 惡蛟作祟,沉香下山第311章 惡蛟跟腳,呂岩鬥妖第310章 牛王修行,誕辰大會99.第98章 說甚心猿,談甚意馬(4k)第418章 九鼎有變,正微受命第二十九章 金公將成第240章 擎天虯木大聖第324章 真人講道,可報吾名第二十八章 大音無聲,大象無形第356章 西樑女國,真假旃檀功德佛第398章 重陽入終南,八戒終有悟第406章 王重陽傳道,馬從義第157章 牛王變化賺行李(求月票)第310章 牛王修行,誕辰大會第220章 悟空言大鬧天宮,山外大蟲第142章 糊塗鬼,取經人行至金兜山第266章 赦罪,賞鼎宴第387章 重陽心堅,菩薩考驗第63章 溫養第156章 牛王斗大聖(求月票)第116章 真人論法如來,賭賽真經第二十九章 金公將成第384章 諸仙相助,壽星當先
第148章 真人師相,六耳獼猴將現(求月票)第179章 壽星走鹿,比丘國事第157章 牛王變化賺行李(求月票)第67章 藥氣休漏泄,溫養周天竅第78章 金丹成(求首訂)第207章 蛟魔王終降,汾水之物第340章 非是善茬,搭祈雨臺第425章 玄陰大王來歷,再見左良第411章 超脫之感,大聖唬八戒第139章 行者遭戰敗,聖嬰顯神威第361章 左良心靜,天生異象102.第101章 神通降牛王(4k)第235章 九鼎之事第228章 重陽修行有惑第224章 苦海難渡第五十一章 金鼎玉爐,鎮元子第308章 呂煜更名呂岩,跟隨修行第154章 悟空二戴金箍(求月票)第412章 萬壽國,延年益壽第五十三章 斤兩之說第四十四章 兵器第159章 行者過火焰山,今見真武如見我第144章 姜真人上天,兜率宮走牛(加更,求月票)第四十一章 木母行周天第196章 唐僧抉擇第四章 來時凡骨凡胎重,入道身輕體亦輕第167章 真人法天象地,行者至獅駝山第345章 左良得令牌,王守得學醫第十二章 道常在第三十章 金公歸位第383章 寒酸落魄,十試第405章 血表,王重陽終醒第419章 再臨寶樑國,國王好道第87章 悟空得長生道第十三章 西路金光大顯明第138章 心猿正直行中道,木母癡頑貪口舌第272章 玄虛無影衣,真人仙相第378章 情之一字,破局之能(求月票)第338章 天蓬尺成,但行善事(求月票)第412章 萬壽國,延年益壽第141章 行者終敗聖嬰,紅孩兒歸方寸第171章 唐僧護徒,獅駝城外大戰第376章 重陽論道,遊歷天下第82章 知禮(求月票)第409章 收徒七子,重陽將歸第三章 姜祖第125章 法林受阻,取經受挫(求月票)第199章 五人受封,鬥戰勝佛第348章 一念回光,寂滅當下第316章 李白入長安,此月非彼月第68章 大仙相助第五十六章 上品火候第335章 二人終回府,真人習旁門第185章 再設律法,當敬師者第268章 玄冥老母之惡,孫悟空入地府第382章 左良請神悟空,真人之相第372章 人能常清淨,天地悉皆歸第140章 聖嬰二敗悟空,行者求助觀音第74章 三關第189章 兵器被盜,行者請真人第269章 玄冥老母來頭,悟空請天兵第三十九章 木母難‘說’第320章 沉香心亂,八戒勸誡第118章 菩薩借人,八十一難第218章 金丹贈左良第四十二章 真見求救第283章 再臨長安城第269章 玄冥老母來頭,悟空請天兵第239章 再修律法,真人不露相第七章 元神指路第420章 相贈字帖,方士怨恨第285章 再會唐僧,武后求長生第十八章 金公何在第62章 守山第124章 法林辯佛,啞口無言第344章 請神相助,百無禁忌第303章 沉香修兵道,外丹道功成第309章 惡蛟作祟,沉香下山第311章 惡蛟跟腳,呂岩鬥妖第310章 牛王修行,誕辰大會99.第98章 說甚心猿,談甚意馬(4k)第418章 九鼎有變,正微受命第二十九章 金公將成第240章 擎天虯木大聖第324章 真人講道,可報吾名第二十八章 大音無聲,大象無形第356章 西樑女國,真假旃檀功德佛第398章 重陽入終南,八戒終有悟第406章 王重陽傳道,馬從義第157章 牛王變化賺行李(求月票)第310章 牛王修行,誕辰大會第220章 悟空言大鬧天宮,山外大蟲第142章 糊塗鬼,取經人行至金兜山第266章 赦罪,賞鼎宴第387章 重陽心堅,菩薩考驗第63章 溫養第156章 牛王斗大聖(求月票)第116章 真人論法如來,賭賽真經第二十九章 金公將成第384章 諸仙相助,壽星當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