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第300章 華夏青年五四獎章(二合一)

常浩南簡單回顧了一下,發現從杜義山一個電話把自己從東萊叫回來之後已經過去了差不多半個月,但確實沒有人跟自己明確地說過讓他參加的那個“儀式”具體是個什麼東西。

弄了半天結果是個頒獎典禮。

自從重生到現在差不多一年時間,雖然他已經做出來了不少成績,航空工業系統乃至軍隊給的榮譽也拿了不少,但這種正兒八經需要舉辦一個典禮的,也不過是第二次。

第一次是慶祝獵蝠行動的那次。

說來也巧,當時常浩南也是一直被矇在鼓裡,直到被丁高恆拉到現場之後,才得知整件事情的來龍去脈。

看來成傳統了。

兩名工作人員和杜義山都沒有回答常浩南這個驚訝之下脫口而出的問題,而是帶着他來到了唐林天的辦公室,把一個裝裱精美的正紅色信封鄭重地交給了他。

顯然,這是要把開獎的驚喜留給獲獎者本人。

信封表面並沒有寫出獎項的名字,但常浩南在拆開之前卻注意到右下角用兩行小字印着發出這個信封的機構——

共青團ZY和全國青年聯合會。

他的手不由自主地抖了一下。

在很多人看來,這兩個名字在日常生活中的存在感可能不太足。

但是在體制內,尤其是機關和科研單位中,還是相當有地位的。

能讓這兩家聯合發的獎項……

常浩南心中已然有了些許猜測。

90年代的信封還沒有後世常見的快拆設計,於是他從唐林天的筆筒裡拿起一把拆信刀,動作飛快地割開了信封。

裡面是一本紅皮的證書,以及一封邀請函。

證書上面印着共青團的團徽,還有兩行燙金的細瘦字體:

華夏青年五四獎章

證書

證書裡面的內容言簡意賅。

“授予常浩南同志華夏青年五四獎章”

無需任何其他說明,也沒有什麼“特發此證,以資鼓勵”之類的套話。

根本不需要。

十五個字,足以體現這本證書的含金量。

儘管單看頒發機構的級別,那麼之前他領到的那枚一等“獵蝠行動”紀念章並不落於下風。

但這畢竟是個正兒八經的獎章,而且還是能大大方方說出去的那種。

這一瞬間,辦公室裡面的另外四個人都聽到了常浩南猛然加重的呼吸聲。

誰也不可能在這種時候仍然保持完全的平靜。

別說什麼兩世爲人。

上輩子他活了四十多歲,獲得的最高榮譽也就是研究所級別頒發的一個優秀研究員而已。

大佬們面對榮譽表現淡薄,大多數情況下只是因爲常人眼裡很重要的榮譽對於他們來說不值一提罷了。

爲什麼諾貝爾獎一定要在開獎之前幾分鐘才通知到本人?

其中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防止獲獎者提前知道之後四處炫耀,破壞掉諾獎的逼格。

實際上,在今天之前,常浩南確實預估過自己或許會因爲去年對諸多項目做出的貢獻而拿個什麼獎,但充其量也就是在航空工業系統,最多國防科工委系統內部想想。

直接衝到五四獎章這個規格,確實有點意外之喜的意思了。

要知道1997年是這個獎的第一次頒發。

雖然沒有任何規定說第一屆就比後面的更高貴,但是從史學角度而言,首屆得主的名頭還是比較有價值的。

況且相比於後來動輒二三十人的龐大規模,前面幾年的獲獎人數通常只有五六個而已。

不過常浩南的人生經驗畢竟豐富,在最初的驚喜和興奮過後,還是很快做了兩個深呼吸,讓自己稍稍平靜下來,然後擡起頭。

“感謝二位專程過來,我記得剛剛還說有一個東西需要我簽字?”

“沒錯,邀請函後面有個回執,您簽好字,確定能否出席之後交給我們就好,如果出席的話,最好提前兩小時左右到達會場,到時候會有工作人員引導您到後臺就位。”

“沒問題。”

常浩南把邀請函翻到最後,在“確認參加”選項上打了個勾,然後簽下了自己的名字。

開玩笑,杜義山把他專程叫回來不就是爲了這件事,怎麼可能有不參加的道理。

簽字過後,很快送走了兩名前來報喜的工作人員。

常浩南把獎狀和邀請函重新裝回信封,並小心地放進包裡。

“怎麼樣,這趟把你叫回來,沒虧着你吧?”

從杜義山老神在在的神態來看,他顯然是一早就知道的,只不過爲了給常浩南留出一個驚喜,所以纔沒有說明。

而之前唐林天估計是下意識覺得杜義山肯定已經說過了,所以纔跟後者打了半天啞謎。

這樣一來,也就不難理解爲何常浩南迴來之後第一次見到唐林天的時候,對方會有那種表現了。

第一屆五四獎章是沒有設集體獎的。

所以獲獎個人所在單位也是一個比較重要的關注點。

常浩南要是能在發表獲獎感言的時候替學校多說上幾句好話,哪怕帶不來什麼直觀的好處,至少也能給所有與會者留下個不錯的第一印象。

“之前確實沒想到啊……剛纔在樓道口看見那兩個黑衣服的時候我還以爲自己犯什麼錯誤了……嚇了一跳”

常浩南把書包的拉鍊拉好,摸了摸跳動節奏仍然有些急促的胸口回答道。

雖然過程中帶着點驚嚇,但不得不說,這樣的驚嚇,還是越多越好。

杜義山露出一個陰謀得逞的笑容,拍了拍常浩南的肩膀:

“好了,回去以後好好醞釀一下獲獎感言,不過上面的意思是,表彰大會還是以展現你們青年人的朝氣爲主基調,所以倒也沒必要過於嚴肅,這個度麼……伱自己把握就好。”

話雖然是這麼說,但根據會議安排,留給他們獲獎者發言的時間總共只有20分鐘,折算下來每個人也就4分鐘不到,其實也沒有什麼發揮空間。

直到把常浩南送走之後,杜義山才注意到旁邊辦公桌後面坐着的,一臉愁眉苦臉的唐林天。

“老唐?”

直到被連續叫了幾聲名字,後者才終於反應過來。

“想什麼呢?我看你那眉毛都擠到一塊去了。”

說着話的功夫,杜義山走到旁邊的一個文件櫃旁邊,摸摸索索了一會之後,從右下角一個不起眼的小格子裡取出了一個銀色的罐子。

正是那天唐林天拿出來招待常浩南的寶貝茶葉。

“我在想啊,按照這個架勢發展下去,等到兩年之後小常博士畢業,咱們得開出什麼條件,才能把人留下……”

“這個麼……我也沒什麼辦法。”

杜義山往兩個玻璃杯裡分別抓了點茶葉,緊接着拿起暖壺開始泡茶,同時非常乾脆地承認了自己也無能爲力:

“不過就小常的情況來說,我還是建議你的格局放大一點,他的價值已經完全不侷限在我們這個學校了,如果願意留下,那自然更好,如果有更好的平臺或者去處,那我認爲我們也應該鼓勵和支持。”

“這我當然知道,但是……唉,不知道你聽沒聽到一些風聲,說是上面有意世紀之交附近,再建設一批具有世界先進水平的一流大學?”

杜義山一愣,隨後搖了搖頭:“這倒是頭一次聽說,不是已經有211工程了麼?”

作爲資深院士,他對於學校行政管理方面的事情反而沒有特別關注,自然沒有了解過這個目前還沒公佈的事情。

“不一樣,這一次的規格要高得多,根據比較可靠的說法,目前牽頭的學校有青華、燕大、復旦、交大和浙省大學,未來還可能加入四到五所作爲第一批學校,咱們京航從實力和影響力上,以目前的情況來看,還是跟他們有點差距,但要是小常能確定留校任教的話……”

“等等……”

旁邊聽着的杜義山打斷了唐林天的解釋:

“別的也就算了,浙省大學……咱們好像沒差他們太多吧,不都是理工類的大學?”

“現在確實差不多。”

唐林天無奈地搖了搖頭:

“但是他們四校合併的申請已經被批下來了,明年,最晚後年,您就能看見那個老的浙省大學了……”

杜義山沒話說了。

作爲20年代出生的人,他當然知道這裡面的來龍去脈。

1952年,浙省大學在一次極其慘烈的院校拆分中被一分爲五,除了分成四個單一學科大學之外,還把原本是王牌的數學專業拆給了復旦,損失僅次於隔壁的金陵大學。

而如果現在的四所學校真能合而爲一的話,那競爭力自然是毋庸置疑的。

不過想到這裡,杜義山的腦子裡突然冒出來了一個奇怪的念頭:

爲了這個新的一流大學工程,浙省大學合併了自己分出去的三所學校。

而京航這邊,第一個想到的辦法竟然是把常浩南留下任教……

“所以換句話說,小常一個人的價值,大概等於浙農大、浙醫大和杭城大學加起來?”

“這……我可沒這麼說。”

唐林天說着端起面前的杯子喝了口茶。

“這個味道……”

此時他纔看到杜義山的手邊上,正放着他自以爲藏的很隱蔽的錫罐,一雙眼睛瞬間瞪大:

“小常連我把茶葉放在哪都告訴你了?”

“別瞎往人家頭上扣黑鍋。”

杜義山動作嫺熟地把茶葉罐重新放回原位:

“你這地方恨不得全學院都知道,無非別人不敢隨便往出拿罷了。”

……

第二天晚上,一輛專車把常浩南從京航直接接到了大會堂。

上一世,他倒是也沒少來過這裡。

實際上,這個地方在沒有重大活動的時候,是可以花錢租用的,而且很多廳也對外開放參觀。

但這一次作爲獲獎者被邀請過來,感覺自然是完全不同。

負責接待常浩南的是一個叫胡珊珊的女性工作人員,約莫30歲出頭,一頭短髮,非常幹練。

互相簡單認識過後,胡珊珊便帶着常浩南來到了萬人大禮堂的後臺。

而到場之後的第一件事竟然是……

化妝。

沒辦法,以舞臺射燈的亮度而言,素顏上臺在視頻和照片中呈現出的效果跟黑人差不多……

就在常浩南頗爲無奈地忍受着化妝師往自己臉上塗一些奇奇怪怪的東西時,耳邊又傳來胡珊珊的聲音:

“如果您有需要的話,我們可以把您的獲獎感言打到提詞器上面,不過得提前把稿子給我們準備。”

然而常浩南這也是第一次面對這種陣勢,完全沒想到提詞器這回事,因此壓根就沒帶稿子。

“算了吧,六七百字而已,能記得住,你們安排的發言時間總共也就三分半鐘,講不了太多東西。”

難怪昨天那兩個人要求他提前兩小時到達會場。

光是化妝過程就用了差不多一個小時。

常浩南感覺自己整張臉都變重了不少,甚至不太敢做出太大的表情,最後還是在胡珊珊的指點之下才慢慢適應了帶妝的感覺。

再把服裝弄好,簡單熟悉一下整個儀式的流程,也就到了正式開場的時候。

一男一女兩名主持人登臺,宣佈了頒獎儀式的開始。

對於常浩南來說,這也算是童年回憶成真了。

在他重生的時候,那兩個人中的一位早已去世,另一位也已經退休,只有在每年感動中國的時候纔出現一次。

由於是第一屆頒發,因此在介紹過到場的領導之後,主持人還着重說明了設立華夏青年五四獎章這一獎項的意義。

“設立“中國青年五四獎章”系列獎項,目的是樹立和宣傳當代青年的先進典型,引導和激勵廣大青年積極投身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在取得現代化“三步走”發展戰略新進展、新勝利的偉大實踐中建功立業、健康成長……”

“下面我來宣佈,第一屆華夏青年五四獎章的獲得者名單……”

“愛軍習武崗位神聖,報效祖國無尚光榮,他放棄拿着數百元工資的國家幹部身份,選擇以大學畢業生身份參軍入伍,成爲一名每月只拿幾十元津貼的士兵,繼承‘好八連’的傳統,續寫光榮連隊的新篇章,讓我們有請,金陵軍區滬市警備區特種警備團八連班長,公舉東!”

“年輕的她爲大山裡的孩子們撐起一片天空。從4歲半的幼兒到13歲的少年,從生活到學習,既當老師又當保育員……第二位獲獎者,WFTJZ自治縣後河鄉頂坪單人教學點代課教師,宋芳蓉!”

“……第三位獲獎者,劉笑!”

“……第四位獲獎者,李斌!”

“……鑽頭啃岩石。工作的對象是硬的,工作精神也必須是硬的,這是青唐油田人的精神,也是華夏石油人的精神……青唐石油管理局高級工程師,秦文貴!”

由於常浩南的姓氏筆畫多達11劃,因此在絕大多數不設排名先後的儀式中,都是最後一個出場。

他倒是已經習慣了,並且在後臺也能更好地聽到前面五個人的事蹟。

不得不說,都很讓人佩服。

比如在他前面是上場的秦文貴。

常浩南剛看到這個滿頭白髮、看上去跟杜義山差不多一個歲數的人時,還以爲自己對於“青年”的定義出了問題。

後來化妝師用了很長時間,才把他的頭髮染成看上去年輕一些的黑色。

結果後來聽了人家的事蹟才知道,對方今年剛剛38歲。

足以見得戈壁灘上的石油人工作條件之艱苦。

而在宣讀完秦文貴的事蹟之後,自然就輪到了常浩南。

他本以爲在已經有了心理準備的情況下,今天應該已經可以淡然面對這一切。

但是當女主持人莊重的聲音響起時,常浩南還是不由自主地扯了扯脖子上的領帶——

急促的呼吸讓他感覺有些缺氧。

“接下來,是我們本次獲獎者中,最年輕的一位。”

“飛機曾經改變了整個世界,而他,立志要改變飛機,用年輕的雙手和頭腦,給華夏的飛機裝上華夏的翅膀,終有一天,你的名字將會和華夏製造的航跡一起,飛遍七洲四洋……”

“讓我們歡迎第六位獲獎者,京城航空航天大學學生,常浩南!”

щшш● Tтkǎ n● ¢ ○

第1348章 擴核,擴核!250.第250章 受常工啓發的殲轟7改進型第479章 華夏企業“走出去”309.第309章 楊韋大佬的震驚第1232章 長纓在手縛蒼龍299.第299章 獲獎了第47章 主動顫振控制,成功!257.第257章 你來給我當副總師!第44章 富士電機的小動作第905章 異型氣膜孔,打孔成功!第30章 一天,解決難題!第1457章 棱鏡計劃第848章 慄亞波的發現第579章 F14還是拿到手了第1133章 就是針對大衛國!第587章 渦扇10渦輪葉片生產,開始!(求一第461章 高性能航發的技術拼圖第1092章 飛天294.第294章 這寫教材,當真是一件美事啊第94章 焉知非福第1452章 舉世皆驚第1276章 責無旁貸第934章 你人還怪好嘞!第77章 滑行試驗(爲盟主flankerr加更55)第808章 不同的利益訴求第595章 真巧啊,日本人剛好有我們要用的零第917章 “小修小補”388.第388章 GPS干擾,我們也能做!第793章 要不讓法國人當個小白鼠?第827章 穿透地球表面372.第372章 堪比戰術導彈的遠程火箭炮!第596章 渦扇10和殲10的發變匹配第627章 令人糾結的垂直起降第435章 十倍壽命第1648章 瞄準未來的錨點第1251章 料事如神常院士第421章 空警200,正式立項第461章 高性能航發的技術拼圖第209章 安排一班專機!第1402章 你給我解釋解釋,什麼叫驚喜?第911章 針“風”相對第1278章 《太空救援》第784章 法國人玩脫了第1050章 七艘航母的行蹤第1316章 我要一艘彈道導彈核潛艇第1030章 我裂開來了第1076章 F136的關鍵設計評審第11章 學姐懷疑人生了第137章 技驚四座第1346章 洛馬還是波音?第900章 競爭對手的預判第809章 還有後手第968章 讓他們浪費一些資源也好第1003章 小鷹號的行蹤第147章 俄國人有點懵了第1316章 我要一艘彈道導彈核潛艇第721章 南亞風雲第65章 上架感言第1553章 是時候利用一些人脈了第186章 海軍航空兵第45章 降維打擊的風扇設計第644章 起飛吧,太行!376.第376章 華夏航空發動機產業大會!第1091章 衛星姿態機動266.第266章 伊爾114?你們是不是搞錯了什麼第836章 七大難題變六大了?(日萬)第14章 這已經不是學霸二字能形容的了第1179章 戰略威懾第498章 魔改直9,火炬集團的新業務(求一波第66章 解決方案【求首訂!!!】(15)第1496章 超高速無人偵察機,無偵8?第1517章 殊途同歸第1476章 高超音速導彈,上艦第1553章 是時候利用一些人脈了第860章 改天換地第665章 現代戰爭是炮戰!第682章 搶了日本人的生意第1296章 脫離美元結算(求一波雙倍月票)第1498章 扭曲的SAR第189章 DSI進氣道的設想第1411章 再苦一苦海軍,罵名就由我來擔!第1232章 長纓在手縛蒼龍第530章 人家來領獎,你是來進貨?第937章 酒壯慫人膽第1468章 價值10萬科研點數的靈光一閃第683章 LNG船,中韓之爭第1111章 新晉院士座談會(算昨天的)第417章 正式開工!338.第338章 受到驚嚇的英國人(日萬,求月第614章 華夏戰鬥機的心臟第1012章 通信中繼平臺第1218章 這次,是我們帶頭第421章 空警200,正式立項第879章 錯誤的方向第133章 百噸級客機的可能性(爲flankerr的401.第401章 首飛前的最後準備第30章 一天,解決難題!第1132章 工程學,不存在了第895章 教育界的地位274.第274章 老型號也有新春天
第1348章 擴核,擴核!250.第250章 受常工啓發的殲轟7改進型第479章 華夏企業“走出去”309.第309章 楊韋大佬的震驚第1232章 長纓在手縛蒼龍299.第299章 獲獎了第47章 主動顫振控制,成功!257.第257章 你來給我當副總師!第44章 富士電機的小動作第905章 異型氣膜孔,打孔成功!第30章 一天,解決難題!第1457章 棱鏡計劃第848章 慄亞波的發現第579章 F14還是拿到手了第1133章 就是針對大衛國!第587章 渦扇10渦輪葉片生產,開始!(求一第461章 高性能航發的技術拼圖第1092章 飛天294.第294章 這寫教材,當真是一件美事啊第94章 焉知非福第1452章 舉世皆驚第1276章 責無旁貸第934章 你人還怪好嘞!第77章 滑行試驗(爲盟主flankerr加更55)第808章 不同的利益訴求第595章 真巧啊,日本人剛好有我們要用的零第917章 “小修小補”388.第388章 GPS干擾,我們也能做!第793章 要不讓法國人當個小白鼠?第827章 穿透地球表面372.第372章 堪比戰術導彈的遠程火箭炮!第596章 渦扇10和殲10的發變匹配第627章 令人糾結的垂直起降第435章 十倍壽命第1648章 瞄準未來的錨點第1251章 料事如神常院士第421章 空警200,正式立項第461章 高性能航發的技術拼圖第209章 安排一班專機!第1402章 你給我解釋解釋,什麼叫驚喜?第911章 針“風”相對第1278章 《太空救援》第784章 法國人玩脫了第1050章 七艘航母的行蹤第1316章 我要一艘彈道導彈核潛艇第1030章 我裂開來了第1076章 F136的關鍵設計評審第11章 學姐懷疑人生了第137章 技驚四座第1346章 洛馬還是波音?第900章 競爭對手的預判第809章 還有後手第968章 讓他們浪費一些資源也好第1003章 小鷹號的行蹤第147章 俄國人有點懵了第1316章 我要一艘彈道導彈核潛艇第721章 南亞風雲第65章 上架感言第1553章 是時候利用一些人脈了第186章 海軍航空兵第45章 降維打擊的風扇設計第644章 起飛吧,太行!376.第376章 華夏航空發動機產業大會!第1091章 衛星姿態機動266.第266章 伊爾114?你們是不是搞錯了什麼第836章 七大難題變六大了?(日萬)第14章 這已經不是學霸二字能形容的了第1179章 戰略威懾第498章 魔改直9,火炬集團的新業務(求一波第66章 解決方案【求首訂!!!】(15)第1496章 超高速無人偵察機,無偵8?第1517章 殊途同歸第1476章 高超音速導彈,上艦第1553章 是時候利用一些人脈了第860章 改天換地第665章 現代戰爭是炮戰!第682章 搶了日本人的生意第1296章 脫離美元結算(求一波雙倍月票)第1498章 扭曲的SAR第189章 DSI進氣道的設想第1411章 再苦一苦海軍,罵名就由我來擔!第1232章 長纓在手縛蒼龍第530章 人家來領獎,你是來進貨?第937章 酒壯慫人膽第1468章 價值10萬科研點數的靈光一閃第683章 LNG船,中韓之爭第1111章 新晉院士座談會(算昨天的)第417章 正式開工!338.第338章 受到驚嚇的英國人(日萬,求月第614章 華夏戰鬥機的心臟第1012章 通信中繼平臺第1218章 這次,是我們帶頭第421章 空警200,正式立項第879章 錯誤的方向第133章 百噸級客機的可能性(爲flankerr的401.第401章 首飛前的最後準備第30章 一天,解決難題!第1132章 工程學,不存在了第895章 教育界的地位274.第274章 老型號也有新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