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9章 F14還是拿到手了

研討會結束之後,常浩南便讓鍾世宏帶自己去到黎明集團爲了渦扇10項目而新設立的精密鑄造中心看看。

作爲華夏航空發動機的最主要生產商,過去的410廠自然也是有鑄造工段的。

不過,無論是技術水平還是管理模式,都已經不太能適應新時代的生產要求了。

不說對製造精度要求高了不止一個檔次的第三代渦扇發動機,哪怕是生產渦噴14的鑄造件,效率都已經逐漸跟不上其它工藝流程,成爲了限制航發產量的短板。

要知道,渦噴14及其衍生物,可是黎明集團如今的搖錢樹。

在這種情況下,新上任不久的總經理林左明乾脆拍板,趁着搞渦扇10的機會,把整個鑄造工段重組,轉改成了一個帶有產學研一體性質的精密鑄造中心,還從東北大學和遼省大學聘請了一些背景可靠的研究人員。

如今這年代正是大學教授搞副業最紅火的時候,但很明顯,並不是所有人都有經商的才能。

90年代末這會,華夏的商界,當然是指民間的商界,還是比較狂放不羈的。

商戰的模式,也往往更傾向於戰而不是商。

字面意義上的商場如戰場。

尤其對於一些久居校園的理工類學者來說,出去做生意幾乎相當於給人送錢。

這種情況下,能在離家不遠的本地大央企,謀一份薪水不低且穩定的崗位,就算要受到保密條例的各種限制,也絕對是吸引力拉滿。

剛纔參加研討會的人裡面,就有好幾個是這種來路。

從現場衆人的反饋來看,他們在理論功底和對於現代化技術的理解方面,確實比長期在廠裡生產一線工作的同行要強上不少。

“常總,這些都是我們最近幾個月才從盛京科學儀器公司採購的定向凝固爐,取代過去的粗放式設備,用來進行渦輪葉片的生產。”

鑄造中心主任馬立平伸出手臂,指向不遠處幾臺足有五六米高的巨大設備,對常浩南介紹道。

他之前是遼省大學材料成型與性能控制研究院的副院長,不過跟只是過來兼職的同事們不一樣,他是被鍾世宏用比過去高了十好幾倍的科研經費給挖過來的。

“這個型號的設備能滿足三代發動機單晶渦輪葉片生產的技術指標麼?”

常浩南繞着設備轉了一圈,並最終停在了設備銘牌前面。

就生產過程而言,設備是一切工藝的基礎。

如果生產設備都不滿足要求,他就算把參數算的再準確也沒用。

“另外幾臺老型號不好說,但您看的這臺是最新型號。在皮帶傳動軸和抽拉裝置上換了新的直線電機還有真空泵,不敢說全世界,至少在全亞洲肯定是性能最好的設備。”

馬立平說着從旁邊的一個網兜中拿出一本技術手冊交給常浩南:

“銘牌上面的信息比較有限,常總您可以看看這個,更詳細一些。”

後者其實得到剛剛的答案就已經足夠了,畢竟術業有專攻,他雖然專的地方多了一些,但也不可能把所有部分都給大包大攬下來。

設備的事情,還是要交給專門搞硬件的人來負責。

不過既然對方都已經這麼說了,因此常浩南還是接過來隨手翻了翻。

然後就發現,對方這直線電機,竟然是直接通過火炬-C.B.法拉利公司採購的。

型號跟MS45T三軸加工中心上面用的完全一樣。

常浩南有些無奈地搖搖頭,但同時心裡又有點意料之外的驚喜:

“沒想到搞硬件的人竟然也是我自己……”

不過,正事當前,他也沒有在這本技術手冊上耗費太長時間:

“既然設備沒問題,那接下來一段時間,就需要把單晶定向凝固過程的模型建立出來,再確定工藝參數。”

常浩南把手冊放回旁邊的袋子,擡起頭看着眼前的設備。

片刻的沉默過後,他發現更遠處的幾臺設備應該都正處在生產狀態,只有這臺最新型號,可能是剛剛到位的緣故,並沒有啓動。

“你們現在是正在試製渦扇10的渦輪葉片麼,還是在生產老型號的?”

“在生產老型號,目前的生產任務主要是渦扇9和渦噴14,相比過去只是鑄造工段的時候,因爲每個批次可以生產的葉片數量增加,所以綜合產量大概提高了3.5倍。”

馬立平雖然進入黎明廠的時間不長,但對於業務上的事情明顯已經滾瓜爛熟了。

“你們還在生產渦扇9?” 聽到對方的說法,常浩南屬實有點驚訝。

雖然他一直把渦扇9當成給渦扇10進行技術和工藝測試的驗證項目,但現在能在上面驗證的早就驗證完了,甚至渦扇9A都已經走過設計定型流程,準備批量生產了。

照理來說應該把業務還給鎬京那邊了。

畢竟人家幾乎就指着這一個型號過日子呢。

渦噴8每年根本造不了幾臺。

“嗯,渦輪盤、渦輪葉片和主軸部分都是我們負責生產。”

馬立平初入航空工業系統,對於之前的事情倒是瞭解不多,只當是常浩南隨口一問,扶了扶安全帽之後又繼續回答道:

“聽說渦扇9A的訂單數量非常誇張,鎬發那邊應該是一時間拿不出足夠的生產能力,尤其是熱端部件這塊,所以只能委託給我們生產。”

“渦扇9A有這麼大的需求量?”

饒是常浩南在某種程度上算是一手主持了這個型號的設計定型和試生產,但還是覺得過於離譜。

在他的印象裡,渦扇9A這個型號只用在了殲轟7A上面。

但他之前改電子戰飛機的時候就考察過產線,非常清楚這個飛機的產能。

哪怕全年無休三班倒,也就是二十來架的水平。

這還是已經引入脈動生產線之後的速度。

不至於讓鎬發那邊爆單纔對。

剛剛一直沒說話的鐘世宏此時恰到好處地開了口:

“上個月的時候,殲轟7A的第二架原型機裝了雙發渦扇9A進行飛行測試,因爲這個型號考慮過以FBC1的名義外銷,所以當時請了一些潛在用戶的武官來參觀。”

“後來飛機是沒賣出去,但波斯人那邊覺得動力表現不錯,於是回過頭去接受了盛飛那邊之前提出的F14AMC改進方案,就是換渦扇9,還有1493雷達,再裝開放式武器接口的那個……”

看飛行表演買飛機,屬於是波斯老傳統了。

當年買那些F14的時候,巴列維就是這麼操作的。

只不過,常浩南覺得盛飛這次玩的好像有點大:

“1493雷達都要安上去?”

1493是後續國產化改進型殲11計劃安裝的雷達,技術上跟殲10用的1473沒什麼區別,但口徑增加了200毫米,相應地功率和各方面性能也有所提升。

基本算是地表最強的機械掃描雷達之一了。

“出口型,調整了一下工作頻段和目標處理算法。”

因爲同在盛京,業務上聯繫又非常緊密,所以鍾世宏對於盛飛的情況也瞭解不少:

“主要是波斯人手頭已經基本沒有不死鳥導彈用了,所以他們準備讓那些改進之後的F14直接掛R33,這才需要開放式武器接口,還有一個功率儘可能大的雷達。”

“我艹……”

常浩南用一個簡單的語氣詞表達了自己此時的心情。

R33是蘇聯時期專門給重型截擊機使用的遠程防空導彈。

但米格31上面那個功率和尺寸都驚天地泣鬼神的相控陣雷達絕無可能懟在F14身上。

那麼1493的出口型確實就是僅存的唯一選項了。

“另外我聽說,這次升級交易除了總金額相當驚人之外,還包括波斯人把4架機況較好的原裝F14留在咱們國家,作爲假想敵訓練用……”

如此爆炸性的消息就連常浩南都覺得需要一點時間來接受:

“算了,先不提飛機那邊的業務了,繼續說說目前的生產情況吧……”

第635章 機彈彈彈組網協同無源定位第1362章 拋棄幻想,早做準備第1311章 落入陷阱第1144章 我突然有了個靈感第972章 生產定型鑑定,以及未來的打算第1197章 攻防部署第842章 到底哪個學部的院士?309.第309章 楊韋大佬的震驚第1399章 讓航發等飛機第740章 蓋大樓,買設備,建實驗室第674章 夢想集團,不太對勁第1215章 能量去哪了?第656章 年終總結,與未來規劃第657章 你知道二毛有一艘沒完工的航母吧?第1290章 CT1高能混合推進劑第735章 系統等級,LV3!第164章 霹靂震長空!第1099章 隔空交鋒第1022章 西羅公司的作用這不就凸顯出來了麼296.第296章 理論結合實際第789章 暫時的勝利第1274章 太空捕撈!第888章 公務機掛激光瞄準吊艙,很合理吧?225.第225章 華夏的研究水平全面領先!357.第357章 我,博士,還沒入學,但已經有334.第334章 南海上空的鷹282.第282章 假目標,嚇阻航空自衛隊第1221章 間冷回熱的水深,他們把握不住第1354章 電磁能發射系統第1212章 彈艙改進第748章 LNG船的前置任務第652章 先把GPS干擾器運過去第1322章 目標一分爲二了?第986章 艦用燃氣輪機第685章 3月25日,“盟軍”行動第858章 航天遙感的價值第45章 降維打擊的風扇設計第809章 還有後手第18章 高超音速的設想第915章 M883發動機升級計劃257.第257章 你來給我當副總師!第85章 喘振位置,可以算出來!第843章 我和我的大佬導師第535章 轉發式衛星定位干擾第690章 打出統戰價值了第412章 也算是衣錦還鄉吧(繼續日萬)第1028章 真正的大合同,風水輪流轉!第121章 白月光與(爲上月月票金主flankerr第1462章 來自北方的代表團第1423章 連發射擊!第1392章 你們的模型,是錯的第123章 提前落戶的殲11第1122章 擴不了核,但可以擴核電第1377章 洛德專員的人工湖第1323章 看看能不能撈點東西上來218.第218章 已經有思路了307.第307章 理論水平LV3,小試鋒芒!第953章 M883上的新型氣膜孔第419章 困頓之中的二毛第1145章 沙漠改造的最後一塊拼圖第415章 航發,從核心機抓起第704章 意外收穫第1371章 “玄鳥”西南飛第1122章 擴不了核,但可以擴核電第1196章 中華神盾第209章 安排一班專機!第66章 解決方案【求首訂!!!】(15)第1029章 遄達900有設計缺陷?第970章 這下此消彼長了第577章 GPS導航干擾測試第1414章 故技重施第521章 這也能叫米格21改???第942章 在對手最擅長的領域碾壓他們第939章 我把宙斯盾的性能搞到手了?245.第245章 基於數字射頻的雷達干擾技術第188章 媽都認不出來的米格21改(二合一)第1201章 決戰隱身之巔第888章 公務機掛激光瞄準吊艙,很合理吧?第556章 聯合反潛演習!第1109章 向智能化生產進軍!第5章 殲7的改造方案393.第393章 華夏航空發動機產業元年!第1277章 打得一拳開,免得百拳來第190章 波斯雄貓第1431章 到底是老牌海軍強國第474章 “太行”發動機設計評審會(日萬)第789章 暫時的勝利第661章 我,普通國企職工第895章 教育界的地位第671章 專職秘書第442章 突破高端的阻力第700章 內訌,打不下去了第970章 這下此消彼長了第1070章 工業建設與發展委員會第131章 展示一下殲83的爬升率第1435章 終於到了收割哦不,收穫的季節第796章 先記在小本本上第1261章 軍民兩開花第1440章 關鍵抉擇第1162章 美國人消耗了太多的牛肉,是導致氣候變化的重要原因
第635章 機彈彈彈組網協同無源定位第1362章 拋棄幻想,早做準備第1311章 落入陷阱第1144章 我突然有了個靈感第972章 生產定型鑑定,以及未來的打算第1197章 攻防部署第842章 到底哪個學部的院士?309.第309章 楊韋大佬的震驚第1399章 讓航發等飛機第740章 蓋大樓,買設備,建實驗室第674章 夢想集團,不太對勁第1215章 能量去哪了?第656章 年終總結,與未來規劃第657章 你知道二毛有一艘沒完工的航母吧?第1290章 CT1高能混合推進劑第735章 系統等級,LV3!第164章 霹靂震長空!第1099章 隔空交鋒第1022章 西羅公司的作用這不就凸顯出來了麼296.第296章 理論結合實際第789章 暫時的勝利第1274章 太空捕撈!第888章 公務機掛激光瞄準吊艙,很合理吧?225.第225章 華夏的研究水平全面領先!357.第357章 我,博士,還沒入學,但已經有334.第334章 南海上空的鷹282.第282章 假目標,嚇阻航空自衛隊第1221章 間冷回熱的水深,他們把握不住第1354章 電磁能發射系統第1212章 彈艙改進第748章 LNG船的前置任務第652章 先把GPS干擾器運過去第1322章 目標一分爲二了?第986章 艦用燃氣輪機第685章 3月25日,“盟軍”行動第858章 航天遙感的價值第45章 降維打擊的風扇設計第809章 還有後手第18章 高超音速的設想第915章 M883發動機升級計劃257.第257章 你來給我當副總師!第85章 喘振位置,可以算出來!第843章 我和我的大佬導師第535章 轉發式衛星定位干擾第690章 打出統戰價值了第412章 也算是衣錦還鄉吧(繼續日萬)第1028章 真正的大合同,風水輪流轉!第121章 白月光與(爲上月月票金主flankerr第1462章 來自北方的代表團第1423章 連發射擊!第1392章 你們的模型,是錯的第123章 提前落戶的殲11第1122章 擴不了核,但可以擴核電第1377章 洛德專員的人工湖第1323章 看看能不能撈點東西上來218.第218章 已經有思路了307.第307章 理論水平LV3,小試鋒芒!第953章 M883上的新型氣膜孔第419章 困頓之中的二毛第1145章 沙漠改造的最後一塊拼圖第415章 航發,從核心機抓起第704章 意外收穫第1371章 “玄鳥”西南飛第1122章 擴不了核,但可以擴核電第1196章 中華神盾第209章 安排一班專機!第66章 解決方案【求首訂!!!】(15)第1029章 遄達900有設計缺陷?第970章 這下此消彼長了第577章 GPS導航干擾測試第1414章 故技重施第521章 這也能叫米格21改???第942章 在對手最擅長的領域碾壓他們第939章 我把宙斯盾的性能搞到手了?245.第245章 基於數字射頻的雷達干擾技術第188章 媽都認不出來的米格21改(二合一)第1201章 決戰隱身之巔第888章 公務機掛激光瞄準吊艙,很合理吧?第556章 聯合反潛演習!第1109章 向智能化生產進軍!第5章 殲7的改造方案393.第393章 華夏航空發動機產業元年!第1277章 打得一拳開,免得百拳來第190章 波斯雄貓第1431章 到底是老牌海軍強國第474章 “太行”發動機設計評審會(日萬)第789章 暫時的勝利第661章 我,普通國企職工第895章 教育界的地位第671章 專職秘書第442章 突破高端的阻力第700章 內訌,打不下去了第970章 這下此消彼長了第1070章 工業建設與發展委員會第131章 展示一下殲83的爬升率第1435章 終於到了收割哦不,收穫的季節第796章 先記在小本本上第1261章 軍民兩開花第1440章 關鍵抉擇第1162章 美國人消耗了太多的牛肉,是導致氣候變化的重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