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5章 正向爆轟驅動

第1175章 正向爆轟驅動

當天的稍晚些時候。

華夏科學院力學研究所的某間會議室內,正進行着一場高溫氣體動力學國家重點實驗室的內部會議。

相對其規格而言,會場佈置可以說樸素到有些簡陋。

不光沒有任何裝飾,就連會議主題,都是被白底黑字的PPT直接投影在一塊幕布上——

《超高速復現風洞與激波反射型正向爆轟驅動技術體系》。

不難看出,這場會議更像是臨時湊在一起開的。

一般來說,這種級別的學術會議,都需要像常浩南那樣提前一段時間準備。

否則就算是業內人士,也很難完全靠腦子記住全部的相關知識。

然而這一次,會場內的衆人雖然也在保持沉默,但氣氛卻並沒有半點冷場的意思。

反而有些焦灼。

環顧了會議桌周圍的衆人一圈之後,坐在首位的於鴻儒院士緩緩做了個深呼吸,接着總算打破了沉默:

“前些天,上級領導找我做了個報告,主題是關於超高速風洞,以及高超音速飛行器的研究現狀。”

“雖然首長沒有透露太多消息,但從最近的陣勢判斷,我認爲很有可能是準備加大對我們這個研究方向的投入……正好從98年JF10風洞通過驗收,到現在已經過了差不多六年半的時間,我們也積累了一定的經驗和教訓,所以我準備讓大家討論一下,新一代超高速風洞的重點攻關方向。”

最近兩三年,隨着國家經濟情況逐漸好轉,有關新風洞準備立項的傳聞幾乎每隔兩三個月就會出現一次。

很多人早都脫敏了。

不過,於鴻儒院士畢竟是郭永懷先生的親傳弟子,以及JF4、JF4A、JF8和JF10三代四型高速風洞的設計負責人。

如今雖然因爲年齡原因退居二線,但只要出山坐鎮,那權威性還是拉滿的。

因此,聽到他親口說出這條消息,衆人還是不由得提起了精神。

幾乎是在於鴻儒話音落下的同時,坐在右邊首位的陳宏就首先開了口:

“JF10風洞的成功已經證明,由於院士提出的,應用Taylor自相似解靜止高壓氣體作爲驅動氣源,藉助真空卸爆段消除爆轟波反射高壓的技術路線完全可行,但從實用角度而言,JF10風洞的測試時間仍然太短,無法進行像是吸氣動力,或者火焰/羽流相互作用這樣的實用性高超聲速課題研究。”

“因此我認爲,當務之急是在反向爆轟驅動方法的基礎上,進一步提高實驗時間和復現精度,讓新一代風洞能夠切實服務於高超聲速飛行器的研發,也算是能給上級一個階段性的交代。”

稍微停頓了一下之後,他又在後面補充了一句:

“實際上,我專門查過航空動力集團那邊常院士的研究路線,發現他就非常注重在長線研究的每個階段都拿出切實可見的成果,這樣上級領導信心提高了,撥下來的錢也就多了,最後形成正向循環,才能讓他在10年時間裡從本科畢業到評上院士……”

陳宏的態度,很快獲得了在場不少人的支持。

從50年代中期開始,整個超高速風洞項目可以說耗費頗多,也取得了很多有意義的成果。

但是相比於同時代展開的其它研究而言,真正拿出來,能摸得着看得見的產品卻相當有限——

兩彈一星自不必多提。

就算是隔壁低速和中高速風洞,也在航空航天領域大放異彩,服務了很多重大型號的設計研發。

雖然上級從未對此表達過不滿,但這對於在座的每一個人來說,都是實實在在的壓力。

尤其他還端出了一個相當有說服力的例子。不過,坐在另一邊的姜宗霖卻很快表達了反對:

“目前的爆轟壓力受到驅動段結構和材料的限制,可以應用的安全始壓力只有20~50 atm,能夠復現的飛行馬赫數極限也不會超過15這個級別,還是不考慮總溫的情況下。”

“如果按照飛行條件復現來計算,那麼JF10只能給出1500-2000K的氣流總溫,這對於要求稍微高一些的研究來說都是遠遠不夠的……在這種情況下,只解決實驗時間和復現精度的問題,恐怕也很難對航天科工那邊的具體項目產生幫助。”

姜宗霖在某種程度上算是於鴻儒院士的接班人,並且在JF10風洞的研發過程中實際負責了很多具體工作。

因此,即便在場的多數人都對陳宏的提議有所心動,他仍然直球提出了自己的方案:

“所以我倒是認爲,應該把重點繼續放在提高氣流總溫上面。”

“針對爆轟理論的研究表明,在同樣的可燃氣初始壓力條件下,正向爆轟具有高於反向爆轟五倍的驅動能力,並且NASA的HYPULSE風洞已經證明了這一點,只不過美國人沒能成功把泰勒稀疏波重構爲被驅動段內要求的平穩入射激波,導致入射激波衰減嚴重,纔沒能在這個方向繼續下去。”

說到這裡,他從面前拿起了一張早就打印好的示意圖,翻過面來展示給在場衆人,整個人的氣勢也瞬間銳利起來:

“但我的課題組早在兩年前,就已經提出了一種應用激波反射原理的正向爆轟驅動器,只要在正向爆轟驅動器的起爆端再附加一個激波反射腔,就能產生環狀反射,生成適當強度的上行激波,彌補由於稀疏波引起的驅動氣流的壓力降低,從而從而改進驅動氣流的平穩性。”

“從目前的工程計算判斷,這一技術可以做到高達3.6的馬赫數加速比,如果仍然不夠,那麼還可以在激波反射腔後面增加一個氫/氧混合的輔助爆轟段,通過改變Taylor自相似解的零速度邊界條件,進一步降低稀疏波的衰減。”

顯然在姜宗霖看來,美國人的失敗並不能說明什麼,他早就已經找到了在這一領域超過美國人的方法——

實際上,由於長期卡在正向爆轟入射激波衰減這個問題上,NASA甚至已經開始嘗試用數值計算取代一部分風洞試驗。

在結束自己的表態之後,或許是爲了迴應陳宏剛纔的例子,他也有些針鋒相對地繼續道:

“常院士確實擅長在長線研究的每個階段都通過實打實的項目成果來打動上級領導,但也要注意到,他拿出來的幾乎所有產品,都直接或間接地推動了我國航空產業的跨越式進步,而不是在舊有基礎上的縫縫補補。”

“我們先不去糾結他到底是怎麼做到的這一點,但很明顯,如果我們的新型風洞只是把導彈的末端速度從三倍音速提高到四倍音速,那恐怕也很難得到和常院士一樣的效果……”

這一番發言有理有據,關鍵是在提出問題的同時還附帶了解決方案,所以很快就讓場面出現了逆轉的勢頭。

陳宏自然不可能就這麼放棄:

“老薑你提出的激波反射方案在原理上確實可行,但無論是3.6的馬赫數加速比,還是目前獲得的計算參數,都是通過計算模擬的方式獲得,但高超聲速,包括氫氧爆轟過程本身的計算模型就不夠成熟,就這麼直接上大型項目……太激進了!”

“……”

逐漸地,爭論進入了白熱化的階段。

不過,就在空氣中已經開始瀰漫火藥味的時候,會議室外面卻突然傳來一陣敲門聲。

一名工作人員快步走進,在於鴻儒院士旁邊耳語了幾句。

只見後者臉色微變,停頓了好一會之後才重新看向衆人:

“你們剛纔都在拿人家常浩南院士說事……”

他的語氣中帶着些許戲謔:

“現在常院士……馬上就要來了。”

328.第328章 上達天聽(爲上月月票金主【Ro第987章 多級可調靜葉匹配技術第1307章 大佬,帶帶我!第1410章 全方位的戰略對手(二合一)第1592章 贏是剛需第443章 好軸用好鋼第734章 搞到名額了第1199章 驅離F22第146章 法國人的反應第1561章 並非短視第86章 遠程偵察第989章 恐怖如斯jpg第864章 信我,我們的衛星是民用的!第1401章 一點小問題第1055章 公務機搞軍用?第1442章 弱小,可憐,又無助第1321章 成功?部分成功?第563章 渦扇10的潛力第68章 推倒重來的勇氣(35)235.第235章 一不小心成了行業帶頭人第570章 翻身做甲方第181章 關於渦扇9的二三事322.第322章 俄國人也羨慕我們(爲盟主【死跑龍套的】加更55)第721章 南亞風雲第823章 航空裝備試驗基地第114章 市場換不來技術(二合一)第988章 棋逢對手第1191章 預測旋轉爆震第158章 適航認證必須得自己做!344.第344章 去請專家來幫忙第1354章 電磁能發射系統第1348章 擴核,擴核!第547章 合資,但不能當買辦第1601章 一塊價值兩億元的透鏡第1504章 裡挑外撅第795章 圓環工程,終局第595章 真巧啊,日本人剛好有我們要用的零第1460章 吸熱型碳氫燃料第808章 不同的利益訴求第993章 局勢不是小好,是大好第1229章 帶彈起飛!第473章 半場開香檳的麻省理工358.第358章 國家重點實驗室首席科學家第1364章 電磁謎題237.第237章 一等“獵蝠行動”紀念章第53章 直道超車第119章 摸不透的需求第613章 動力充沛的感覺,真爽!第942章 在對手最擅長的領域碾壓他們第1220章 華夏人的神奇小妙招第1569章 “牢不可破”的歐盟218.第218章 已經有思路了第576章 世界,正悄無聲息地發生變化第1269章 國際空間站發出求救信號?第156章 多重攔截(二合一,5000字)第144章 航改燃的可能性(爲flankerr的加更第888章 公務機掛激光瞄準吊艙,很合理吧?354.第354章 生產演示第567章 取代運8的新一代空中平臺第139章 由渦噴14引發的連鎖反應(中)第1265章 替NASA宣佈計劃失敗第567章 取代運8的新一代空中平臺第130章 航展準備(爲月票金主flankerr加更第1179章 戰略威懾第1101章 克服黑障?第781章 準備開始當導師!第1486章 在軌加註第700章 內訌,打不下去了第804章 老同志的大膽想法第1245章 你有反衛星,我也有反衛星第1604章 去你們華芯國際看一看第1073章 英國人的瘋狂思路第151章 運8的機翼結冰,老大難問題了第1335章 一個好消息和一個壞消息第1446章 軍力提升計劃第1560章 切割第196章 讓我編寫教材?251.第251章 技術換技術381.第381章 設計一個DSI進氣道練練手第1039章 甚至還不止菲爾茲獎?282.第282章 假目標,嚇阻航空自衛隊341.第341章 七月一日第905章 異型氣膜孔,打孔成功!第1571章 C919第1017章 震驚帶英一整年第410章 來自馬拉內羅的學員第839章 理論水平LV4,獲得被動技能!267.第267章 還是看看遠處的大飛機吧,家人第1140章 形勢逆轉第1467章 令所有人意外的插曲第637章 霹靂13,準備立項第1139章 相互騎臉?第1148章 倒大黴的韓國人第1591章 這和說好的不一樣?第944章 最後的戰略轟炸機(算昨天的)第1652章 國產封裝的證據第1215章 能量去哪了?第696章 擊落B2第1020章 明明是我先來的第48章
328.第328章 上達天聽(爲上月月票金主【Ro第987章 多級可調靜葉匹配技術第1307章 大佬,帶帶我!第1410章 全方位的戰略對手(二合一)第1592章 贏是剛需第443章 好軸用好鋼第734章 搞到名額了第1199章 驅離F22第146章 法國人的反應第1561章 並非短視第86章 遠程偵察第989章 恐怖如斯jpg第864章 信我,我們的衛星是民用的!第1401章 一點小問題第1055章 公務機搞軍用?第1442章 弱小,可憐,又無助第1321章 成功?部分成功?第563章 渦扇10的潛力第68章 推倒重來的勇氣(35)235.第235章 一不小心成了行業帶頭人第570章 翻身做甲方第181章 關於渦扇9的二三事322.第322章 俄國人也羨慕我們(爲盟主【死跑龍套的】加更55)第721章 南亞風雲第823章 航空裝備試驗基地第114章 市場換不來技術(二合一)第988章 棋逢對手第1191章 預測旋轉爆震第158章 適航認證必須得自己做!344.第344章 去請專家來幫忙第1354章 電磁能發射系統第1348章 擴核,擴核!第547章 合資,但不能當買辦第1601章 一塊價值兩億元的透鏡第1504章 裡挑外撅第795章 圓環工程,終局第595章 真巧啊,日本人剛好有我們要用的零第1460章 吸熱型碳氫燃料第808章 不同的利益訴求第993章 局勢不是小好,是大好第1229章 帶彈起飛!第473章 半場開香檳的麻省理工358.第358章 國家重點實驗室首席科學家第1364章 電磁謎題237.第237章 一等“獵蝠行動”紀念章第53章 直道超車第119章 摸不透的需求第613章 動力充沛的感覺,真爽!第942章 在對手最擅長的領域碾壓他們第1220章 華夏人的神奇小妙招第1569章 “牢不可破”的歐盟218.第218章 已經有思路了第576章 世界,正悄無聲息地發生變化第1269章 國際空間站發出求救信號?第156章 多重攔截(二合一,5000字)第144章 航改燃的可能性(爲flankerr的加更第888章 公務機掛激光瞄準吊艙,很合理吧?354.第354章 生產演示第567章 取代運8的新一代空中平臺第139章 由渦噴14引發的連鎖反應(中)第1265章 替NASA宣佈計劃失敗第567章 取代運8的新一代空中平臺第130章 航展準備(爲月票金主flankerr加更第1179章 戰略威懾第1101章 克服黑障?第781章 準備開始當導師!第1486章 在軌加註第700章 內訌,打不下去了第804章 老同志的大膽想法第1245章 你有反衛星,我也有反衛星第1604章 去你們華芯國際看一看第1073章 英國人的瘋狂思路第151章 運8的機翼結冰,老大難問題了第1335章 一個好消息和一個壞消息第1446章 軍力提升計劃第1560章 切割第196章 讓我編寫教材?251.第251章 技術換技術381.第381章 設計一個DSI進氣道練練手第1039章 甚至還不止菲爾茲獎?282.第282章 假目標,嚇阻航空自衛隊341.第341章 七月一日第905章 異型氣膜孔,打孔成功!第1571章 C919第1017章 震驚帶英一整年第410章 來自馬拉內羅的學員第839章 理論水平LV4,獲得被動技能!267.第267章 還是看看遠處的大飛機吧,家人第1140章 形勢逆轉第1467章 令所有人意外的插曲第637章 霹靂13,準備立項第1139章 相互騎臉?第1148章 倒大黴的韓國人第1591章 這和說好的不一樣?第944章 最後的戰略轟炸機(算昨天的)第1652章 國產封裝的證據第1215章 能量去哪了?第696章 擊落B2第1020章 明明是我先來的第48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