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9章 真人下山,重陽學儒

第379章 真人下山,重陽學儒

卻說姜緣帶着孫悟空,豬八戒二人,在府外召來白鹿。

白鹿輕躍之間,行至真人身前,匍匐在地,請真人落座。

姜緣行走至白鹿身前,輕撫鹿首,說道:“你這白鹿,近些年來,修行可有懈怠?”

白鹿口吐人言,答道:“老爺,自在山間修行,修行不曾有懈怠。”

姜緣笑着點頭,說道:“我見你目有靈光,料你修行不曾有誤。今我下山,當尋正微,你可與我同去。”

白鹿說道:“爲老爺所乘,乃我之榮幸也。”

姜緣遂是翻身上鹿,騎行在上。

孫悟空走上前,爲真人牽鹿。

豬八戒說道:“哥啊,你且將手鬆上一鬆,教老豬來爲老爺牽鹿。”

孫悟空踢了一腳豬八戒,說道:“你這呆子,胡說些甚,若教你牽鹿,卻是不知將鹿牽到何處去,恐是老孫在前邊開路,你將大師兄帶到北懼蘆洲去。”

豬八戒有些不忿,說道:“哥啊,但老豬非昔日能比,怎個這般言說與老豬,卻是不該,卻是不該。”

孫悟空正要說些甚。

姜緣笑着開口,說道:“悟空,且教八戒牽鹿,我方見他修行。”

孫悟空本要說恐豬八戒誤了時候,胡亂行走,但其見真人笑意盈盈,便未有再說些話,任由豬八戒牽鹿。

孫悟空扯住豬八戒蒲扇耳,說道:“呆子,好生牽鹿,莫要耽擱了。”

豬八戒喜笑顏開,說道:“猴哥你且安心,你在前邊開道,老豬在後邊牽鹿,此番一帆風順,定是無恙。”

孫悟空點了點頭,掣出金箍棒,便要在前開道。

一衆不曾離去,忽是聞聽那府內有聲而來。

“老爺,賢弟,豬八戒。你等這是去何處?”

姜緣回首張望,見着牛魔王行走而出。

真人笑着說道:“牛王,我等將下山而去,你可要與我同往?”

牛魔王聞聽,雙眼一瞪,說道:“老爺既是外出,怎個不叫老牛,我乃是老爺護法哩。老爺且在此處少待,我去取兵器來。”

說罷。

牛魔王急匆匆去府中,取得兵器來。

不消多時,牛魔王即是取來兵器,與真人等同行。

一衆方纔下山,朝南瞻部洲而去。

豬八戒牽着白鹿,緊守心神,不敢懈怠,他望着身旁牛魔王持定黑龍闢嶽槊,嚴陣以待的模樣,他笑道:“老爺,我等此去乃是爲尋正微,然去那南瞻部洲,不須這般多人,更不須這般嚴陣以待,此番如此,卻是不知何爲。”

姜緣說道:“八戒,待是行至,自有你等用處,無須憂心。”

豬八戒笑道:“若是這般,老豬便是等待,定相助老爺。”

姜緣笑着點頭。

一衆趕路,朝南瞻部洲而去,此行既爲尋正微,亦爲巡視西行大路。

自魔羅離去,西行大路甚少有妖邪,然仍舊有些地方,有些藏匿許久的妖邪,潛藏其中。

真人此行,便有將之一一降伏之念。

……

光陰迅速,不覺二三餘而去。

人間荊州。

王重陽兜兜轉轉,還是在此處行走,他欲要求見大儒,從其身中學儒,然則任他如何行走,皆不曾見有大儒。

偶然碰到一些自稱讀過儒學的,可得知他一無名小輩前來拜訪,皆是不曾見他,更有甚者,言語羞辱,言及他出身卑微,不配相見。

王重陽聞聽,不曾動怒,而是欣然離去,尋找他處。

他除了尋儒之外,又曾遇到過不少寺廟,但他入寺廟參拜,皆須銀錢開道,且藏經閣中,無半點佛家之相,教他很是失望。

王重陽亦是知得,爲何智空大師會言及‘習三家甚難’之言,如今之天下,寺廟多是空有佛相,而無佛心,他習之甚難,儒家便更不用言說。

王重陽漫無目的的行走一城中街道,不知去往何處纔好,他手中持定輿圖,說道:“接下來該往何處去?但附近城中,我皆是走過,皆無有所得。”

王重陽行走至一酒肆,便教人上些許粗糧而來。

酒肆雜役端來粗餅與茶水,問道:“客官,可還有何所須?”

王重陽搖頭說道:“有此足矣。”

酒肆雜役聞聽,面有不屑,轉頭離去,嘴邊嘀咕‘窮酸’。

王重陽置若罔聞,低頭啃着粗餅。

此酒肆人滿爲患,皆是貴客,但入店多是點些好酒好菜,縱然身中無錢,見着他人這般,唯恐他人看低,亦會點些好酒好菜撐着,如王重陽這般,卻是甚少。

有一桌老者,在一衆徒子徒孫吹捧之中,享用着好酒好菜,忽是見着王重陽在桌上旁若無人的用着粗餅。

老者倍感有趣。

有門徒順着老者視線,見着王重陽,即是說道:“老師可是見那窮酸人有趣?若是這般,我這便去喚其來與老師一見。”

老者搖頭說道:“不必。你等且在此處吃着,我去與之一見。”

那門徒本還要勸說些什麼。

老者瞪了門徒一眼,唬得那門徒一驚,不敢再多說些甚。

那老者行走至王重陽身前,問道:“小友孤身入此酒肆,不合於羣,他人皆好酒好菜,你卻只點這些粗糧爲用,莫不懼他人瞧不起你?”

王重陽將粗餅放下,擡眼張望,說道:“我爲果腹,何須問他人眼色?”

老者聞聽,稍微一愣,遂是大笑,說道:“你卻甚是有趣,所言所行,頗有那道家風範。”

王重陽問道:“何以見得?”

老者說道:“但多有見道人如你這般,不在乎他人所看,瀟灑不羈。”

王重陽搖頭說道:“不敢當道人之說,我算不上,老先生,若是無事,便且離去,我方纔要用飯,待是用完,我且要上路。”

老者笑道:“我見你似有些學識在身,卻不該用這等,不若我請你用上一桌好酒好菜如何?”

王重陽說道:“不必,但好酒好菜與粗糧茶水,無有甚區別。多謝老先生好意。” 老者問道:“爲何這般言說?但那好酒好菜,用之甚美,粗糧配着茶水尚且難以吞嚥,如何言說無甚區別?”

王重陽說道:“此等之物,無不爲果腹,爲教此身軀能存罷,故是好是壞,無須多慮。”

老者聞聽,眼前一亮,說道:“你這般所說,我從未聽過,但聽你言,卻有些道理,可能細說?”

王重陽說道:“此有何細說之處,已是言盡。”

老者說道:“今聞小友所言,足以見小友乃學有所成之輩,不知可能賞面,與我去府中,那時好生談說。”

王重陽搖頭說道:“尚有要事。”

老者問道:“有何要事,這般急迫?”

王重陽沉吟少許,即是答道:“我爲習道,佛,儒三家學說而奔波,尋得各方,可爲我習全之處,盡至此處歇息罷,尚且要去行走。”

老者笑道:“爲習三家之學說?你卻有大志向,若是你言說其他,我自無法助你,若是儒學,我卻有家傳之書,乃是‘論語’,可與你品讀。”

王重陽聞聽,愣了愣,問道:“老先生這般感慨大方,敢問老先生姓名?”

老者說道:“我姓劉,你若不棄,稱我一聲劉先生便是,我乃是通讀儒學者,可與你教導許多。”

王重陽起身一拜,說道:“老先生若肯教我,我自願習之。但我除了身中有些許銀兩外,再無他物,無有能報答老先生之處,於心不安。”

老者搖頭說道:“不須你報答,但你能與我好生暢談一番,便是足矣。”

王重陽問道:“爲何老先生執着於與我暢談?”

老者說道:“但我甚少有見有真學識者,今見於你,見獵心喜,故有心與你談說。”

王重陽再是問道:“便是有心談說,亦不該將家學教與我,這般教我有些受寵若驚。”

劉先生笑道:“今時天下大亂,不知何時方能止息,說不得有日我之家學便是失傳,今傳與你手,便不算失傳。再者,我素來不喜藏私,便是我那些徒孫,若要習得,我亦是將之教與,不曾有瞞。”

王重陽聞聽,再三拜謝於劉先生。

劉先生遂教王重陽跟隨,與一衆徒孫匯聚,便是要回府。

那些徒孫見着王重陽衣着寒酸,有些不屑,但見着先生願意,便未有多說些甚。

王重陽未有理會那些徒孫,似從不在意。

一衆行走許久,歸於府中。

劉先生迎着王重陽入中堂,奉上茶水,以禮相待。

王重陽拜禮後坦然相受。

劉先生瞧着王重陽見着他府中富貴,絲毫不動,深深一嘆。

王重陽問道:“劉先生爲何嘆息?”

劉先生說道:“今見你,似見謫仙,教我感嘆。”

王重陽問道:“我乃凡夫,如何有似謫仙之說。”

劉先生說道:“凡間萬般,似皆入不得你之眼,此等不正是謫仙?若是裝模作樣,我自可看出,但我可見你,並非是裝模作樣,你乃真真切切,不在意於凡間萬物。”

王重陽說道:“我並非不在意凡間萬物。”

劉先生笑道:“但我所見,凡間萬物,有何般可教你動心?我府中有三四分富貴,於你眼中,如若無物,這般而言,凡間有何般能教你動心?”

王重陽說道:“凡間學識萬千,但是學識,我自動心,如何能擔得起劉先生所言,萬物皆不動心。”

劉先生聞聽,再是感嘆,他有預感此人日後定非池中之物,他說道:“小友今時方纔至此處,不若在我府中歇息一二日,再是學得其他不遲。”

王重陽聞言,欣然接受。

劉先生即是使一僕人而來,送王重陽去室中歇息。

他方纔遣人送王重陽去室裡歇息,便有徒子徒孫而來。

有人問道:“師父,爲何如此禮待此人?但此人乃一窮酸百姓,不值得如此。”

劉先生說道:“學識不以富貴窮酸而分,但其非常等也,不可這般言說。”

那人不信,說道:“我觀其相,便覺他非富貴人家,無有好出身,如何出人頭地?縱然其不凡,但他出身便足以見他日後成就。”

劉先生搖頭說道:“你卻看錯人,此人日後定非池中之物。”

那人不屑,說道:“他總不能當皇帝,但歷來鮮少有百姓成才,他連寒門皆算不上,談何非池中之物。”

劉先生搖頭,不與爭鬥,他覺自己此弟子有些糊塗了,如今還這般看重甚出身,遙想昔年安史之亂,可是巴不得將出身貶低,唯恐叛軍殺來。

……

歲月如梭,不覺又是一月餘去。

王重陽此一月裡,一直與府中居住,與劉先生多有談說,此之談說,乃在於儒,更在於道。

王重陽多有教導於劉先生道家學說。

劉先生則是傳授王重陽‘論語’,教其儒家之說。

一月以來,有劉先生講說,王重陽學之甚快,連劉先生亦是感到驚奇,未曾想王重陽悟性這般之高,且過目不忘,甚是了得。

一日,劉先生與王重陽在中堂論說。

劉先生問道:“王小友,你今讀論語甚久,你背之甚易,但你可明其中之意?”

王重陽拜禮說道:“若讀書不明其意,如何算作讀書?”

劉先生笑道:“你既是明其中之意,可能與我講說,教我一聽你之感悟?”

王重陽說道:“若劉先生不棄,我自當講說,我見論語有萬餘言,然則其要義,僅在六處。”

劉先生問道:“你可講說於我相知。”

王重陽說道:“一爲仁,此德之本也。二爲禮,此治之綱也。三爲中庸,道之極也。四爲教化,育才之方。五爲治國,以德爲本。六爲處世,以和爲貴,此六者,當爲論語之要義。”

劉先生聽得其言,沉默許久,不曾答話。

王重陽見其不語,未有驚擾,在旁飲得茶水。

劉先生忽是一嘆,說道:“王小友,你果真是聰慧至極,但我昔年讀得論語,從有我父教導,我亦是須多年方纔習全,你一月之間,便對論語有此瞭解,聰慧至極,若是此間乃是盛世,你必然可爲高官。”

王重陽起身拜禮,說道:“不敢當先生所言。”

(本章完)

第416章 紅孩兒鬥八戒,重陽見真人第317章 撈月而亡第297章 禮不爲重,王母誕辰第412章 萬壽國,延年益壽第132章 真人收徒重陽,屍魔戲唐僧第245章 再臨福陵山,終歸方寸山第104章 八卦爐煉大聖,牛嚼牡丹102.第101章 神通降牛王(4k)第213章 劉賀明主客,山中見老君第324章 真人講道,可報吾名第122章 心猿降木母,真見化禪師(求月票)第74章 三關98.第97章 法天象地,猴王上天(4k,求月票)第295章 豬八戒修行,老君到來第十二章 道常在第299章 百里者半於九十,拜神亦或拜貪慾?第342章 得見呂岩,縣令跟隨第二章 因果了第五十七章 習火候第208章 冀州黑龍,悟空護法第164章 書生驕縱,終至淮河第62章 守山第五十章 立鼎第358章 尋唐僧,妖魔來路第202章 鬥戰勝佛見真人,悟空相助第407章 閉關百日,真人之變第303章 沉香修兵道,外丹道功成第202章 鬥戰勝佛見真人,悟空相助99.第98章 說甚心猿,談甚意馬(4k)第二章 因果了第231章 鐵柺李往事第304章 玄牝還元丹,迴歸三星府第248章 重陽終難成,紫微大帝第336章 正淵尋道,真人尋寶第147章 牛王聚兵馬,欲難孫大聖(求月票)第366章 八仙鬥龍王,大聖解災殃第二十二章 姜緣鬥妖第412章 萬壽國,延年益壽第378章 情之一字,破局之能(求月票)第282章 呂煜之惑,紫微下凡第288章 帝君相請第82章 知禮(求月票)第290章 太白星下凡第241章 取得青鼎,左良當入門下第389章 市井百態,肉身執迷第390章 十試過,希夷山第121章 孫行者,堵不如疏第166章 六敗水猿大聖,百丈本相第302章 真人鬥妙樂,沉香學門道第202章 鬥戰勝佛見真人,悟空相助第390章 十試過,希夷山第133章 唐僧逐大聖,大聖歸方寸第150章 一體二心難分辨,尋求真人辯真假(求月票)第165章 水神納妾,相鬥水猿第202章 鬥戰勝佛見真人,悟空相助第174章 如來再問真人,獅駝山三魔大敗第383章 寒酸落魄,十試第232章 悟空盜神兵第84章 袖裡乾坤(求月票)第113章 外丹道難,西遊將始(求月票)第四十六章 請黃婆之法第234章 萬法不侵,青牛終敗第167章 真人法天象地,行者至獅駝山94.第93章 地府因果當結,落伽山(4k)第145章 滿天神佛拿不得,兜率宮中見真人(求月票)第279章 王玄昭,心正邪退第414章 請帖,下一劫以廣心爲主第210章 真君說聖母,狐嫁女第171章 唐僧護徒,獅駝城外大戰第192章 真人再入靈山第171章 唐僧護徒,獅駝城外大戰第164章 書生驕縱,終至淮河第四十一章 木母行周天第193章 明心見性方爲禪,冀州西部第210章 真君說聖母,狐嫁女第339章 禪道之妙,苦海無邊(求月票)第五十五章 採藥功成第四十章 請木母法第229章 鉛鼎初開伏虎龍第四章 來時凡骨凡胎重,入道身輕體亦輕第81章 孫悟空第209章 真君鬥悟空,誰勝誰敗91.第90章 悟空丹成(二合一章節)第89章 三緘其口(求月票)94.第93章 地府因果當結,落伽山(4k)第149章 行者二心生,真人教徒重陽(求月票)第五十六章 上品火候第174章 如來再問真人,獅駝山三魔大敗第123章 顯聖來訪,白鹿攔路法林第284章 紫微帝君轉生第247章 不敢爲天下先,與九鼎緣法深厚第198章 再見李老者,終入長安城第326章 王母莊嚴,牛魔劫數第189章 兵器被盜,行者請真人第407章 閉關百日,真人之變第64章 昔年寶樑國第401章 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第128章 八石五金,四聖試心第132章 真人收徒重陽,屍魔戲唐僧第161章 真人入閻浮世界
第416章 紅孩兒鬥八戒,重陽見真人第317章 撈月而亡第297章 禮不爲重,王母誕辰第412章 萬壽國,延年益壽第132章 真人收徒重陽,屍魔戲唐僧第245章 再臨福陵山,終歸方寸山第104章 八卦爐煉大聖,牛嚼牡丹102.第101章 神通降牛王(4k)第213章 劉賀明主客,山中見老君第324章 真人講道,可報吾名第122章 心猿降木母,真見化禪師(求月票)第74章 三關98.第97章 法天象地,猴王上天(4k,求月票)第295章 豬八戒修行,老君到來第十二章 道常在第299章 百里者半於九十,拜神亦或拜貪慾?第342章 得見呂岩,縣令跟隨第二章 因果了第五十七章 習火候第208章 冀州黑龍,悟空護法第164章 書生驕縱,終至淮河第62章 守山第五十章 立鼎第358章 尋唐僧,妖魔來路第202章 鬥戰勝佛見真人,悟空相助第407章 閉關百日,真人之變第303章 沉香修兵道,外丹道功成第202章 鬥戰勝佛見真人,悟空相助99.第98章 說甚心猿,談甚意馬(4k)第二章 因果了第231章 鐵柺李往事第304章 玄牝還元丹,迴歸三星府第248章 重陽終難成,紫微大帝第336章 正淵尋道,真人尋寶第147章 牛王聚兵馬,欲難孫大聖(求月票)第366章 八仙鬥龍王,大聖解災殃第二十二章 姜緣鬥妖第412章 萬壽國,延年益壽第378章 情之一字,破局之能(求月票)第282章 呂煜之惑,紫微下凡第288章 帝君相請第82章 知禮(求月票)第290章 太白星下凡第241章 取得青鼎,左良當入門下第389章 市井百態,肉身執迷第390章 十試過,希夷山第121章 孫行者,堵不如疏第166章 六敗水猿大聖,百丈本相第302章 真人鬥妙樂,沉香學門道第202章 鬥戰勝佛見真人,悟空相助第390章 十試過,希夷山第133章 唐僧逐大聖,大聖歸方寸第150章 一體二心難分辨,尋求真人辯真假(求月票)第165章 水神納妾,相鬥水猿第202章 鬥戰勝佛見真人,悟空相助第174章 如來再問真人,獅駝山三魔大敗第383章 寒酸落魄,十試第232章 悟空盜神兵第84章 袖裡乾坤(求月票)第113章 外丹道難,西遊將始(求月票)第四十六章 請黃婆之法第234章 萬法不侵,青牛終敗第167章 真人法天象地,行者至獅駝山94.第93章 地府因果當結,落伽山(4k)第145章 滿天神佛拿不得,兜率宮中見真人(求月票)第279章 王玄昭,心正邪退第414章 請帖,下一劫以廣心爲主第210章 真君說聖母,狐嫁女第171章 唐僧護徒,獅駝城外大戰第192章 真人再入靈山第171章 唐僧護徒,獅駝城外大戰第164章 書生驕縱,終至淮河第四十一章 木母行周天第193章 明心見性方爲禪,冀州西部第210章 真君說聖母,狐嫁女第339章 禪道之妙,苦海無邊(求月票)第五十五章 採藥功成第四十章 請木母法第229章 鉛鼎初開伏虎龍第四章 來時凡骨凡胎重,入道身輕體亦輕第81章 孫悟空第209章 真君鬥悟空,誰勝誰敗91.第90章 悟空丹成(二合一章節)第89章 三緘其口(求月票)94.第93章 地府因果當結,落伽山(4k)第149章 行者二心生,真人教徒重陽(求月票)第五十六章 上品火候第174章 如來再問真人,獅駝山三魔大敗第123章 顯聖來訪,白鹿攔路法林第284章 紫微帝君轉生第247章 不敢爲天下先,與九鼎緣法深厚第198章 再見李老者,終入長安城第326章 王母莊嚴,牛魔劫數第189章 兵器被盜,行者請真人第407章 閉關百日,真人之變第64章 昔年寶樑國第401章 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第128章 八石五金,四聖試心第132章 真人收徒重陽,屍魔戲唐僧第161章 真人入閻浮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