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3章 國產新型護衛艦

讓常浩南有些意外的是,2#船塢跟他過去概念中的“船塢”區別確實有點大。

隱藏在頂蓋下面不說,甚至還完全處在距離海邊有一段距離的地面上。

通過周圍的結構不難看出,船在造好之後,要通過一個特定的滑軌才能夠下水。

這種設計決定了這個2#船塢無法建造體量太大的船隻。

當然好處則是不僅可以提防來自頭頂的衛星偵察,就連從旁邊航道一走一過的船隻,都沒辦法看到船塢裡面的情況。

或許是發現了常浩南的異樣眼神,林青便開口解釋道:

“本來,如果用傳統的塔式造船法,肯定是要把船塢放在岸邊上的,但是旁邊的江南廠在造052的時候就開始引入分段造船,滬東這邊希望能在054上面也進行一下這方面的實踐,所以才專門造了這個地面上的2#船塢。”

“那功夫滬東廠正在給巴基斯坦海軍生產一種053H2G的改進型護衛艦,本來的計劃是從4號艦開始換新工藝,但是98年那會,你知道國際形勢變化比較大,所以最開始的三艘船就轉手給咱們海軍用了,4號艦壓沒造……”

林青說口中的“053H2G改”其實就是053H3。

1998年印巴先後進行了多輪密集的核試驗,導致雙方均遭受了嚴厲的禁運制裁——

制裁這種東西有沒有效果,你得看制裁的理由和目標物分別是什麼。

像殲7F那種飛機,或者一些小打小鬧的地面裝備還可以偷摸運過去。

但頂着你自己投了贊成票的制裁決議,光明正大地交付一艘護衛艦……

這事完全是騎在安理會臉上輸出。

連美國人都幹不出來。

正好那段時間又趕上華夏海軍急缺即戰力,所以就直接出口轉內銷了。

不過,如今這條時間線上的情況跟上一世還是有些不一樣。

因爲054在1999年就凍結了方案設計,並且成本相比上一世那個需要不少歐洲進口件的054低了不少。

所以原本計劃的後續第二批次053H3直接被砍,轉產瞭如今這個全燃動力版本的新型護衛艦。

常浩南一邊聽着林青的介紹,一邊跟着走進了那座略顯神秘的2#船塢。

剛一進門,就能看到一艘已經初具外形的軍艦正停在船塢中央的船臺上。

儘管前者並不清楚054的詳細設計方案,但效果圖總歸是見過的。

再不濟,一艘常規佈局的船,也玩不出什麼花樣。

之所以說是“初具外形”,是因爲這艘船此時只有前面大約三分之二是完整的,後面三分之一則分成兩個分段,還沒有跟主船體對接上。

這正是分段造船法的特徵。

先把大部分設備裝進艦體結構,然後再進行拼裝。

這樣做的好處是多個分段可以同步開工,到最後統一進行合攏,造船效率比塔式造船法快得多。

054首艦從去年10月份開始切割鋼板,這才大概10個月的功夫,艦體就已經基本完工了。

接下來只要再進行一些艦面設備的舾裝,大概再過上個半年左右就能開始海試流程。

即便對於一艘只有不到4000噸體量的小船來說,也是相當不錯的效率了。

當然代價就是幾乎沒有容錯率。

如果某個分段的誤差稍微大一點,導致沒辦法跟其它船體對上,那就只有返工一條路。

“正好,現在馬上就要合攏的斷面就在動力艙附近。”

衆人來到一處相對較高的操作檯上,林青指着船艙底部的一處位置對常浩南說道:

“那裡,就是兩臺QC130燃機,還有包括減速齒輪箱在內的整個動力系統。”

說這話的同時,後面一名工作人員非常適時地遞上來了一部望遠鏡。 儘管常浩南深度參與了渦噴14本身的研發,但因爲開發QC/QD130的時候,渦扇10項目已經在同步進行,因此他對改燃之後的情況其實瞭解不算特別多。

好在林青和另外一名負責造艦的劉姓工程師始終在旁邊配合着介紹。

哪裡是煙道、哪裡是進氣口,哪裡又是燃油管路……

以及爲了進一步強化反潛能力而佈置的減震浮筏、爲了抑制艦體紅外特徵而專門設計的排氣引射裝置……

可以說,雖然只是一型成本限制比較嚴苛的護衛艦,但船舶工業系統還是和航空工業系統合作,儘可能地用上了一些可以提高作戰效能的高性價比技術。

除了儘可能提高本級艦的戰鬥力以外,更重要的還是給同樣已經進入規劃階段的新型國產驅逐艦鋪路。

唯一的問題是,燃氣輪機本身的使用成本會比柴油機更高。

不過既然054直接選擇一步到位的全燃動力,甚至都不是燃-燃聯合,那麼想必閻忠誠應該是在性能取捨方面向油耗進行了一些傾斜。

“QC130之前在動力試驗平臺上面做的測試……結果怎麼樣?”

在林青某一句話說完的當口,常浩南突然詢問道。

去年航空動力集團成立的時候,他曾經畫過三張大餅。

其中一個就是在渦扇10核心機基礎上搞一型30MW級別的船用燃機,準備應用於未來的國產驅逐艦上。

這個級別的燃氣輪機,兩臺即可帶動一艘8000噸級別的驅逐艦,而如果上四臺,那麼1.2萬噸乃至更高也不在話下。

而要想把航改燃搞好,那肯定要多參考一些用戶給出的反饋。

“燃機本身倒是沒什麼問題。”

林青回答道:

“體積、重量、輸出功率、平均故障間隔還有油耗這些都在最開始的設計指標範圍之內,只有噪音和振動水平,爲了和油耗妥協所以稍微大了一些,不過再怎麼大,比起柴油機來還是強出好幾個檔次了……”

“目前的主要問題跟那兩艘052其實是一樣的,咱們的海軍過去幾乎沒裝備過全燃動力軍艦,所以無論是艦員還是船廠,對於燃機的保養、檢修、維護都還不是很適應。”

“尤其是每次航行結束之後,或者出現故障的時候,因爲燃氣輪機相比柴油機更復雜,所以檢查和維修消耗的時間大概要多出大概兩到三倍,不過這些都可以通過訓練逐漸克服……”

其實總結起來就是,雖然不太愛壞,但如果壞了就比較麻煩。

聽到這裡,常浩南突然靈光一閃,看向一直跟在身後的雷志興和劉方平:

“咱們之前給LNG船開發的那套設備狀態監測和故障自動診斷(ECM&FD)系統,應該可以移植到這艘護衛艦上來?”

之前常浩南在開發出可用的流形學習算法之後,第一個想到的應用場景就是風險和故障診斷。

只不過這需要大量傳感器提供數據,以2000年的技術水平而言,飛機,至少中小型飛機很難滿足這種要求。

所以就首先把這套系統用在了LNG船上——

蒸發氣完全再液化系統會影響到整船的結構設計,即便對於存在安全冗餘的Gas-Transport液貨艙來說,仍然要面臨一定風險。

而如果把包括液貨艙、動力系統和船體結構在內的整船核心數據都接入到新系統裡面,就可以提前對這種風險進行預估。

比如船上的某個閥門因爲年久失修或者安裝不到位等原因出現了失效風險,就會對上下游,乃至全船的管道壓力數據產生一定影響。

在過去,只靠人工覈查的話,很難從大量數據干擾中找到這種影響。

往往要等到閥門真的失效了才能亡羊補牢。

但在有了數據提取能力之後,有針對性的提前預防就成爲了可能。

而類似的系統,似乎完全可以在經過簡單調試之後,就安裝在軍艦上面。

像LNG船那樣應用到全船或許成本太高,但只用於動力系統問題並不大。

這樣一來,檢修過程所消耗的工時必定會大大減小,出現故障的風險也會相應降低。

從全壽命週期的成本來看,絕對是血賺不虧。

第856章 瓦良格號回國第772章 慶祝晚宴第63章 比他們更強第94章 焉知非福第1315章 突破島鏈,抵近偵察!第1316章 我要一艘彈道導彈核潛艇第1433章 華夏人要上艦!第1161章 他改變了測量學第648章 這麼好的平臺,光拿來對第1387章 山間的雷達站第905章 異型氣膜孔,打孔成功!第456章 山鷹,兩個半月創造的奇蹟!360.第360章 一不小心盤活了華夏的超算產業第905章 異型氣膜孔,打孔成功!第778章 幫法國人造陣風?第142章 新型護衛艦(上)第1110章 這下晉升院士境了第1420章 已經沒有石頭可以摸着過河了第824章 反航母技術之一(新的一月,求月票第708章 空軍,走出國門的機會第126章 下一步計劃第762章 大象漫步第612章 兩個掛壁的思維碰撞第709章 我 們 仨第1292章 什麼第四代發動機,渦扇10G而已221.第221章 向歐洲出口工業軟件,風水輪流第1372章 這下輪到美國人用高炮防空了第1427章 這給我幹哪來了?還是國內嗎?第1414章 故技重施第131章 展示一下殲83的爬升率第514章 一架過於安靜的直升機?第979章 雪中送炭的邀請第507章 來自英國的許可申請第643章 殲11渦扇驗證機第781章 準備開始當導師!第469章 貼牌生產253.第253章 預警機的高低搭配第463章 要不要安70?第985章 少年,你想要讀博士麼?第11章 學姐懷疑人生了第503章 常浩南同志成了香餑餑第177章 精加工領域的革命(國慶快樂!)第1423章 連發射擊!第899章 投稿華夏期刊?第138章 由渦噴14引發的連鎖反應(上)第1100章 反制無人機的思路第501章 華夏行,我也行?第916章 自作聰明第1412章 “哪有什麼四代機,都是殲10改”第864章 信我,我們的衛星是民用的!第1321章 成功?部分成功?第1123章 來自華夏的“千里眼”第1013章 五倍不夠!第811章 華夏行,我也行嗎?405.第405章 怎麼又是你?(日萬,求月票)第1393章 別人都是做個樣子,你真想解決問題?第90章 改進渦噴14!第29章 國產客機的遺憾第857章 大地之眼第770章 繼往開來第999章 你贏贏贏,最後輸光光第13章 你告訴我這叫殲7?第1306章 像託卡馬克那樣?第1421章 鈞天計劃第64章 我真上天了第430章 “型號未知的隱身飛機”第1383章 法拉第之握第1162章 美國人消耗了太多的牛肉,是導致氣候變化的重要原因第488章 準備搞無人機246.第246章 能不能干擾GPS?第854章 正常的垂髮317.第317章 巧合第146章 法國人的反應第905章 異型氣膜孔,打孔成功!第465章 友誼計劃!第131章 展示一下殲83的爬升率363.第363章 你說的這個思路,是我提出來的第1310章 快慢自如 遠近合一第1128章 空客,瞄準未來(xdm求一波月票)第418章 全國首個壓氣機研究中心第167章 怎麼也得薅點羊毛下來第629章 渦扇10,點火成功!第657章 你知道二毛有一艘沒完工的航母吧?第168章 有些人只會窩裡橫第1236章 風水輪流轉第781章 準備開始當導師!第1237章 用反艦彈道導彈做誘餌?第446章 高端鋼材擴產,十倍!第1148章 倒大黴的韓國人第84章 不穩定工作線228.第228章 組織這是在考驗我啊!(二合一第1341章 你這導彈怎麼像是架飛機啊?第1412章 “哪有什麼四代機,都是殲10改”236.第236章 九星戰將和航母之父323.第323章 願者上鉤232.第232章 三座門的慶功會!(二合一)214.第214章 華夏飛機,走向世界!第440章 機械製造業的曙光第1284章 激波風洞的小妙用第1249章 標準3,發射!
第856章 瓦良格號回國第772章 慶祝晚宴第63章 比他們更強第94章 焉知非福第1315章 突破島鏈,抵近偵察!第1316章 我要一艘彈道導彈核潛艇第1433章 華夏人要上艦!第1161章 他改變了測量學第648章 這麼好的平臺,光拿來對第1387章 山間的雷達站第905章 異型氣膜孔,打孔成功!第456章 山鷹,兩個半月創造的奇蹟!360.第360章 一不小心盤活了華夏的超算產業第905章 異型氣膜孔,打孔成功!第778章 幫法國人造陣風?第142章 新型護衛艦(上)第1110章 這下晉升院士境了第1420章 已經沒有石頭可以摸着過河了第824章 反航母技術之一(新的一月,求月票第708章 空軍,走出國門的機會第126章 下一步計劃第762章 大象漫步第612章 兩個掛壁的思維碰撞第709章 我 們 仨第1292章 什麼第四代發動機,渦扇10G而已221.第221章 向歐洲出口工業軟件,風水輪流第1372章 這下輪到美國人用高炮防空了第1427章 這給我幹哪來了?還是國內嗎?第1414章 故技重施第131章 展示一下殲83的爬升率第514章 一架過於安靜的直升機?第979章 雪中送炭的邀請第507章 來自英國的許可申請第643章 殲11渦扇驗證機第781章 準備開始當導師!第469章 貼牌生產253.第253章 預警機的高低搭配第463章 要不要安70?第985章 少年,你想要讀博士麼?第11章 學姐懷疑人生了第503章 常浩南同志成了香餑餑第177章 精加工領域的革命(國慶快樂!)第1423章 連發射擊!第899章 投稿華夏期刊?第138章 由渦噴14引發的連鎖反應(上)第1100章 反制無人機的思路第501章 華夏行,我也行?第916章 自作聰明第1412章 “哪有什麼四代機,都是殲10改”第864章 信我,我們的衛星是民用的!第1321章 成功?部分成功?第1123章 來自華夏的“千里眼”第1013章 五倍不夠!第811章 華夏行,我也行嗎?405.第405章 怎麼又是你?(日萬,求月票)第1393章 別人都是做個樣子,你真想解決問題?第90章 改進渦噴14!第29章 國產客機的遺憾第857章 大地之眼第770章 繼往開來第999章 你贏贏贏,最後輸光光第13章 你告訴我這叫殲7?第1306章 像託卡馬克那樣?第1421章 鈞天計劃第64章 我真上天了第430章 “型號未知的隱身飛機”第1383章 法拉第之握第1162章 美國人消耗了太多的牛肉,是導致氣候變化的重要原因第488章 準備搞無人機246.第246章 能不能干擾GPS?第854章 正常的垂髮317.第317章 巧合第146章 法國人的反應第905章 異型氣膜孔,打孔成功!第465章 友誼計劃!第131章 展示一下殲83的爬升率363.第363章 你說的這個思路,是我提出來的第1310章 快慢自如 遠近合一第1128章 空客,瞄準未來(xdm求一波月票)第418章 全國首個壓氣機研究中心第167章 怎麼也得薅點羊毛下來第629章 渦扇10,點火成功!第657章 你知道二毛有一艘沒完工的航母吧?第168章 有些人只會窩裡橫第1236章 風水輪流轉第781章 準備開始當導師!第1237章 用反艦彈道導彈做誘餌?第446章 高端鋼材擴產,十倍!第1148章 倒大黴的韓國人第84章 不穩定工作線228.第228章 組織這是在考驗我啊!(二合一第1341章 你這導彈怎麼像是架飛機啊?第1412章 “哪有什麼四代機,都是殲10改”236.第236章 九星戰將和航母之父323.第323章 願者上鉤232.第232章 三座門的慶功會!(二合一)214.第214章 華夏飛機,走向世界!第440章 機械製造業的曙光第1284章 激波風洞的小妙用第1249章 標準3,發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