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0章 全方位的戰略對手(二合一)

美國使館內的一間秘密會議室裡,煙霧繚繞。

看着牆上投影儀投出的衛星圖像,五角大樓代表團一行人已經良久沒有人說話,只是一味地抽着煙。

華夏人早在幾年前就已經立項開始研發新一代主力戰機的事情,在座各位當然都是知道的。

只是根據洛馬技術人員的說法,第四代戰鬥機相比第三代有着近乎於本質的變化,其演進幅度遠高於過去任何一次劃代升級,幾乎相當於60年前從末代電風扇到初代電吹風的跨越。

而當年即便強如英美等國,也是經過了十來年的研發和測試,才最終完成了新老兩代技術之間的交替過渡。

這還是在期間有第二次世界大戰作爲催化劑的情況下。

至於第四代戰機本身,則並沒有太多的例子可以作爲參考。

在美國綜合國力最強的年代,ATF項目從開始研製到首飛總共度過了漫長的11年。

即便從洛克希德馬丁的YF22方案勝出開始計算,也有6年時間。

而鐵幕另一邊的老對手由於經歷瞭解體風波,與ATF同時期的米格1.44和I-21兩個項目則永久停留在了早期驗證階段,直到2006年,勉強結合了前兩者技術的T50項目才重新立項,大約與華夏的二十號工程同期。

但畢竟有着過去的積累,所以情報部門此前給出的分析一直認爲,前者將在2009年左右率先試飛,而正式服役可能還需要等8-10年以後。

換句話說,F22+F35的組合,在技術上仍然能維持至少10年的優勢。

至於後者,則始終沒有一個特別準確的分析結論,一般都是用“進度可能會略慢於T50”一筆帶過。

雖然也有部分報告中提到,根據蓉飛集團方面的物資採購和人員輪換情況分析,華夏方面的研發進度可能遠遠快於預期。

不過情報分析這種事情,其實最忌諱加入“可能”、“大概”、“也許”之類模棱兩可的限定詞,更別提部分單位爲了推卸責任,會用遍歷法把幾乎所有可能的結果全都寫上一遍沒這樣事後分鍋大會的時候,總能找到其中猜對的部分推卸責任。

結果就是情報的參考價值進一步下降,進而導致即便情報本身是正確的,決策層也沒有直接採納的信心。

總之,面對着眼前這張照片,整個代表團都突出一個手足無措。

當然也包括蓋茨本人在內,

眼見着距離下午的會談時間越來越近,他終於有點坐不住了。

實際上,這種給談判對象來個“下馬威”的操作,美國人並不陌生。

只不過,以前基本都是他們在給別人做,而這次終於風水輪流轉了而已。

“各位,談談你們的看法吧。”

蓋茨說着擡手在半空中揮了揮,驅散掉面前濃郁到幾乎擋住視線的煙霧:

“雖然下午的只是初步打個照面,實質問題要等到明天才開始談,但要是先被對方在氣勢上給壓住,那後續的工作可就很難開展了……”

有了老大發話,大家也不好繼續當悶葫蘆。

可因爲之前毫無準備,又不可能在這種時候長他人志氣滅自己威風,所以一時間竟然都不知道該說點什麼。

好在,還是很快有人打破了冷場:

“雖然報告中給出的判斷是飛機當時正處在起飛過程中,並且紅外偵查結果也表明發動機尾部有明顯的熱流,但衛星圖片幾乎是來自正上方的俯視圖,飛機的投影又恰好位於跑道上方……有沒有可能是一次地面測試,或者單純的假目標?”

儘管從理性上,大家都知道這種猜測的可能性不大,但眼下正是最需要建立信心的時候,所以在聽過這番發言之後,竟然有不少人跟着點頭。

然而,大多數人還是沒辦法說服自己,相信如此離譜的判斷。

尤其負責與國內聯絡、也是之前最先通報這一情況的瑪麗娜·萊戈洛女士,更是直接拿出了新的消息:

“很遺憾,先生們。”

她輕點幾下鼠標,將投影在幕布上的畫面切換到了另外一組照片。

或者準確來說,應該是一組網頁截圖,只不過其中包括很多照片。

從角度來看,明顯是從地面拍攝的,內容正是一架剛剛起飛,正在半空中爬升的飛機。

“一開始,我們確實考慮過僞造飛行痕跡進行假首飛的可能性,但公開情報分析人員幾乎在同一時間就毫不費力地在華夏網絡上找到了大量與此相關的討論、圖片和視頻資料,而且至少來自三個不同的角度……或許誘騙衛星偵察很簡單,但至少到目前爲止,還沒有任何技術手段能直接騙過如此多角度的人眼。”

萊戈洛一邊切換着頁面,一邊介紹道:

“機場位於蓉城西郊,但其實近些年已經算是城區,並且華夏人完全沒有任何控制機場周圍的舉動,甚至在試飛之前的四十分鐘就已經把兩架驗證機拉出來擺在了停機坪上,所以到真正起飛的時候,周圍已經聚集了不少圍觀羣衆,甚至我們蓉城領事館的工作人員在稍晚些時候去查看情況的時候,還在周圍看到了不少維持秩序的保安和警察……”

情報部門後續給出的詳細報告非常貼心,甚至把截取的中文頁面都給翻譯成了英語。

因此衆人可以很輕鬆地閱讀上面的內容。

其中大部分都是各種方式的情緒宣泄和慶祝。

當然也有一些根據已知條件而進行的技術分析,只不過這種靠目視加上腦補進行的判斷意義不大,更何況這架飛機看上去還處在技術驗證,或者最多就是早期原型階段,後續還有很多的調整空間。

而且就戰略層面來講,同一代裝備之間的些許性能差異,反而是不太重要的部分。

“看起來,大多數人的第一反應和我們差不多……”

坐在蓋茨對面的舍爾少將稍微鬆了鬆領帶,好讓呼吸更順暢一些:

“在上午11點之前的幾個BBS主題裡面,即便是華夏人,也普遍都認爲這是一個假消息,至於圖片則是經過PS技術處理的,直到越來越多的影像資料和目擊者描述出現,才讓人確定了整件事情的真實性。”

“毫無疑問,這種安排就是故意的。”

之前最先開口的那名成員悶着聲音開口:

“雖然飛機試飛的消息不可能完全保密,但能在短短不到一個小時的功夫裡湊出如此之多的圍觀羣衆,並且互聯網上的討論熱度完全沒有被壓制的跡象,顯然是有官方力量在後面推波助瀾。”

萊戈洛點了點頭:

“是這樣沒錯……實際根據我們的時候追溯調查,早在大約一星期之前,互聯網上就有過幾張模糊不清的照片,但相關討論很快被封鎖或者隱藏,其中一部分直到今天又被重新放出,而且在很多網站上都出現了類似情況,基本可以確認是有統一的指揮。”

恰好在這個時候,幕布上的網頁裡出現了一張新的圖片。

跟剛剛首飛的飛機無關,反而是五角大樓代表團一行人走下飛機時候的情況。

這讓蓋茨有些好奇。

“瑪麗娜,等一下……”

他叫住了剛準備點擊鼠標的萊戈洛:

“這張照片似乎是和我們有關……上面說的是什麼,爲什麼沒有像其他頁面那樣給出翻譯?”

然而這個問題卻讓對方面露難色。

但最後還是放出了對應的翻譯。

標題內容就非常直白——

【我覺得上面選在今天首飛就是故意的,不信的你們去看新聞,蓋茨在下飛機時候的那個表情,就差把凝重倆字寫在臉上了……】

而下面的回覆也紛紛表達贊同。

【這就是字面意義上的下馬威吧?】

【聽說對面這次過來,就是想威脅咱們吃掉他的一部分債務,結果這還沒開始談,自己就先被威脅了,哈哈哈……】

【其實就目前的局勢來看,幫他們維持住債務對我們也有一定好處,未必就不可行,但前提是絕對不能以被威脅的形式同意對方的要求……】

【…………】

本來,蓋茨是想找個稍微輕鬆些的話題,驅散一下瀰漫在會議室裡的壓抑氣氛。

結果這麼一整,非但壓抑沒有緩解,反而還多了一層尷尬。

尤其蓋茨更是臉色陰沉的可怕,顯然對此非常惱火,但又無可奈何——

實際上,他當時是在聽取萊戈洛彙報使館方面的準備情況,面色嚴肅也只是外交場合的氣氛需要而已。

況且從時間來看,這張照片拍攝的時候那架飛機都還沒首飛,代表團更不可能提前收到未來的消息。

但這段斷章取義實在過於貼切,對於大多數並不願意刨根問題的吃瓜羣衆而言欺騙性拉滿。

更讓人感到鬧心的是,經過一段驢脣不對馬嘴的分析之後,最終的結論竟然還是對的……

這事兒一旦傳播到外面,那他蓋茨的小丑形象恐怕就要完全坐實了。

因爲就在不久之前的上任新聞發佈會上,自己還明確說過“我們的空中優勢至少可以維持到2020年左右……”

更要命的是,網頁上的內容讓蓋茨產生了一個有些地獄的聯想——

大約45年前,曾有人放處過豪言,表示只要我還活着一天,華夏就不可能造出原子彈。

後面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

1963年,此人在乘坐敞篷車時因腦洞大開而身亡。

一年後,華夏就成功引爆了自己的第一枚原子彈……

好在,一陣敲擊桌面的聲音打斷了蓋茨的尷尬:

“威脅,這是明晃晃的威脅!”

隨行的副手米歇爾·弗洛諾伊發出憤怒的低吼。

要知道冷戰結束至今已經20年,期間沒有任何國家敢於用這種赤裸裸的方式直接打美國代表的臉。

而因爲一些法律流程問題,他的到任相比其他幾名國防部同僚要晚上一些時日,直到昨天出發之前才正式收到委任批准。

相當於第一天正式上班,就迎面捱了一輪劈頭蓋臉的耳光。

擱誰誰也遭不住。

“我認爲,越是這種情況,我們就越要體現出強而有力的姿態。”

弗洛諾伊直截了當地向蓋茨表態道:

“否則,一旦我們率先表現出妥協的傾向,那麼對方勢必會抓住這一點乘勝追擊,後續商務部和美聯儲與華夏進行的會談將更加難以達成目的,就算華夏人同意,也可能要讓我們付出傷筋動骨的代價……”

經濟事務本來就跟國防部無關,五角大樓之所以在其中橫插一腳,就是爲了虛空造牌。

我先手給你施加壓力,後面再用撤銷壓力作爲籌碼換取實際利益。

說白了,他們就是衝着空手套白狼而來的。

如果施壓不成還反被威脅,那別說“空手套白狼”,就連“舍不着孩子套不着狼”都未必能做到,很可能落得個羊入虎口的下場。

“但是,米歇爾……態度強有力與否,不完全是由我們的態度說了算的……”

蓋茨儘管仍舊冷着一張臉,但腦子還是清晰的:

“對方既然選擇在這種時候讓第四代戰機進行半公開的首飛,雖然確實是一種威脅不假,但另一方面也是在向我們表態,表示他們不害怕面對極限施壓……至少在軍事層面並不怕。”

他故意在“害怕”這個字眼上加了重音。

意思是儘管華夏人通過突然襲擊佔據了一定先機,但仍舊處在證明自己“不怕”的階段。

而衆所周知,越強調什麼,往往就意味着越缺什麼。

說明在雙方的正面碰撞當中,對方依舊處於劣勢,而自己這邊仍然掌握主動權。

更何況,他們還有軍事以外的牌可以打。

無論這個判斷是否出自真心,但確實都起到了穩定軍心的效果。

舍爾心領神會,接過弗洛諾伊的話茬:

“那部長閣下,你的意思是,我們的談判策略要改爲以拖爲主?”

蓋茨點頭:

“沒錯……現在的情況跟我們的計劃相比變化太大,無論如何,單靠這次訪問都已經不可能達成想要的結果,但行程也不可能臨時取消,所以最好的選擇就是我們先維持現狀,等等看國內有什麼新的決策……”

弗洛諾伊聽罷暗自撇了撇嘴,心道你嘴上說的倒是好聽,實際還不就是被華夏人給打了個措手不及,一時間不知道該怎麼應對了。

不過,一來他自己也拿不出什麼主意,二來對方的決定至少可以保證不背鍋,所以也只是吭哧了幾下,最後還是點了頭。

或許是看出了對方的情緒,蓋茨語氣平淡地補充了一句:

“我想在這次事件之後,我們雙方之間的關係將不會繼續停留在軍事上的單一層面對抗,而是會開始將其視爲全方位的戰略競爭對手……”

說到這裡,他停頓下來,目光緩緩掃過面前的十幾張面孔:

“所以各位,都做好心理準備吧……”

第1214章 風洞總溫不夠?第51章第736章 挑戰NS方程的第15步第581章 好TM大的導彈!(月初求一波月票)第913章 有人上趕着要跳坑?361.第361章 對燕京大學的無情NTR第738章 來自母校的驚喜第1254章 太空武器?星際漁船!第656章 年終總結,與未來規劃第757章 給殲11擴大產能第699章 亂套了,全亂套了(算昨天的)第693章 美國人的報復358.第358章 國家重點實驗室首席科學家第970章 這下此消彼長了第1048章 這就想要A射B導了?第1404章 選擇性吸收超材料第4章 下一步工作第723章 不講武德,偷襲幻影2000第1000章 火炬集團,永遠的神(日萬,求一波月票)第1166章 答辯,只答不辯第17章 院士的青睞第1125章 中東點子王(新的一月,求波月票)第1051章 應對航母,僅僅發現還不夠第1068章 型號保密,但參數不保密第1261章 軍民兩開花302.第302章 沒辦法低調了(二合一)第524章 總不能去求華夏人幫忙吧?第175章 重熔層第152章 這不比天氣預報牛逼?第1161章 他改變了測量學第1322章 目標一分爲二了?第853章 國產新型護衛艦第1208章 高超音速競賽第32章 出結果了377.第377章 集中力量,航發大會戰第44章 富士電機的小動作第1019章 還有高手?第39章 我,大三,給全學院講課!第930章 來自COMSOL的挑戰第747章 做一個合格的老闆第877章 關鍵技術:超短激光加工第1306章 像託卡馬克那樣?第464章 還是從二毛那挖人吧第1389章 天降大禮第146章 法國人的反應第606章 宜將剩勇追窮寇第954章 學習的速度跟不上新知識產生的速度279.第279章 以爲是主角,其實是龍套第12章 鈔能力也是很重要的第703章 同志,你昨晚拯救了一切281.第281章 老對手,來湊熱鬧的F4EJ第544章 打破封鎖,還是要用技術說話第193章 首見殲10(上)242.第242章 在關鍵技術上要有底線思維第977章 你倆挺會玩啊第88章 進度飛快的新舟60第916章 自作聰明第1423章 連發射擊!第458章 要不,送常總一輛車?第1241章 助推段延長390.第390章 三個月兩次專訪?第729章 給歐洲人開開眼界第170章 客機背後的利益第1045章 世界最強預警機!239.第239章 全燃動力新護衛艦(爲上月月票第871章 型號井噴期第679章 一不小心,創造歷史第146章 法國人的反應319.第319章 進氣道異物,隱患解決!(爲盟主【死跑龍套的】加更45)第420章 關於馬達西奇的博弈第1276章 責無旁貸第717章 特殊的禮物第826章 丈量華夏276.第276章 馴服氣流第451章 直升機主減速器第1410章 全方位的戰略對手(二合一)第1197章 攻防部署第24章 葉片翼型和積疊線的參數化重構第1231章 狂飆爲我從天落第899章 投稿華夏期刊?349.第349章 咱也是能混到安保的人了第505章 模鍛壓機,項目重啓!第194章 首見殲10(下)357.第357章 我,博士,還沒入學,但已經有第1417章 忠誠僚機第870章 新的發動機測試平臺第664章 組織已經決定了,準備主動出擊!第552章 殺人,還要誅心第690章 打出統戰價值了第1411章 再苦一苦海軍,罵名就由我來擔!第1282章 火箭動力有問題260.第260章 殲轟7MLU?第659章 西巴爾幹之謀第882章 光電子數據傳輸第759章 進入理論數學界?第681章 神秘的雷達元器件第842章 到底哪個學部的院士?第1425章 不聞轟鳴,不見火光296.第296章 理論結合實際
第1214章 風洞總溫不夠?第51章第736章 挑戰NS方程的第15步第581章 好TM大的導彈!(月初求一波月票)第913章 有人上趕着要跳坑?361.第361章 對燕京大學的無情NTR第738章 來自母校的驚喜第1254章 太空武器?星際漁船!第656章 年終總結,與未來規劃第757章 給殲11擴大產能第699章 亂套了,全亂套了(算昨天的)第693章 美國人的報復358.第358章 國家重點實驗室首席科學家第970章 這下此消彼長了第1048章 這就想要A射B導了?第1404章 選擇性吸收超材料第4章 下一步工作第723章 不講武德,偷襲幻影2000第1000章 火炬集團,永遠的神(日萬,求一波月票)第1166章 答辯,只答不辯第17章 院士的青睞第1125章 中東點子王(新的一月,求波月票)第1051章 應對航母,僅僅發現還不夠第1068章 型號保密,但參數不保密第1261章 軍民兩開花302.第302章 沒辦法低調了(二合一)第524章 總不能去求華夏人幫忙吧?第175章 重熔層第152章 這不比天氣預報牛逼?第1161章 他改變了測量學第1322章 目標一分爲二了?第853章 國產新型護衛艦第1208章 高超音速競賽第32章 出結果了377.第377章 集中力量,航發大會戰第44章 富士電機的小動作第1019章 還有高手?第39章 我,大三,給全學院講課!第930章 來自COMSOL的挑戰第747章 做一個合格的老闆第877章 關鍵技術:超短激光加工第1306章 像託卡馬克那樣?第464章 還是從二毛那挖人吧第1389章 天降大禮第146章 法國人的反應第606章 宜將剩勇追窮寇第954章 學習的速度跟不上新知識產生的速度279.第279章 以爲是主角,其實是龍套第12章 鈔能力也是很重要的第703章 同志,你昨晚拯救了一切281.第281章 老對手,來湊熱鬧的F4EJ第544章 打破封鎖,還是要用技術說話第193章 首見殲10(上)242.第242章 在關鍵技術上要有底線思維第977章 你倆挺會玩啊第88章 進度飛快的新舟60第916章 自作聰明第1423章 連發射擊!第458章 要不,送常總一輛車?第1241章 助推段延長390.第390章 三個月兩次專訪?第729章 給歐洲人開開眼界第170章 客機背後的利益第1045章 世界最強預警機!239.第239章 全燃動力新護衛艦(爲上月月票第871章 型號井噴期第679章 一不小心,創造歷史第146章 法國人的反應319.第319章 進氣道異物,隱患解決!(爲盟主【死跑龍套的】加更45)第420章 關於馬達西奇的博弈第1276章 責無旁貸第717章 特殊的禮物第826章 丈量華夏276.第276章 馴服氣流第451章 直升機主減速器第1410章 全方位的戰略對手(二合一)第1197章 攻防部署第24章 葉片翼型和積疊線的參數化重構第1231章 狂飆爲我從天落第899章 投稿華夏期刊?349.第349章 咱也是能混到安保的人了第505章 模鍛壓機,項目重啓!第194章 首見殲10(下)357.第357章 我,博士,還沒入學,但已經有第1417章 忠誠僚機第870章 新的發動機測試平臺第664章 組織已經決定了,準備主動出擊!第552章 殺人,還要誅心第690章 打出統戰價值了第1411章 再苦一苦海軍,罵名就由我來擔!第1282章 火箭動力有問題260.第260章 殲轟7MLU?第659章 西巴爾幹之謀第882章 光電子數據傳輸第759章 進入理論數學界?第681章 神秘的雷達元器件第842章 到底哪個學部的院士?第1425章 不聞轟鳴,不見火光296.第296章 理論結合實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