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2章 雙向奔赴

第692章 雙向奔赴

國家安全顧問這個崗位並非官方僱員,而是總統私人聘請的事務助理。

所以具體能發揮多大的作用和影響力,完全看個人。

而桑迪·伯格就屬於其中影響力相對比較大的。

所以有他在中間調和了一手之後,奧爾布賴特也並沒有繼續在WTO這個問題上糾纏下去。

但後者剛剛提出來的問題還是得解決。

歐元的影響力實在是太大,說句難聽點的,全世界除了美國以外,所有人都樂見於歐元能成功挑戰美元的霸權。

雖然對於絕大多數第三世界國家來說,歐洲的形象還不如美國。

“當然不可能是直接開戰,只要在關鍵時候能讓華夏人知道我們的厲害就行……”

說回到華夏這邊。

這個歐洲來的代表團,既然是抱着明修棧道暗度陳倉的想法過來,第一個落腳點自然會選在京城。

而華夏方面,雖然常浩南並沒有直接參與談判,但還是通過一份直達天聽的報告闡述了自己對於這個航空產業園的態度。

比如把更多涉及核心零部件的生產工藝,像是碳纖維自動鋪絲生產機翼之類的流程引入國內。

……

原本空客要把一部分供應商轉移到中國,這會導致歐盟境內的工作崗位減少,所以過去給予他們的一些優惠政策就會取消,這個錢得補上。

畢竟在僅僅半個小時之前,還沒有人想到過今天這件事會跟軍事行動扯上關係……

實際上魯賓甚至對盟軍行動本身都抱着不置可否的態度。

“既然這樣,那就讓參聯會出一個合適的方案,不過盟軍行動目前正處在關鍵時刻,僅靠空襲取得的效果低於預期,所以……最好不要另外再開闢一個戰場。”

“但是……行動的界限是什麼?”

不過,那時候連常浩南本人都沒想到自己和整個華夏的航空工業能有這麼牛逼,在隨後的兩年裡發展到可以直接反向指導歐洲人設計航空器的程度。

理論上,這次對方過來的行程裡面沒有拜會火炬集團這一項。

倒不是說他心善。

他一個財長,在這事上面既沒有話語權也無需負責。

並不是大家想不出其他辦法,而是剩下的那個辦法顯而易見,但又風險十足。

歐洲宇航集團的代表團明面上畢竟是來進行單純商務談判的,因此華夏方面不可能上來就整個官方層面的代表團過去候着。

累了。

而華夏這邊也知道對方有找自己談判的目的,但又不好明說,所以爲了創造機會,給整個行程的前三天全都安排上了各種務虛會。

到了如今的世紀之交,別說歐洲,連華夏自己的標準都滿足不了。

甚至包括防長威廉·科恩在內。

“既然不能用經濟手段……那剩下的不就只有軍事手段了麼……”

那吃相未免太難看了。

所以哪怕如今的美國人心比天高,也知道單靠一點小恩小惠未必能讓華夏改變立場。

胡蘿蔔加大棒,大棒可以不用,卻不能沒有。

就是把空客賣到亞洲,至少是東亞和東南亞範圍內的飛機,當然主要是A320和A330這兩個型號,全都放到華夏來進行大部件總裝。

一般情況下,最好用也最方便的自然是經濟手段。

誰也不願意成爲第一個提議的。

但實際情況並不好說。

參聯會主席亨利謝爾頓本來覺得自己今天的事情跟軍隊完全沒關係,所以剛剛一直在旁邊吃瓜,沒想到兜兜轉轉,最後瓜沒吃到,鍋竟然落在了自己頭上:

“但對方畢竟是一個有核國家?”

所以才準備循序漸進,先在華夏生產一些非核心的、技術要求比較低的零部件,待生產能力達到要求之後,再考慮總裝的事情。

當然,在兩年前的這個時候,華夏對於“按照歐洲最新產業標準生產一架幹線客機”這件事情,還是沒什麼把握的。

除了金融領域提出的對等條件,比如按照更加優惠的匯率簽訂人民幣-歐元定期互換協議以外,至少要在產業層面多開一些口才行。

就算能談下來,總歸也得僵持一段時間。

轉移的產能越多,補交的稅金,其實也就是罰款,就越多。

這個問題當然是不可能有人迴應的。

大家都是體面人,過場總還是要走的。 所以,常浩南在接過那個來自丁高恆的電話之後,又在京城多停留了幾天。

在4月中旬某一天的早上,歐元開盤就跌破了1.0100。

總之,歐元都已經成了現在這德行,能找見人站臺就不錯了,條件自然得開的狠一點。

本來常浩南還覺得,這一套組合拳雖然不能算是趁人之危,至少也有點落井下石那意思。

不過很快,美國人就送上了一記助攻。

在最早規劃承接歐洲航空產業轉移的時候,最終目標就是在華夏建設一個“亞洲總裝中心”。

而現在,這個錢我不收了。

只是單純作爲一個馬上就要平穩落地走入旋轉門的老幹部,不想給自己上強度了。

在這種情況下,歐洲人還是隻願意給出部分零部件生產線作爲條件,實在是顯得不夠有誠意。

但有得選總比沒得選要好。

在這樣的雙相奔赴之下,兩邊自然很快接上頭,並分別拋出了自己的價碼。

然而魯賓剛纔的一番表態又已經把這條路給堵死了。

畢竟後者在產品質量達標的前提下,產能和成本都有非常巨大的優勢。

這個年代從外國飛到國內,甭管最終目的地是哪,基本都得從京城、滬市或者港島這三個地方落地。

這次魯賓並未表態。

最後還是奧爾布賴特繼續發揮自己的戰狂人設。

換句話說就是允許,或者說是鼓勵空中客車把供應商轉移到華夏。

“軍事行動需要設定明確的起始線和終止線,說實話,就連目前的盟軍行動都已經違反了這個原則……”

或者提前開始落實亞洲總裝中心。

桑迪·伯格見魯賓低頭垂眼不說話,只好自己下場發揮剎車片的功能。

算是一種產業保護的限制。

那個時候華夏雖然總裝過一些MD82,但那都是按照80年代中期的技術要求生產的。

而在生產方面的水平雖然還要差上一些,但也通過幾個項目,尤其是生產C808客機實現了相當程度的飛躍。

因此,偌大的橢圓形辦公室竟陷入了一陣略顯突兀的沉默。

歐盟希望華夏將對歐貿易中的至少70%轉爲用歐元結算,作爲交換,他們願意放棄對歐洲宇航集團將空中客車A320、330飛機部分零部件生產線遷出歐盟的行爲進行補償性徵稅——

畢竟給歐元站臺,那也是有風險的。

這意味着距離1:1這個關鍵節點,基本只剩下最後一哆嗦了。

各位不要在評論區直接提相關歷史事件,風險很高容易導致額外的審覈,這幾章能完整發出來本來就不容易……

348.第348章 江城重型機牀廠第640章 空警2000,大衛國的小動作第123章 提前落戶的殲11357.第357章 我,博士,還沒入學,但已經有第1193章 反隱身的新要求第1151章 陽謀對陽謀第200章 700兆瓦水電機組319.第319章 進氣道異物,隱患解決!(爲盟主【死跑龍套的】加更45)第145章 二十年前的055型驅逐艦第689章 一架F117,不夠第672章 超算出口,我來做主第1241章 助推段延長第1425章 不聞轟鳴,不見火光236.第236章 九星戰將和航母之父第1059章 什麼叫樂極生悲啊?第1384章 忙裡偷閒230.第230章 “973”計劃第718章 新裝備太多,也是一種煩惱第208章 你好,1997216.第216章 沒有條件就創造條件!第688章 笑死,汽車撞牆你知道拐了?晚啦!第21章 技術報國第170章 客機背後的利益第851章 京城電鏡中心327.第327章 本科畢業就被欽定是不是搞錯了第1373章 誰來保衛美國?第136章 殲8C,空中表演第727章 真就買不如租了?第25章 從風扇葉片引發的思考第683章 LNG船,中韓之爭第523章 青出於藍第815章 加入WTO的得與失第823章 航空裝備試驗基地326.第326章 客機,C808和C909第1077章 目標是全球適航315.第315章 又見殲10第476章 渦扇10,第375代航發!第1279章 目標:突破臨近空間第426章 金陵法拉利研發中心第1060章 遄達900,出大事了第503章 常浩南同志成了香餑餑375.第375章 從深山中飛出的鷹第1246章 勿謂言之不預第192章 無人機也可以搞一搞(爲上月月票金344.第344章 去請專家來幫忙394.第394章 一個人,帶動一個行業第597章 試飛F14第897章 是時候重新給業界帶來一些小小的震第870章 新的發動機測試平臺第512章 終於能自主生產渦扇了!第806章 真有大佬要來?第803章 來跳個舞吧第1195章 部署位置在海上?第1346章 洛馬還是波音?第1414章 故技重施第488章 準備搞無人機第486章 過去有求於人,現在人求於我第89章 意大利人的橄欖枝第1250章 休斯頓,我們有大麻煩了第948章 國產轟炸機怎麼搞?第625章 375代航發的測試準備第100章 渦噴14的重生(下)(二合一)第1051章 應對航母,僅僅發現還不夠第1412章 “哪有什麼四代機,都是殲10改”第1303章 飛行品質第654章 組織上已經給你準備好了第127章 我怎麼突然多了篇論文出來?(二合232.第232章 三座門的慶功會!(二合一)243.第243章 金陵,電科14所!第1396章 《廬州物質科學研究院是什麼鬼?》第1127章 遄達900,首飛!第446章 高端鋼材擴產,十倍!第848章 慄亞波的發現第28章 咱們會有更好的!384.第384章 人在大堤在!第632章 AL31F的上位替代345.第345章 關鍵裝備還是不能依賴外人第142章 新型護衛艦(上)第1269章 國際空間站發出求救信號?第541章 甚至無需我本人出手,就已經是時代第787章 搞個大新聞第448章 汗流浹背了吧,椿中島?第822章 用預警機做測試第195章 國際倒爺220.第220章 我的軟件還有這種功能?第1260章 火箭的入軌精度就是導彈的命中精度220.第220章 我的軟件還有這種功能?第890章 給院士上一課第850章 糧食戰爭的開始第1163章 一轉攻勢!第573章 爲華夏機械行業正名的機會!第10章 殲8大戰F22?第1006章 最大秩距離碼第1364章 電磁謎題274.第274章 老型號也有新春天第889章 來自大洋彼岸的壓力290.第290章 專利賺錢了第796章 先記在小本本上第604章 躬匠精神就完事了?第1258章 歐空局的誠意
348.第348章 江城重型機牀廠第640章 空警2000,大衛國的小動作第123章 提前落戶的殲11357.第357章 我,博士,還沒入學,但已經有第1193章 反隱身的新要求第1151章 陽謀對陽謀第200章 700兆瓦水電機組319.第319章 進氣道異物,隱患解決!(爲盟主【死跑龍套的】加更45)第145章 二十年前的055型驅逐艦第689章 一架F117,不夠第672章 超算出口,我來做主第1241章 助推段延長第1425章 不聞轟鳴,不見火光236.第236章 九星戰將和航母之父第1059章 什麼叫樂極生悲啊?第1384章 忙裡偷閒230.第230章 “973”計劃第718章 新裝備太多,也是一種煩惱第208章 你好,1997216.第216章 沒有條件就創造條件!第688章 笑死,汽車撞牆你知道拐了?晚啦!第21章 技術報國第170章 客機背後的利益第851章 京城電鏡中心327.第327章 本科畢業就被欽定是不是搞錯了第1373章 誰來保衛美國?第136章 殲8C,空中表演第727章 真就買不如租了?第25章 從風扇葉片引發的思考第683章 LNG船,中韓之爭第523章 青出於藍第815章 加入WTO的得與失第823章 航空裝備試驗基地326.第326章 客機,C808和C909第1077章 目標是全球適航315.第315章 又見殲10第476章 渦扇10,第375代航發!第1279章 目標:突破臨近空間第426章 金陵法拉利研發中心第1060章 遄達900,出大事了第503章 常浩南同志成了香餑餑375.第375章 從深山中飛出的鷹第1246章 勿謂言之不預第192章 無人機也可以搞一搞(爲上月月票金344.第344章 去請專家來幫忙394.第394章 一個人,帶動一個行業第597章 試飛F14第897章 是時候重新給業界帶來一些小小的震第870章 新的發動機測試平臺第512章 終於能自主生產渦扇了!第806章 真有大佬要來?第803章 來跳個舞吧第1195章 部署位置在海上?第1346章 洛馬還是波音?第1414章 故技重施第488章 準備搞無人機第486章 過去有求於人,現在人求於我第89章 意大利人的橄欖枝第1250章 休斯頓,我們有大麻煩了第948章 國產轟炸機怎麼搞?第625章 375代航發的測試準備第100章 渦噴14的重生(下)(二合一)第1051章 應對航母,僅僅發現還不夠第1412章 “哪有什麼四代機,都是殲10改”第1303章 飛行品質第654章 組織上已經給你準備好了第127章 我怎麼突然多了篇論文出來?(二合232.第232章 三座門的慶功會!(二合一)243.第243章 金陵,電科14所!第1396章 《廬州物質科學研究院是什麼鬼?》第1127章 遄達900,首飛!第446章 高端鋼材擴產,十倍!第848章 慄亞波的發現第28章 咱們會有更好的!384.第384章 人在大堤在!第632章 AL31F的上位替代345.第345章 關鍵裝備還是不能依賴外人第142章 新型護衛艦(上)第1269章 國際空間站發出求救信號?第541章 甚至無需我本人出手,就已經是時代第787章 搞個大新聞第448章 汗流浹背了吧,椿中島?第822章 用預警機做測試第195章 國際倒爺220.第220章 我的軟件還有這種功能?第1260章 火箭的入軌精度就是導彈的命中精度220.第220章 我的軟件還有這種功能?第890章 給院士上一課第850章 糧食戰爭的開始第1163章 一轉攻勢!第573章 爲華夏機械行業正名的機會!第10章 殲8大戰F22?第1006章 最大秩距離碼第1364章 電磁謎題274.第274章 老型號也有新春天第889章 來自大洋彼岸的壓力290.第290章 專利賺錢了第796章 先記在小本本上第604章 躬匠精神就完事了?第1258章 歐空局的誠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