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 祖師歸府,八戒禍從口出

光陰迅速,不覺二三月餘。

卻說三星仙洞中,豬八戒受了些苦難,將木母收心許多,方是使其離去,與取經人一衆再是西行。

三星仙洞歸於安寧,姜緣與真見常在丹房之中煉丹,又不時喚重陽近前,問其讀書如何,府中多幽靜,正是個修心好去處。

一日,姜緣正是在煉丹時,與真見談說煉丹妙處,他忽是心有所感,知是師父歸來。

姜緣道:“師弟,且將煉丹放上一放,與我去府外,迎師父歸來。”

真見喜道:“不敢有誤,不敢有誤。大師兄,這便與你前往。”

姜緣與真見離了丹房,走出府外,不見祖師身影蹤跡。

真見不解其意,問道:“大師兄,怎不見師父。”

姜緣笑道:“莫急,師弟取兩把笤帚與我,你我將此路掃盡,那時師父自來。”

真見聞說,遂入洞府,取了笤帚而來,師兄弟二人在府門前清掃,待府前一塵不染,但見有祥光遠遠而來。

祥光從遠而近,須臾間近了府前,徑而落下,祥光散去,正是菩提祖師。

姜緣與真見上前拜得大禮,說道:“弟子拜見師父。”

祖師上前將二弟子扶起,問道:“你二人怎知我今時歸來?”

真見答道:“師父,乃是大師兄與我分說,您當歸來,故我二人在此掃盡塵灰,以迎師父。”

祖師望姜緣,笑道:“童兒,你怎知我歸來。”

姜緣搖頭道:“師父,弟子亦是不知,只是心有所感,知師父當歸來。”

祖師讚歎道:“你法日深,心生感應,此乃法力高深之相,非成道多時者,不可成也。童兒,你道基成矣。”

姜緣有些茫然,卻不能在府前多問,他與真見二人拜禮祖師,遂侍奉祖師歸府,迎入靜室中。

待入府中靜室,真見與祖師談說許久,遂去丹房看爐,唯恐火候有失,靜室獨姜緣與祖師二人。

祖師盤坐蒲團,笑道:“童兒,可是不明,我爲何稱你道基成矣?”

姜緣落座不遠,道:“師父,弟子確有所不明。”

祖師道:“此乃法深之相,言說於你之道心法力無缺圓滿,乃混元相,童兒正修大法力,你近來可有講道?”

姜緣道:“與真見師弟常常論法講道。”

祖師問道:“你講道可有昔日那般,說不清,道不明自身道行?”

姜緣聞說,搖頭道:“不曾,今時講道,有些條理,勝往前多矣。”

祖師笑道:“正是此理,學之易,說之難。若使你學走路,你學之數日便明,若教你言說如何學得,是個何理,你說之甚難,非是此道大成者,不可說之。童兒,你既說得條理,便知你道有成,可是法力日深,煉丹神通有所精進?”

姜緣道:“師父,弟子近來多以修心,蓋因種種事由,外丹道尚未功成。”

祖師道:“你於煉丹神通,定有所明,乃你不知罷,且安心修行,童兒定有日,修成大法力。我離府去聽講,這些時日可有何事?”

姜緣聞說,遂將近些時日之事,悉數講與祖師所聽,他先說五莊觀中事,再說他收徒重陽,以及唐僧趕悟空,他留悟空種種事情。

祖師聞言,笑道:“不想去元始宮聽講‘混元道果’時,這般多事所生。”

姜緣拜道:“但請師父莫怪我生出事來。”

祖師扶起,道:“有何怪你之處?悟空遭趕,與你本有同門之誼,你助之乃常事。你那徒弟重陽,本該此時入你門下,我本以爲,我不在府中,你無主不知當如何是好,怎料是我小覷童兒了。”

姜緣道:“師父曾言傳身教,我怎會不明,只恐誤人子弟。”

祖師笑道:“你今時使你弟子如何做?”

姜緣道:“讀書。”

祖師問道:“爲何使其讀書?”

姜緣道:“修行先修心,使其明理知事,方可傳與門道。”

祖師道:“童兒,你此便有師相,怎說誤人子弟?”

姜緣道:“弟子終是不曾教徒。”

祖師笑道:“童兒,你覺我從前可曾教徒?”

姜緣聞說,恍然大悟,他乃祖師座下大弟子,在他前祖師不曾收徒,他亦是祖師首徒,祖師那時亦不曾教徒。

他遂拜謝祖師解惑。

祖師道:“童兒,莫要妄自菲薄,你今時今日之法力,縱是海上菩薩要拿你亦不輕鬆,你師者相成,待你煉丹神通功成時,再廣開洞府,今有一首徒,足矣。”

姜緣道:“是,師父。”

祖師道:“此方我與元始宮聽講‘混元道果’,有些真言,與你有些幫助,你且在此處坐好,靜下心來,我講與你聽。”

姜緣再三拜禮,深感祖師海恩,在祖師言說下,方纔起身,坐穩身形,聽得祖師講道。

祖師這一講,足有數日去。

數日後,姜緣將諸多真言謹記,只覺真言晦澀,但他若是深思,卻也能明。

姜緣拜道:“弟子拜謝師父。”

祖師道:“無須言謝,你且將你弟子帶來與我一看。”

姜緣聞說,不敢有誤,離了靜室,將他弟子重陽自藏書室帶出,與其分說,遂返靜室,帶與祖師一觀。

祖師見重陽長相非凡,讚歎道:“果是個修行的。”

重陽行得大禮,不敢逾越,拜道:“重陽拜見師祖。”

祖師道:“今喚你來,乃爲一見,你是個修行的,但日後好生聽從你師教導,莫生驕縱,以成災殃。”

重陽聆聽祖師教導,再三拜謝。

祖師見了重陽,甚是滿意,叮囑姜緣若是他開講大道時,將重陽一併帶來。

姜緣自是領命。

三星仙洞安寧幽靜不曾有變,府中祖師,真人,真見,重陽,無一不是喜靜之輩,以靜修行,養性歸真。

……

話表,取經人一衆自寶象國一難,再是西行,那豬八戒姍姍來遲,重歸挑擔,較往前好上許多,不再多胡言亂語。

二三月間,取經人一衆又歷二難,一難是金角銀角以諸般寶貝難悟空,再一難是烏雞國國主請唐僧相助。

此二難之後,取經一衆再是前行,日間行至一大山峻嶺,唐僧飽受妖魔所害,見了這等深山,有些心驚,急打馬至行者身旁。

唐僧說道:“悟空,前方深山峻嶺在,須小心戒備,不使妖魔來侵害我。”

行者道:“師傅,莫憂,莫憂。有老孫在,定保你西行無有妖魔敢犯,只道你莫要多言,莫要多心,只管走路,無有妖魔敢在老孫面前害你。”

卻是行者方寸山中修習,本事有所長進,自有能耐保全唐僧。

唐僧道:“甚好,甚好。”

八戒上前說道:“師父,莫要憂心,有猴哥在,不會有妖精上前來害。再說,這荒山野嶺的地兒,什麼妖精住此處?若是妖精住在這兒,也定是個無能妖精,不然那麼多好山場不去,獨開住在荒山野山。”

行者道:“休要胡說,你這呆子,見了花果山,方寸山那等名山仙山,自是看不上這等大山,此山已算作良山矣。”

八戒嚷嚷道:“哥啊,你說個甚良山,既你這般說,不若這般,我替你打下這荒山野山,那時散夥分行李了,我拿這荒山野山,與你換那花果山。”

悟空笑道:“你怎不說換方寸山?”

八戒顫了顫,道:“那山不是個好去處,換不得,換不得。”

悟空道:“怎不是個好去處了?那是仙山,久有靈氣,神聖入內皆朝拜。”

八戒道:“不換,不換。絕不再去那山中。”

悟空掩嘴偷笑,往前走去,

……

卻說此大山峻嶺之中,有一團火光正在遠處,遠遠遙望取經人一衆。

此火光之中有一小童在此,正是牛魔王之子牛聖嬰,乳名稱是紅孩兒也。

紅孩兒自離了三星仙洞,回到翠雲山中,與父母享樂許久,後牛魔王知得真人意使紅孩兒去歷練一二,故傳了不少武藝,本事交於紅孩兒,再放紅孩兒而去。

紅孩兒曾在山間納靈許久,元神靈足,一朝得本事,一日千里,少許時間,竟有了本事傍身,更是得了火候之傳,雖不曾煉成神通三昧真火,但卻陰差陽錯,煉了個另類的火候本事來。

靠着此火候利害,紅孩兒難逢敵手,行走多處,後在此山中落座洞府,聚一方妖魔,號‘聖嬰大王’,又立洞府‘火雲洞’,威風赫赫。

然則紅孩兒終不敢忘真人言說,元神有守,不使二神侵害,不曾作惡,反是多約束妖魔,以行正道。

此日間紅孩兒駕火光,在試弄神通本事,他忽見得取經人一衆上山,他望那馬上的白麪胖和尚,心中暗道:“早前有人言說,這東土大唐來的和尚,乃是金蟬長老轉生,行善十世,吃他一塊肉,能長生不老。我早得上老爺指點,絕不敢吃人,這取經人一衆,卻與我無關,不若將路放開,讓他們過去就是。”

紅孩兒本教離去,吩咐山中大小妖精,將路放開,不得驚擾取經人一衆,若有閒糧,送與一二,助其功成。

蓋因紅孩兒常聞真人講說‘聞道者,同作一人’,他知取經人乃去西天取經,亦是個聞道的,能助一二,他自當助之。

紅孩兒正是要離去,忽聞豬八戒言說,心中大惱,他此山中,怎就是荒山野山了,這般辱罵他住處。

紅孩兒罵道:“我何時曾罪此豬精?我雖有些威風,但多在山中,不曾作惡,尊奉上老爺令,此取經人卻教罵我住處,無禮,無禮。斷不耐他,非使其吃些苦頭,再過山中。”

正是‘口開神氣散,舌動是非生’,八戒言語生了諸般事情。

紅孩兒有心使其吃些苦頭,駕火光要近其身中。

但見那山道上,孫行者神通廣大,即知有妖氣近了,掣出金箍棒,叫道:“兄弟們,護好師傅,有妖精來了。”

八戒將擔一挑,取九齒釘耙,沙僧掄其降妖杖,將唐僧護在中間。

紅孩兒見之,暗自驚詫,不想有個法力高的在其中,知他近前,有了提防。

紅孩兒心中暗道:“這些和尚,有些本事,我只得一人,那有三個惡和尚,各執兵器,有道是‘雙拳難敵四手’,那有三個惡和尚,我上去恐有吃虧,不若借個機會,耍他們一耍。”

紅孩兒不敢近前,將火光一轉,往前路去,意要扮作個孩兒,唬那唐僧等過來。

山道上,行者見火光離去,道:“師傅,請上馬趕路,那妖精走了。”

唐僧問道:“怎說?”

行者道:“先前我見有一火光衝我等前來,那裡邊是個妖精,我本以爲是衝我等來的,怎料那火光退去,料是過路的。”

八戒將釘耙拿下,道:“哥啊,你是見我等無事,耍子哩,妖精有甚過路的。”

行者指定八戒,說道:“你這呆子,整日在那高老莊當女婿,自是不知山洞的妖王魔王設宴,定會邀諸山之精來赴會,便有諸多妖精駕雲趕路去。若是老孫那時設宴,乾坤四海的妖精都要趕路來赴會哩。故妖精趕路,無甚可說。”

唐僧聞說,似懂非懂,只得上馬趕路。

一衆再是上路,行至路中,忽聞有聲傳出‘救命,救命’,唐僧驚問道:“悟空,此處怎有人叫?”

行者道:“料山中多變,不知何物成精,最喜在山中學小兒叫喚,若應答了,定遭其害,且不理會,過此山中再說。”

唐僧道:“真是妖精?”

行者道:“只管走路。”

唐僧依了行者,打馬趕路。

復行不久,又有叫聲呼喊‘救命,救命’。

唐僧遲疑,正是不知該不該去救。

行者再勸。

唐僧再不聽從,只道‘潑猴無禮’,原是他見前方有個白嫩孩童被吊在樹上,正是呼救,唐僧愚眼凡胎,怎識牛聖嬰,上前便要搭救。

行者暗道:“這老和尚,果不聽勸,如此深山峻嶺,怎有孩童在,凡深山裡,多有怪事,是物便可成精,山中以此類最多,這老和尚吃虧不記,該是受難,該是受難!”

第299章 百里者半於九十,拜神亦或拜貪慾?第71章 九轉成丹之法第134章 唐僧遇難,八戒登方寸山100.第99章 魔障助心欺正主,心猿意馬再無縛(4k)第274章 降伏玄冥老母,雍州鼎第203章 蛟魔王作祟第130章 孫悟空大鬧五莊觀(加更,求月票)第299章 百里者半於九十,拜神亦或拜貪慾?第195章 取真經,真經有二份第64章 昔年寶樑國92.第91章 醒時之狀,悟空心猿變(二合一章節)第260章 真君相請,北懼蘆洲第253章 靈獸擒青牛,顯聖修律法第315章 太白出竅,仙緣若夢第265章 八戒上天,受杖百下第190章 牛魔王敗黃獅,九靈元聖知真人第八章 姜緣定心猿第191章 九靈元聖來路第68章 大仙相助第320章 沉香心亂,八戒勸誡第74章 三關第256章 三聖母犯法,知易行難第259章 左良再隨行,顯聖相求第107章 恐失真面目,五行山探猴王第202章 鬥戰勝佛見真人,悟空相助第四十四章 兵器第161章 真人入閻浮世界第85章 十二輩後,姜緣開洞府(求月票)第九章 姜緣陽壽盡93.第92章 悟空鬥法姜緣(二合一章節)第135章 真人擒八戒,白龍請菩薩第166章 六敗水猿大聖,百丈本相第286章 聖母神皇,長生難求第291章 轉生梁州,八戒心憂95.第94章 猴王得神兵,真人走地府(4k)第157章 牛王變化賺行李(求月票)第181章 真經有兩份,山中棋局(求月票)第328章 牛王勸誡,妖邪盡退第153章 唐僧往方寸山(雙倍求月票)第252章 當傳五雷法,青牛胡鬧101.第100章 齊天大聖亂天,姜真人候牛王(4k)第158章 悟空請真人(求月票)第327章 左良下山,牛精入夢第190章 牛魔王敗黃獅,九靈元聖知真人第231章 鐵柺李往事第324章 真人講道,可報吾名第108章 關老家事,緣法不至第290章 太白星下凡第239章 再修律法,真人不露相第230章 鐵柺李見真人第268章 玄冥老母之惡,孫悟空入地府第128章 八石五金,四聖試心第165章 水神納妾,相鬥水猿第174章 如來再問真人,獅駝山三魔大敗第119章 金角銀角下界,唐僧西行第291章 轉生梁州,八戒心憂第278章 真君護短,重陽轉世第305章 老君可爲老師,帝君終功敗第180章 行者勸八戒,國丈爲白鹿第216章 當尋九鼎,與老君有緣者第182章 冀州有王氣,恩將仇報第68章 大仙相助第230章 鐵柺李見真人第278章 真君護短,重陽轉世第196章 唐僧抉擇99.第98章 說甚心猿,談甚意馬(4k)第298章 顯聖所請,沉香知禮第207章 蛟魔王終降,汾水之物第109章 李興實即沙悟淨,隨老君上天第180章 行者勸八戒,國丈爲白鹿第216章 當尋九鼎,與老君有緣者第212章 笑人如笑己,再見劉賀第一章 我師父竟是菩提祖師98.第97章 法天象地,猴王上天(4k,求月票)第十八章 金公何在第二十六章 函谷關關令尹喜103.第102章 大聖神通欺天,真人領旨降猴(4k)第271章 真人識鼎第192章 真人再入靈山第172章 三魔敗逃,唐僧有悟(求月票)第156章 牛王斗大聖(求月票)第139章 行者遭戰敗,聖嬰顯神威第108章 關老家事,緣法不至第二十一章 隱見金公現第225章 水官大帝,當往青州第121章 孫行者,堵不如疏第113章 外丹道難,西遊將始(求月票)第十三章 西路金光大顯明第208章 冀州黑龍,悟空護法第313章 不提舊事,徹查龍屬第233章 蟠龍柺杖顯神威第242章 何時開府,長養青牛於下界第234章 萬法不侵,青牛終敗第316章 李白入長安,此月非彼月第69章 修行請假一天第146章 悟空請師兄,真人降青牛(求月票)第270章 神鼎有變,兕大王赴宴第239章 再修律法,真人不露相
第299章 百里者半於九十,拜神亦或拜貪慾?第71章 九轉成丹之法第134章 唐僧遇難,八戒登方寸山100.第99章 魔障助心欺正主,心猿意馬再無縛(4k)第274章 降伏玄冥老母,雍州鼎第203章 蛟魔王作祟第130章 孫悟空大鬧五莊觀(加更,求月票)第299章 百里者半於九十,拜神亦或拜貪慾?第195章 取真經,真經有二份第64章 昔年寶樑國92.第91章 醒時之狀,悟空心猿變(二合一章節)第260章 真君相請,北懼蘆洲第253章 靈獸擒青牛,顯聖修律法第315章 太白出竅,仙緣若夢第265章 八戒上天,受杖百下第190章 牛魔王敗黃獅,九靈元聖知真人第八章 姜緣定心猿第191章 九靈元聖來路第68章 大仙相助第320章 沉香心亂,八戒勸誡第74章 三關第256章 三聖母犯法,知易行難第259章 左良再隨行,顯聖相求第107章 恐失真面目,五行山探猴王第202章 鬥戰勝佛見真人,悟空相助第四十四章 兵器第161章 真人入閻浮世界第85章 十二輩後,姜緣開洞府(求月票)第九章 姜緣陽壽盡93.第92章 悟空鬥法姜緣(二合一章節)第135章 真人擒八戒,白龍請菩薩第166章 六敗水猿大聖,百丈本相第286章 聖母神皇,長生難求第291章 轉生梁州,八戒心憂95.第94章 猴王得神兵,真人走地府(4k)第157章 牛王變化賺行李(求月票)第181章 真經有兩份,山中棋局(求月票)第328章 牛王勸誡,妖邪盡退第153章 唐僧往方寸山(雙倍求月票)第252章 當傳五雷法,青牛胡鬧101.第100章 齊天大聖亂天,姜真人候牛王(4k)第158章 悟空請真人(求月票)第327章 左良下山,牛精入夢第190章 牛魔王敗黃獅,九靈元聖知真人第231章 鐵柺李往事第324章 真人講道,可報吾名第108章 關老家事,緣法不至第290章 太白星下凡第239章 再修律法,真人不露相第230章 鐵柺李見真人第268章 玄冥老母之惡,孫悟空入地府第128章 八石五金,四聖試心第165章 水神納妾,相鬥水猿第174章 如來再問真人,獅駝山三魔大敗第119章 金角銀角下界,唐僧西行第291章 轉生梁州,八戒心憂第278章 真君護短,重陽轉世第305章 老君可爲老師,帝君終功敗第180章 行者勸八戒,國丈爲白鹿第216章 當尋九鼎,與老君有緣者第182章 冀州有王氣,恩將仇報第68章 大仙相助第230章 鐵柺李見真人第278章 真君護短,重陽轉世第196章 唐僧抉擇99.第98章 說甚心猿,談甚意馬(4k)第298章 顯聖所請,沉香知禮第207章 蛟魔王終降,汾水之物第109章 李興實即沙悟淨,隨老君上天第180章 行者勸八戒,國丈爲白鹿第216章 當尋九鼎,與老君有緣者第212章 笑人如笑己,再見劉賀第一章 我師父竟是菩提祖師98.第97章 法天象地,猴王上天(4k,求月票)第十八章 金公何在第二十六章 函谷關關令尹喜103.第102章 大聖神通欺天,真人領旨降猴(4k)第271章 真人識鼎第192章 真人再入靈山第172章 三魔敗逃,唐僧有悟(求月票)第156章 牛王斗大聖(求月票)第139章 行者遭戰敗,聖嬰顯神威第108章 關老家事,緣法不至第二十一章 隱見金公現第225章 水官大帝,當往青州第121章 孫行者,堵不如疏第113章 外丹道難,西遊將始(求月票)第十三章 西路金光大顯明第208章 冀州黑龍,悟空護法第313章 不提舊事,徹查龍屬第233章 蟠龍柺杖顯神威第242章 何時開府,長養青牛於下界第234章 萬法不侵,青牛終敗第316章 李白入長安,此月非彼月第69章 修行請假一天第146章 悟空請師兄,真人降青牛(求月票)第270章 神鼎有變,兕大王赴宴第239章 再修律法,真人不露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