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5.第235章 一不小心成了行業帶頭人

第235章 一不小心成了行業帶頭人

自從那次在計算技術研究所的合作之後,二人之間雖然多有書信往來,甚至還共同發了一篇控制領域的頂級論文,但確實還沒再見過面。

“聽郭工的意思,我們應該又有機會合作了?”

常浩南輕握了一下徐洋主動伸出來的手。

“是的,我很期待。”

後者擡手理了一下耳邊的亂髮,淺笑着點了點頭。

從各種意義上,徐洋都毫無疑問是個天才,在見過去的二十幾年時間裡,她從未遇到過一個能夠在合作中和自己適配的同齡人,往往都需要她中斷自己手頭的工作來等待,甚至去協助其他人,才能正常推動進度。

就連在伯克利留學時候的導師,到她博士二年級以後,都經常覺得跟不上思路。

徐洋並不在乎自己能者多勞承擔更大比例的任務,但是在專注工作的過程中因爲其他人的進度落後而頻頻被打斷思路卻是一件非常讓人抓狂的事情。

因此她逐漸開始習慣於更加簡單的合作方式,也就是由自己抓總整個項目,再分出一個個小的、且不會影響自身工作整體性的工作給其他人。

而這種工作方式實際上需要的是並不是同事而是手下,所以在加入計算技術研究所之後的這段時間裡,徐洋除了自己帶的幾個研究生之外幾乎並沒有跟其它研究員進行過什麼深度合作。

直到遇見常浩南。

她第一次體驗到了有一個工作進度能跟上,甚至略微領先於自己的同伴是什麼感覺。

總之就是爽。

很爽。

在遇到一個難以解決的問題時,竟然有另外一個人能跟自己同頻交流。

所以這段時間,徐洋確實一直很懷念和常浩南合作的那幾天。

而後者自然也不會排斥跟這樣一個各方面都是頂級的學者合作:

“那就預祝我們合作愉快。”

“有了二位的鼎力相助,相信我們對那部干擾吊艙的研究工作必定會非常順利。”

見到兩人飛速達成共識的一幕,最高興的就要屬郭林了:

“那這次我回金陵之後就馬上向上面打報告提交項目申請,邀請二位一起加入,如何?”

他的語氣中突出一個迫不及待,生怕這兩尊大神回去之後就改主意。

“好。”

常浩南的回答十分簡短。

“可以,那我就等着你們的消息了。”

反而是看上去有些生人勿進的徐洋反饋更積極一些。

“不過說起來也真是巧啊,我們兩個的那篇論文,應該是剛發出去就同時被機電二局和你們14所看到,然後分別應用到了霹靂11導彈和1472雷達項目,最後還一起裝在了殲8C上面。”

常浩南看着一臉欣喜的郭林隨便找了個由頭準備把話題繼續下去。

然而這句話卻讓旁邊的徐洋感到頗爲意外:

“不是吧,常博士,當初可還是你提的建議要投IEEE Transactions on Automatic Control來着,剛剛這話怎麼搞得好像不知道這期刊在業內是什麼地位一樣?”

對方的反應讓常浩南有些不解:

“知道當然是知道的,業內頂刊嘛,但控制領域的頂刊總歸有好幾本,難道他們電科集團的研究所都會在第一時間訂購麼?”

這個年代還沒有未來那種過稿之後提前在網絡上見刊的說法,尤其國內的互聯網建設也是剛剛覆蓋大中城市,不少學術機構的網絡硬件建設甚至都還沒跟上,要想獲得國外的第一手學術信息往往需要用郵寄的方式購買紙質刊物。

即便不考慮國外那高昂的出版物價格以及跨國郵費,這個過程也需要折騰相當長一段時間,往往導致難以迅速跟蹤國際最前沿的研究進展。

除非通過人肉快遞或者傳真的方式,但這種辦法也不可能廣撒網式的對大量期刊使用。

“呃……”

徐洋聽到常浩南的回答之後有些無奈地單手扶額:

“看來你真的不知道這篇論文在業內搞出來的動靜有多大……”

這下常浩南真的有點懵逼了。 在他的印象裡,雖然一篇IEEE Transactions on Automatic Control確實能讓作者在控制領域混出些地位,但似乎還不至於讓徐洋有這樣的表現。

郭林見狀趕緊恰到好處地接過了話題——徐洋畢竟是論文的另外一位作者,如果由她來說的話總免不了帶着點自吹自擂的意思,這時候就需要一個外人出場了:

“常工,你們二位的那篇論文,是第一次完全由隸屬於華夏科研機構的華夏作者發表在業內頂刊上面的,對於咱們國內搞控制的人來說意義肯定是非比尋常。”

這倒是常浩南完全沒想過的。

“竟然是這樣麼……”

他對國內控制學科的發展史研究不多,並不清楚當前的華夏研究人員普遍處在什一個什麼程度上。

結果就不小心創造了個國內首次。

既然是這樣的話,那業內對這篇論文非常看重,以至於用出一些不計成本的方式保證第一時間看到也就不足爲奇了。

郭林點了點頭,眼神中帶着些許豔羨和欽佩:

“不僅如此,刊載論文的那一期雜誌的封面主題,就叫‘讓卡爾曼濾波法重獲新生’。”

“還上封面了?”

作爲兩輩子的科研狗,常浩南很清楚論文上封面的難度。

當然僅指頂級期刊。

某些水刊的封面給錢就能上,更有甚者爲了圈錢還會在同一本刊物上設置封一封二封三搞一魚多吃,這種就不在此列了。

“是啊,佔據頂級期刊的封面對於國內來說本來也算是稀罕事,兩相疊加,這篇論文其實在被錄用之後就在國內和美國華人學術圈裡面有挺高的討論度了,所以剛一見刊就有人弄回來了幾本。”

“但我記得上封面是要另外付版面費的,而且封面的樣式設計也要我們自己來做?”

常浩南還是有些不真實感,上輩子拼了老命都沒發上去過的IEEE Transactions on Automatic Control,今世竟然不聲不響地就上了封面。

雖然論文內容確實借鑑了一些後人的智慧,但最核心的內容仍然是出自他本人。

“這些當然是我做的。”

徐洋輕輕聳了一下肩膀回答道:

“本來想打電話去601所找你的,但他們說你在出差,具體的目的地需要我走正規流程通過單位聯繫才能告知,當時那邊催的很緊,肯定來不及走這套流程了,所以我就一個人處理了。”

“你應該不會怪我自作主張吧?”

“這……當然不會。”

常浩南趕緊搖頭:

“或者不如說我倒是應該感謝你纔對吧……”

“感謝麼……就不用了,反正所有的開銷都有所裡面報銷,我也就是跑了幾次腿而已。”

“所以……常工你在文章投出去之後就完全沒有關心過是麼?”

郭林有些不可思議地問道。

他覺得如果自己寫出來這麼牛逼的一篇文章,肯定恨不得每天關注一次編輯部那邊的反應。

“呃……怎麼說呢……”

這個問題讓常浩南略微思索了一下:

“其實一開始研究這個方向只是爲了解決殲8C前緣縫翼和襟翼作用耦合的問題,論文也是徐研究員提出要發表的,我只是順便在其中增添了一些內容……”

“啊這?”

郭林覺得自己的嘴角正在不受控制地微微抽搐。

他的世界觀似乎要崩塌了。

感謝書友【老書蟲土豆刀】的5000起點幣打賞~

(本章完)

第1359章 點穴式打擊369.第369章 揚眉吐氣!第539章 先來一波反潛演習第501章 華夏行,我也行?第660章 無源定位反隱身雷達第1302章 必須超過F22!第96章 你憑什麼去研究?第845章 M88發動機的進化論第112章 我們自己的標準!第496章 爲什麼不聯繫一下作者本人呢?第103章 製造難題(爲月票金主flankerr加更第1166章 答辯,只答不辯第1271章 夢安眠於九霄第1008章 這就開始搞綜合電力系統了?第480章 國產化渦扇9!第533章 女士,你也不希望第624章 渦扇10,全權限數字控制系統第735章 系統等級,LV3!第1025章 這下真層層轉包了第838章 我改變了學術規則第442章 突破高端的阻力第1349章 鹹魚翻身的810旅第1276章 責無旁貸第1229章 帶彈起飛!第732章 法國人被卡脖子了?229.第229章 給年輕同志壓擔子第1086章 中低軌道通信第523章 青出於藍第136章 殲8C,空中表演第40章 好好聽講!第1226章 英國人的燃氣輪機要出問題第814章 提前入世!(算昨天的)294.第294章 這寫教材,當真是一件美事啊371.第371章 小試牛刀307.第307章 理論水平LV3,小試鋒芒!第452章 進口替代第620章 與安南海軍的又一次交鋒第1178章 空射彈道導彈第782章 被後人踩在肩膀上第1054章 劃時代的產品第126章 下一步計劃第557章 來自水下的神秘目標第658章 把航母項目整個搬回來?第528章 頂級凡爾賽,江湖上盡是我的傳說第552章 殺人,還要誅心第1434章 自欺欺人的決策第144章 航改燃的可能性(爲flankerr的加更第1291章 常院士的大手伸向哪裡,哪裡的成果就氾濫成災第15章 我們一般稱之爲學婊第1012章 通信中繼平臺第439章 安70的命運353.第353章 腳踏實地,從拯救江城重機開始第194章 首見殲10(下)第949章 東歸的“白天鵝”第544章 打破封鎖,還是要用技術說話第47章 主動顫振控制,成功!第1417章 忠誠僚機第175章 重熔層276.第276章 馴服氣流第430章 “型號未知的隱身飛機”第192章 無人機也可以搞一搞(爲上月月票金第552章 殺人,還要誅心第560章 成功的反潛戰265.第265章 契卡洛夫飛機制造廠第1386章 去ITER拼個桌第1163章 一轉攻勢!第50章 搶人第1195章 部署位置在海上?第1059章 什麼叫樂極生悲啊?第1317章 遲到了十一年的命令第747章 做一個合格的老闆第31章 全新的工程模型第1034章 英國人解決問題的四階段策略380.第380章 大迎角高機動(HARV)技術驗證第969章 震驚法雞一整年!第462章 高性能氣膜冷卻,突破渦輪前溫度284.第284章 覆盤第1185章 有什麼東西飛過去了第997章 大幹一場!第947章 準備接機!329.第329章 國企負責人提名,三百萬的項目240.第240章 航改燃也是有難度的(上)第1326章 引爆一顆水雷第203章 在做了在做了(新建文件夾)第1205章 進攻還是防禦?第1001章 以軟件優勢推動硬件發展第1322章 目標一分爲二了?第733章 設計定型不是終點第1109章 向智能化生產進軍!第1387章 山間的雷達站第1368章 明修棧道第1353章 讓人類科技脫離燒開水第756章 科工委的進步第28章 咱們會有更好的!376.第376章 華夏航空發動機產業大會!第990章 成年人的選擇是全都要第704章 意外收穫第1235章 最強之矛第609章 火炬質量認證體系第453章 科工委編外副主任
第1359章 點穴式打擊369.第369章 揚眉吐氣!第539章 先來一波反潛演習第501章 華夏行,我也行?第660章 無源定位反隱身雷達第1302章 必須超過F22!第96章 你憑什麼去研究?第845章 M88發動機的進化論第112章 我們自己的標準!第496章 爲什麼不聯繫一下作者本人呢?第103章 製造難題(爲月票金主flankerr加更第1166章 答辯,只答不辯第1271章 夢安眠於九霄第1008章 這就開始搞綜合電力系統了?第480章 國產化渦扇9!第533章 女士,你也不希望第624章 渦扇10,全權限數字控制系統第735章 系統等級,LV3!第1025章 這下真層層轉包了第838章 我改變了學術規則第442章 突破高端的阻力第1349章 鹹魚翻身的810旅第1276章 責無旁貸第1229章 帶彈起飛!第732章 法國人被卡脖子了?229.第229章 給年輕同志壓擔子第1086章 中低軌道通信第523章 青出於藍第136章 殲8C,空中表演第40章 好好聽講!第1226章 英國人的燃氣輪機要出問題第814章 提前入世!(算昨天的)294.第294章 這寫教材,當真是一件美事啊371.第371章 小試牛刀307.第307章 理論水平LV3,小試鋒芒!第452章 進口替代第620章 與安南海軍的又一次交鋒第1178章 空射彈道導彈第782章 被後人踩在肩膀上第1054章 劃時代的產品第126章 下一步計劃第557章 來自水下的神秘目標第658章 把航母項目整個搬回來?第528章 頂級凡爾賽,江湖上盡是我的傳說第552章 殺人,還要誅心第1434章 自欺欺人的決策第144章 航改燃的可能性(爲flankerr的加更第1291章 常院士的大手伸向哪裡,哪裡的成果就氾濫成災第15章 我們一般稱之爲學婊第1012章 通信中繼平臺第439章 安70的命運353.第353章 腳踏實地,從拯救江城重機開始第194章 首見殲10(下)第949章 東歸的“白天鵝”第544章 打破封鎖,還是要用技術說話第47章 主動顫振控制,成功!第1417章 忠誠僚機第175章 重熔層276.第276章 馴服氣流第430章 “型號未知的隱身飛機”第192章 無人機也可以搞一搞(爲上月月票金第552章 殺人,還要誅心第560章 成功的反潛戰265.第265章 契卡洛夫飛機制造廠第1386章 去ITER拼個桌第1163章 一轉攻勢!第50章 搶人第1195章 部署位置在海上?第1059章 什麼叫樂極生悲啊?第1317章 遲到了十一年的命令第747章 做一個合格的老闆第31章 全新的工程模型第1034章 英國人解決問題的四階段策略380.第380章 大迎角高機動(HARV)技術驗證第969章 震驚法雞一整年!第462章 高性能氣膜冷卻,突破渦輪前溫度284.第284章 覆盤第1185章 有什麼東西飛過去了第997章 大幹一場!第947章 準備接機!329.第329章 國企負責人提名,三百萬的項目240.第240章 航改燃也是有難度的(上)第1326章 引爆一顆水雷第203章 在做了在做了(新建文件夾)第1205章 進攻還是防禦?第1001章 以軟件優勢推動硬件發展第1322章 目標一分爲二了?第733章 設計定型不是終點第1109章 向智能化生產進軍!第1387章 山間的雷達站第1368章 明修棧道第1353章 讓人類科技脫離燒開水第756章 科工委的進步第28章 咱們會有更好的!376.第376章 華夏航空發動機產業大會!第990章 成年人的選擇是全都要第704章 意外收穫第1235章 最強之矛第609章 火炬質量認證體系第453章 科工委編外副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