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2章 呂煜之惑,紫微下凡

話表武當山山道之間,呂煜言說不願離去,其父呂讓聞聽,有些生怒。

呂讓說道:“煜兒,我常與你言說,當要知禮明理,你今一意孤行,要留在此處,你且與我言說,你爲何要留在此處,但你說出個理兒來,我便陪同你留在此處。”

呂煜搖頭道:“父親,恕孩兒無禮,但孩兒心中有感,若孩兒此番聽言離去,恐會後悔終生。”

呂讓說道:“煜兒,你今方纔幾歲,怎個言說後悔終生。”

呂煜說道:“父親,若是以往,我定是不曾這般言說,亦不知何爲終生,但今時多有不同,孩兒果真有感,若是離去,孩兒追悔莫及。”

呂讓聞聽,沉默許久,仔細看着自己這孩兒,他竟不知道,他孩兒竟有這般主見的一面,教他感到陌生,興許他對於此孩兒的看護,還是太過稀少。

他見呂煜如此,嘆息一聲,遂朝真人與玄帝,說道:“望請二位恕我孩兒無禮。”

姜緣搖頭,望向呂煜,說道:“你既來拜我,自當有事,但你可將事兒道來與我所聽。”

呂煜搖頭,有些茫然,說道:“二位先生,我並不知,爲何要來拜禮於二位先生,但我心中便是有感,我當是如此所爲,若不如此所爲,便有失禮。”

姜緣笑道:“但若相拜,定是有事,此乃常理,你無事而拜我,教我怎能受你此拜。”

呂煜不知如何作答。

呂讓聞聽,亦覺呂煜無禮,他搖頭說道:“二位,乃是我孩兒無禮,但請二位莫要怪罪。”

姜緣不曾搭話呂讓,只是望着呂煜,不曾言語。

呂煜忽是擡頭,懇求道:“但請父親暫且離去,我有心獨自與二位先生談說。”

呂讓聞聽,沉吟許久,起身離去,帶着一衆下人,離遠些許。

呂煜望向真人,再是拜禮。

真人卻不受其禮,閃身避開,說道:“但你無事,我怎能受你此禮。”

呂煜說道:“二位先生,我雖不知,爲何要拜於二位先生,但我卻有心感,拜二位先生絕是無錯。”

姜緣見之,與玄帝對視一眼,會心一笑,皆是知得,此乃正主相助是也,足以見得呂煜正主有靈氣,不曾迷失本來面目,二神勢弱,故奈何不得正主。

呂煜此世,當有修行之路。

姜緣說道:“你既是拜我,自當有你之理。我方纔已受你之禮,卻是不該,然已受得你一禮,當爲你解惑消災,你且說來,你有何困惑,有何災難,我爲你解消。”

呂煜說道:“先生,我未有困惑,亦未有災難。”

姜緣笑道:“但你心中,有何思慮不明的,皆可算作困惑。”

呂煜聞聽此言,怯生生問道:“何般思慮不明,皆可言說不成?”

姜緣點頭說道:“自可言說,不必有顧慮。”

呂煜猶豫再三,開口說道:“但時常有思慮,人之一生,爲之何求。”

姜緣聽言,笑着問道:“何有此思慮?我見你身有貴氣,眉心間有官氣相護,料你家中必爲官宦人家,若是等閒人家,有此思慮,便也作罷,但你爲何有此思慮。”

呂煜說道:“但我不知爲何有此思慮,然常常閒暇之時,皆有所想,人之一生,所求爲何?爲錢?爲官?然數十年後,亦會身亡,無論如何抉擇,皆難逃一死,縱觀王侯將相,亦逃不過此理,是以求之爲何等?”

姜緣笑道:“你年不過十,此思慮何來。”

呂煜說道:“雖年幼,但曾見祖父爲官多年,金銀無數,權勢不計,然晚年終是嘆息而身死,一無所得,故我有此思慮,不知人之所求,究竟爲何,若無論如何所求,終是一場空,人何故而來此世間。”

姜緣問道:“你父親可知得你此思慮?”

呂煜搖頭說道:“不知,但此思慮,不敢言說,唯恐父親以異樣目光看待,是故未曾與他人言說,只與先生說過。”

姜緣笑着說道:“但你有此思慮,乃是常事也,人生如夢,不得自在,若不得超脫離苦海,終難逃一死,故有修行之說,修行得自在,方免生死。”

呂煜到底年幼,不解其言,說道:“修行?怎個爲修行?先生亦在修行不成?”

姜緣點頭笑道:“我正在修行。但我不知如何爲你解答修行,只待你自悟,何時你有明修行爲何,何時便會開始修行。但我可與你言說,昔年我年幼之際,亦常有你此困擾,深知人生如夢,終爲一場空,故我以行入修行之道。”

呂煜驚道:“先生,修行可逃生死輪迴不成?”

姜緣笑而不語。

呂煜年幼聰慧,已有所明。

姜緣說道:“今你有此惑,但我不可與你明言,故你此惑不曾解得。這般,我與你個趣法,若你有緣,或可從中得明何爲修行。”

說罷。

真人伸手輕撫呂煜天靈,自將一篇靜心法文傳與呂煜。

呂煜大爲驚奇,不知爲何心中有法文而現,他正要擡頭細問真人。

但見真人笑着搖頭,遂與玄帝同是離去,少頃間則消失在呂煜眼中。

呂煜呆滯的望着真人離去,不知作何般想象。

呂讓與一衆下人烏泱泱的走了過來,說道:“煜兒,可有教其所傷?”

呂煜搖頭說道:“父親,不曾。”

呂讓說道:“既不曾教其所傷,爲何如此呆滯?”

呂煜說道:“父親,方纔與先生探討,一時教孩兒反應不過來。”

呂讓問道:“那二位與你說些甚了?”

呂煜搖頭,不曾答話。

呂讓見狀,便不曾再多言,只道:“那二位腳程卻是了得,竟這會兒的功夫,便見不得其蹤跡。”

呂煜忽是擡頭,問道:“父親,可知何爲修行?”

呂讓一愣,說道:“修行?煜兒你說的,可是那等唬人的把戲,在甚門派中修行的人?”

呂煜聞聽此言,陷入沉思,不再說話。

一衆人遂是沿着山道再是前行,前往上香,朝拜於玄帝。行得多時,一衆抵達宮殿之中,朝拜於武當山中受供奉的羣神。

呂煜在呂讓提醒下,回過神來,安心於參拜。

一衆匯入萬千香客之中,按序參拜宮殿。

正是參拜入主殿,上香供奉於玄帝時,呂煜持香而拜,忽是擡頭觀看玄帝神像,神情恍惚,指定玄帝神像,說道:“父親,那神像不正是方纔那二位先生其中一位。”

呂讓正要開口,教呂煜誠心一些,莫要胡鬧,其擡頭一看,便見着那玄帝神像面容,果真與方纔所見二人其中一人有些相似。

呂讓見之,大驚失色,急與身後許多下人說道:“你等且細細看之,此神像是否與先前二人裡其中一人相貌相同?”

那等下人見着玄帝神像,已是跪伏在地,誠心叩首,今聞老爺問話,不敢不答,皆道:“老爺,卻是相同,卻是相同!”

呂讓如何能不知,今兒個他等是碰着神仙了,那二位定是神仙,其中一位便是玄帝,另一位能與玄帝同行,定亦是神仙。

他身子忍不住激動打擺,這是何等福氣,竟能入武當山而見着神仙。

呂讓心中激動,拉着呂煜,便是朝拜,更是再三詢問神仙與呂煜說了些甚。

呂煜不曾言說,守口如瓶。

呂讓只得作罷,只消呂煜叩首,感念神仙恩情。

……

卻說太和宮中,真人與玄帝重歸此處。

玄帝笑道:“真人怎個不教其跟隨你修行,這般其自渡當是事半功倍。”

姜緣說道:“其未曾明悟得修行,縱是跟隨於我,但要其自渡,卻是甚難,不若教其自悟,有道是‘授人以魚不如授之以漁’。今其年幼,不明事理,不可操之過急,我料他長成必然自悟功成,知得何爲修行。”

玄帝說道:“但真人知得此事便足矣。我觀那孩童,自有靈氣在身,他日若能明悟,再得真人相助,必能自渡。”

姜緣笑道:“此人有緣法於老君,但其好生修行,不忘初心,修行便能功成。”

玄帝深以爲然。

二人在太和宮中又是談說許久,其言說之論,多爲修行緣法,怎知人間光陰幾何,

光陰迅速,不覺再有一載餘去。

姜緣與玄帝談說,十分歡喜,然他知他不可在此久留,只得於玄帝辭別,欲要行走人間,修繕律法。

玄帝聞聽真人所說辭別,只是不能阻攔,親是相送真人。

一衆出了太和宮,又離了武當山,玄帝親送真人一衆百里,至一座山頭處,教真人攔下,玄帝方纔停下。

真人下了白鹿,用手攙着玄帝,說道:“玄帝不必再送,但你須坐鎮武當山,今已離武當山有些距離,玄帝可歸去也。”

玄帝說道:“與真人交談歡喜,今真人當離,我自當相送,真人不必勸說於我。”

姜緣說道:“玄帝之意,我自是知得,但玄帝有職責在身,不可久去,玄帝可歸去,接下來的路途,自有諸等護持我前行,但請玄帝安心。再者,玄帝若是再行,恐便要是千里萬里之說,那時再行出,便不是相送,而是同行。”

玄帝聞聽,只得歇下繼續相送的心思,說道:“既如真人言說,我便不再相送,但請真人所行顧全周身,莫要教途中妖魔所傷。”

姜緣笑着應答。

豬八戒挑擔上前來,笑道:“蕩魔天尊,你當安心,有老豬在,還有牛王等在,沿途怎個有妖魔敢傷真人,但敢近真人身,便教我等將之降伏,絕無教其傷真人之處。”

玄帝望向豬八戒,說道:“若是等閒人說來,我定是不信,但若是天蓬元帥所說,我卻是相信。”

豬八戒聞聽,大笑不止,但似又有胡言亂語之相。

他正要再說些甚,忽是後腦勺一疼,他轉頭張望,便是見着青牛丟着個橘果砸來,大有他要說話,青牛便朝他砸來的樣子,唬得豬八戒不敢再言。

姜緣正要與一衆離去,玄帝止住腳步,順真人之意,不再相送。

二者正要分別之際。

真人與玄帝皆心有所感,朝天上張望,此間正是白日,然二人法眼皆可見得,天外似有紫星墜落,伴隨紫星而落,同有數星環繞,似拱衛紫星,同是墜落。

數星落世,少頃間便消失不見,不知蹤跡。

真人與玄帝皆知得此乃何事,當是紫微大帝下凡,欲親渡人間。真人昔年便曾入得紫微宮,聽得紫微大帝講說,當下凡轉生,但他不曾想,紫微大帝動作這般迅速,如今已是下凡轉生。

玄帝說道:“不曾想紫微帝君這便下凡轉生,帝君卻有大慈悲。”

姜緣深以爲然,說道:“玄帝所言有理,帝君果真有慈悲之心,其願得親身下凡,以渡人間,此乃大慈悲,我萬萬不及帝君。”

玄帝說道:“真人所言有理,我亦比不得紫微帝君,其大慈悲,教我聞聽敬服,我雖有些許慈悲,但卻萬萬比不得帝君這般,親身下凡渡於人間。”

姜緣笑道:“不知紫微帝君會在人間掀起何等波瀾來,若有緣法相見於帝君,定要助帝君一臂之力。”

玄帝說道:“真人所言甚是,但真人有緣法得見於帝君,欲相助帝君時,我亦當助真人一臂之力。”

姜緣應答。

二人在山頭談說些許,便是分別而去。

玄帝往武當山歸去,真人一衆則是朝着外邊而去。

豬八戒行走時,上前詢問紫微大帝之事。

姜緣未曾隱瞞,將紫微大帝所做之事,悉數與豬八戒等相說。

豬八戒等不知紫微大帝所爲者,今聞聽此話,無不大爲震驚。

豬八戒有些不解,問道:“老爺,紫微帝君縱有大法力,但其若入人世,稍有不察,亦會教入苦海,難以渡離,若其如此,爲何還要入人世,得享自在,永受安寧,受萬千供奉,豈非更妙?”

姜緣說道:“帝君有大慈悲,其所思所想,自有不同,豬八戒,你今時尚未功成,修行不足,故有不明,但若你來日功成,其所思慮,自有不同。”

第219章 恐我死後,祖宗不諒第345章 左良得令牌,王守得學醫第245章 再臨福陵山,終歸方寸山第272章 玄虛無影衣,真人仙相第76章 仙香奇異第171章 唐僧護徒,獅駝城外大戰第284章 紫微帝君轉生第233章 蟠龍柺杖顯神威第67章 藥氣休漏泄,溫養周天竅第394章 重陽返舊地,人間赤須龍第277章 苦海難渡,顯聖外甥第392章 所見即苦海,三災氣將消第297章 禮不爲重,王母誕辰第244章 禳星之法,沉香一夢第196章 唐僧抉擇第172章 三魔敗逃,唐僧有悟(求月票)第371章 佛魔之爭,真人當會魔羅第267章 北懼蘆洲玄冥老母【月票加更】第76章 仙香奇異91.第90章 悟空丹成(二合一章節)第318章 金星歸位,李白成仙?第301章 沉香心頑劣,真人見妙樂第160章 真武借劍,取經人行至寶樑國(求月票)第333章 嚴氏多驚恐,劫數不自知第329章 牛王心憂,劫數將至第299章 百里者半於九十,拜神亦或拜貪慾?第231章 鐵柺李往事第二十七章 道破源流氣泄敗第180章 行者勸八戒,國丈爲白鹿第三十三章 伏妖歸山第314章 重陽二世,再渡金星第308章 呂煜更名呂岩,跟隨修行第254章 寶蓮燈,黑龍骨爲牛王用第264章 全無威氣,豬八戒上天宮第414章 請帖,下一劫以廣心爲主第82章 知禮(求月票)91.第90章 悟空丹成(二合一章節)第305章 老君可爲老師,帝君終功敗第281章 真人論金丹,呂梁轉世第336章 正淵尋道,真人尋寶第五章 心猿,意馬,金公,木母,黃婆第二十二章 姜緣鬥妖第141章 行者終敗聖嬰,紅孩兒歸方寸第五十一章 金鼎玉爐,鎮元子第155章 行者借扇第374章 沉香斗犬,真君之意第十一章 離山,西行第296章 左良請幽冥,真人上天界第64章 昔年寶樑國第227章 二大聖相爭,勝負難定第413章 萬壽國事了,四十九載即開府91.第90章 悟空丹成(二合一章節)第175章 取經人終過獅駝山,行者得陰陽二氣瓶第161章 真人入閻浮世界第269章 玄冥老母來頭,悟空請天兵第342章 得見呂岩,縣令跟隨第五十六章 上品火候第351章 九厄山,天宮之人(求月票)第215章 煉丹神通即爲開天闢地第171章 唐僧護徒,獅駝城外大戰第137章 祖師歸府,八戒禍從口出第284章 紫微帝君轉生第105章 真見功成,大鬧天宮第333章 嚴氏多驚恐,劫數不自知第336章 正淵尋道,真人尋寶第168章 行者闖山,牛魔王調兵遣將第二十七章 道破源流氣泄敗第58章 淺談火候第189章 兵器被盜,行者請真人第392章 所見即苦海,三災氣將消第323章 真人回山,請天蓬照拂第367章 蓬萊仙島,三星第408章 甘向苦中來,馬鈺第二十六章 函谷關關令尹喜第400章 重陽觀符,魔羅再入西牛賀洲第119章 金角銀角下界,唐僧西行第424章 終至金鼎山,怪異妖邪第316章 李白入長安,此月非彼月第412章 萬壽國,延年益壽第163章 心不正則邪侵,左良跟隨第250章 紫微大帝意下凡,永興正道第216章 當尋九鼎,與老君有緣者第409章 收徒七子,重陽將歸第80章 猴王登山第246章 廣心十四字輩,收徒第292章 武周氣數減半第379章 真人下山,重陽學儒第317章 撈月而亡第168章 行者闖山,牛魔王調兵遣將第五十三章 斤兩之說第150章 一體二心難分辨,尋求真人辯真假(求月票)第195章 取真經,真經有二份第362章 王重陽,八仙請假一天第408章 甘向苦中來,馬鈺第201章 鬥戰勝佛之意,非戰鬥也第十八章 金公何在第一章 我師父竟是菩提祖師第223章 念動便可遣山調將,再修律法
第219章 恐我死後,祖宗不諒第345章 左良得令牌,王守得學醫第245章 再臨福陵山,終歸方寸山第272章 玄虛無影衣,真人仙相第76章 仙香奇異第171章 唐僧護徒,獅駝城外大戰第284章 紫微帝君轉生第233章 蟠龍柺杖顯神威第67章 藥氣休漏泄,溫養周天竅第394章 重陽返舊地,人間赤須龍第277章 苦海難渡,顯聖外甥第392章 所見即苦海,三災氣將消第297章 禮不爲重,王母誕辰第244章 禳星之法,沉香一夢第196章 唐僧抉擇第172章 三魔敗逃,唐僧有悟(求月票)第371章 佛魔之爭,真人當會魔羅第267章 北懼蘆洲玄冥老母【月票加更】第76章 仙香奇異91.第90章 悟空丹成(二合一章節)第318章 金星歸位,李白成仙?第301章 沉香心頑劣,真人見妙樂第160章 真武借劍,取經人行至寶樑國(求月票)第333章 嚴氏多驚恐,劫數不自知第329章 牛王心憂,劫數將至第299章 百里者半於九十,拜神亦或拜貪慾?第231章 鐵柺李往事第二十七章 道破源流氣泄敗第180章 行者勸八戒,國丈爲白鹿第三十三章 伏妖歸山第314章 重陽二世,再渡金星第308章 呂煜更名呂岩,跟隨修行第254章 寶蓮燈,黑龍骨爲牛王用第264章 全無威氣,豬八戒上天宮第414章 請帖,下一劫以廣心爲主第82章 知禮(求月票)91.第90章 悟空丹成(二合一章節)第305章 老君可爲老師,帝君終功敗第281章 真人論金丹,呂梁轉世第336章 正淵尋道,真人尋寶第五章 心猿,意馬,金公,木母,黃婆第二十二章 姜緣鬥妖第141章 行者終敗聖嬰,紅孩兒歸方寸第五十一章 金鼎玉爐,鎮元子第155章 行者借扇第374章 沉香斗犬,真君之意第十一章 離山,西行第296章 左良請幽冥,真人上天界第64章 昔年寶樑國第227章 二大聖相爭,勝負難定第413章 萬壽國事了,四十九載即開府91.第90章 悟空丹成(二合一章節)第175章 取經人終過獅駝山,行者得陰陽二氣瓶第161章 真人入閻浮世界第269章 玄冥老母來頭,悟空請天兵第342章 得見呂岩,縣令跟隨第五十六章 上品火候第351章 九厄山,天宮之人(求月票)第215章 煉丹神通即爲開天闢地第171章 唐僧護徒,獅駝城外大戰第137章 祖師歸府,八戒禍從口出第284章 紫微帝君轉生第105章 真見功成,大鬧天宮第333章 嚴氏多驚恐,劫數不自知第336章 正淵尋道,真人尋寶第168章 行者闖山,牛魔王調兵遣將第二十七章 道破源流氣泄敗第58章 淺談火候第189章 兵器被盜,行者請真人第392章 所見即苦海,三災氣將消第323章 真人回山,請天蓬照拂第367章 蓬萊仙島,三星第408章 甘向苦中來,馬鈺第二十六章 函谷關關令尹喜第400章 重陽觀符,魔羅再入西牛賀洲第119章 金角銀角下界,唐僧西行第424章 終至金鼎山,怪異妖邪第316章 李白入長安,此月非彼月第412章 萬壽國,延年益壽第163章 心不正則邪侵,左良跟隨第250章 紫微大帝意下凡,永興正道第216章 當尋九鼎,與老君有緣者第409章 收徒七子,重陽將歸第80章 猴王登山第246章 廣心十四字輩,收徒第292章 武周氣數減半第379章 真人下山,重陽學儒第317章 撈月而亡第168章 行者闖山,牛魔王調兵遣將第五十三章 斤兩之說第150章 一體二心難分辨,尋求真人辯真假(求月票)第195章 取真經,真經有二份第362章 王重陽,八仙請假一天第408章 甘向苦中來,馬鈺第201章 鬥戰勝佛之意,非戰鬥也第十八章 金公何在第一章 我師父竟是菩提祖師第223章 念動便可遣山調將,再修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