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8.第238章 海軍也想要新裝備

第238章 海軍也想要新裝備

王老唸完,合上了手中的文件。

由於今天參加慶功會的並不只有航空工業系統的人,因此跟郭林的情況一樣,也有不少人對於這個名字覺得有些意外。

不過當常浩南的名字被說出來的那一刻,會場的幾個區域幾乎是立即爆發出了熱烈的掌聲。

自然是來自航空工業、電子科技和試飛員單位的同志們。

沒有人比他們更清楚常浩南在殲8C設計定型並最終入列服役的過程中做出過多少貢獻。

因此他們也在這個時候給到了最爲有力的支持。

塵埃落定,常浩南自己也是長舒一口氣。

滿足了!

“恭喜你啊,常博士。”

旁邊的徐洋一邊鼓掌一邊湊到準備起身的常浩南耳邊祝賀道:

“看大家的反應,也應該算是衆望所歸了把。”

後者此時也正沉浸在兩輩子頭一次領到這種等級證章的興奮之中,倒也沒有矯情,微微點頭感謝了對方的祝賀,然後便離開座位,跟在閻忠誠後面來到臺上。

前面兩等紀念章都是工作人員直接把一個帶蓋的木盒子發到獲得者手裡,然後打開盒子拍個合照完事。

畢竟人多,要是一個個來估計也就不用準備什麼晚宴了。

而這一次,卻是由參加慶功會的幾名領導親自給四人頒獎。

常浩南暈暈乎乎地看着王老把金色的紀念章從包裝盒裡面取了出來。

是襟綬的款式(掛在胸前)。

他進一步鬆了口氣。

雖然從形制上來說,大綬和領綬的級別要比襟綬更高,但華夏這邊的領綬一來有氾濫的趨勢,二來綬帶太長導致佩戴起來並不穩固,導致最終的佩戴效果有點像是運動員的獎牌……

總之以常浩南淺薄的審美而言,還是襟綬更好一些。

王老走上前來,把紀念章背面的別針固定在他的左胸口,然後二人握了握手。

“小常同志,我從丁主任那聽到過你的事情了,年輕有爲啊!”

“也感謝組織讓我走上發揮能力的平臺,並給予了充分的信任。”

儘管大腦的運轉還沒有完全恢復,但這種標準答案常浩南還是能反應過來的。

“人民空軍的未來需要你們這樣的年輕人才,老實說,現在我們能提供的條件,還是不夠啊……”

頒獎現場並不是個長時間聊天的好地方,因此王老也只是又簡單鼓勵了幾句。

回到座位上之後,常浩南仍然忍不住低頭看了幾次胸前彆着的金色紀念章。

章體採用了五角星、利劍、旗幟、光芒和長城等設計元素,在圓形章面的中央,則是一個斷裂成兩截的米格25飛機圖案。

立意鮮明,表達直接。

雖然設計沒什麼新意,但沒關係。

土到極致自然潮。

再說這東西的價值在於其背後蘊藏的意義。

總之就是爽到。 ……

在三個等級的紀念章全部頒發完成之後,整個活動的前半段,也就是表彰儀式的部分便結束了。

隨後的晚宴在形式上就要靈活自由很多。

當然,宴會肯定不會再這個大會議室裡面舉行。

所以中間有大概半個小時的時間留給衆人自由安排,以及順便換地方。

王老畢竟已經算是退下來的,倒也沒什麼架子,一路上都在詢問有關輕重兩種第三代戰鬥機項目的事情。

“沒有什麼意外的話,十號工程的第一架原型機大概可以在今年下半年到明年年初之間完成首飛,不過因爲渦噴15沒有搞,渦扇10也還沒什麼進度,所以暫時還是隻能使用俄製航空動力,當然我們在設計進氣道飛發匹配的時候已經考慮過留出餘量,未來可以換裝尺寸相近的國產動力。”

611所的總工程師薛熾夀在旁邊彙報道。

殲8C取得的戰果對於他來說既是壓力也是激勵。

實際上從1995年左右開始,十號工程就已經成爲空軍最爲看重的項目,相比過去能獲得更多資源,不過也意味着他們絕對不能掉鏈子。

好在準備裝在殲10上的一些子系統,比如雷達和數據總線已經在經過改進之後的殲8C上面得到了驗證,也算是給原本預計新技術使用率超過60%的十號工程降低了一些風險。

王老滿意地點了點頭,然後轉向另外一邊:

“那十一號工程呢?”

這次回答的是之前曾經帶着常浩南去參觀112廠總裝車間的何明:

“按照計劃,由112廠負責總裝的前兩架飛機最晚今年年末就能下線,很多製造過程中的問題,尤其是數字化發圖和生產過程中的問題在之前就已經解決,所以這方面的效率比一開始的預期更快,不過在生產製造這方面,601所的同志應該是想要和蘇霍伊那邊的工程師一起對飛機做一些修改,這方面孫總瞭解的比較多。”

當何明說到這裡的時候,常浩南才順着衆人的目光從人羣之中發現了不算太起眼的孫琮。

“哦,是這樣,我們計劃在打通零部件生產線的過程中,對蘇27S型飛機的一個工藝方法和一個設計問題進行改進。”

“首先是關於飛機的大尺寸鈦合金承力隔框,共青城那邊一直是採用先製造兩個小尺寸部件,再進行焊接的方式生產的,但這個焊接技術目前做下來的良品率很低,更重要的是會帶來很多不必要的死重,所以我們希望能改爲一體化成型。”

“另外,蘇27爲了跟原來那個N001雷達妥協,在跨音速段有一個性能弱區,本來這一段的寬度其實很窄,影響也不大,但是原來的飛控卻一刀切地限制了整個速度段的最大迎角和可用過載,我們準備通過數字電傳和集中式飛行計算機實現對可用迎角的精確控制,真正發揮出飛機設計的最大潛力,既不會使飛機和發動機超出安全包線,又能最大限度發揮飛機的機動性……”

孫琮雖然說的都是殲11的問題,但大家對此的態度還是積極的——

問題不會因爲你不說就不存在,而現在至少已經有人開始想着解決辦法了。

尤其是跟在後面的幾名空軍飛行員同志。

他們來自王老的老部隊空三師,也是全軍首個換裝蘇27SK的單位,對於孫琮所說的這些問題都是深有體會。

只不過眼下的華夏軍隊還處在有什麼用什麼的階段,所以主要還是想着怎麼克服困難。

而就在這個時候,另外一個爽朗的聲音從一衆人身邊響了起來:

“軍工系統的同志們也不要厚此薄彼嘛,什麼時候考慮給海軍也添置一些新裝備?”

“劉老?”

作爲華夏的“航母之父”,劉老對於海軍裝備建設的貢獻,以及對於海軍的感情毋庸置疑。

現在看着自己老戰友正跟自己的部下歡天喜地展望未來,要說不眼紅,那肯定是假的。

(本章完)

第1076章 F136的關鍵設計評審第723章 不講武德,偷襲幻影2000第172章 大推力渦扇發動機的暢想第511章 準備極限挖潛的渦扇9A第1193章 反隱身的新要求303.第303章 少年氣(二合一)第170章 客機背後的利益第687章 歐元,崩了第1428章 站得高,看得遠第1212章 彈艙改進第1535章 復活F14?第169章 放棄幻想,準備鬥爭!第58章 項目進展第206章 殲8C,首開戰果!第1477章 海龍的爪牙第1560章 切割第1465章 什麼叫話語權啊?(5k字,二合一)第932章 不是吧,真偷啊?第489章 脈動生產線,殲11的結構升級問題第881章 信號傳輸層面的麻煩第194章 首見殲10(下)第434章 新DLC:軸承高速滾動動力學第102章 生產籌備第465章 友誼計劃!第966章 讓美國人睡不好覺第1084章 原型機,要在華夏生產第842章 到底哪個學部的院士?393.第393章 華夏航空發動機產業元年!第1023章 人在家中坐,活從天上來第193章 首見殲10(上)第1414章 故技重施第1337章 從陸軍那邊找找靈感第580章 液態金屬冷卻法第1563章 還有底牌第1257章 半年之期!第1572章 飛機客艙裡的決定第882章 光電子數據傳輸323.第323章 願者上鉤第943章 總不能什麼都交給華夏人去幹吧?(4K)第937章 酒壯慫人膽第1162章 美國人消耗了太多的牛肉,是導致氣候變化的重要原因第545章 身法靈活的意大利人第1332章 和這樣一羣蟲豸在一起,怎麼能搞好高超音速武器呢?第475章 2711發動機結構400.第400章 雪中送炭第1220章 華夏人的神奇小妙招第428章 逐漸成型的航空產業第760章 常氏引理258.第258章 干擾吊艙測試!第1006章 最大秩距離碼第640章 空警2000,大衛國的小動作第435章 十倍壽命第1389章 天降大禮第828章 不就是設備嘛,買!第1594章 你管這叫導彈?第1635章 世界運行的bug第1497章 超音速偵察第142章 新型護衛艦(上)第772章 慶祝晚宴第1403章 攔住紅外輻射的閘門第735章 系統等級,LV3!356.第356章 小常同志的管理才能第546章 我來,我見,我被征服了243.第243章 金陵,電科14所!第147章 俄國人有點懵了第656章 年終總結,與未來規劃第1168章 渦扇20的發動機短艙第1046章 反隱身能力第1302章 必須超過F22!第937章 酒壯慫人膽第696章 擊落B2第1063章 七天時間就能到位第785章 火炬實驗室引發的爭議(算昨天的)第1646章 我有個大膽的想法340.第340章 跑得飛快的西方記者第426章 金陵法拉利研發中心第1337章 從陸軍那邊找找靈感第835章 揭曉七大難題第539章 先來一波反潛演習第1171章 高超聲速風洞第1402章 你給我解釋解釋,什麼叫驚喜?第115章 專家評審(爲上月月票金主flankerr第1053章 新的預警機平臺?第887章 重返藍天的陣風第535章 轉發式衛星定位干擾254.第254章 空警200,楔尾天線363.第363章 你說的這個思路,是我提出來的第1245章 你有反衛星,我也有反衛星第910章 新的潛在客戶404.第404章 首飛,成功!(加更,繼續求月第1241章 助推段延長第1485章 月球還是火星(祝各位國際勞動節快第1377章 洛德專員的人工湖第416章 抉擇,渦扇的10技術路線第1410章 全方位的戰略對手(二合一)第635章 機彈彈彈組網協同無源定位第1377章 洛德專員的人工湖第40章 好好聽講!第137章 技驚四座第1228章 地下堡壘的剋星
第1076章 F136的關鍵設計評審第723章 不講武德,偷襲幻影2000第172章 大推力渦扇發動機的暢想第511章 準備極限挖潛的渦扇9A第1193章 反隱身的新要求303.第303章 少年氣(二合一)第170章 客機背後的利益第687章 歐元,崩了第1428章 站得高,看得遠第1212章 彈艙改進第1535章 復活F14?第169章 放棄幻想,準備鬥爭!第58章 項目進展第206章 殲8C,首開戰果!第1477章 海龍的爪牙第1560章 切割第1465章 什麼叫話語權啊?(5k字,二合一)第932章 不是吧,真偷啊?第489章 脈動生產線,殲11的結構升級問題第881章 信號傳輸層面的麻煩第194章 首見殲10(下)第434章 新DLC:軸承高速滾動動力學第102章 生產籌備第465章 友誼計劃!第966章 讓美國人睡不好覺第1084章 原型機,要在華夏生產第842章 到底哪個學部的院士?393.第393章 華夏航空發動機產業元年!第1023章 人在家中坐,活從天上來第193章 首見殲10(上)第1414章 故技重施第1337章 從陸軍那邊找找靈感第580章 液態金屬冷卻法第1563章 還有底牌第1257章 半年之期!第1572章 飛機客艙裡的決定第882章 光電子數據傳輸323.第323章 願者上鉤第943章 總不能什麼都交給華夏人去幹吧?(4K)第937章 酒壯慫人膽第1162章 美國人消耗了太多的牛肉,是導致氣候變化的重要原因第545章 身法靈活的意大利人第1332章 和這樣一羣蟲豸在一起,怎麼能搞好高超音速武器呢?第475章 2711發動機結構400.第400章 雪中送炭第1220章 華夏人的神奇小妙招第428章 逐漸成型的航空產業第760章 常氏引理258.第258章 干擾吊艙測試!第1006章 最大秩距離碼第640章 空警2000,大衛國的小動作第435章 十倍壽命第1389章 天降大禮第828章 不就是設備嘛,買!第1594章 你管這叫導彈?第1635章 世界運行的bug第1497章 超音速偵察第142章 新型護衛艦(上)第772章 慶祝晚宴第1403章 攔住紅外輻射的閘門第735章 系統等級,LV3!356.第356章 小常同志的管理才能第546章 我來,我見,我被征服了243.第243章 金陵,電科14所!第147章 俄國人有點懵了第656章 年終總結,與未來規劃第1168章 渦扇20的發動機短艙第1046章 反隱身能力第1302章 必須超過F22!第937章 酒壯慫人膽第696章 擊落B2第1063章 七天時間就能到位第785章 火炬實驗室引發的爭議(算昨天的)第1646章 我有個大膽的想法340.第340章 跑得飛快的西方記者第426章 金陵法拉利研發中心第1337章 從陸軍那邊找找靈感第835章 揭曉七大難題第539章 先來一波反潛演習第1171章 高超聲速風洞第1402章 你給我解釋解釋,什麼叫驚喜?第115章 專家評審(爲上月月票金主flankerr第1053章 新的預警機平臺?第887章 重返藍天的陣風第535章 轉發式衛星定位干擾254.第254章 空警200,楔尾天線363.第363章 你說的這個思路,是我提出來的第1245章 你有反衛星,我也有反衛星第910章 新的潛在客戶404.第404章 首飛,成功!(加更,繼續求月第1241章 助推段延長第1485章 月球還是火星(祝各位國際勞動節快第1377章 洛德專員的人工湖第416章 抉擇,渦扇的10技術路線第1410章 全方位的戰略對手(二合一)第635章 機彈彈彈組網協同無源定位第1377章 洛德專員的人工湖第40章 好好聽講!第137章 技驚四座第1228章 地下堡壘的剋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