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7章 打得一拳開,免得百拳來

孫燕來剛纔的這番表態,其實是上級在本次任務開始之前就已經研究決定的。

共軌式反衛星武器的性質過於敏感,現在正是萬衆矚目的時候當然沒問題,但要是等個幾年熱度過去,難保美國人不會來一手歲月史書。

而如果這個項目一直作爲半開放狀態處於活躍之中,那就可以時不時往裡面增加一些內容,還可以每隔一段時間整個紀錄片什麼的敲打一下NASA。

至少可以提高對方顛倒黑白的難度。

本來是準備跟費用覈算清單一起,後續發佈到國家航天局的官網上。

但既然現場正好有人提問,那倒不如大大方方說出來。

反而還能再蹭一波大熱度。

而在出現了第一個吃螃蟹的人之後,下一個問題就變得簡單多了。

是一名滿臉絡腮鬍,明顯來自中東石油佬的記者:

“尊敬的局長先生,你剛剛提到了一項名爲‘離軌帆’的技術,但根據我的瞭解,儘管這是一種被動離軌的技術,相比消耗燃料的主動離軌成本更低,但仍然會佔據一部分任務載荷……是否有可能建立一個有強制力的國際機制,來推動各個國家做到這一點?”

相比於剛纔那個新加坡女記者,這位的提問雖然沒什麼攻擊性,但反而更加敏感。

甚至讓孫燕來臉上的笑容僵住了一瞬間。

畢竟涉及到國際規則的制訂問題,很多事情就不是他這個航天局局長能拍板的了。

當然從好的方面考慮,這也說明在本次風波過後,已經開始有人下意識地把華夏航天的影響力列入到T1的範疇。

這是哪怕在神舟五號和六號成功時都從未發生過的情況。

因此,在思索了幾秒鐘後,孫燕來還是給出了一個相對比較有內容的回答:

“關於這一點,因爲目前還處在構想設計階段,所以我暫時沒辦法給出一個完全確定的方案,包括離軌帆技術本身也還需要進一步成熟和完善。”

“但我們確實正在考慮成立一個‘國際軌道垃圾委員會’,對每年影響較大的太空垃圾威脅事件進行總結和評估,至於是否具有強制力……這是未來還需要與其它夥伴共同商定的細節。”

實際上,常浩南之前就提出過一個類似,但更加瘋狂的設想。

趁這次機會在航天系統內部成立一家國有控股公司,主營“太空垃圾保險”業務。

只要購買一份,那無論在衛星入軌以及未來的全壽命工作過程中產生了任何的高危空間碎片,華夏方面都會代爲負責清理。

有那麼點太空贖罪券的意思。

只可惜後來還是因爲可行性比較低、恐怕連歐洲人和俄國人都不會接受,所以最終沒有被擺在檯面上討論……

隨後的幾個問題,都相對中規中矩。

但衆人關注的焦點,卻明顯隨着太空漁船計劃的落幕,以及現場氣氛重新歸於冷靜而轉移到了華夏航天的未來發展方向上。

畢竟,稍有腦子的人都能看出,經過這樣一輪折騰,世界航天產業的發展格局即便不說是出現大規模洗牌,至少也會發生明顯的格局變動——

就像是世紀之交那些年的航空產業一樣。

1996年的時候,如果有人說華夏將會在未來10年內成爲足以影響世界航空製造業格局的勝負手,那高低都得被當成是瘋了。

就算是在華夏和歐洲達成支線飛機適航互認的時候,絕大部分人也最多就是意識到了前者在這方面的野心而已。

結果現在,航空動力集團已經能和斯奈克瑪,乃至於羅羅這樣的老巨頭平起平坐。

而華夏國內的航空公司也已經開始在客運航線中增加C808和C909兩個型號的佔比。

雖說航天和航空是兩個差別很大的產業,但有了這樣的前車之鑑,誰也不敢對此掉以輕心。

因此,很快就有人問道:

“從太空漁船任務的執行情況中可以看出,國際航天合作已經產生了全新的局面,比如歐洲航天局第一次在官方層面上與貴方展開信息交流與合作……請問這是否會影響到華夏未來的航天發展計劃?”

這是一名來自華夏國際電視臺的記者,因此問題內容也是早就已經安排好的。

就是爲了在關鍵時候把節奏拉回到預設的軌道上。

而孫燕來也總算得着機會,可以稍稍喘上一口氣;

“在大的方面上,華夏航天獨立自主的發展原則不會改變,我們將在明年發射下一艘神舟飛船,並進行第一次太空行走任務,此後就將開始建設我國自己的空間站,並進一步展開深空探索和軌道應用研究……”

“當然,本次任務確實增加了華夏與世界各國航天機構的互信程度,也打破了部分國家希望孤立華夏航天產業的惡意企圖……實際上,我們始終對國際合作保持着積極正面的態度,也願意在未來的空間站建設和月球探索活動中看到更多友好國家的加入……”

“……”

儘管時間已到深夜,但這場連軸轉的記者招待會仍然又持續了將近兩個小時。

但幾乎所有人都覺得,好像仍然差點什麼。

太和諧了。

怎麼能這麼和諧呢?

雖然國際空間站的威脅被解除確實是大好事,但對於唯恐天下不亂的媒體來說,不整出點其它事來真的是渾身難受。

而最後,還是來自天空新聞的英國記者發揮了自己的種族天賦:

“在解決本次危機的過程中,歐洲航天局和俄聯邦航天局都明確給出了技術和信息方面的支持,那麼請問孫局長,其它國家,比如NASA方面作爲UARS衛星的所有者以及國際空間站的主要建造者,是否也提供了相應的幫助。”

一個問題,直接把本來已經有些昏昏欲睡的聽衆們給整精神了。

要知道,就在幾天之前,NASA方面還專門開了個節目,以證明太陽風暴並沒有公衆想象中那樣強大的威脅,國際空間站仍然一切安全云云。

結果節目還沒播完就被光速打臉。

恐怕全世界所有人都很想知道,NASA在9月1號到3號這兩天的準備時間裡,到底是充當了怎樣的角色?

“除了明確做出過表態的歐洲航天局和俄聯邦航天局以外,我們當然也收到了很多其它國家同行的幫助或是鼓勵,在這裡,我非常希望能對所有參與了本次行動的機構、企業和個人做出感謝。”

孫燕來一邊飛速運轉着大腦,一邊組織語言:

“但非常抱歉,這份名單實在太長,而且還處在整理過程當中,很難由我一個人在現場公佈出來……不過也煩請各位稍安勿躁,最晚後天中午,這份致謝列表也會在國家航天局的官網上向全世界公佈……”

“……”

這個回答,相當有水平。

不僅留了一天半的時間作爲緩衝,還相當於給美國人送去了一個信息——

這錢你出不出,自己看着辦……

而果然如他所預料的那樣。

NASA方面也在實時關注着這場發佈會的情況。

因此,還沒等孫燕來回到辦公室,就已經接到了秘書送來的報告: Wшw ¸тт kΛn ¸C〇

“局長,NASA方面剛剛打來電話,承諾會支付本次太空漁船任務直接涉及到的全部成本……”

第1582章 皇家海軍又覺得自己行了第19章 我選擇留下第58章 項目進展376.第376章 華夏航空發動機產業大會!第1385章 氚增殖模塊第1011章 來自常總的新要求第1265章 替NASA宣佈計劃失敗389.第389章 拿專利授權換個大獎389.第389章 拿專利授權換個大獎第1617章 提前引爆第1168章 渦扇20的發動機短艙第1026章 讓羅羅看不懂的生產效率第136章 殲8C,空中表演第1195章 部署位置在海上?第36章 作繭自縛第670章 不準有中文!290.第290章 專利賺錢了第1000章 火炬集團,永遠的神(日萬,求一波月票)第435章 十倍壽命第828章 不就是設備嘛,買!第1561章 並非短視355.第355章 一場大戲382.第382章 受洪水威脅的01號原型機第1451章 把最大的震撼留到最後第1611章 秘密會議第817章 資源二號,高光譜遙感衛星第730章 左右互搏第716章 挖牆腳第1501章 程俊紅不語,只是一味地點頭第945章 把秘密武器拿出來用一用第468章 媒體攻勢第849章 被動技能的超神發揮第754章 把黑海造船廠打包帶走第940章 不是吧,被背刺了?354.第354章 生產演示337.第337章 突破攔截,飛越航母上方!第782章 被後人踩在肩膀上第805章 另一種方案的殲10第590章 新一代教練機體系第1317章 遲到了十一年的命令394.第394章 一個人,帶動一個行業第1147章 推翻全世界的共識!第19章 我選擇留下第420章 關於馬達西奇的博弈第853章 國產新型護衛艦第1311章 落入陷阱第979章 雪中送炭的邀請第36章 作繭自縛第1594章 你管這叫導彈?第1422章 40噸不行,那04噸呢?359.第359章 我要曙光2000的優先使用權251.第251章 技術換技術第1409章 下馬威第424章 我,就是標準240.第240章 航改燃也是有難度的(上)第535章 轉發式衛星定位干擾第477章 往垂直起降方面努努力吧第1539章 原子陣列第1651章 庖丁解機?第950章 買一送一巡航導彈?第1章 重生1996,設計一架戰鬥機!第1174章 資金支持第1172章 五種構型第1592章 贏是剛需第210章 來自歐洲航空安全局的求援第971章 猜中了,但沒完全猜中第454章 成立裝備工業司!第592章 閱兵空中梯隊(4K)第819章 兩種證法第597章 試飛F14第1522章 小大飛棍來了第1487章 太空交通樞紐我宣佈,殲35A已經成爲我最喜歡的飛機了!第730章 左右互搏第810章 什麼叫獅子大開口啊?第1058章 嚐到甜頭的羅爾斯羅伊斯第142章 新型護衛艦(上)第1097章 準備返回第740章 蓋大樓,買設備,建實驗室第1204章 下一代戰鬥機的藍圖第1359章 點穴式打擊第687章 歐元,崩了第1407章 半架飛機第460章 殲11總裝下線,多弧離子鍍技術!第1123章 來自華夏的“千里眼”第704章 意外收穫第1044章 全新的網絡形式?第116章 自主航空工業的新起點(二合一)第732章 法國人被卡脖子了?第588章 完美的單晶第431章 國際軍火市場的攪局者第141章 搶人,不能講武德第574章 真就造假仙人啊?第204章 挑戰米格25!第984章 初賽,我們優勢很大第139章 由渦噴14引發的連鎖反應(中)第846章 給法國人上一課第824章 反航母技術之一(新的一月,求月票第1197章 攻防部署第7章 方案敲定
第1582章 皇家海軍又覺得自己行了第19章 我選擇留下第58章 項目進展376.第376章 華夏航空發動機產業大會!第1385章 氚增殖模塊第1011章 來自常總的新要求第1265章 替NASA宣佈計劃失敗389.第389章 拿專利授權換個大獎389.第389章 拿專利授權換個大獎第1617章 提前引爆第1168章 渦扇20的發動機短艙第1026章 讓羅羅看不懂的生產效率第136章 殲8C,空中表演第1195章 部署位置在海上?第36章 作繭自縛第670章 不準有中文!290.第290章 專利賺錢了第1000章 火炬集團,永遠的神(日萬,求一波月票)第435章 十倍壽命第828章 不就是設備嘛,買!第1561章 並非短視355.第355章 一場大戲382.第382章 受洪水威脅的01號原型機第1451章 把最大的震撼留到最後第1611章 秘密會議第817章 資源二號,高光譜遙感衛星第730章 左右互搏第716章 挖牆腳第1501章 程俊紅不語,只是一味地點頭第945章 把秘密武器拿出來用一用第468章 媒體攻勢第849章 被動技能的超神發揮第754章 把黑海造船廠打包帶走第940章 不是吧,被背刺了?354.第354章 生產演示337.第337章 突破攔截,飛越航母上方!第782章 被後人踩在肩膀上第805章 另一種方案的殲10第590章 新一代教練機體系第1317章 遲到了十一年的命令394.第394章 一個人,帶動一個行業第1147章 推翻全世界的共識!第19章 我選擇留下第420章 關於馬達西奇的博弈第853章 國產新型護衛艦第1311章 落入陷阱第979章 雪中送炭的邀請第36章 作繭自縛第1594章 你管這叫導彈?第1422章 40噸不行,那04噸呢?359.第359章 我要曙光2000的優先使用權251.第251章 技術換技術第1409章 下馬威第424章 我,就是標準240.第240章 航改燃也是有難度的(上)第535章 轉發式衛星定位干擾第477章 往垂直起降方面努努力吧第1539章 原子陣列第1651章 庖丁解機?第950章 買一送一巡航導彈?第1章 重生1996,設計一架戰鬥機!第1174章 資金支持第1172章 五種構型第1592章 贏是剛需第210章 來自歐洲航空安全局的求援第971章 猜中了,但沒完全猜中第454章 成立裝備工業司!第592章 閱兵空中梯隊(4K)第819章 兩種證法第597章 試飛F14第1522章 小大飛棍來了第1487章 太空交通樞紐我宣佈,殲35A已經成爲我最喜歡的飛機了!第730章 左右互搏第810章 什麼叫獅子大開口啊?第1058章 嚐到甜頭的羅爾斯羅伊斯第142章 新型護衛艦(上)第1097章 準備返回第740章 蓋大樓,買設備,建實驗室第1204章 下一代戰鬥機的藍圖第1359章 點穴式打擊第687章 歐元,崩了第1407章 半架飛機第460章 殲11總裝下線,多弧離子鍍技術!第1123章 來自華夏的“千里眼”第704章 意外收穫第1044章 全新的網絡形式?第116章 自主航空工業的新起點(二合一)第732章 法國人被卡脖子了?第588章 完美的單晶第431章 國際軍火市場的攪局者第141章 搶人,不能講武德第574章 真就造假仙人啊?第204章 挑戰米格25!第984章 初賽,我們優勢很大第139章 由渦噴14引發的連鎖反應(中)第846章 給法國人上一課第824章 反航母技術之一(新的一月,求月票第1197章 攻防部署第7章 方案敲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