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2章 必須超過F22!

當天傍晚。

位於611所頂層的大會議室裡。

第四代戰鬥機研發團隊的一多半核心骨幹正集中在一起,各自面前都放着兩份測試結果概要。

雖說是概要,但因爲氣動和微波都事關重大,可以說是決定新一代戰鬥機關鍵性能的兩個方面,所以哪怕在經過提煉之後,也仍然是厚厚的兩大本。

檔案室的十幾臺打印機下午幾乎工作到冒煙,才勉強趕上了這次會議的時間。

當然,最前面的大屏幕上,也正顯示着其中的一部分關鍵內容。

而林濟洪此時正坐在楊韋左手邊的第一個位置,向衆人介紹着相對應的部分。

RCS從來不是一個特定的數字,平常人們在資料中看到的“RCS值”往往只是特定角度上的最理想情況,或是某個角度範圍內的平均結果。

真正想要客觀表現出一架飛機的隱身性能,需要藉助類似物理場的表達形式,以目標爲中心,在三維空間內呈現出不同角度的反射信號強度。

這一結果的呈現形式相當複雜,即便是手裡拿着報告,一時間也很難完全掌握情況。

而林濟洪作爲全程跟蹤微波測試過程的負責人,無疑可以在最短的時間中提煉出關鍵內容。

“各位,根據微波暗室對概念模型做出的全向檢測結果來看,我們的基礎方案完全可以滿足航空兵方面提出的性能要求……尤其是在正面60°的圓錐形範圍內,面對3-12GHz頻率範圍內,也就是X波段、S波段和部分C波段的雷達波時,雷達反射截面積均比現有主力型號減少了2-3個數量級,有效降低了面對常規雷達時的可探測性。”

“這一結果也基本符合我們在先期預研階段對於電磁信號特徵的理論判斷,也就是與主翼同處一個水平面內的鴨翼不會對前半球的隱身性能產生明顯不利影響,並且結合DSI進氣道在脣口部分的繭包結構,反而可以更加有效地遮擋發動機葉片,減少某些特定角度的電磁反射……”

他說着操作鼠標拖動着電腦上的3D模擬圖,來到了一個略微呈現俯視的前向視角:

“就是這裡,明顯能夠看出,這一角度附近的反射信號強度相比周圍出現了異常下降,儘管只是一個非常狹窄的範圍,對於總體反射數值而言影響不大,但仍然可以說明我們設計思路的正確性。”

說到這裡,林濟洪稍微停頓了一下,然後切換到了另外一個視角上:

“另外,儘管因爲飛機的長度尺寸較大,導致左右半球和來自正上、正下方的雷達反射面積不可避免地相對偏大,但仍然略好於我們之前的預期,而且還可以通過合理設計機身結構和遮蔽關係進一步做出優化……”

“……”

作爲總師的楊韋本人也看過大部分的階段性報告,但仍然跟着林濟洪的介紹認真地做着記錄。

而在這部分內容結束之後,坐在後者對面的另一名副總師孔成安卻忽然停下筆,擡頭詢問道:

“老林,你剛纔說的這些,都是靜態環境下的雷達反射情況……那如果各個翼面,尤其是全動垂尾和鴨翼活動起來之後,結果會出現怎樣的變化?”

因爲是設計所內部會議,所以形式上也相對隨意一些,無需等到最後統一的提問環節。

林濟洪稍微一愣:

“我們這只是概念模型測試,被測模型的翼面是沒有活動能力的,所以暫時沒辦法給出這麼詳細的數據……”

過了大約半秒鐘,又補充了一句:

“但如果動作面發生明顯變化,那說明飛機正在進行劇烈機動,根據前期研究的結果定性來看,這種情況肯定會導致雷達反射截面積增大,例如去年發生在浙、閩兩地外海的那次對抗,事後分析,對方的F22編隊直到撤退之前,被探測到的最明顯信號就出現在從平飛轉入爬升的過程當中……”

“唔……”

孔成安摸着下巴,一副若有所思的樣子。

正在林濟洪感覺到有些奇怪的時候,楊韋卻提前插進話來:

“老孔你是在擔心主動控制技術的引入吧?”

“是啊……”

孔成安點了點頭:

“根據風洞測試結果,我們這個方案的橫航向穩定性有些不足,如果想在不額外增加安定面數量和麪積的情況下保證飛行安全性,那肯定要考慮在飛控中納入主動增穩控制,通過動作面的高頻反饋提高航向失穩迎角。”

“但是放寬靜穩定性設計的操作規律嚴重非線性,而且全動翼面的動作面跟安定面相同,控制舵面的不斷開合會影響到飛翼佈局飛行器巡航過程中的隱身性能,這也是我們在設計過程中必須……”

相比於在外形設計過程中只需要考慮氣動和結構的傳統飛機,第四代戰鬥機的研發工作增加了一個電磁反射的維度,這不僅提高了技術層面的難度,也讓技術團隊的組織和工作方式產生了變化。

任何一個做過項目的人都知道,哪怕只是增加一個約束條件,都會導致系統的複雜程度成倍提升。

更何況,現在是直接增加了一個約束領域。

其中的條件成百上千。

楊韋擡手向下壓了壓,打斷了對方的發言:

“這個問題不可能全都靠飛控系統來解決,目前我們對翼面流動的認識仍然不夠充分,主動控制技術只能用作兜底,根源上,還是需要保證氣動設計本身有足夠的靜安定性,所以最簡單的方法,就是以削弱一定的側後方隱身性能爲代價,增加一個氣動安定面……比如腹鰭或者尾鰭。”

這個想法,瞬間引起了林濟洪的激烈反應。

當然,畢竟是面對項目總師,他也不可能真的跟對方吵起來。

於是悶聲思索片刻,接着提議道:

“楊總,這個問題說到底,是因爲我們在機身前體上應用了過於激進的邊界層分離控制技術,導致在一定迎角範圍內,鴨翼和邊條翼的組合失效後,橫航向穩定性驟然降低,而一旦發生失穩,通常的航向控制面如垂尾又因爲處於低能的翼身渦尾流中而效率喪失,無法做出及時反應。”

“那相比於增加一個額外的氣動安定面,爲何不能減小鴨翼和主翼之間的邊條面積?這樣既不會影響隱身性能,也可以減少失穩概率……我也看過之前的風洞測試結果,目前這個構型的超音速升力係數幾乎處在溢出的狀態,哪怕削弱一些,也不會對總體性能產生影響……”

面對這個問題,楊韋沉默了片刻:

“這是甲方的要求……”

他也顯得有些苦惱:

“在超音速機動性上,必須要超過F22!”

第458章 要不,送常總一輛車?第1593章 “騶虞”原型機第653章 安保待遇提升第575章 給小日子挖個坑第1651章 庖丁解機?第1211章 圖160,唯一可用載具第29章 國產客機的遺憾第1370章 暗度陳倉第579章 F14還是拿到手了第573章 爲華夏機械行業正名的機會!第126章 下一步計劃384.第384章 人在大堤在!233.第233章 俘獲電子戰吊艙了?第1501章 程俊紅不語,只是一味地點頭第1500章 峰迴路轉第1414章 故技重施第434章 新DLC:軸承高速滾動動力學第1256章 鷹子,行不行啊?第727章 真就買不如租了?第1314章 給孩子送個禮物第1516章 全無尾佈局第1218章 這次,是我們帶頭367.第367章 向波音和美國航空局提條件,攻守易型!第607章 華夏產品,走進歐洲!第1316章 我要一艘彈道導彈核潛艇第1367章 緊急拉動!第895章 教育界的地位第133章 百噸級客機的可能性(爲flankerr的237.第237章 一等“獵蝠行動”紀念章263.第263章 成年人選擇全都要(二合一)第1008章 這就開始搞綜合電力系統了?第731章 給國慶獻禮!(4K)272.第272章 制電磁權第830章 C808,成功取證!(4K)第1653章 亂了,全亂了第1533章 反正計劃第695章 精確制導導歪了第454章 成立裝備工業司!第1024章 耐高溫鈦鋁合金258.第258章 干擾吊艙測試!386.第386章 功在千秋!第446章 高端鋼材擴產,十倍!第966章 讓美國人睡不好覺第126章 下一步計劃第962章 最受刺激的一集第1048章 這就想要A射B導了?第953章 M883上的新型氣膜孔第835章 揭曉七大難題第872章 未雨綢繆第524章 總不能去求華夏人幫忙吧?第1082章 一字型天線第530章 人家來領獎,你是來進貨?第1559章 Checkmate(將死)第942章 在對手最擅長的領域碾壓他們第624章 渦扇10,全權限數字控制系統第1531章 縛蒼龍第1177章 我是來解決問題的第1542章 和半導體無關嗎?第1286章 計算材料學,很神奇吧?373.第373章 新軟件的第一個用戶!第727章 真就買不如租了?第424章 我,就是標準第1335章 一個好消息和一個壞消息第90章 改進渦噴14!第204章 挑戰米格25!第96章 你憑什麼去研究?第1027章 有些時候,太快也未必是好事第1214章 風洞總溫不夠?第1454章 事已至此,先找個替罪羊第1206章 氣動矢量噴管,柳暗花明?第1274章 太空捕撈!第122章 你晚上有空麼?第803章 來跳個舞吧387.第387章 來自外太空的博弈第871章 型號井噴期第755章 分頭行動第832章 揭示宇宙的形狀229.第229章 給年輕同志壓擔子第1002章 拍到了一艘航母?219.第219章 怎麼又是我?第1042章 空警2000的數據鏈天線第75章 這次真直博了(爲盟主flankerr加更3第745章 關於艦載機的規劃第1471章 美國的戰略優勢第29章 國產客機的遺憾第822章 用預警機做測試第1493章 阿爾忒彌斯聯盟第1593章 “騶虞”原型機第418章 全國首個壓氣機研究中心第721章 南亞風雲第1181章 縮比風洞第944章 最後的戰略轟炸機(算昨天的)第1385章 氚增殖模塊第116章 自主航空工業的新起點(二合一)第1461章 蔣幹盜書284.第284章 覆盤第767章 世紀大閱兵第29章 國產客機的遺憾247.第247章 元器件卡脖子?不是問題!
第458章 要不,送常總一輛車?第1593章 “騶虞”原型機第653章 安保待遇提升第575章 給小日子挖個坑第1651章 庖丁解機?第1211章 圖160,唯一可用載具第29章 國產客機的遺憾第1370章 暗度陳倉第579章 F14還是拿到手了第573章 爲華夏機械行業正名的機會!第126章 下一步計劃384.第384章 人在大堤在!233.第233章 俘獲電子戰吊艙了?第1501章 程俊紅不語,只是一味地點頭第1500章 峰迴路轉第1414章 故技重施第434章 新DLC:軸承高速滾動動力學第1256章 鷹子,行不行啊?第727章 真就買不如租了?第1314章 給孩子送個禮物第1516章 全無尾佈局第1218章 這次,是我們帶頭367.第367章 向波音和美國航空局提條件,攻守易型!第607章 華夏產品,走進歐洲!第1316章 我要一艘彈道導彈核潛艇第1367章 緊急拉動!第895章 教育界的地位第133章 百噸級客機的可能性(爲flankerr的237.第237章 一等“獵蝠行動”紀念章263.第263章 成年人選擇全都要(二合一)第1008章 這就開始搞綜合電力系統了?第731章 給國慶獻禮!(4K)272.第272章 制電磁權第830章 C808,成功取證!(4K)第1653章 亂了,全亂了第1533章 反正計劃第695章 精確制導導歪了第454章 成立裝備工業司!第1024章 耐高溫鈦鋁合金258.第258章 干擾吊艙測試!386.第386章 功在千秋!第446章 高端鋼材擴產,十倍!第966章 讓美國人睡不好覺第126章 下一步計劃第962章 最受刺激的一集第1048章 這就想要A射B導了?第953章 M883上的新型氣膜孔第835章 揭曉七大難題第872章 未雨綢繆第524章 總不能去求華夏人幫忙吧?第1082章 一字型天線第530章 人家來領獎,你是來進貨?第1559章 Checkmate(將死)第942章 在對手最擅長的領域碾壓他們第624章 渦扇10,全權限數字控制系統第1531章 縛蒼龍第1177章 我是來解決問題的第1542章 和半導體無關嗎?第1286章 計算材料學,很神奇吧?373.第373章 新軟件的第一個用戶!第727章 真就買不如租了?第424章 我,就是標準第1335章 一個好消息和一個壞消息第90章 改進渦噴14!第204章 挑戰米格25!第96章 你憑什麼去研究?第1027章 有些時候,太快也未必是好事第1214章 風洞總溫不夠?第1454章 事已至此,先找個替罪羊第1206章 氣動矢量噴管,柳暗花明?第1274章 太空捕撈!第122章 你晚上有空麼?第803章 來跳個舞吧387.第387章 來自外太空的博弈第871章 型號井噴期第755章 分頭行動第832章 揭示宇宙的形狀229.第229章 給年輕同志壓擔子第1002章 拍到了一艘航母?219.第219章 怎麼又是我?第1042章 空警2000的數據鏈天線第75章 這次真直博了(爲盟主flankerr加更3第745章 關於艦載機的規劃第1471章 美國的戰略優勢第29章 國產客機的遺憾第822章 用預警機做測試第1493章 阿爾忒彌斯聯盟第1593章 “騶虞”原型機第418章 全國首個壓氣機研究中心第721章 南亞風雲第1181章 縮比風洞第944章 最後的戰略轟炸機(算昨天的)第1385章 氚增殖模塊第116章 自主航空工業的新起點(二合一)第1461章 蔣幹盜書284.第284章 覆盤第767章 世紀大閱兵第29章 國產客機的遺憾247.第247章 元器件卡脖子?不是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