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2章 必須超過F22!

當天傍晚。

位於611所頂層的大會議室裡。

第四代戰鬥機研發團隊的一多半核心骨幹正集中在一起,各自面前都放着兩份測試結果概要。

雖說是概要,但因爲氣動和微波都事關重大,可以說是決定新一代戰鬥機關鍵性能的兩個方面,所以哪怕在經過提煉之後,也仍然是厚厚的兩大本。

檔案室的十幾臺打印機下午幾乎工作到冒煙,才勉強趕上了這次會議的時間。

當然,最前面的大屏幕上,也正顯示着其中的一部分關鍵內容。

而林濟洪此時正坐在楊韋左手邊的第一個位置,向衆人介紹着相對應的部分。

RCS從來不是一個特定的數字,平常人們在資料中看到的“RCS值”往往只是特定角度上的最理想情況,或是某個角度範圍內的平均結果。

真正想要客觀表現出一架飛機的隱身性能,需要藉助類似物理場的表達形式,以目標爲中心,在三維空間內呈現出不同角度的反射信號強度。

這一結果的呈現形式相當複雜,即便是手裡拿着報告,一時間也很難完全掌握情況。

而林濟洪作爲全程跟蹤微波測試過程的負責人,無疑可以在最短的時間中提煉出關鍵內容。

“各位,根據微波暗室對概念模型做出的全向檢測結果來看,我們的基礎方案完全可以滿足航空兵方面提出的性能要求……尤其是在正面60°的圓錐形範圍內,面對3-12GHz頻率範圍內,也就是X波段、S波段和部分C波段的雷達波時,雷達反射截面積均比現有主力型號減少了2-3個數量級,有效降低了面對常規雷達時的可探測性。”

“這一結果也基本符合我們在先期預研階段對於電磁信號特徵的理論判斷,也就是與主翼同處一個水平面內的鴨翼不會對前半球的隱身性能產生明顯不利影響,並且結合DSI進氣道在脣口部分的繭包結構,反而可以更加有效地遮擋發動機葉片,減少某些特定角度的電磁反射……”

他說着操作鼠標拖動着電腦上的3D模擬圖,來到了一個略微呈現俯視的前向視角:

“就是這裡,明顯能夠看出,這一角度附近的反射信號強度相比周圍出現了異常下降,儘管只是一個非常狹窄的範圍,對於總體反射數值而言影響不大,但仍然可以說明我們設計思路的正確性。”

說到這裡,林濟洪稍微停頓了一下,然後切換到了另外一個視角上:

“另外,儘管因爲飛機的長度尺寸較大,導致左右半球和來自正上、正下方的雷達反射面積不可避免地相對偏大,但仍然略好於我們之前的預期,而且還可以通過合理設計機身結構和遮蔽關係進一步做出優化……”

“……”

作爲總師的楊韋本人也看過大部分的階段性報告,但仍然跟着林濟洪的介紹認真地做着記錄。

而在這部分內容結束之後,坐在後者對面的另一名副總師孔成安卻忽然停下筆,擡頭詢問道:

“老林,你剛纔說的這些,都是靜態環境下的雷達反射情況……那如果各個翼面,尤其是全動垂尾和鴨翼活動起來之後,結果會出現怎樣的變化?”

因爲是設計所內部會議,所以形式上也相對隨意一些,無需等到最後統一的提問環節。

林濟洪稍微一愣:

“我們這只是概念模型測試,被測模型的翼面是沒有活動能力的,所以暫時沒辦法給出這麼詳細的數據……”

過了大約半秒鐘,又補充了一句:

“但如果動作面發生明顯變化,那說明飛機正在進行劇烈機動,根據前期研究的結果定性來看,這種情況肯定會導致雷達反射截面積增大,例如去年發生在浙、閩兩地外海的那次對抗,事後分析,對方的F22編隊直到撤退之前,被探測到的最明顯信號就出現在從平飛轉入爬升的過程當中……”

“唔……”

孔成安摸着下巴,一副若有所思的樣子。

正在林濟洪感覺到有些奇怪的時候,楊韋卻提前插進話來:

“老孔你是在擔心主動控制技術的引入吧?”

“是啊……”

孔成安點了點頭:

“根據風洞測試結果,我們這個方案的橫航向穩定性有些不足,如果想在不額外增加安定面數量和麪積的情況下保證飛行安全性,那肯定要考慮在飛控中納入主動增穩控制,通過動作面的高頻反饋提高航向失穩迎角。”

“但是放寬靜穩定性設計的操作規律嚴重非線性,而且全動翼面的動作面跟安定面相同,控制舵面的不斷開合會影響到飛翼佈局飛行器巡航過程中的隱身性能,這也是我們在設計過程中必須……”

相比於在外形設計過程中只需要考慮氣動和結構的傳統飛機,第四代戰鬥機的研發工作增加了一個電磁反射的維度,這不僅提高了技術層面的難度,也讓技術團隊的組織和工作方式產生了變化。

任何一個做過項目的人都知道,哪怕只是增加一個約束條件,都會導致系統的複雜程度成倍提升。

更何況,現在是直接增加了一個約束領域。

其中的條件成百上千。

楊韋擡手向下壓了壓,打斷了對方的發言:

“這個問題不可能全都靠飛控系統來解決,目前我們對翼面流動的認識仍然不夠充分,主動控制技術只能用作兜底,根源上,還是需要保證氣動設計本身有足夠的靜安定性,所以最簡單的方法,就是以削弱一定的側後方隱身性能爲代價,增加一個氣動安定面……比如腹鰭或者尾鰭。”

這個想法,瞬間引起了林濟洪的激烈反應。

當然,畢竟是面對項目總師,他也不可能真的跟對方吵起來。

於是悶聲思索片刻,接着提議道:

“楊總,這個問題說到底,是因爲我們在機身前體上應用了過於激進的邊界層分離控制技術,導致在一定迎角範圍內,鴨翼和邊條翼的組合失效後,橫航向穩定性驟然降低,而一旦發生失穩,通常的航向控制面如垂尾又因爲處於低能的翼身渦尾流中而效率喪失,無法做出及時反應。”

“那相比於增加一個額外的氣動安定面,爲何不能減小鴨翼和主翼之間的邊條面積?這樣既不會影響隱身性能,也可以減少失穩概率……我也看過之前的風洞測試結果,目前這個構型的超音速升力係數幾乎處在溢出的狀態,哪怕削弱一些,也不會對總體性能產生影響……”

面對這個問題,楊韋沉默了片刻:

“這是甲方的要求……”

他也顯得有些苦惱:

“在超音速機動性上,必須要超過F22!”

第1344章 我們的動作已經展開,沒有什麼秘密可言了第6章 你這不是欺負老實人嗎!第211章 不愧是你,常工(209章放出來了)第1088章 自適應數控加工第1040章 難道還能一次拿三個獎?第1172章 五種構型325.第325章 圖334客機和霹靂12空空導彈320.第320章 地面測試驗收,以及總裝備部的誕生第677章 相控陣雷達第942章 在對手最擅長的領域碾壓他們第1432章 臉沒露成,倒是把屁股露出來了第31章 全新的工程模型第204章 挑戰米格25!第1155章 建設塞北糧倉第896章 我來當主編第986章 艦用燃氣輪機第1411章 再苦一苦海軍,罵名就由我來擔!381.第381章 設計一個DSI進氣道練練手第465章 友誼計劃!第447章 十倍壽命,還真不是吹牛逼?第154章 普適性積冰生長模型第814章 提前入世!(算昨天的)第1314章 給孩子送個禮物366.第366章 航空產業的大勝利!294.第294章 這寫教材,當真是一件美事啊第1342章 橫須賀快遞和關島快遞第901章 一年之期已至!第1382章 奇對稱位形第726章 41的大勝第896章 我來當主編第874章 設計定型是新的開始第1284章 激波風洞的小妙用第748章 LNG船的前置任務368.第368章 爲支線客機徹底掃清障礙!第1290章 CT1高能混合推進劑第832章 揭示宇宙的形狀第1064章 三個人,能掀起什麼浪花?第685章 3月25日,“盟軍”行動第1337章 從陸軍那邊找找靈感第946章 常氏湍流第564章 對圖160有點想法?第648章 這麼好的平臺,光拿來對第601章 NSK集團,東窗事發第1393章 別人都是做個樣子,你真想解決問題?第58章 項目進展第1100章 反制無人機的思路第705章 有價值的俘虜第896章 我來當主編第1239章 反衛星?第1088章 自適應數控加工第1206章 氣動矢量噴管,柳暗花明?第807章 狗中哈士奇,國中第489章 脈動生產線,殲11的結構升級問題第1215章 能量去哪了?第817章 資源二號,高光譜遙感衛星247.第247章 元器件卡脖子?不是問題!第28章 咱們會有更好的!第451章 直升機主減速器第1430章 在華夏人面前露個臉第719章 上閱兵!263.第263章 成年人選擇全都要(二合一)第1118章 給我一週時間!第1214章 風洞總溫不夠?第1123章 來自華夏的“千里眼”254.第254章 空警200,楔尾天線第923章 首長,這真和我沒關係啊第59章 這個機翼還有改進的餘地第173章 電火花加工第1195章 部署位置在海上?371.第371章 小試牛刀380.第380章 大迎角高機動(HARV)技術驗證384.第384章 人在大堤在!第645章 性能太好有時候也是一種苦惱第1269章 國際空間站發出求救信號?第483章 有實力,纔有平等對話的資本!第704章 意外收穫第25章 從風扇葉片引發的思考第754章 把黑海造船廠打包帶走第1393章 別人都是做個樣子,你真想解決問題?第675章 空警200,和圓環工程第1129章 先照我說的做第1380章 同位素生產反應堆第1286章 計算材料學,很神奇吧?第1014章 被忽略的廣播效應第727章 真就買不如租了?第1095章 華夏人的計劃有古怪第1394章 一份報告引發的休會371.第371章 小試牛刀第199章 高級軟臥第611章 殲10A與殲10E第1179章 戰略威懾第20章 中華兒女多奇志284.第284章 覆盤第971章 猜中了,但沒完全猜中第1181章 縮比風洞第866章 國產大涵道比渦扇的裝機對象第27章 你就是姚夢娜的學長?381.第381章 設計一個DSI進氣道練練手第1257章 半年之期!
第1344章 我們的動作已經展開,沒有什麼秘密可言了第6章 你這不是欺負老實人嗎!第211章 不愧是你,常工(209章放出來了)第1088章 自適應數控加工第1040章 難道還能一次拿三個獎?第1172章 五種構型325.第325章 圖334客機和霹靂12空空導彈320.第320章 地面測試驗收,以及總裝備部的誕生第677章 相控陣雷達第942章 在對手最擅長的領域碾壓他們第1432章 臉沒露成,倒是把屁股露出來了第31章 全新的工程模型第204章 挑戰米格25!第1155章 建設塞北糧倉第896章 我來當主編第986章 艦用燃氣輪機第1411章 再苦一苦海軍,罵名就由我來擔!381.第381章 設計一個DSI進氣道練練手第465章 友誼計劃!第447章 十倍壽命,還真不是吹牛逼?第154章 普適性積冰生長模型第814章 提前入世!(算昨天的)第1314章 給孩子送個禮物366.第366章 航空產業的大勝利!294.第294章 這寫教材,當真是一件美事啊第1342章 橫須賀快遞和關島快遞第901章 一年之期已至!第1382章 奇對稱位形第726章 41的大勝第896章 我來當主編第874章 設計定型是新的開始第1284章 激波風洞的小妙用第748章 LNG船的前置任務368.第368章 爲支線客機徹底掃清障礙!第1290章 CT1高能混合推進劑第832章 揭示宇宙的形狀第1064章 三個人,能掀起什麼浪花?第685章 3月25日,“盟軍”行動第1337章 從陸軍那邊找找靈感第946章 常氏湍流第564章 對圖160有點想法?第648章 這麼好的平臺,光拿來對第601章 NSK集團,東窗事發第1393章 別人都是做個樣子,你真想解決問題?第58章 項目進展第1100章 反制無人機的思路第705章 有價值的俘虜第896章 我來當主編第1239章 反衛星?第1088章 自適應數控加工第1206章 氣動矢量噴管,柳暗花明?第807章 狗中哈士奇,國中第489章 脈動生產線,殲11的結構升級問題第1215章 能量去哪了?第817章 資源二號,高光譜遙感衛星247.第247章 元器件卡脖子?不是問題!第28章 咱們會有更好的!第451章 直升機主減速器第1430章 在華夏人面前露個臉第719章 上閱兵!263.第263章 成年人選擇全都要(二合一)第1118章 給我一週時間!第1214章 風洞總溫不夠?第1123章 來自華夏的“千里眼”254.第254章 空警200,楔尾天線第923章 首長,這真和我沒關係啊第59章 這個機翼還有改進的餘地第173章 電火花加工第1195章 部署位置在海上?371.第371章 小試牛刀380.第380章 大迎角高機動(HARV)技術驗證384.第384章 人在大堤在!第645章 性能太好有時候也是一種苦惱第1269章 國際空間站發出求救信號?第483章 有實力,纔有平等對話的資本!第704章 意外收穫第25章 從風扇葉片引發的思考第754章 把黑海造船廠打包帶走第1393章 別人都是做個樣子,你真想解決問題?第675章 空警200,和圓環工程第1129章 先照我說的做第1380章 同位素生產反應堆第1286章 計算材料學,很神奇吧?第1014章 被忽略的廣播效應第727章 真就買不如租了?第1095章 華夏人的計劃有古怪第1394章 一份報告引發的休會371.第371章 小試牛刀第199章 高級軟臥第611章 殲10A與殲10E第1179章 戰略威懾第20章 中華兒女多奇志284.第284章 覆盤第971章 猜中了,但沒完全猜中第1181章 縮比風洞第866章 國產大涵道比渦扇的裝機對象第27章 你就是姚夢娜的學長?381.第381章 設計一個DSI進氣道練練手第1257章 半年之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