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5章 研發一代,預研一代

張品生面色不善地跟另外幾個人對視了一會兒。

接着,或許是覺得這樣一直對峙下去不是個辦法,也或許是因爲眼角的餘光瞟到了文件首頁上常浩南的名字,總之他率先打破僵持,把旁邊放着的技術文檔拽到跟前,語氣也稍稍緩和了一些:

“無論從技術還是安全角度,我都不可能允許你們在微波暗室裡啓動發動機……不過我們在雷達測試領域有着相當豐富的經驗,或許可以根據你們的具體需求拿出一個可行的替代方案。”

除了把資料帶過來的劉永全以外,其它所有人都被概要裡面的“等離子體隱身”這個關鍵詞給搞了個開幕雷擊,甚至還沒來得及細看後面的關鍵內容。

現在被張品生這麼一提醒,才紛紛回過味來。

隨後,便是一陣翻閱紙張的嘩啦聲。

相比於從差不多二十年前就開始琢磨隱身技術預研的航空器總體設計單位,航發領域基本上是最近一兩年纔開始考慮降低信號特徵的問題,而且研究重點還集中在紅外信號上面。

因此,經過劉永全轉述出來的內容可能並不準確。

還是直接看書面的需求文件來得更靠譜。

果不其然,文件中詳細寫明瞭等離子體鞘層的產生和控制方式,以及最爲原本的測試目的——

“在發動機和等離子體發生器工作狀態下,測量並對比不同磁控算法所對應的RCS(σ)-角度(θ)關係曲線,尤其注意飛機尾部(80°-100°區間範圍內)的變化情況,以確定磁控等離子體鞘套的體積覆蓋和頻率覆蓋精度……”

張品生把最後一小節內容逐字逐句地念叨了一遍,又低頭思索片刻:

“也就是說,這次測試的主要目的是進行對比,並不特別追求數值本身的全面性?”

劉永全點頭:

“參與測試的發動機本身只是在渦扇10A基礎上改進而來的技術驗證型號,並不是會交付給第四代戰機項目的最終產品,所以RCS結果沒有太多實用價值,只要能驗證幾種控制方案的效果即可……”

說到這裡,或許是擔心對方理解過度,於是又在後面補充了一句:

“當然偏差也不能過於離譜,至少得保證數量級是正確的……另外,雖然不需要像美國lintek5000系統那樣給出覆蓋從L到Ka的全波段掃頻測量,但也必須保證測試信號的波長選定在2.5cm到7.5cm之間,帶寬不能超過0.2cm……”

還沒等他把這些內容說完,張品勝原本僵硬的表情就明顯放鬆了下來:

“如果只是這樣的話,那麼我這裡倒是有一個替代方案……”

包括楊韋在內,所有人的注意力都被他吸引了過來。

甚至讓大場面見得不多的張品生感到了一瞬間的緊張:

“咳咳——”

他清了清嗓子:

“這個事情老林應該知道……早年間我們還沒有這個大型微波暗室和掃頻測量雷達的時候,爲了保障殲7IIS和殲8IIS進行大規模外場全向散射測試,在老園區的後山頂上改造過一個動態測試臺……”

林濟洪眼神中露出一瞬間的迷茫,但很快就反應了過來,並轉爲驚訝:

“那個測試臺不是已經好幾年沒用了麼……而且我印象裡當初用作電磁信號源的是一臺從軍艦上拆下來的342雷達,帶寬精度這塊怕是不符合這次測試的要求吧?”

張品生則當即解釋道:

“確實有個六七年沒用過,但是你可別忘了,那個測試臺因爲當初時間比較緊張,所以沒有設置飛機轉檯,而是在固定臺周圍鋪設了一圈軌道,然後再把雷達安裝在軌道上環繞飛機活動……”

劉永全和楊韋二人並沒有經歷過90年代的那輪隱身技術驗證,但在最初的一頭霧水之後,還是很快捕捉到了其中的關鍵。

“所以……現在還能用?”

劉永全關切地問道。

他並不太懂雷達,但也明白建設在山頂位置的全向檢測臺,意味着測試背景相對乾淨。

畢竟2.5cm到7.5cm之間的電磁波大氣吸收較弱,測試起來就算比不上週圍佈滿電磁吸波錐的微波暗室,至少也和實際情況下的環境相似。

張品生點點頭:

“後臺系統都在地下,雖然稍微有點跟不上時代了,不過都是嚴格按照規章制度封存的,只要重新檢查並更換一些必要的耗材就行,唯獨就是之前用的那部破雷達確實風吹日曬地肯定不行了,需要些時間換一部新的上去。”

楊韋這時候也插進話來,開始一起集思廣益:

“新雷達的話,或許可以直接拆一部1473下來……也不需要單獨聯繫電科集團,蓉飛那邊就有不少等待安裝到飛機上的儲備,我籤個字就能調過來……”

然而張品生卻擺擺手,拒絕了他的提議:

“戰鬥機雷達……或者大部分現代搜索/火控雷達都是寬帶雷達,反而不太符合測試要求。”

“那……”

楊韋的表情凝固了一剎那。

“我們有幾部5cm波長的172B精密測量雷達,是上半年給飛行試驗研究院做航跡測量的時候用過的。”

張品生回答道:

“當然因爲是常規雷達,所以本身不具備直接測算RCS絕對值的能力,但是可以用相對測量法,就是用金屬小球作爲定標體獲得RCS精確值和信號回波強度的關係,再根據目標測試所獲得的功率或電壓比值,就能計算目標的反射面積,關鍵是帶寬非常窄,符合RCS測量的要求……”

“……”

商討一番之後,衆人又一次相互對視。

而這一次,氣氛早已經沒有了最開始的僵持。

“張主任,剛纔您說的這些工作,全部算下來大概需要多長時間?”

劉永全詢問道:

“410廠那邊目前只有兩臺經過改造的渦扇10A,我需要儘可能精確地安排運輸時間……”

渦扇10G的設計研發倒是不急這幾天的功夫,但常浩南之前還專門囑咐過,等離子體鞘套的相關測試參數事關他手頭的其它項目,所以他還是要算一下測試周期的問題。

“我們這邊的其實沒什麼要做的,一星期到十天左右吧……”

張品生說到這裡,看向旁邊的楊韋和林濟洪:

“主要反而是看蓉飛那邊,能不能把你們的發動機塞進那個模型裡面……”

楊韋點點頭:

“模型就算塞進去也沒辦法給發動機提供工作條件,不如直接改造一架殲10S原型機,就像當年對殲7IIS那樣,把飛機固定在測試臺上直接啓動發動機……”

“……”

……

半小時後,一行人其樂融融地離開了會議室。

不過,會談結束之後,楊韋和林濟洪又專門把劉永全給叫住了:

“劉總,先留步。”

隨着三人刻意放慢腳步,很快便落在了大隊人馬的後面。

“我剛纔注意看了一眼文件裡面提到了對於等離子體鞘套的控制方法,是利用誘導磁場方程求解誘導磁場,結合誘導電流得到洛侖茲體積力,再將反應電磁作用的修正項添加到湍流方程中獲取修正的湍流兩方程模型,從而模擬經典的哈特曼磁流體流動……”

僅僅在很短的時間裡,楊韋就提煉出了其中的關鍵內容,而且還是在一心二用的前提下,足以見得其能力之強:

“那麼,是否有可能將部分等離子體導入到飛機前部,再在機翼或鴨翼外緣安裝磁控設備,從而減弱操作面活動過程中產生的額外雷達反射?”

他這邊話音剛落,劉永全還處在思考當中,反而是走在另一邊的林濟洪下意識頓住了腳步:

“楊總,您前天會上不是還說……要儘可能避免頻繁使用主動控制系統?”

“現在這個項目麼……確實如此。”

楊韋笑着點點頭:

“但我最近一直在思考,等四代機服役之後的再下一代產品,究竟應該是什麼樣子?”

第784章 法國人玩脫了第1401章 一點小問題第595章 真巧啊,日本人剛好有我們要用的零第600章 軸承,壞了第1049章 新戰法試點部隊第1441章 面對現實第135章 華麗出場(爲flankerr的打賞加更)第855章 專利技術合作第1391章 拴住歐洲的鎖鏈第610章 完全屬於華夏的三代機第1628章 我成替身了?286.第286章 神盾第94章 焉知非福第68章 推倒重來的勇氣(35)第1265章 替NASA宣佈計劃失敗第560章 成功的反潛戰第1412章 “哪有什麼四代機,都是殲10改”第1228章 地下堡壘的剋星第1476章 高超音速導彈,上艦第1392章 你們的模型,是錯的第1556章 跑得飛快的外國媒體第1024章 耐高溫鈦鋁合金第106章 最強渦噴!(爲月票金主flankerr加第1040章 數學,只是興趣(本章免費)第1112章 我給兩院帶來了一份禮物第710章 巴爾幹,終局第1620章 從40nm到27nm的跨越346.第346章 是首相果然沒騙我第1425章 不聞轟鳴,不見火光第961章 “預生產型”殲10A第55章 另請高明新的書友羣第783章 滬東造船廠的撒手鐗第1080章 還是隻能回去找華夏人第1424章 獨門絕技我宣佈,殲35A已經成爲我最喜歡的飛機了!第841章 請我擔任主編?第444章 火炬公司的第一筆大單第692章 雙向奔赴第464章 還是從二毛那挖人吧第583章 三句話,讓法國人爲我花18億第669章 除夕夜的“大”煙火第705章 有價值的俘虜第1608章 這位常院士未免太過激進了345.第345章 關鍵裝備還是不能依賴外人第852章 前往滬東第771章 餘波迴盪(6K章)382.第382章 受洪水威脅的01號原型機333.第333章 人民海軍,向前進第880章 不一樣的運9第1167章 像生產香腸一樣生產飛機?第1133章 就是針對大衛國!314.第314章 給英國人剃個頭!第1166章 答辯,只答不辯第11章 學姐懷疑人生了第747章 做一個合格的老闆第1292章 什麼第四代發動機,渦扇10G而已第615章 真正的六邊形戰士第1608章 這位常院士未免太過激進了第663章 可以現場看閱兵第749章 拿捏土耳其的籌碼第1088章 自適應數控加工第908章 江湖上處處都有我的傳說(新的一月第951章 遠程點穴343.第343章 勝利了也要總結經驗教訓第666章 1999,並不安寧的開局(新的一個月第611章 殲10A與殲10E第1502章 啓程前的插曲第782章 被後人踩在肩膀上第1305章 研發一代,預研一代第1149章 科學,沒有主流!343.第343章 勝利了也要總結經驗教訓第1649章 7nm時代,我們來了!第487章 欲擒故縱第1268章 萬衆矚目的倒計時第116章 自主航空工業的新起點(二合一)第876章 拿一篇Nature做誘餌(4k)第947章 準備接機!第619章 一臉懵逼的安南人,空中行舟?327.第327章 本科畢業就被欽定是不是搞錯了第1224章 航空動力領域的軍備競賽第102章 生產籌備394.第394章 一個人,帶動一個行業第711章 特殊的紀念品第1378章 前後十年第1449章 消失的坦克方隊第141章 搶人,不能講武德281.第281章 老對手,來湊熱鬧的F4EJ第986章 艦用燃氣輪機第1347章 部分技術人員缺乏職業道德第11章 學姐懷疑人生了第702章 警衛九局第905章 異型氣膜孔,打孔成功!第175章 重熔層295.第295章 我成教父了?342.第342章 最後還是逃不過要講課第475章 2711發動機結構401.第401章 首飛前的最後準備第1094章 不間斷艙內直播!第1081章 幾乎現成的方案
第784章 法國人玩脫了第1401章 一點小問題第595章 真巧啊,日本人剛好有我們要用的零第600章 軸承,壞了第1049章 新戰法試點部隊第1441章 面對現實第135章 華麗出場(爲flankerr的打賞加更)第855章 專利技術合作第1391章 拴住歐洲的鎖鏈第610章 完全屬於華夏的三代機第1628章 我成替身了?286.第286章 神盾第94章 焉知非福第68章 推倒重來的勇氣(35)第1265章 替NASA宣佈計劃失敗第560章 成功的反潛戰第1412章 “哪有什麼四代機,都是殲10改”第1228章 地下堡壘的剋星第1476章 高超音速導彈,上艦第1392章 你們的模型,是錯的第1556章 跑得飛快的外國媒體第1024章 耐高溫鈦鋁合金第106章 最強渦噴!(爲月票金主flankerr加第1040章 數學,只是興趣(本章免費)第1112章 我給兩院帶來了一份禮物第710章 巴爾幹,終局第1620章 從40nm到27nm的跨越346.第346章 是首相果然沒騙我第1425章 不聞轟鳴,不見火光第961章 “預生產型”殲10A第55章 另請高明新的書友羣第783章 滬東造船廠的撒手鐗第1080章 還是隻能回去找華夏人第1424章 獨門絕技我宣佈,殲35A已經成爲我最喜歡的飛機了!第841章 請我擔任主編?第444章 火炬公司的第一筆大單第692章 雙向奔赴第464章 還是從二毛那挖人吧第583章 三句話,讓法國人爲我花18億第669章 除夕夜的“大”煙火第705章 有價值的俘虜第1608章 這位常院士未免太過激進了345.第345章 關鍵裝備還是不能依賴外人第852章 前往滬東第771章 餘波迴盪(6K章)382.第382章 受洪水威脅的01號原型機333.第333章 人民海軍,向前進第880章 不一樣的運9第1167章 像生產香腸一樣生產飛機?第1133章 就是針對大衛國!314.第314章 給英國人剃個頭!第1166章 答辯,只答不辯第11章 學姐懷疑人生了第747章 做一個合格的老闆第1292章 什麼第四代發動機,渦扇10G而已第615章 真正的六邊形戰士第1608章 這位常院士未免太過激進了第663章 可以現場看閱兵第749章 拿捏土耳其的籌碼第1088章 自適應數控加工第908章 江湖上處處都有我的傳說(新的一月第951章 遠程點穴343.第343章 勝利了也要總結經驗教訓第666章 1999,並不安寧的開局(新的一個月第611章 殲10A與殲10E第1502章 啓程前的插曲第782章 被後人踩在肩膀上第1305章 研發一代,預研一代第1149章 科學,沒有主流!343.第343章 勝利了也要總結經驗教訓第1649章 7nm時代,我們來了!第487章 欲擒故縱第1268章 萬衆矚目的倒計時第116章 自主航空工業的新起點(二合一)第876章 拿一篇Nature做誘餌(4k)第947章 準備接機!第619章 一臉懵逼的安南人,空中行舟?327.第327章 本科畢業就被欽定是不是搞錯了第1224章 航空動力領域的軍備競賽第102章 生產籌備394.第394章 一個人,帶動一個行業第711章 特殊的紀念品第1378章 前後十年第1449章 消失的坦克方隊第141章 搶人,不能講武德281.第281章 老對手,來湊熱鬧的F4EJ第986章 艦用燃氣輪機第1347章 部分技術人員缺乏職業道德第11章 學姐懷疑人生了第702章 警衛九局第905章 異型氣膜孔,打孔成功!第175章 重熔層295.第295章 我成教父了?342.第342章 最後還是逃不過要講課第475章 2711發動機結構401.第401章 首飛前的最後準備第1094章 不間斷艙內直播!第1081章 幾乎現成的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