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6章 在軌加註

火星土壤也稱“風化層細粒物質”,其物理化學性質與月壤有顯著差異。較高的鐵含量使其具有更好的微波吸收特性,而存在的水合礦物則可能在燒結過程中起到粘結劑作用。

果然,吳記立即予以迴應:

“梅院士的設計非常出色,但同樣的原理完全可以應用於火星。”他調出一組對比數據,“實際上,火星土壤的顆粒特性反而更適合原位生產——平均粒徑50微米,形狀係數0.7,且含有2%-3%的氧化鐵,這些都是理想的燒結原料,而且據我所知,京航大學方面已經進行過不少相關研究。”

“另外。”不等梅元洪有所反應,他又繼續道,“火星大氣雖然稀薄,但仍然能提供約5%地球表面的大氣壓力,這對充氣結構的應力要求更低,即便從使用壽命和失效概率的角度,火星也更具優勢。”

“各位,請允許我插一句。”緊跟着吳記的發言,火星探測任務總設計師張榮喬突然開口:“根據螢火一號的磁力探測數據,我們發現火星表面存在局部強磁異常區。”

他調出一張火星磁場分佈圖:

“我們知道,火星沒有很強的固有磁場,但其地殼中仍保留了古代磁場的‘化石’記錄。這些磁異常區域跨度可達1000公里,強度在10-1500nT之間,能偏轉部分太陽高能粒子。特別是在南半球高地,磁場強度可達地球表面的15%,雖然不足以完全阻擋宇宙射線,但仍然可以提供足夠的輻射防護。”

張榮喬展示了最新的輻射劑量模擬結果:

“在磁異常區的地表,如果結合必要的防護技術,設備,或者宇航員接受的年輻射劑量可控制在150mSv以下,基本相當於國際空間站的水平,這比月球表面的500mSv要安全得多。”

會場內又一次活躍起來。

只不過,大家的興趣被轉移到了火星上面。

“但登陸火星的難度呢?”

顧印東不能放任大好的局勢反轉,只好祭出殺招:

“月球只有地球六分之一重力,而火星是三分之一,着陸過程需要更復雜的減速系統,更不用說運載能力的問題……我們眼下最強大的運載火箭是長征五號,地球同步轉移軌道運載能力有大約14噸,但要將載荷送往火星,由於需要更高的逃逸速度和更長的轉移軌道,運載能力會大幅下降至5噸左右。”

“即便是計劃中的長征九號,近地軌道運載能力預計140噸,火星轉移軌道運載能力也只有20噸左右,對於載人任務來說仍然非常極限,而且就算成功,也會像阿波羅任務那樣,無法開展太多複雜的研究活動。”

說到這裡,他敲了敲面前的桌面,以示強調:

“而如果要建設科研站乃至基地,那就需要單次50噸甚至更高的火星轉移能力……這樣的數據,即便放眼整個人類航天史,也只有僅停留在設想階段的祝融星-大力神火箭能夠實現,而至少在可見的未來內,我們還沒有這一級別運載火箭的研發計劃。”

祝融星-大力神是能源項目的最終版本,體量幾乎兩倍於運送暴風雪號航天飛機的能源號。

因爲指標過於誇張,一般都被算作是“設想”範疇。

應該說,顧印東這一波確實命中了火星計劃的死穴。

上限偏低。

爭奪領導權這種事情主要看一個噱頭,在這種事情上,你哪怕發射一百個無人探測器,也不如真的把人送上去一次。

而以10年的窗口期來算,搞出支持載人登月的長征9號尚有可能,但要在此基礎上再增加近一倍的推力……

時間方面屬實來不及。

一直沒有明確表態的孫燕來局長也緊跟着開口:“張總師,你們的發現確實重要,但正如顧院士所說,登陸火星本身的技術挑戰仍然存在……“

會場陷入了沉默。每個人都知道他說的是事實——

除非有什麼革命性的技術突破。

就在這僵持時刻,載人航天工程總設計師周平建清了清嗓子:“各位,我想提一個可能被忽視的方案。”他停頓了一下,“常浩南院士在幾年前曾提出過一個深空探測中轉站的設想”

會場立刻響起一陣低聲議論。

在座的絕大多數人其實都聽說過這個項目,只是都沒有被納入到“未來十年”這個期限的考慮當中。

實際上,如果換個人提出類似設想,那麼甚至都不會被當做一個正經的“項目”來看待。

最多隻能算是規劃。

也就是常浩南今年還不到四十歲,眼瞅着未來還有二三十年能親自跟進,所以纔多了幾分嚴肅性。

孫燕來微微皺眉:“周總師,那個項目太過超前了。在地月拉格朗日點建設中轉站,需要的技術和資源——““但理論上可行,“周平建堅持道,調出一張軌道力學示意圖,“如果在L4點建立中轉站,我們可以分階段向火星,或者月球運送物資和人員。先使用常規火箭將組件運到中轉站,在那裡進行在軌加註,或者組裝成更大的飛船。”

他事先並沒有進行這方面的準備,因此只好臨時繪製一個簡單的圖形演示:“如果考慮在軌加註的方案,那麼無論月球還是火星,單次發射的質量要求都會大大降低了,更重要的是,從中轉站出發的任務可以容許更大範圍的時間窗口,使用更低能量的轉移軌道,節省30%-40%的推進劑。”

這一次,就連最先主張瞄準火星的吳記都忍不住搖頭:

“可是那需要數十次發射和太空組裝,前置的成本和時間都難以估量,而且更關鍵的問題是,相關技術還全都處在技術論證乃至初步方案階段,很難說什麼時候才能正式轉入開發階段……”

“……”

他想要推進火星項目不假,但還不至於爲此而不擇手段。

現場的環境重新變得嘈雜起來,來自不同單位和研究方向的技術人員紛紛發表看法,一時間竟顯得有些焦灼。

突然,會議室角落的小門被推開。

一名年輕的聯絡員快步走了進來,臉上帶着掩飾不住的興奮,並快步來到孫燕來局長身後,俯下身子低聲說了幾句話。

在近百道目光中,孫燕來的表情從一開始的驚訝變成茫然,接着迅速轉爲震驚。

他先是擡起頭,扯過話筒,似乎想要對所有人說些什麼,但猶豫片刻之後又重新捂住麥克風,再次跟那名聯絡員耳語了幾句。

直到後者連續點了三次頭之後,孫燕來終於深吸一口氣,重新看向面前的幾十號人。

幾秒鐘後,才擡起雙手向下壓了壓,示意所有人安靜:

“各位,我們剛剛收到消息……”

直到此時,他的聲音仍然有些顫抖:

“常浩南院士和彭覺先院士主持的核反應堆磁流體發電驗證專項,於昨天晚上在金城504廠成功實現臨界,至今已穩定輸出12小時,功率穩定在7.7兆瓦。”

會議室裡響起一陣掌聲,但明顯滯後了片刻。

很明顯,仍然有很多人沒有意識到發生了什麼。

孫燕來給出了更直接的解釋:

“這項技術,就是老周剛纔提到過的,空間轉移基地的核心。”

現場瞬間炸開了鍋——

幾分鐘前,他們還在說着不能把這東西納入中短期的考慮。

結果反轉竟然來的如此之快。

核心技術的驗證竟然在不聲不響當中就完成了?

孫燕來這會兒也同樣處於懵逼之中,大腦幾乎停轉。

只不過作爲領導,不能表現得過於明顯。

只好祭出緩兵之計。

“常院士正在趕來的路上,他將在下午的會議上詳細介紹這一成果……所以我們暫時休會”

孫燕來環視衆人:

“我想,我們需要重新評估所有選項了。”

第1601章 一塊價值兩億元的透鏡第1545章 一根筋兩頭堵第1362章 拋棄幻想,早做準備383.第383章 舉國之力,打造九天息壤!第932章 不是吧,真偷啊?第1366章 “640工程”往事第18章 高超音速的設想第1268章 萬衆矚目的倒計時第748章 LNG船的前置任務第1206章 氣動矢量噴管,柳暗花明?第1416章 來自美國的助攻238.第238章 海軍也想要新裝備第562章 GPS軍用導航模塊,到手了第741章 數學不會就是不會382.第382章 受洪水威脅的01號原型機354.第354章 生產演示第78章 殲83,第二次首飛!第1188章 反導威脅第1301章 常院士夫人要生了?第499章 一不小心就做了眼鏡蛇機動(四更求第634章 你的下一枚導彈,何必只是導彈第657章 你知道二毛有一艘沒完工的航母吧?第76章 關注一下發動機(爲盟主flankerr加更第1215章 能量去哪了?第1246章 勿謂言之不預第692章 雙向奔赴第187章 殲7,超進化!(二合一)330.第330章 我身爲973計劃專家組成員,提一第731章 給國慶獻禮!(4K)第662章 那個飛機是我設計的第624章 渦扇10,全權限數字控制系統第1063章 七天時間就能到位第500章 飛向世界的“山鷹”第647章 側衛進化論第64章 我真上天了370.第370章 貴航的新型教練機第483章 有實力,纔有平等對話的資本!第1384章 忙裡偷閒第1002章 拍到了一艘航母?第791章 靈活的胖子第1380章 同位素生產反應堆第708章 空軍,走出國門的機會第1531章 縛蒼龍第102章 生產籌備第1371章 “玄鳥”西南飛第22章 院士請去做畢設第121章 白月光與(爲上月月票金主flankerr第1045章 世界最強預警機!第1170章 華夏人要砸鍋?第915章 M883發動機升級計劃第476章 渦扇10,第375代航發!第887章 重返藍天的陣風第1592章 贏是剛需第1120章 給圓環工程報仇第822章 用預警機做測試第631章 加力燃燒!第1634章 騶虞,起飛(鬧麻了,前兩章全都被第125章 想搞軍工,就不能只搞軍工第876章 拿一篇Nature做誘餌(4k)第828章 不就是設備嘛,買!第1107章 我有三種方法,三種!248.第248章 頻分多通道,規避高規格元器件第1619章 我的內心毫無波動,甚至還有點想笑第444章 火炬公司的第一筆大單第418章 全國首個壓氣機研究中心第206章 殲8C,首開戰果!第1561章 並非短視第1459章 突破熱力壅塞第1524章 被嚇出來的戰果第821章 課題還沒開始,就已經被解決了?第1269章 國際空間站發出求救信號?第894章 給未來鋪路第1103章 院士的名額問題第1455章 有內鬼,終止交易!第1403章 攔住紅外輻射的閘門298.第298章 多物理場仿真218.第218章 已經有思路了第682章 搶了日本人的生意第612章 兩個掛壁的思維碰撞第464章 還是從二毛那挖人吧第1573章 糖衣炮彈第54章 組織已經決定了第513章 兩個時代的交錯393.第393章 華夏航空發動機產業元年!第1398章 不會真是外星技術吧?第1014章 被忽略的廣播效應第197章 自己的教材自己寫第1182章 爆轟破膜試驗第1066章 必須體現出華夏的作用!第180章 絕地求生的430廠第410章 來自馬拉內羅的學員第525章 Nh90直升機,看向東方第1615章 遙遙領先jpg第109章 抉擇第696章 擊落B2第1355章 真核電池第1124章 不能讓華夏人得逞!(跪求一波十月月票)240.第240章 航改燃也是有難度的(上)第726章 41的大勝第669章 除夕夜的“大”煙火
第1601章 一塊價值兩億元的透鏡第1545章 一根筋兩頭堵第1362章 拋棄幻想,早做準備383.第383章 舉國之力,打造九天息壤!第932章 不是吧,真偷啊?第1366章 “640工程”往事第18章 高超音速的設想第1268章 萬衆矚目的倒計時第748章 LNG船的前置任務第1206章 氣動矢量噴管,柳暗花明?第1416章 來自美國的助攻238.第238章 海軍也想要新裝備第562章 GPS軍用導航模塊,到手了第741章 數學不會就是不會382.第382章 受洪水威脅的01號原型機354.第354章 生產演示第78章 殲83,第二次首飛!第1188章 反導威脅第1301章 常院士夫人要生了?第499章 一不小心就做了眼鏡蛇機動(四更求第634章 你的下一枚導彈,何必只是導彈第657章 你知道二毛有一艘沒完工的航母吧?第76章 關注一下發動機(爲盟主flankerr加更第1215章 能量去哪了?第1246章 勿謂言之不預第692章 雙向奔赴第187章 殲7,超進化!(二合一)330.第330章 我身爲973計劃專家組成員,提一第731章 給國慶獻禮!(4K)第662章 那個飛機是我設計的第624章 渦扇10,全權限數字控制系統第1063章 七天時間就能到位第500章 飛向世界的“山鷹”第647章 側衛進化論第64章 我真上天了370.第370章 貴航的新型教練機第483章 有實力,纔有平等對話的資本!第1384章 忙裡偷閒第1002章 拍到了一艘航母?第791章 靈活的胖子第1380章 同位素生產反應堆第708章 空軍,走出國門的機會第1531章 縛蒼龍第102章 生產籌備第1371章 “玄鳥”西南飛第22章 院士請去做畢設第121章 白月光與(爲上月月票金主flankerr第1045章 世界最強預警機!第1170章 華夏人要砸鍋?第915章 M883發動機升級計劃第476章 渦扇10,第375代航發!第887章 重返藍天的陣風第1592章 贏是剛需第1120章 給圓環工程報仇第822章 用預警機做測試第631章 加力燃燒!第1634章 騶虞,起飛(鬧麻了,前兩章全都被第125章 想搞軍工,就不能只搞軍工第876章 拿一篇Nature做誘餌(4k)第828章 不就是設備嘛,買!第1107章 我有三種方法,三種!248.第248章 頻分多通道,規避高規格元器件第1619章 我的內心毫無波動,甚至還有點想笑第444章 火炬公司的第一筆大單第418章 全國首個壓氣機研究中心第206章 殲8C,首開戰果!第1561章 並非短視第1459章 突破熱力壅塞第1524章 被嚇出來的戰果第821章 課題還沒開始,就已經被解決了?第1269章 國際空間站發出求救信號?第894章 給未來鋪路第1103章 院士的名額問題第1455章 有內鬼,終止交易!第1403章 攔住紅外輻射的閘門298.第298章 多物理場仿真218.第218章 已經有思路了第682章 搶了日本人的生意第612章 兩個掛壁的思維碰撞第464章 還是從二毛那挖人吧第1573章 糖衣炮彈第54章 組織已經決定了第513章 兩個時代的交錯393.第393章 華夏航空發動機產業元年!第1398章 不會真是外星技術吧?第1014章 被忽略的廣播效應第197章 自己的教材自己寫第1182章 爆轟破膜試驗第1066章 必須體現出華夏的作用!第180章 絕地求生的430廠第410章 來自馬拉內羅的學員第525章 Nh90直升機,看向東方第1615章 遙遙領先jpg第109章 抉擇第696章 擊落B2第1355章 真核電池第1124章 不能讓華夏人得逞!(跪求一波十月月票)240.第240章 航改燃也是有難度的(上)第726章 41的大勝第669章 除夕夜的“大”煙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