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5章 起降測試提前

幾天後。

渤海灣的初冬清晨。

遼省號航空母艦龐大的鋼鐵身軀劃開平靜的海面,留下一道綿延數公里的白色航跡。

艦艏14°滑躍甲板刺破薄霧,如同一頭甦醒的巨獸,掀開籠罩在身上的一層輕紗。

艦島頂部的雙面雷達天線緩緩轉動,發出幾不可聞的嗡鳴。

這是華夏第一艘航母下水後的第十次海試,也是正式入列服役前的最後一次全面檢測。

艦橋內,艦長張錚大校雙手背在身後,目光如炬地掃視着右前方遼闊的海域。

他今年四十六歲,從護衛艦長一路走來,有着超過二十年的航海經驗。

但指揮一艘超過六萬噸的鉅艦,還是讓他感到肩上的擔子前所未有的沉重。

按照計劃,遼省號將在下個月底被編入戰鬥序列,讓華夏海軍徹底告別沒有航空母艦的歷史。

同時也將取代排水量2.8萬噸的維拉特號,成爲整個亞洲範圍內噸位最大的軍艦——

實際上,無論是公開還是內部場合,海軍都很少把印度同行列爲自己的對標對象。

丟不起這個人。

但另一方面也不得不承認,在相當長一段時間裡,印度確實是亞洲唯一一個擁有航母操作經驗的國家。

要說對這種現狀一點想法都沒有,那也是自欺欺人。

而現在,揚眉吐氣的日子總算快要到了。

“報告艦長。”

輪機長王海峰的聲音從通訊器中傳來,打破了艦長有些不着邊際的思緒。

“輪機系統檢查完畢,鍋爐和蒸汽輪機工作狀態良好,隨時可以進行最大功率輸出。”

張錚微微點頭:

“繼續保持監測,尤其是高壓蒸汽管道的壓力和振動情況,有情況隨時向我彙報。”

在被選中登上遼省號之前,輪機長特地被安排到同樣採用蒸汽輪機作爲動力的杭城號驅逐艦上進修過一段時間。

但兩艘船的體量相差近十倍,顯然不可能簡單進行類比。

“航海部門報告,導航系統、通信系統和氣象雷達全部正常。”

航海長的聲音緊接着傳出。

張錚的目光轉向艦艏右側的武器平臺,同時把聯絡頻道切換到了武器系統負責人:

“防空導彈和近防系統?”

導水長的聲音混雜着風聲,沒有前面兩位那樣清晰:

“紅旗-10防空導彈系統已完成模擬鎖定和發射測試,1130近防炮的雷達跟蹤系統校準完畢,反應時間比上次海試縮短了差不多半秒。”

這些常規彙報並沒有讓張錚產生什麼情緒波動。

作爲一位經驗豐富的艦長,他對這些系統瞭如指掌。

真正讓人格外牽掛的,是那些他,或者說整個華夏海軍都還相對陌生的航空作業系統——

也是將決定遼省號能否真正成爲一艘戰鬥航母的關鍵。

“艦務長,報告情況。”

張錚轉向站在一旁的林志遠上校。

後者的任務相對複雜,因此在歷次試航中都是當面彙報。

林志遠翻開手中的檢查表:

“報告艦長,飛機升降機和彈藥升降機已完成100次載荷測試,未出現卡滯現象;阻攔索的電磁阻力模塊進行了50次模擬受力測試,最大緩衝能量達到設計標準的120%;助降系統的菲涅爾透鏡光學着陸系統已完成海上動態標校,激光測距儀精度達到±0.1米。”

張錚注意到林志遠停頓了一下:

“還有呢?”

“航空燃料儲存系統已完成壓力測試,所有閥門和管道密封良好;彈藥庫和機庫的環境控制系統運行正常,溫度維持在18±2℃,溼度45%±5%,鹽霧含量和酸性指標均優於國軍標要求。”林志遠繼續彙報,“我們和船廠技術人員分別進行了兩輪檢查,所有惰性模擬彈經過拆解驗證,沒有發現任何結構腐蝕或電路失效問題。”

對於一艘已經服役的航空母艦來說,上面的很多部分實際應該由航空作業部門負責檢查和維護。

但他們畢竟還在試航階段,所有屬於“船上設備”的部分都和艦務長有關。

直到這時,張錚緊繃的眉頭才稍稍舒展。

遼省號將在入列服役後立即進行首次艦載機起降試驗,中間幾乎沒有調整的時間窗口。

任何細小的問題都有可能導致這一歷史性時刻的推遲。

“很好……”就在此時,一陣急促的腳步聲從艦橋外響起,打斷了艦長的指示。

很快,一名穿着藍色工作服、戴着黑框眼鏡的中年男子出現在艙門口。

是來自航空工業空氣動力研究院的駐艦代表郭春雨主任。

“你回去之後,跟機電長再對接一下相關工作……”

艦長示意林志遠離開,接着轉向門口:

“請進吧,郭主任。”

“張艦長,打擾了。”郭春雨的聲音溫和但透着專業,“我們的大氣傳感器陣列已經全部安裝完畢,可以開始進行海上實船氣流場測量了。”

張錚轉頭望向另一側窗外,看到原本平整的飛行甲板上如今豎立着數十組鞭狀傳感器,每隔約15米就有一組,讓這艘外形簡練的鉅艦看上去像一隻炸了毛的刺蝟。

除去桅杆部分以外,多數水面艦艇並不會特別細究流體動力學層面的設計,但航空母艦要考慮到飛機起降問題。

尤其在高速航行過程中,不對稱的艦面設計往往會導致甲板風極不規則,加上艦載機又不是平行於艦艇的航向降落,無疑使情況變得更加複雜。

而郭春雨一行人,就是在嘗試破解這個問題。

“我看到了,郭主任。”

張錚點點頭,隨即拿起艦內通訊器,按照事先制定好的方案下令:

“各部門注意,加大輪機功率,改變航向至180,以最大速度逆風航行,準備配合氣流場測量……”

“……”

隨着命令下達,各部門負責人迅速回到各自崗位。

艦橋內也很快變得忙碌起來。

“郭主任,這些數據能在入列儀式前處理完嗎?”

張錚壓低聲音問道,手指無意識地敲擊着控制檯。

郭春雨推了推眼鏡,回答道:“請張艦長放心,這個項目是我們院目前的最高優先級,只要不出現極端天氣或其他意外,肯定能在期限內完成。”

或許是看出對方眼中仍然存在疑慮,郭春雨又緊接着補充道:

“根據國軍標要求,實船氣流場測量只是CFD模擬和風洞測試的補充驗證,並非艦載機起降的必要條件……實際上,即使是美俄這樣的海軍強國,也只在部分航母上進行過類似測量,而像是法國海軍和英國海軍,甚至從來都沒有進行過全面的氣流場測試。”

“我知道標準要求。”張錚的目光重新投向窗外逐漸加速的海浪,“但遼省號是我們的第一艘航母,我希望它能以高於標準的規格完成艦載機起降之前的準備工作……”

艦長扶着面前指揮台的右手愈發用力:

“畢竟,歷史會記住我們的每一個細節。”

郭春雨愣了一下,接着鄭重地點了點頭:

“好。”

這個時候,艦橋的門突然再次被打開。

這一次,進來的是艦政委梅汶大校,手裡還拿着一份文件,臉色略顯凝重。

眼見這副架勢,郭春雨當即轉身想要回避。

正好他也準備回到甲板上,親自組織整個數據測量過程。

但還沒等邁開步子,就被對方伸手攔住。

“郭主任,先留步。”

梅汶說着快步走到指揮台旁,把手中的文件遞給艦長:

“通訊部門剛剛接到命令,要求我們儘快完成一份全艦準備情況報告,還說如果條件允許,上級正在考慮提前進行艦載機起降測試。”

後者接過文件,眼眉微微挑起:

“提前?可入列儀式的時間不是已經確定了嗎?”

航空母艦的入列不比普通驅護艦,屬於高級別首長都會出席的大事。

“儀式時間不好動,所以起降測試可能會改在入列之前進行。”政委解釋道,“考慮到現在已經是第十次海試,所以單從技術上看,相當於只是調換了一下流程……但我們這次回港後,可能只有幾天的休整時間。”

張錚快速瀏覽完文件,沉思片刻後回答道:

“海試的出航時間都比較短,又一直在近海範圍,無論艦艇還是艦員都遠沒到疲勞期,我相信同志們的水平和決心。”

說完,擡頭看向郭春雨:

“郭主任,您看氣流場數據“

“我理解情況了。”郭春雨立刻迴應,“如果確實需要提前,我可以申請額外的計算資源加快數據處理。”

第1094章 不間斷艙內直播!第1011章 來自常總的新要求第861章 育種專家第78章 殲83,第二次首飛!第1366章 “640工程”往事第537章 殲轟7A,更重 更遠 更安全第810章 什麼叫獅子大開口啊?第1245章 你有反衛星,我也有反衛星第1547章 你疑似有點太激進了第853章 國產新型護衛艦第194章 首見殲10(下)第904章 準備試生產第74章 保研面試第124章 最好的蘇27在華夏(爲月票金主flan第669章 除夕夜的“大”煙火第8章 全新的設計方法!第692章 雙向奔赴第1285章 波音的困擾307.第307章 理論水平LV3,小試鋒芒!第915章 M883發動機升級計劃第919章 被瞄準的“臥草黨”第1152章 以彼之道,還之彼身第1169章 下一步,高超聲速or可變循環?第1311章 落入陷阱第1151章 陽謀對陽謀第2章 計算流體力學仿真第1329章 從別人的錯誤中尋求啓發第823章 航空裝備試驗基地第991章 QC300,四月立項!第813章 通過海峽!第643章 殲11渦扇驗證機第535章 轉發式衛星定位干擾第479章 華夏企業“走出去”第132章 上新聞了?359.第359章 我要曙光2000的優先使用權391.第391章 殲教9,和多場模擬器TORCH Mul第1382章 奇對稱位形255.第255章 “9910”工程第452章 進口替代第1185章 有什麼東西飛過去了第158章 適航認證必須得自己做!第38章 學年結束第1354章 電磁能發射系統400.第400章 雪中送炭第129章 這纔是真正的截擊機!(二合一)第979章 雪中送炭的邀請第831章 千禧年數學難題第830章 C808,成功取證!(4K)第644章 起飛吧,太行!第621章 不讓敵人開出第二槍269.第269章 驅虎吞狼,安70和伊爾76第1118章 給我一週時間!第52章 八十三工程(下)第669章 除夕夜的“大”煙火第1169章 下一步,高超聲速or可變循環?第767章 世紀大閱兵第1165章 化被動爲主動第1594章 你管這叫導彈?第1567章 “團結精神”第469章 貼牌生產第448章 汗流浹背了吧,椿中島?第1082章 一字型天線第1610章 喬治城的密謀(改出來了)第70章 差分進化算法(55)第174章 工藝問題第1016章 SeA650發動機,完成總裝!第960章 院士提名也得搶着來?第998章 好像有哪裡不對勁第1352章 機動彈道第209章 安排一班專機!251.第251章 技術換技術第1514章 電磁攔阻(1514章在審覈,應該很快222.第222章 轟6AIT第1247章 反衛星直播第1261章 軍民兩開花第416章 抉擇,渦扇的10技術路線第496章 爲什麼不聯繫一下作者本人呢?第1454章 事已至此,先找個替罪羊第80章 蘇霍伊公司的決斷(爲舵主永遠的F4U第1168章 渦扇20的發動機短艙第1131章 搖人幫忙!第1033章 計算材料學的威力第592章 閱兵空中梯隊(4K)第1615章 遙遙領先jpg第1144章 我突然有了個靈感365.第365章 從夢想公司手裡搶資源!第1346章 洛馬還是波音?第450章 法國人的設計,不合理!第995章 小贏,中贏和大贏223.第223章 堂堂空客竟然要買華夏飛機?第439章 安70的命運第1550章 萬億規模的市場第824章 反航母技術之一(新的一月,求月票第633章 超遠程空空彈第642章 渦扇10,裝機!第110章 我順手補充了一下國軍標第561章 打撈戰利品第643章 殲11渦扇驗證機第490章 十一號工程的進度第616章 軍工系統也想打翻身仗!
第1094章 不間斷艙內直播!第1011章 來自常總的新要求第861章 育種專家第78章 殲83,第二次首飛!第1366章 “640工程”往事第537章 殲轟7A,更重 更遠 更安全第810章 什麼叫獅子大開口啊?第1245章 你有反衛星,我也有反衛星第1547章 你疑似有點太激進了第853章 國產新型護衛艦第194章 首見殲10(下)第904章 準備試生產第74章 保研面試第124章 最好的蘇27在華夏(爲月票金主flan第669章 除夕夜的“大”煙火第8章 全新的設計方法!第692章 雙向奔赴第1285章 波音的困擾307.第307章 理論水平LV3,小試鋒芒!第915章 M883發動機升級計劃第919章 被瞄準的“臥草黨”第1152章 以彼之道,還之彼身第1169章 下一步,高超聲速or可變循環?第1311章 落入陷阱第1151章 陽謀對陽謀第2章 計算流體力學仿真第1329章 從別人的錯誤中尋求啓發第823章 航空裝備試驗基地第991章 QC300,四月立項!第813章 通過海峽!第643章 殲11渦扇驗證機第535章 轉發式衛星定位干擾第479章 華夏企業“走出去”第132章 上新聞了?359.第359章 我要曙光2000的優先使用權391.第391章 殲教9,和多場模擬器TORCH Mul第1382章 奇對稱位形255.第255章 “9910”工程第452章 進口替代第1185章 有什麼東西飛過去了第158章 適航認證必須得自己做!第38章 學年結束第1354章 電磁能發射系統400.第400章 雪中送炭第129章 這纔是真正的截擊機!(二合一)第979章 雪中送炭的邀請第831章 千禧年數學難題第830章 C808,成功取證!(4K)第644章 起飛吧,太行!第621章 不讓敵人開出第二槍269.第269章 驅虎吞狼,安70和伊爾76第1118章 給我一週時間!第52章 八十三工程(下)第669章 除夕夜的“大”煙火第1169章 下一步,高超聲速or可變循環?第767章 世紀大閱兵第1165章 化被動爲主動第1594章 你管這叫導彈?第1567章 “團結精神”第469章 貼牌生產第448章 汗流浹背了吧,椿中島?第1082章 一字型天線第1610章 喬治城的密謀(改出來了)第70章 差分進化算法(55)第174章 工藝問題第1016章 SeA650發動機,完成總裝!第960章 院士提名也得搶着來?第998章 好像有哪裡不對勁第1352章 機動彈道第209章 安排一班專機!251.第251章 技術換技術第1514章 電磁攔阻(1514章在審覈,應該很快222.第222章 轟6AIT第1247章 反衛星直播第1261章 軍民兩開花第416章 抉擇,渦扇的10技術路線第496章 爲什麼不聯繫一下作者本人呢?第1454章 事已至此,先找個替罪羊第80章 蘇霍伊公司的決斷(爲舵主永遠的F4U第1168章 渦扇20的發動機短艙第1131章 搖人幫忙!第1033章 計算材料學的威力第592章 閱兵空中梯隊(4K)第1615章 遙遙領先jpg第1144章 我突然有了個靈感365.第365章 從夢想公司手裡搶資源!第1346章 洛馬還是波音?第450章 法國人的設計,不合理!第995章 小贏,中贏和大贏223.第223章 堂堂空客竟然要買華夏飛機?第439章 安70的命運第1550章 萬億規模的市場第824章 反航母技術之一(新的一月,求月票第633章 超遠程空空彈第642章 渦扇10,裝機!第110章 我順手補充了一下國軍標第561章 打撈戰利品第643章 殲11渦扇驗證機第490章 十一號工程的進度第616章 軍工系統也想打翻身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