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0章 空警2000平臺的三維重建

在常浩南本人忙於QC300立項的這一個月時間當中,火炬集團也在同時處理着數值算法與計算科學大會所帶來的餘波。

首先,自然是正式發行三個不同版本的TORCH Multiphysics 2.0軟件——

除了之前就有的專業版和專業提升版以外,在不少用戶的強烈要求下,火炬集團也提前啓動了曙光版軟件的“預售”。

也就是跟曙光3000T捆綁銷售的那個版本。

實際上,當常浩南在大會開幕式上宣佈曙光版的時候,他壓根沒覺得會有太多人真的下手購買。

畢竟曙光3000T儘管在超算中屬於體量精簡,但仍然是個10組機櫃、5噸體重的龐然大物。

對於大多數中小規模的用戶,以及國外用戶來說,想要採購這麼一套東西,其實並不方便。

此外,作爲華夏第一種真正達到國際主流水平的超算,其對於元器件的性能要求相當苛刻,同時曙光集團作爲當前國內半導體行業的帶頭大哥,又需要儘量提高產品的國產化率。

而性能高,意味着生產難度大。

對於剛剛起步的國內半導體行業來說,即便用着和別人一樣的進口設備和原材料,良品率也仍然不太樂觀。

導致國產化率提高之後,成本非但沒降下來,反而還提高上去了。

當然,這個問題還在其次。

畢竟火炬集團的產品從來也不是以性價比作爲主打,核心用戶羣也不太在乎價格問題。

關鍵是交付週期。

曙光1000時代,京航大學無意當中掀起了一輪高校購買超算和服務器的熱潮。

不過當時,主流還是以進口外國產品爲主,曙光集團只是喝到了些湯。

即便如此,仍然幫助連年鉅虧之下的曙光集團實現扭虧爲盈。

避免被賣身於夢想集團還是其次,更重要的是第一次打通了產品研發-市場投放-獲得營收-繼續投入產品研發的完整迴路。

而到了曙光2000時代,由於青藏鐵路和西氣東輸工程的影響,這一熱潮又被諸多壟斷行業的央企所繼承。

曙光集團也在這一過程當中,積累到了相當的用戶量。

結果就是曙光3000系列超算在項目通過驗收之前,就已經有包括火炬集團和航空動力集團在內的超過三十個用戶,給出了超過50臺的訂單。

到現在都還沒交付完。

所以現在訂購的曙光2000T,交貨時間最早也要排到年末。

對於很多用戶來說,這個週期就顯得有些太長了。

綜合考慮這些因素,常浩南一開始只是打算先發布Pro和Pro plus兩個版本。

至於曙光版,則等到年末可以交貨的時候再說。

然而,情況卻遠遠出乎他的預料。

實際上,隨着近些年華夏與西方國家的交流愈發密切,就連過去只對國內部分單位的Pro plus版本,也已經逐步開放權限給規格足夠的國外合作方,比如Kompas、圖波列夫、斯奈克瑪和達索使用了。

但即便如此,仍然有很多無法獲取Pro plus權限,或者被其逆天價格勸退的用戶表現出了對曙光版的極高興趣——

儘管曙光版是捆綁銷售,但曙光3000T本身就是一臺性能位居世界前百行列的超算,而軟件則相當於贈送,因此算下來完全不虧。

甚至比單買一臺曙光3000還划算點。

在爲期兩天的算法與計算科學大會結束之前,前來詢問這一版本,並明確表達出有訂購意向的用戶就接近了三位數……

最後,受不住過度熱情的常浩南只好提前開放預訂通道,並承諾從年底開始按照預定順序交付產品。

跟重生前那幫發佈會賣車的同行相比,只差一個“五萬訂金抵十萬預付款”的政策了。

不過常浩南這邊面臨的情況是訂單太多擔心爆單交付不完,所以倒也沒有這方面的動力。

總之,當大會開完,常浩南在4月初某一天看到曙光集團李院士的時候,他絲毫不懷疑,如果不是倆人的歲數實在相差太遠,後者能當場給他表演一個“傑飄零半生,只恨未逢明主……”

而在發行新版軟件的之外,另一件事情,就是火炬集團和達索系統,以及Kompas三方共同成立的數值計算-圖形建模聯盟了。

在過去,TORCH Multiphysics也支持從各種主流格式的建模軟件中直接導入模型。

不過,經歷過21世紀初那個軟件產業蠻荒期的人都知道。

兼容,不意味着好用。

尤其是在火炬集團多次升級過他們的網格生成技術之後,一些老的3D模型陸續出現了嚴重的“水土不服”。

以至於在自動化生成網格之前,還需要專門調整模型構建節點。

但是。

在這一軟件聯盟形成之後,三家公司將完全向對方開放接口,從而實現最大限度的數據兼容。

實際上,這一點在新版本的TORCH Multiphysics上面,已經實現了。

對於用戶來說,儘管軟件本身的性能並未有任何變化。

但卻給使用體驗和工作效率帶來了成倍的提升。

而第一個受益於這個軟件聯盟的項目,正是常浩南心心念唸的——

空警2000……

……

幾乎就在QC300立項評審會舉辦的同時。

金陵。

電科14所的一間會議室內。

一場關於空警2000設計方案的技術研討正在召開。

說是技術研討會,但參加的人數並不多。

長條形會議桌兩邊,總共只坐了不到10個人而已。

其中一邊,是國家預警探測工程首席科學家,也是空警2000項目總負責人王曉模院士,以及另外兩名分別來自總裝備部和空軍裝備部的領導。

在三人對面,則是已經升任14所副所長兼任天線微波部主任,擔任雷達系統總設計師的郭林、另外五名關鍵子系統的負責人,以及一張空座位

這個座位,本來屬於被借調到鎬飛集團擔任平臺總師的樑紹修。

他從會議開始站到講桌後面,然後就再沒得找過坐下休息的空閒……

而這一切的原因,都要說回到樑紹修開場之後的第一句話:

“各位領導,我們平臺設計團隊,已經順利完成了對C909載機本身,以及圓盤型雷達罩的三維重建工作,並分別對載機,以及載機安裝雷達罩以後的方案進行了計算……”

本來,這只是一場月度例行技術會議而已。

但這句話一出,性質就完全不一樣了。

“紹修同志,我記得……上個月開會的時候,你還說這項工作大概需要4-6個月才能完成?”

這種進度突然變得飛快的情況,王曉模和郭林過去倒也見識過。

但今天站在臺上的,畢竟是樑紹修而不是常浩南……

所以確實算是個巨大的驚喜。

“上個月的情況……確實是那樣沒錯。”

樑紹修之所以選擇在開會的時候透露這個消息,就是受到了常浩南的影響,此時也總算是體驗到了“震驚同行一整年”的快感:

“因爲雷達罩的建模和計算工作量不大,重點還是在飛機上面。”

“其實我們之前就收到了滬飛集團那邊轉交給我們的飛機設計資料,只是這些資料都來自圖波列夫,雖然標註已經被翻譯成中文,但文件格式跟我們過去慣用的CATIA不完全兼容,所以當時預計需要幾個月的時間來修正格式。”

“而把CATIA的模型導入到數值計算程序當中,還需要大概相同工作量的校對和修改工作……跟這兩個過程相比,CFD和CSD計算反而佔用時間不多。”

“不過等我們真正着手開始工作之後,發現解決兼容性問題其實沒有我們預想當中那麼難,所以就提前出結果了……”

這個解釋,讓下面坐着的幾個人一時間不知道該如何評價。

好一會之後,王曉模才揮了揮手,示意樑紹修繼續下去。

而後者也不廢話,繼續參考常浩南的習慣。

上來就拋重磅結論:

“從結果來看,C909客機平臺在加高垂尾、並設置兩道尾鰭之後,仍然難以承載預定方案3當中直徑10.5米,厚度1.9米的橢球型雷達罩。”

“將此雷達罩設置在距離機身2.8米的位置時,將導致機翼產生的下洗氣流下洗程度增加,導致平尾相對於實際氣流的迎角減小,平尾產生的升力減小,全機的最大有效升力係數會降低到1.107……”

當他說到這裡的時候,整個會議室的空氣幾乎都凝固住了。

電科14所給空警2000預設了三個雷達方案,直徑分別爲10.5米、9米和8米。

儘管將三面陣改爲雙面陣之後,相同雷達罩可容納的陣面面積增加了大約30%,但天線尺寸這東西沒人會嫌大,尤其是在封裝技術相對落後的情況下。

因此,項目團隊仍然把10.5米的雷達罩作爲了優先方案。

而如果計算結果證明不可行,那麼大概率就要做退而求其次的選擇了。

不過,樑紹修並沒有讓衆人擔憂太久。

稍作停頓之後,他直接就是話鋒一轉:

“但是,我們嘗試在在截面積不變的情況下調整了雷達罩本身的形狀,使其可以產生部分升力,然後進行了新的測試……”

他說着輕點鼠標,幕布上的雷達罩截面隨即變成了一個下面略扁一些的橢球:

“在進行升力補償之後,雷達罩對於全機最大升力係數的影響減小,僅從乾淨構型時的1.193降低到1.178,完全滿足設計要求!”

第1079章 我已經全都算到了第1127章 遄達900,首飛!第80章 蘇霍伊公司的決斷(爲舵主永遠的F4U第1407章 半架飛機第517章 渦槳7和渦軸7第205章 獵殺狐蝠第595章 真巧啊,日本人剛好有我們要用的零第1344章 我們的動作已經展開,沒有什麼秘密可言了第1364章 電磁謎題第772章 慶祝晚宴第728章 南亞大國的野望第779章 先把華夏航發的名聲給打出去第1238章 最堅之盾第1452章 舉世皆驚第651章 巴爾幹火藥桶又要炸了第1239章 反衛星?第905章 異型氣膜孔,打孔成功!第1226章 英國人的燃氣輪機要出問題第1008章 這就開始搞綜合電力系統了?第1031章 激光選區熔化成型368.第368章 爲支線客機徹底掃清障礙!第96章 你憑什麼去研究?第842章 到底哪個學部的院士?第740章 蓋大樓,買設備,建實驗室第843章 我和我的大佬導師308.第308章 前沿技術,但不夠前沿第1151章 陽謀對陽謀第908章 江湖上處處都有我的傳說(新的一月第19章 我選擇留下第1015章 雙向數據鏈的關鍵!第686章 墜落的夜鷹第1221章 間冷回熱的水深,他們把握不住第1431章 到底是老牌海軍強國第1387章 山間的雷達站第433章 軸承,是個大問題第1167章 像生產香腸一樣生產飛機?第1005章 網絡編碼技術第123章 提前落戶的殲11第1383章 法拉第之握第527章 又要去領獎了第936章 鋌而走險!第1068章 型號保密,但參數不保密346.第346章 是首相果然沒騙我第1287章 液體和固體,我全都要第1291章 常院士的大手伸向哪裡,哪裡的成果就氾濫成災第10章 殲8大戰F22?第739章 火炬實驗室第1175章 正向爆轟驅動第31章 全新的工程模型第115章 專家評審(爲上月月票金主flankerr第1257章 半年之期!259.第259章 很高興認識你,徐研究員239.第239章 全燃動力新護衛艦(爲上月月票第806章 真有大佬要來?226.第226章 他們還得謝謝咱呢!第1084章 原型機,要在華夏生產第204章 挑戰米格25!第18章 高超音速的設想第801章 早幹什麼去了?第879章 錯誤的方向第410章 來自馬拉內羅的學員第677章 相控陣雷達第1045章 世界最強預警機!第166章 麥道,無了?第813章 通過海峽!第859章 沙漠能變良田?第822章 用預警機做測試第76章 關注一下發動機(爲盟主flankerr加更第716章 挖牆腳331.第331章 老一輩人的意難平(慶祝上月月第764章 去京城,看閱兵!第921章 大變局第1134章 不是冤家不聚頭第1447章 CG(X)還是DDG1000?第961章 “預生產型”殲10A第1270章 導彈飛向雲外第1420章 已經沒有石頭可以摸着過河了382.第382章 受洪水威脅的01號原型機第668章 萬家燈火第1177章 我是來解決問題的第828章 不就是設備嘛,買!215.第215章 在適航壁壘上開一個口子第795章 圓環工程,終局第1390章 比核聚變規格還高的項目?第959章 目標輪廓識別第511章 準備極限挖潛的渦扇9A第163章 讓殲8C試試第1103章 院士的名額問題第872章 未雨綢繆第1029章 遄達900有設計缺陷?第579章 F14還是拿到手了第609章 火炬質量認證體系第1066章 必須體現出華夏的作用!第847章 碳纖維增強樹脂基複合材料第1252章 我們來拯救國際空間站!第663章 可以現場看閱兵第894章 給未來鋪路第81章 渦噴14(爲舵主飛舞的魔術 luppp002第542章 讓裝備工業司圍繞你來開展工作!387.第387章 來自外太空的博弈
第1079章 我已經全都算到了第1127章 遄達900,首飛!第80章 蘇霍伊公司的決斷(爲舵主永遠的F4U第1407章 半架飛機第517章 渦槳7和渦軸7第205章 獵殺狐蝠第595章 真巧啊,日本人剛好有我們要用的零第1344章 我們的動作已經展開,沒有什麼秘密可言了第1364章 電磁謎題第772章 慶祝晚宴第728章 南亞大國的野望第779章 先把華夏航發的名聲給打出去第1238章 最堅之盾第1452章 舉世皆驚第651章 巴爾幹火藥桶又要炸了第1239章 反衛星?第905章 異型氣膜孔,打孔成功!第1226章 英國人的燃氣輪機要出問題第1008章 這就開始搞綜合電力系統了?第1031章 激光選區熔化成型368.第368章 爲支線客機徹底掃清障礙!第96章 你憑什麼去研究?第842章 到底哪個學部的院士?第740章 蓋大樓,買設備,建實驗室第843章 我和我的大佬導師308.第308章 前沿技術,但不夠前沿第1151章 陽謀對陽謀第908章 江湖上處處都有我的傳說(新的一月第19章 我選擇留下第1015章 雙向數據鏈的關鍵!第686章 墜落的夜鷹第1221章 間冷回熱的水深,他們把握不住第1431章 到底是老牌海軍強國第1387章 山間的雷達站第433章 軸承,是個大問題第1167章 像生產香腸一樣生產飛機?第1005章 網絡編碼技術第123章 提前落戶的殲11第1383章 法拉第之握第527章 又要去領獎了第936章 鋌而走險!第1068章 型號保密,但參數不保密346.第346章 是首相果然沒騙我第1287章 液體和固體,我全都要第1291章 常院士的大手伸向哪裡,哪裡的成果就氾濫成災第10章 殲8大戰F22?第739章 火炬實驗室第1175章 正向爆轟驅動第31章 全新的工程模型第115章 專家評審(爲上月月票金主flankerr第1257章 半年之期!259.第259章 很高興認識你,徐研究員239.第239章 全燃動力新護衛艦(爲上月月票第806章 真有大佬要來?226.第226章 他們還得謝謝咱呢!第1084章 原型機,要在華夏生產第204章 挑戰米格25!第18章 高超音速的設想第801章 早幹什麼去了?第879章 錯誤的方向第410章 來自馬拉內羅的學員第677章 相控陣雷達第1045章 世界最強預警機!第166章 麥道,無了?第813章 通過海峽!第859章 沙漠能變良田?第822章 用預警機做測試第76章 關注一下發動機(爲盟主flankerr加更第716章 挖牆腳331.第331章 老一輩人的意難平(慶祝上月月第764章 去京城,看閱兵!第921章 大變局第1134章 不是冤家不聚頭第1447章 CG(X)還是DDG1000?第961章 “預生產型”殲10A第1270章 導彈飛向雲外第1420章 已經沒有石頭可以摸着過河了382.第382章 受洪水威脅的01號原型機第668章 萬家燈火第1177章 我是來解決問題的第828章 不就是設備嘛,買!215.第215章 在適航壁壘上開一個口子第795章 圓環工程,終局第1390章 比核聚變規格還高的項目?第959章 目標輪廓識別第511章 準備極限挖潛的渦扇9A第163章 讓殲8C試試第1103章 院士的名額問題第872章 未雨綢繆第1029章 遄達900有設計缺陷?第579章 F14還是拿到手了第609章 火炬質量認證體系第1066章 必須體現出華夏的作用!第847章 碳纖維增強樹脂基複合材料第1252章 我們來拯救國際空間站!第663章 可以現場看閱兵第894章 給未來鋪路第81章 渦噴14(爲舵主飛舞的魔術 luppp002第542章 讓裝備工業司圍繞你來開展工作!387.第387章 來自外太空的博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