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心猿,意馬,金公,木母,黃婆

祖師只道:“人者,生有三神隨身,是以元神,識神,欲神,欲成大道,識神欲神爲阻礙,識神教你思緒萬千,輾轉難眠,欲神教你心煩意亂,不寧不爽。”

“識神難消,欲神難滅,人者欲成大道,必先消識神,滅欲神,明元神。”

“南瞻部洲生人,識神欲神貪權,不修元神。”

“童兒,你需得請五人相助,方有機會成大道,否則,大道難成,早晚身死道消!”

祖師語氣嚴厲,半是擔憂半是肅穆。

姜緣聞說,毛骨悚然。

他從夢中,曾見過此說法。

人生來有三神,元神,識神,欲神。

元神便是真正的我,代表最純正無邪之我,其無思無想,渾無雜念,住於元神之府。

識神乃心聲,往往心中發聲,思緒萬千時,皆是識神作祟,識神最喜左右人之想法,令人猶豫不決,優柔寡斷。

欲神主掌萬般慾望,如一人慾要發憤圖強之時,欲神便會作祟,讓其聯想到各類娛樂,讓其鬆懈,持戒者,最忌欲神,欲神最易令人破戒。

人之三神他知曉。

可這請五人相助,是何意?

姜緣問道:“師父,請得哪五人?”

祖師說道:“心猿,意馬,金公,木母,黃婆!得五人護持,童兒你之元神,方可消識神,滅欲神,修習金丹正道!”

姜緣聞言,若有所思,又道:“師父,何處尋五人?”

祖師含笑不語,指了指姜緣。

姜緣疑惑。

祖師笑道:“童兒慢慢思慮,五人你若可得一人護持,便可入道也!”

“去罷,去罷!”

說罷,祖師拂袖,讓其回去。

姜緣無法,只得離去祖師靜室。

祖師望着姜緣離去,呢喃自語:“此爲道秘,若童兒你能參悟,金丹之道,傳你無妨。”

“若你無法參悟,再傳你個旁門正果便是,不省心的童兒。”

祖師搖頭一笑,假合雙眼,定息存神。

……

回到靜室中。

姜緣盤坐蒲團,靜思冥想,思量祖師所說。

祖師令他尋五人護持,是以心猿,意馬,金公,木母,黃婆。

這五人,真的是人?

非也。

祖師最後一指,在於他。

此五人,並非是真的人,五人可以是他,他也可以是五人。

姜緣悟性奇高,他能參悟其理。

然他無法明悟,此五人究竟爲何。

以祖師所言,人生來有三神隨身。

此五人自何而來。

又在何處。

他如何得五人護持。

元神與欲神,識神爲敵對,五人相助元神,方可壓倒欲神與識神。

心猿意馬,常常所指,乃心神不定,宛如脫繮野馬,山間猿猴,難以控制。

此又從何處尋得。

姜緣緊皺眉宇,思量良久,不得門道。

一枯坐,不知多久。

姜緣不動,苦心鑽研,宛作泥塑像,不吃不喝,不喜不惱,只管坐此,悟個天荒地老,海枯石爛。

……

不知光陰何去從,只道八節四時渾不知。

姜緣是心神不寧,似水中撈月,眼前隱有靈機跳躍,他始終無法捕捉,不得進展。

他正是進退兩難。

咚!!!

姜緣腦海鐘鼓聲起,似有巨力將他扯出。

他如夢初醒,睜開雙眼,入目是靜室,誰料室中真是個‘細塵到處迷人目,粗灰滿谷滾芝麻’。

怎會個這般?

他日日掃灰祛塵,室裡怎有這般髒垢。

姜緣自蒲團而起,衣袍抖擻間,塵埃落地,他往前踏步,隱聞室外有笑聲,棋聲,推門而出。

靜室外,東方大亮,聲響從洞府外而來。

姜緣轉頭見祖師靜室門大開,料想祖師在外。

他快步朝洞府外過去。

待他走近,便見洞府外,有一石桌,祖師坐於東邊,在對面亦有一老者所坐。

老者穿一紫衣,鶴髮童顏,精神抖擻,相貌和藹可親。

二者於石桌前擺個‘象棋’,殺得正酣。

“童兒,參悟三年,可是醒了?”

祖師見姜緣走出,含笑問道。

姜緣聞說,心中大驚,不過一閉一睜間,竟有三年光陰,他吃驚得緊:“師父,弟子竟參悟三年?”

祖師頷首道:“不偏不差,今日正是三年。”

姜緣暗道,因果而斷,果真是光陰如梭,他竟不覺時間流逝。

他於夢中曾知一志怪之事,乃說一樵夫山上伐木,坐觀仙人走棋,不想一局之間,山下滄海桑田,樓起樓落,已是百年光陰,物是人非。

他一參悟間,與此志怪樵夫,何其之像也。

щшш⊙ Tтkǎ n⊙ ¢ o

三年於他,恍如霎時。

“菩提,你這弟子倒是個有趣的。”

那鶴髮童顏老者笑而出聲,掌中握着二枚棋子,饒有興趣。

姜緣望去,不識此老者,但瞧此與祖師相識,當是個老神仙,他見個禮。

祖師笑道:“此是我一友,你可稱一聲伯陽先生。”

姜緣心中再驚,伯陽此名號,他怎能不知,於大夢之中,他聞有奇人著《道德經》,流芳百世,奇人是爲老子,姓李,名聃,字伯陽,春秋時期人。

此伯陽,當是老子。

可此時乃西周也。

除非……

此老子,乃是太上老君!

唯有太上老君方能得享長生。

此處乃是‘西遊’,老子是太上老君,似乎不足爲奇。

他師父是菩提祖師,會認識太上老君亦說得過去。

姜緣並未亂陣,他師父不見得弱了太上老君。

念及此處,姜緣再行個禮,說道:“廣心見過伯陽先生。”

廣心乃是他法號。

老子露笑說道:“且起,是個聰慧的,南瞻部洲生人,尚有這般靈秀的,真乃少見。”

祖師說道:“我此童兒,能入得你眼否?”

老子頷首說道:“自是入得,廣心當是入道難時,菩提你怎地不爲其點撥,任這識神蒙他心,欲神遮他眼。”

識神蒙我心,欲神遮我眼?

姜緣聞說恍然大悟,他參悟三年,不得門道,只覺心有靈光,似游魚亂竄,窺見而不得,原是這般。

他欲悟得‘五人’在何處,好教相請,護持於他對付識神,欲神。

此二神當阻他,以防他窺見‘五人’。

原是這般,他料苦功無效,白白費他三年勁兒……

第66章 木母遮本心第424章 終至金鼎山,怪異妖邪第64章 昔年寶樑國第169章 祖師暗藏玄機救悟空(求月票)第119章 金角銀角下界,唐僧西行第118章 菩薩借人,八十一難第180章 行者勸八戒,國丈爲白鹿第403章 性命相關,赤須龍第304章 玄牝還元丹,迴歸三星府第314章 重陽二世,再渡金星第190章 牛魔王敗黃獅,九靈元聖知真人第82章 知禮(求月票)第225章 水官大帝,當往青州第198章 再見李老者,終入長安城第五十章 立鼎第327章 左良下山,牛精入夢第323章 真人回山,請天蓬照拂第三十七章 猴頭出世第170章 牛王,聖嬰齊助陣第380章 昔年長安,相見正淵第七章 元神指路第393章 當下山而行,養馬好手第297章 禮不爲重,王母誕辰第二十八章 大音無聲,大象無形第340章 非是善茬,搭祈雨臺第207章 蛟魔王終降,汾水之物第69章 修行第111章 安爐設鼎,青牛易走脫第262章 悟空請八戒,左良降妖【求月票】第170章 牛王,聖嬰齊助陣第111章 安爐設鼎,青牛易走脫第417章 重陽降心猿,九鼎緣法第三十七章 猴頭出世第364章 八仙過海,各顯神通第214章 對弈,老君言煉丹第77章 上架感言第二十章 全不似個學禮的第106章 五行山降大聖,真修行方始初請假一天第146章 悟空請師兄,真人降青牛(求月票)第143章 木母作祟欺元神,心猿不得金公助第二十一章 隱見金公現第276章 拜會二郎神,真人蕩魔揚名第127章 真人來助,三過法林第286章 聖母神皇,長生難求第261章 往北懼蘆洲,天蓬舊事第142章 糊塗鬼,取經人行至金兜山第187章 龍王修行之難,真見當爲佛第十六章 護他元神準無恙,逞兇鬥狠識欲神第200章 取經五人終分別,鬥戰勝佛歸方寸山第212章 笑人如笑己,再見劉賀第304章 玄牝還元丹,迴歸三星府第359章 妖魔終降,守一喜儒第335章 二人終回府,真人習旁門第五章 心猿,意馬,金公,木母,黃婆第133章 唐僧逐大聖,大聖歸方寸第382章 左良請神悟空,真人之相第227章 二大聖相爭,勝負難定第四十七章 請黃婆第361章 左良心靜,天生異象第254章 寶蓮燈,黑龍骨爲牛王用第313章 不提舊事,徹查龍屬第二十三章 聞道者,同作一人第381章 左良接見,豬八戒鬥左良第352章 瘟神,呆子尚在蒸籠第240章 擎天虯木大聖第124章 法林辯佛,啞口無言第301章 沉香心頑劣,真人見妙樂第65章 萬壽山五莊觀第334章 一別兩寬,決心誕子95.第94章 猴王得神兵,真人走地府(4k)第七章 元神指路第169章 祖師暗藏玄機救悟空(求月票)第256章 三聖母犯法,知易行難第352章 瘟神,呆子尚在蒸籠第106章 五行山降大聖,真修行方始初第343章 藥理之說,二人鬥龍(求月票)第62章 守山95.第94章 猴王得神兵,真人走地府(4k)第400章 重陽觀符,魔羅再入西牛賀洲第336章 正淵尋道,真人尋寶第361章 左良心靜,天生異象第141章 行者終敗聖嬰,紅孩兒歸方寸第315章 太白出竅,仙緣若夢第306章 三災之氣,李隆基第355章 牛王出苦海,待正微歸位第177章 廣心請玄天上帝一見第80章 猴王登山第一章 我師父竟是菩提祖師第373章 老祖氣象,禹王三寶第350章 當是開府,西行大路第198章 再見李老者,終入長安城第262章 悟空請八戒,左良降妖【求月票】第154章 悟空二戴金箍(求月票)第77章 上架感言第271章 真人識鼎第75章 結聖胎第三十九章 木母難‘說’第121章 孫行者,堵不如疏第196章 唐僧抉擇
第66章 木母遮本心第424章 終至金鼎山,怪異妖邪第64章 昔年寶樑國第169章 祖師暗藏玄機救悟空(求月票)第119章 金角銀角下界,唐僧西行第118章 菩薩借人,八十一難第180章 行者勸八戒,國丈爲白鹿第403章 性命相關,赤須龍第304章 玄牝還元丹,迴歸三星府第314章 重陽二世,再渡金星第190章 牛魔王敗黃獅,九靈元聖知真人第82章 知禮(求月票)第225章 水官大帝,當往青州第198章 再見李老者,終入長安城第五十章 立鼎第327章 左良下山,牛精入夢第323章 真人回山,請天蓬照拂第三十七章 猴頭出世第170章 牛王,聖嬰齊助陣第380章 昔年長安,相見正淵第七章 元神指路第393章 當下山而行,養馬好手第297章 禮不爲重,王母誕辰第二十八章 大音無聲,大象無形第340章 非是善茬,搭祈雨臺第207章 蛟魔王終降,汾水之物第69章 修行第111章 安爐設鼎,青牛易走脫第262章 悟空請八戒,左良降妖【求月票】第170章 牛王,聖嬰齊助陣第111章 安爐設鼎,青牛易走脫第417章 重陽降心猿,九鼎緣法第三十七章 猴頭出世第364章 八仙過海,各顯神通第214章 對弈,老君言煉丹第77章 上架感言第二十章 全不似個學禮的第106章 五行山降大聖,真修行方始初請假一天第146章 悟空請師兄,真人降青牛(求月票)第143章 木母作祟欺元神,心猿不得金公助第二十一章 隱見金公現第276章 拜會二郎神,真人蕩魔揚名第127章 真人來助,三過法林第286章 聖母神皇,長生難求第261章 往北懼蘆洲,天蓬舊事第142章 糊塗鬼,取經人行至金兜山第187章 龍王修行之難,真見當爲佛第十六章 護他元神準無恙,逞兇鬥狠識欲神第200章 取經五人終分別,鬥戰勝佛歸方寸山第212章 笑人如笑己,再見劉賀第304章 玄牝還元丹,迴歸三星府第359章 妖魔終降,守一喜儒第335章 二人終回府,真人習旁門第五章 心猿,意馬,金公,木母,黃婆第133章 唐僧逐大聖,大聖歸方寸第382章 左良請神悟空,真人之相第227章 二大聖相爭,勝負難定第四十七章 請黃婆第361章 左良心靜,天生異象第254章 寶蓮燈,黑龍骨爲牛王用第313章 不提舊事,徹查龍屬第二十三章 聞道者,同作一人第381章 左良接見,豬八戒鬥左良第352章 瘟神,呆子尚在蒸籠第240章 擎天虯木大聖第124章 法林辯佛,啞口無言第301章 沉香心頑劣,真人見妙樂第65章 萬壽山五莊觀第334章 一別兩寬,決心誕子95.第94章 猴王得神兵,真人走地府(4k)第七章 元神指路第169章 祖師暗藏玄機救悟空(求月票)第256章 三聖母犯法,知易行難第352章 瘟神,呆子尚在蒸籠第106章 五行山降大聖,真修行方始初第343章 藥理之說,二人鬥龍(求月票)第62章 守山95.第94章 猴王得神兵,真人走地府(4k)第400章 重陽觀符,魔羅再入西牛賀洲第336章 正淵尋道,真人尋寶第361章 左良心靜,天生異象第141章 行者終敗聖嬰,紅孩兒歸方寸第315章 太白出竅,仙緣若夢第306章 三災之氣,李隆基第355章 牛王出苦海,待正微歸位第177章 廣心請玄天上帝一見第80章 猴王登山第一章 我師父竟是菩提祖師第373章 老祖氣象,禹王三寶第350章 當是開府,西行大路第198章 再見李老者,終入長安城第262章 悟空請八戒,左良降妖【求月票】第154章 悟空二戴金箍(求月票)第77章 上架感言第271章 真人識鼎第75章 結聖胎第三十九章 木母難‘說’第121章 孫行者,堵不如疏第196章 唐僧抉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