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1章 美國的戰略優勢

與此同時。

華盛頓,阿靈頓區。

五角大樓E翼第七層會議室的門禁系統剛剛完成了一次靜默升級,因此當亞歷山大·基斯克中將的虹膜通過掃描時,門禁日誌甚至不會記錄這次訪問。

會議室內的空氣淨化系統正在以超出常規三倍的功率運轉,確保沒有任何監聽設備能捕捉到即將進行的談話聲波震動。

如果放在三個月以前,那麼在美國最心臟的位置啓用如此誇張的安全措施一定會被當做是神經過敏而淪爲全體同僚的笑柄。

但現在,已經不會有人再有這種想法了。

至少在國防部內部不會。

偌大的會議室裡,除了基斯克以外,只坐着另外一個人。

稍早一步到達這裡的國防部高級研究計劃局(DARPA)負責人埃爾蒂普拉巴卡爾。

亞歷山大·基斯克中將隨手從袖口內側的取下一個黑色的小玩意,然後把隨身攜帶的電腦和資料放到桌上。

“這是什麼?”

普拉巴卡爾女士好奇地盯着看了一會兒,然後問道。

這東西的大小接近一個常見的領口小麥克風,但直覺告訴她不可能這麼簡單。

畢竟正常人不會把麥克風藏在手腕旁邊。

“RF信號探測器,NSA標準配置的第三代產品,能檢測到十五米內任何處於激活和信號發射狀態的收音設備……”

基斯克一邊把手頭的紙質報告分門別類擺好,一邊解釋道:

“目前還處在試用階段,不過以後應該會成爲敏感行程的標配。”

普拉巴卡爾聽罷,露出有些難以置信的眼神。

儘管沒直接開口,可那個意思卻很明顯:

現在確實是在查內鬼沒錯,但也不至於這麼小心吧?

然而實際上,基斯克擔心的並非什麼內鬼,而是他在本次行動中第一次直接體會到了“棱鏡”監聽計劃的恐怖之處。

那真是任何秘密都無所遁形。

緊接着,便以己度人地開始思考一個問題——

美國的情報機構五花八門,萬一其它部門也用這種無死角監聽手段對付我,還有國防部其它同僚怎麼辦?

所以不得不提前做出防備。

當然,這些考慮肯定不能在明面上說出來,所以面對普拉巴卡爾的疑惑,他也只是例行性地表態道:

“小心駛得萬年船,在這種時候提高點警惕總沒錯……”

這個時候,會議室門口又響起“滴”的一聲,國防部長羅伯特·蓋茨推門而入,打斷了二人之間的閒聊。

“開始吧。”蓋茨剛剛在國會山參加過一次質詢,從他略顯低落的情緒來看,過程恐怕並不怎麼美好。

面對進入低氣壓狀態的領導,基斯克也趕緊將加密PDA放在會議桌上,指紋解鎖後調出三小時前才更新的威脅評估報告:

“首先是來自荷蘭方面的消息,我們通過歐洲核燃料集團向HFR提供的彌散性核燃料起到了效果,根據那邊傳回來的情報顯示,由於額外引入了對燃料有毒害作用的鋯元素,華夏人在第一次嘗試啓動反應堆的時候就遭遇了失敗,目前測試應該已經進入了停滯狀態。”

這個顯而易見的好消息終於讓蓋茨的臉色好看了不少,但旋即又好像想起了什麼:

“不對,我記得當初申請這項計劃的時候,你好像說過不會影響反應堆的正常啓動,以免被對方過早發現紕漏?”

基斯克不由得嚥了口唾沫,這位防長的敏銳性和記憶力實在了得,完全不像前任一樣容易糊弄:

“對於常規的啓動方式而言確實不會有影響,但華夏人應該是藉此機會測試了一種讓反應堆受激自發產生中子的新技術,類似當年蘇聯人在空間核反應堆上用的那種,臨界參數比較低,所以才導致失敗。”

聽到了“新技術”這個關鍵詞,蓋茨才微微點了點頭:

“也就是說,不會引起懷疑?”基斯克照常給出了肯定,但又留有餘地的回答:

“至少,他們肯定會先檢查自己的技術路線和測試方案是否存在問題,考慮到華夏國內唯一一部研究型核反應堆正在停堆升級,所以沒辦法進行對照實驗,這個過程應該會持續相當長一段時間。”

說到這裡,又把剛纔就已經單獨找出來的文件遞到對方面前:

“另外,根據能源部那邊的說法,目前全世界範圍內都還沒有一個能準確描述中子產生行爲的數學模型,所以最後大概率是強行提高反應堆活性了事,這樣一來,到對方真正測試氚增殖技術的時候,還是會得到符合理論原則但工程上完全錯誤的數據。”

“呼——”蓋茨翻開看了幾眼,但因爲並非專業技術出身,所以並未進一步發表意見,只是長舒了一口氣,“我們頭頂上的壓力總歸可以小一些了……”

得益於獨特的構型,華夏方面當年研製氫彈的速度很快,僅僅在第一顆原子彈爆炸之後不到三年,就引爆了第一枚正兒八經的實用型氫彈。

但萬事萬物都是有代價的。

特殊構型的小型化設計難度本就更高,加之核試驗次數嚴重不足,10萬噸以上的測試只進行了18次,導致華夏核武庫的數量和質量都無法匹配其綜合國力。

這也是當前美國在戰略層面上的最大優勢。

而現在看來,即便對方已經擁有了洲際彈道導彈乃至高超音速導彈,這個優勢也仍然能夠維持很長一段時間。

“那麼,下一件事。”

蓋茨的聲音重新嚴肅起來:

“針對X51A項目的安全覈查,進行的怎麼樣了?”

三人的房間裡,溫度彷彿猛地降低了10℃。

“部長先生,恕我直言,情況比我們預想的要糟糕得多。“

基斯克把一份標有“絕密“字樣的文件夾推過桌面,黑色皮面在會議室的長桌上發出輕微的摩擦聲:

“一週的公開調查,我們收到了87份舉報信,不過其中72份都是經費濫用和職場霸凌,剩下15份涉及技術爭議,但也不是什麼關鍵因素……顯然這是有人故意想要把水攪混,所以我下令停止調查,並表示沒有發現可疑結果,但在暗中對相關人員啓動了監聽計劃。”

“然後,很快就發現X51A的項目主管沙普爾·柯林傑博士,存在重大嫌疑。”

這個名字,讓一貫坐得住的蓋茨直接炸了毛:“誰?”

“波音公司高級工程師,超高速空氣動力學領域專家,X51A項目總負責人,沙普爾·柯林傑。”基斯克重複了一遍,接着繼續道,“在監聽過程中,我們發現他與一名來自德國亞琛工業大學的卡爾·海因茨·布林克曼教授有着高度可疑的通話,這是監聽記錄。”

他說着點了下PDA的屏幕,麥克風中隨之響起一陣靜電噪音,隨後是一個明顯經過壓抑的男聲:“卡爾,上次的數據確認全部銷燬了嗎?”

回答的德語口音很重:“你放心,我已經再次確認過了,全部處理完畢,沒有備份。”

接着又是第一個男聲:“測試序列號也要抹掉,特別是7月那批……”

“……”

錄音播放結束之後,基斯克繼續補充道:

“目前還沒有發現這位布林克曼教授本人與華夏之間存在任何直接關係,但亞琛工業大學曾經與華夏方面負責超高速空氣動力研究的華夏科學院力學所進行過相當深度的合作,雙方甚至共同升級過一套高焓超高速風洞……因此,他也有可能只是箇中間人。”

“不是重名?”

蓋茨有些自欺欺人地又問了一遍。

基斯克強忍住翻白眼的衝動,緩緩搖頭。

前者的呼吸明顯停滯了一瞬間。

他想過會有一個“高級別”的內鬼存在。

但沒想過能高到這種程度。

內鬼都幹到機密項目一把手了,傳出去簡直比劍橋五傑還丟人。

第1185章 有什麼東西飛過去了第1140章 形勢逆轉第933章 小韓吶,LNG船的水深,你把握不住第1209章 摸着美國人過河第1284章 激波風洞的小妙用第596章 渦扇10和殲10的發變匹配第850章 糧食戰爭的開始第860章 改天換地第1553章 是時候利用一些人脈了第53章 直道超車第1472章 告密者?第476章 渦扇10,第375代航發!第602章 給日本人一個深刻的教訓!第1651章 庖丁解機?379.第379章 煥然一新的殲教9第778章 幫法國人造陣風?第1605章 還是要準備一下第811章 華夏行,我也行嗎?第95章 姚夢娜的發現第1233章 沙漠中的靶場第611章 殲10A與殲10E第1500章 峰迴路轉第595章 真巧啊,日本人剛好有我們要用的零第761章 閱兵前夕第1215章 能量去哪了?第499章 一不小心就做了眼鏡蛇機動(四更求第554章 模鍛壓機,動工!299.第299章 獲獎了250.第250章 受常工啓發的殲轟7改進型第730章 左右互搏第208章 你好,1997第1491章 如何追趕華夏?第767章 世紀大閱兵第623章 超自然現象?第1346章 洛馬還是波音?269.第269章 驅虎吞狼,安70和伊爾76第1426章 各自打算第1255章 美國人不管,我們管!第761章 閱兵前夕第847章 碳纖維增強樹脂基複合材料第1653章 亂了,全亂了第633章 超遠程空空彈第935章 挪威人的助攻第894章 給未來鋪路306.第306章 非線性偏微分方程組降維問題第1427章 這給我幹哪來了?還是國內嗎?第1566章 原來是因爲我啊,那沒事了第173章 電火花加工第997章 大幹一場!第546章 我來,我見,我被征服了第614章 華夏戰鬥機的心臟第900章 競爭對手的預判第1307章 大佬,帶帶我!272.第272章 制電磁權第662章 那個飛機是我設計的第43章 新改型第1082章 一字型天線第21章 技術報國第1342章 橫須賀快遞和關島快遞第1515章 更新一代?第1537章 神秘的數據第539章 先來一波反潛演習第1373章 誰來保衛美國?第439章 安70的命運第1008章 這就開始搞綜合電力系統了?第715章 抱歉,我也是剛剛想出來第1434章 自欺欺人的決策第873章 打不過就加入378.第378章 通往高性能航發之路!第1436章 告訴同志們,要逐漸習慣我們已經處於領先地位的事實360.第360章 一不小心盤活了華夏的超算產業第970章 這下此消彼長了第496章 爲什麼不聯繫一下作者本人呢?第1455章 有內鬼,終止交易!380.第380章 大迎角高機動(HARV)技術驗證第1165章 化被動爲主動第87章 航空動力的問題第1029章 遄達900有設計缺陷?第605章 《一個軸承引發的悲劇》340.第340章 跑得飛快的西方記者第536章 渦扇9A,終於熬出來了第1448章 相互甩鍋第889章 來自大洋彼岸的壓力第474章 “太行”發動機設計評審會(日萬)第1339章 有的同志,有的,像這麼強的推進劑,我們一共有三種第1063章 七天時間就能到位第728章 南亞大國的野望第1475章 海軍方面的需求第884章 未來預警機的路線第953章 M883上的新型氣膜孔393.第393章 華夏航空發動機產業元年!336.第336章 電磁干擾,噩夢重演第1288章 大力出奇跡第1041章 我的情況不具備普遍性292.第292章 web of science第1592章 贏是剛需第1600章 氣動增穩,這下總算是用上了第765章 十月一日,晴第1173章 一小時打遍全球371.第371章 小試牛刀
第1185章 有什麼東西飛過去了第1140章 形勢逆轉第933章 小韓吶,LNG船的水深,你把握不住第1209章 摸着美國人過河第1284章 激波風洞的小妙用第596章 渦扇10和殲10的發變匹配第850章 糧食戰爭的開始第860章 改天換地第1553章 是時候利用一些人脈了第53章 直道超車第1472章 告密者?第476章 渦扇10,第375代航發!第602章 給日本人一個深刻的教訓!第1651章 庖丁解機?379.第379章 煥然一新的殲教9第778章 幫法國人造陣風?第1605章 還是要準備一下第811章 華夏行,我也行嗎?第95章 姚夢娜的發現第1233章 沙漠中的靶場第611章 殲10A與殲10E第1500章 峰迴路轉第595章 真巧啊,日本人剛好有我們要用的零第761章 閱兵前夕第1215章 能量去哪了?第499章 一不小心就做了眼鏡蛇機動(四更求第554章 模鍛壓機,動工!299.第299章 獲獎了250.第250章 受常工啓發的殲轟7改進型第730章 左右互搏第208章 你好,1997第1491章 如何追趕華夏?第767章 世紀大閱兵第623章 超自然現象?第1346章 洛馬還是波音?269.第269章 驅虎吞狼,安70和伊爾76第1426章 各自打算第1255章 美國人不管,我們管!第761章 閱兵前夕第847章 碳纖維增強樹脂基複合材料第1653章 亂了,全亂了第633章 超遠程空空彈第935章 挪威人的助攻第894章 給未來鋪路306.第306章 非線性偏微分方程組降維問題第1427章 這給我幹哪來了?還是國內嗎?第1566章 原來是因爲我啊,那沒事了第173章 電火花加工第997章 大幹一場!第546章 我來,我見,我被征服了第614章 華夏戰鬥機的心臟第900章 競爭對手的預判第1307章 大佬,帶帶我!272.第272章 制電磁權第662章 那個飛機是我設計的第43章 新改型第1082章 一字型天線第21章 技術報國第1342章 橫須賀快遞和關島快遞第1515章 更新一代?第1537章 神秘的數據第539章 先來一波反潛演習第1373章 誰來保衛美國?第439章 安70的命運第1008章 這就開始搞綜合電力系統了?第715章 抱歉,我也是剛剛想出來第1434章 自欺欺人的決策第873章 打不過就加入378.第378章 通往高性能航發之路!第1436章 告訴同志們,要逐漸習慣我們已經處於領先地位的事實360.第360章 一不小心盤活了華夏的超算產業第970章 這下此消彼長了第496章 爲什麼不聯繫一下作者本人呢?第1455章 有內鬼,終止交易!380.第380章 大迎角高機動(HARV)技術驗證第1165章 化被動爲主動第87章 航空動力的問題第1029章 遄達900有設計缺陷?第605章 《一個軸承引發的悲劇》340.第340章 跑得飛快的西方記者第536章 渦扇9A,終於熬出來了第1448章 相互甩鍋第889章 來自大洋彼岸的壓力第474章 “太行”發動機設計評審會(日萬)第1339章 有的同志,有的,像這麼強的推進劑,我們一共有三種第1063章 七天時間就能到位第728章 南亞大國的野望第1475章 海軍方面的需求第884章 未來預警機的路線第953章 M883上的新型氣膜孔393.第393章 華夏航空發動機產業元年!336.第336章 電磁干擾,噩夢重演第1288章 大力出奇跡第1041章 我的情況不具備普遍性292.第292章 web of science第1592章 贏是剛需第1600章 氣動增穩,這下總算是用上了第765章 十月一日,晴第1173章 一小時打遍全球371.第371章 小試牛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