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8章 射程延伸40?

第1338章 射程延伸40%?

讓空軍去跟陸軍學怎麼防空,這件事說起來實在有點倒反天罡那意思。

儘管陸軍的編制序列也有防空部隊,但在很長一段時間裡,裝備過的射程最遠的防空導彈也就是10公里左右的道爾M1,直到最近幾年纔開始琢磨射程在40-60公里範圍的集團軍級別防空掩護。

組建頭幾個紅旗16導彈營的時候,甚至還是從空軍地導部隊調過去部分教官,才拉扯起一班人馬。

好在按照沈芳忠的說法,這次只是技術層面上的,最多也只會涉及到一些軍代表之類的技術人員。

總算讓鄭良羣鬆了口氣。

他本人雖然無所謂這些細枝末節,但如果可能的話,誰也不願意以這種獨特的方式在空軍發展史上留下一筆。

隨行的空軍裝備研究院主任李建強則顯然對具體細節更感興趣,趁着領導們都沒說話的功夫開口問道:

“沈總指的是多脈衝技術麼?”

“嗯……具體還不太清楚。”

沈芳忠搖了搖頭:

“實際這個事情從大概去年末就開始有消息了,只不過一直都是以驗證技術的名義不溫不火在推進,項目資金來源也比較神秘,受到的關注不多……就連前陣子的實彈測試,都是藉着陸軍新型野戰防空系統驗收的機會,順便打了幾發……”

華夏的軍工系統是個涉及數千家單位上百萬人的龐然大物,近些年各種搭順風車或是自籌資金開發的項目更是如井噴般出現,其中絕大部分都屬於曇花一現,並不會有什麼下文。

因此,即便是沈芳忠這樣的型號總師,也不可能對同領域內的每個細節都瞭如指掌。

尤其最近這一年多的時間裡,他的主要精力都放在收集紅旗9裝備部隊之後的反饋上面,甚至連京城都沒回過幾趟,更是沒什麼機會獲取第一手消息。

不過,這個回答卻顯然出乎了李建強的預料。

“實彈測試?”

他本來以爲,所謂“新技術”,指的應該是尚在概念階段,或者最多也就是開發階段的東西。

結果聽對方的意思,怎麼好像是一副馬上就要裝備部隊的樣子?

沈芳忠也馬上明白過來了對方疑惑的地方,當即解釋道:

“陸軍那邊的主流防空彈體積小成本低,射程也都偏短,替換部件做實彈測試相對容易,沒有太高的門檻,所以很多技術只要被證明有一定可行性,就會找機會試射上幾發……其中多數都會轉入儲備,只有特別成熟且有價值的纔會繼續發展下去。”

像紅旗9這樣的遠程防空導彈,每進行一輪測試都免不了一番大動干戈。

一方面是導彈本身成本高昂,試射決策權被收得很高,另一方面也是比較誇張的射程和射高導致每次測試前都要淨空很大一片區域。

早先民間航線稀疏的時候倒是還好,近些年隨着航空運輸業逐漸發達,就算空域管理權確實掌握在空軍手裡,也總要考慮軍地關係層面的問題。

並且更關鍵的問題是,這也堵死了由乙方單方面進行試射的路子。

李建強若有所思地沉默了一會兒,接着露出回憶的表情:

“我們院早年間其實做過過雙脈衝發動機的效能論證,結論是在40%最大射程的位置上,殺傷效能大概在單脈衝型號的1.7倍,在70%最大射程的位置上,殺傷效能則可以提高到原來的3.2倍……”

“只不過,當時發現隔艙式結構過於複雜,Ⅱ脈衝點火瞬態的成功率很差,隔層式倒是簡單,但Ⅰ脈衝燃燒產生的高溫燃氣經常會提前引燃Ⅱ脈衝藥柱,導致兩個脈衝只能連續工作,性能提升很差……如果能有技術上的突破,保證二次點火的成功率和可控性,那倒確實是個提高對空武器有效射程的路子。”

作爲裝備研究院的技術軍官,他在這個場合下肯定是沒有拍板權的。

所以剛纔這番話,算是說給在座的幾位領導聽。

喬晨青並沒有馬上表態,只是轉頭看向旁邊的鄭良羣。

這一屆空軍班子的情況比較特殊,喬晨青雖然年輕時候也當過飛行員,但卻是從政工線踏入的高級指揮崗位,而且還是因爲前任的健康狀況突然惡化才緊急上崗,在專業性這塊難免稍顯欠缺。

所以,往往需要鄭良羣和他的參謀班子扮演更加重要的作用。

“至少值得一試。”

後者其實早就做出了決斷:

“如果可行的話,也可以用在空空彈甚至空對面武器上。”

他還是忘不掉自己的老本行。

喬晨青點了點頭:

“既然大家的意見基本一致,那也就沒什麼好猶豫的了。”

說完朝着身後的李建強示意了一下:

“由建強同志你親自符合,跟沈總一起,具體瞭解一下這項新技術的情況,然後儘快形成報告,提交給我和鄭參謀長!”

……

儘管這個主意最早是由沈芳忠提出來的,但他對於總體情況的瞭解其實並不比其它人深入太多。

畢竟無論是CT系列還是CTK系列推進劑,最初都是面向吸氣式高超音速武器而進行的開發,只不過是爲了方便測試,纔剛好和當時正焦頭爛額的兵器工業集團一拍即合。

因此,當二人經過一番周折,最終在航天科工三院見到林成剛時,首先感覺到的其實是意外。

“老林?”

其實沈芳忠跟林成剛的年齡差了不少,但因爲過去的一些工作關係,倒也習慣了平輩論處:

“我記着……你們整個研究室不是都被選入那個高超音速武器項目了麼?”

這個問題,可算是問到了後者的痛處。

“嗐……別提了。”

林成剛擺擺手:

“太細節的東西不方便多說,總之我這邊碰巧取得了一些成果,被認爲在傳統火箭動力領域可以發揮更大的價值……”

其實以沈芳忠和李建強的身份,只要不涉及具體的技術問題,是沒什麼不好說的。

只不過對於林成剛來說,自然是往事不願多提。

所以才用巧妙的語言藝術避重就輕。

沈芳忠倒是也從這句話裡面品出來了一些味道——

在傳統領域可以發揮更大的價值。

那換個角度不就是說,在高超音速領域的作用不太大?

當然他也不至於點破這層窗戶紙,只是順勢提起了此行的核心目的:

“我們這趟過來,是之前打聽到你們三院給陸軍那邊搞了個新技術,可以擴大防空導彈在射程末端的飛行包線,希望能深入瞭解一下……”

聽到這裡,林成剛的眉頭總算舒展開來:

“那還真是巧了。”

說着從辦公桌邊上抽出一份文件,然後調轉180°,推到辦公桌對面:

“我剛纔說的成果就是這個,一種推力從0到最大值可控的新型固體推進劑……目前的測試結果已經證明,不光是可以提高射程中後段的機動性,還能通過控制飛行速度,直接延展理論最大射程。”

“至於具體指標麼……”

他稍稍賣了個關子。

沈芳忠則直接把文件翻到了最後幾頁。

一般情況下,關鍵結論都會放在這部分。

然後,就看到了一個讓他差點把眼珠子瞪出來的驚人數字:

“射程延伸40%?”

林成剛要的就是這個效果。

只不過,他還是故作惋惜地點了點頭:

“測試條件設置的比較苛刻,否則的話應該還能給出一個更理想些的數字……”

第824章 反航母技術之一(新的一月,求月票第885章 光控相控陣雷達第88章 進度飛快的新舟60第1219章 奇怪的壓氣機和奇怪的數據第982章 原來常總每天都這麼爽的?第478章 怎麼,你又要改國軍標?第117章 來自的需求(爲上月月票金主flanke第846章 給法國人上一課第1212章 彈艙改進第1102章 天基數字圖像傳輸系統第1239章 反衛星?第884章 未來預警機的路線第3章 現在的本科生都這麼厲害了?第846章 給法國人上一課第1314章 給孩子送個禮物第1364章 電磁謎題第778章 幫法國人造陣風?第990章 成年人的選擇是全都要第142章 新型護衛艦(上)第986章 艦用燃氣輪機第647章 側衛進化論第1194章 最好能聯繫一下常院士第1297章 100億,我出100億!第529章 獲獎懸念揭曉!第990章 成年人的選擇是全都要第1283章 院士課題組的研究廣度第1195章 部署位置在海上?第460章 殲11總裝下線,多弧離子鍍技術!第865章 能不能到太空去種地?第1323章 看看能不能撈點東西上來第147章 俄國人有點懵了第692章 雙向奔赴396.第396章 統一思想,集中力量第1068章 型號保密,但參數不保密第1384章 忙裡偷閒第416章 抉擇,渦扇的10技術路線216.第216章 沒有條件就創造條件!第684章 確實需要一個課題組了第1110章 這下晉升院士境了第153章 多體耗散粒子動力學第922章 驚天一撞第678章 知識產權還是要保護好330.第330章 我身爲973計劃專家組成員,提一第942章 在對手最擅長的領域碾壓他們第1079章 我已經全都算到了第583章 三句話,讓法國人爲我花18億296.第296章 理論結合實際第1162章 美國人消耗了太多的牛肉,是導致氣候變化的重要原因347.第347章 搞重型模鍛壓機!第99章 渦噴14的重生(上)(二合一)第595章 真巧啊,日本人剛好有我們要用的零第615章 真正的六邊形戰士第1130章 裝配,出問題了?第115章 專家評審(爲上月月票金主flankerr第776章 不會真有戰忽局吧?第957章 華夏人的新花樣第960章 院士提名也得搶着來?第901章 一年之期已至!375.第375章 從深山中飛出的鷹第5章 殲7的改造方案第577章 GPS導航干擾測試第1319章 也輪到我們自由航行了!第434章 新DLC:軸承高速滾動動力學第21章 技術報國第70章 差分進化算法(55)第531章 我們的工作,是對人民有益的第1174章 資金支持220.第220章 我的軟件還有這種功能?第868章 全球核平衡第694章 幽靈出擊388.第388章 GPS干擾,我們也能做!第1023章 人在家中坐,活從天上來第960章 院士提名也得搶着來?第472章 路線之爭第189章 DSI進氣道的設想第1078章 環保這張牌,我們也可以打第546章 我來,我見,我被征服了368.第368章 爲支線客機徹底掃清障礙!第104章 新發動機下線第556章 聯合反潛演習!第925章 重啓二毛去核化第1389章 天降大禮第31章 全新的工程模型第1070章 工業建設與發展委員會第1366章 “640工程”往事第488章 準備搞無人機第1143章 不能讓華夏人這麼囂張下去了(二合一)第1171章 高超聲速風洞第672章 超算出口,我來做主第1073章 英國人的瘋狂思路第126章 下一步計劃第1174章 資金支持第98章 緊急起飛351.第351章 調研江城!(4K)第1182章 爆轟破膜試驗第1048章 這就想要A射B導了?第1121章 防人之心不可無第41章 要不試試美人計?第642章 渦扇10,裝機!第715章 抱歉,我也是剛剛想出來
第824章 反航母技術之一(新的一月,求月票第885章 光控相控陣雷達第88章 進度飛快的新舟60第1219章 奇怪的壓氣機和奇怪的數據第982章 原來常總每天都這麼爽的?第478章 怎麼,你又要改國軍標?第117章 來自的需求(爲上月月票金主flanke第846章 給法國人上一課第1212章 彈艙改進第1102章 天基數字圖像傳輸系統第1239章 反衛星?第884章 未來預警機的路線第3章 現在的本科生都這麼厲害了?第846章 給法國人上一課第1314章 給孩子送個禮物第1364章 電磁謎題第778章 幫法國人造陣風?第990章 成年人的選擇是全都要第142章 新型護衛艦(上)第986章 艦用燃氣輪機第647章 側衛進化論第1194章 最好能聯繫一下常院士第1297章 100億,我出100億!第529章 獲獎懸念揭曉!第990章 成年人的選擇是全都要第1283章 院士課題組的研究廣度第1195章 部署位置在海上?第460章 殲11總裝下線,多弧離子鍍技術!第865章 能不能到太空去種地?第1323章 看看能不能撈點東西上來第147章 俄國人有點懵了第692章 雙向奔赴396.第396章 統一思想,集中力量第1068章 型號保密,但參數不保密第1384章 忙裡偷閒第416章 抉擇,渦扇的10技術路線216.第216章 沒有條件就創造條件!第684章 確實需要一個課題組了第1110章 這下晉升院士境了第153章 多體耗散粒子動力學第922章 驚天一撞第678章 知識產權還是要保護好330.第330章 我身爲973計劃專家組成員,提一第942章 在對手最擅長的領域碾壓他們第1079章 我已經全都算到了第583章 三句話,讓法國人爲我花18億296.第296章 理論結合實際第1162章 美國人消耗了太多的牛肉,是導致氣候變化的重要原因347.第347章 搞重型模鍛壓機!第99章 渦噴14的重生(上)(二合一)第595章 真巧啊,日本人剛好有我們要用的零第615章 真正的六邊形戰士第1130章 裝配,出問題了?第115章 專家評審(爲上月月票金主flankerr第776章 不會真有戰忽局吧?第957章 華夏人的新花樣第960章 院士提名也得搶着來?第901章 一年之期已至!375.第375章 從深山中飛出的鷹第5章 殲7的改造方案第577章 GPS導航干擾測試第1319章 也輪到我們自由航行了!第434章 新DLC:軸承高速滾動動力學第21章 技術報國第70章 差分進化算法(55)第531章 我們的工作,是對人民有益的第1174章 資金支持220.第220章 我的軟件還有這種功能?第868章 全球核平衡第694章 幽靈出擊388.第388章 GPS干擾,我們也能做!第1023章 人在家中坐,活從天上來第960章 院士提名也得搶着來?第472章 路線之爭第189章 DSI進氣道的設想第1078章 環保這張牌,我們也可以打第546章 我來,我見,我被征服了368.第368章 爲支線客機徹底掃清障礙!第104章 新發動機下線第556章 聯合反潛演習!第925章 重啓二毛去核化第1389章 天降大禮第31章 全新的工程模型第1070章 工業建設與發展委員會第1366章 “640工程”往事第488章 準備搞無人機第1143章 不能讓華夏人這麼囂張下去了(二合一)第1171章 高超聲速風洞第672章 超算出口,我來做主第1073章 英國人的瘋狂思路第126章 下一步計劃第1174章 資金支持第98章 緊急起飛351.第351章 調研江城!(4K)第1182章 爆轟破膜試驗第1048章 這就想要A射B導了?第1121章 防人之心不可無第41章 要不試試美人計?第642章 渦扇10,裝機!第715章 抱歉,我也是剛剛想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