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4章 首見殲10(下)

第194章 首見殲10(下)

忙碌的人羣裡面,很快有人注意到了剛剛從外面走進來的兩個人。

“老盧?”

盧育英在611所裡面還是頗有一些知名度的,因此即便整個人都裹在棉大衣裡面,還是很容易被認出來。

其中一名頭髮半白的方臉中年人往前走了兩步。

隨後他也注意到了跟在後面的那個年輕面孔,又花了大概半秒鐘時間思考,最終確定自己之前並沒有見過對方。

雖然611所家大業大,不可能所有人之間都相互認識,但能被盧育英親自帶着進到132廠,顯然不會是什麼隨隨便便的角色。

那麼答案也就顯而易見了。

“這位想必就是常浩南同志了吧。”

“薛總您好,很榮幸能在這裡見到您!”

這一次,常浩南直接認出了對方的身份。

十號工程的總工程師,薛熾夀。

在1994年確立了新的管理模式之後,總工程師,就是整個項目的最終決策者和負責人。

相當於大領導。

而總設計師則更多技術層面的具體問題。

“我之前就聽老盧還有老宋他們說過,京航那邊出了個能耐很大的後起之秀,而且還被請來我們611所了,只是這段時間一直被釘死在132廠裡面處理問題,沒騰出時間回所裡見你啊。”

薛熾夀拍了拍常浩南的肩膀,語氣中滿是親切。

“所以我才讓盧總帶我過來,和您們負責十號工程的前輩見一面嘛。”

你來我往的寒暄之下,實際上只是初次見面的一衆人迅速熟絡了起來。

“老宋這兩天正好去外地出差,只能等下次見面再認識了。”

薛熾夀不無可惜地說道,然後指了指身後一名正在一臺筆記本電腦面前檢查數據的,稍微年輕一點的工程師:

“十號工程的副總設計師,楊韋,能力很強,應該能和你有共同語言。”

“伱好,常浩南同志。”

楊韋暫時停下手中的工作,和常浩南握了握手:

“鎬京還有盛京那邊的情況,之前就有所耳聞,解決了不少困擾已久的難題,不過還是沒想到你會這麼年輕。”

“我也是久仰楊總您的大名了。”

近距離面對還只有三十出頭的楊韋,常浩南心裡要說不激動那肯定是假的。

這位可是真正意義上的大佬,以及天才。

15歲初中畢業,連一天高中都沒上直接參加高考,就考上了西北工大,畢業之後進入航空系統工作,僅用了7年時間就成爲研究室主任和型號副總師。

常浩南曾經甚至懷疑過,對方是不是也開了掛。

否則真的很難解釋這如同小說主角般的職業生涯。

“誒,我們大致也能算是同輩人,就沒必要這麼客氣了,叫楊工,或者直接叫我名字就好。”

楊韋擺擺手回答道。

從他的角度來看,自然覺得常浩南只是隨便恭維一下而已。

畢竟他雖然已經參與了幾個重點型號,晉升速度也是飛快,但型號副總師這種身份,在航空工業內部應該還不至於到人盡皆知的程度。

真要說起來的話,大概還不如在半年時間內就三次作爲先進技術成果第一完成人的常浩南出名。

主要是這個效率實在有點誇張了。

甚至不乏有人暗中討論過這個人會不會是杜義山私生子之類的八卦內容。 ……

例行的客套流程並沒有持續太長時間,一羣人的話題很快回到了面前的這架戰鬥機上面來。

“雖然我們之前沒見過面,但你的內外流一體化設計方法,還有一些仿真模擬和計算機輔助設計的思路,其實已經對我們產生不少幫助了。”

楊韋把常浩南帶到了飛機旁邊的那臺電腦前。

上面正顯示着某種工況下,殲10進氣道入口處的CFD模擬結果。

“我看楊工正在做的計算,應該也是早就對這方面有所研究了吧。”

眼尖的常浩南注意到,在這個建模裡面,進氣道和機體之間的六處連接已經呈現出了不同的角度。

而那架即將完成總裝的原型機則還是最開始的設計。

也就是說,楊韋已經注意到了那六根原本只是用來結構補強的加強筋,實際上還可以發揮整流拉渦的作用,進一步降低進氣道抖振,保證嚴苛條件下的進氣穩定性。

並且已經開始着手進行相應的優化設計了。

只不過他畢竟無法預測未來,所以在更改原型機設計這方面,顯然要保守一些。

尤其這還屬於一個錦上添花的部分,優先級肯定要低於保首飛節點。

後面和試飛過程中提出的其它改進內容一起,等到製造03號原型機(02是靜力驗證機,不用作試飛)的時候再一起用上就好了。

“這畢竟是未來的趨勢嘛。”

楊韋點了點頭承認道:

“不過你那篇論文確實給了我不少啓發,否則計算結果也不會跑得這麼順。”

“只是可惜,十號工程立項的年代比較早,絕大部分設計資料都是紙質的,想要完全實現數字化設計和製造,就只能等下一個型號了。”

實際上,包括常浩南親自經手過的殲8C還是殲7F,都算是半路出家搞的計算機輔助設計,雖然也發揮了非常顯著的效果,但畢竟不如從頭開始的項目那樣通透。

“沒關係,就當是先積累經驗,可以等後面設計殲10S的時候,再考慮從頭搞數字化設計的事情。”

殲10S,也就是雙座版本,在原本的時間線上,是楊韋第一個獨挑大樑擔任總師的型號。

“其實我們已經在嘗試,同步開始對雙座型號進行設計了,不過因爲設計團隊規模有限,進度還是要慢一些。”

楊韋點了點頭:

“不過後面你能加入進來的話,這方面的工作應該會快上不少。”

這次常浩南沒有直接回答,只是靜靜地看着完工了大概七八成的01號原型機,在心中總結了一下後面他準備進行的改動。

除了更換DSI進氣道之外,最重要的自然是換裝國產渦扇動力,並在此基礎上實現全權數字化控制。

其次是在飛控中升級喘振監測和控制模塊——

作爲一種單發戰鬥機,殲10對於發動機的穩定性要求更高,對這項能力的需求也是最爲迫切的。

最後就是一些細節了,在前世的殲10上,有不少不算要命,但總歸有些可惜的地方,他準備一併改進過來。

“這架01號原型機,大概什麼時候能總裝完成啊?”

常浩南向旁邊的楊韋問道。

對於一架新技術應用比例超過六成的全新飛機來說,自然不可能總裝結束就馬上開始試飛,還有大量的地面測試需要進行。

而上面提到的一切計劃,除了要提前對相關技術進行驗證之外,都得依託這些測試結果才能開展。

可以說在原型機下線之前,他已經做不了更多事情了。

“一切順利的話,今年4月到5月之間吧。”

楊韋幾乎不假思索地給出了時間表。

(本章完)

第754章 把黑海造船廠打包帶走第155章 三倍音速第805章 另一種方案的殲10第1624章 要不要給你派一個排?第1488章 成爲世界的中央383.第383章 舉國之力,打造九天息壤!第1154章 市場爆炸第512章 終於能自主生產渦扇了!232.第232章 三座門的慶功會!(二合一)第728章 南亞大國的野望第1563章 還有底牌第788章 把他們批判一番!第1410章 全方位的戰略對手(二合一)第1587章 面子上有點掛不住了315.第315章 又見殲10第584章 常總巧施錦囊計(求一波月票)第591章 連升兩級的戰鬥英雄第193章 首見殲10(上)第509章 正好是常總關注的方向(日萬,求一第1135章 針鋒相對第517章 渦槳7和渦軸7第196章 讓我編寫教材?第1456章 中道崩殂第1386章 去ITER拼個桌353.第353章 腳踏實地,從拯救江城重機開始第975章 優秀的獵人,往往以獵物的姿態出現第1634章 騶虞,起飛(鬧麻了,前兩章全都被第194章 首見殲10(下)第49章 殲7F第1273章 我,華夏,打錢!第1424章 獨門絕技第1518章 脫離掌控第25章 從風扇葉片引發的思考第6章 你這不是欺負老實人嗎!第1148章 倒大黴的韓國人第22章 院士請去做畢設第558章 對國產裝備的信心第1509章 飛鯊出擊第1070章 工業建設與發展委員會第204章 挑戰米格25!第592章 閱兵空中梯隊(4K)第663章 可以現場看閱兵第746章 籌建課題組(趁雙倍求一波月票)第155章 三倍音速第949章 東歸的“白天鵝”第95章 姚夢娜的發現第1221章 間冷回熱的水深,他們把握不住第989章 恐怖如斯jpg第185章 00批次殲8C,交付部隊第697章 雷達抓鬼,高炮驅邪第925章 重啓二毛去核化第1467章 令所有人意外的插曲第1498章 扭曲的SAR第157章 拯救大兵運8第44章 富士電機的小動作第1314章 給孩子送個禮物第152章 這不比天氣預報牛逼?第805章 另一種方案的殲10374.第374章 箱式遠程火箭炮第746章 籌建課題組(趁雙倍求一波月票)第201章 需要重型水壓機!332.第332章 拯救華夏的機械製造業第918章 獵鷹Z第820章 通往龐加萊猜想的鑰匙第687章 歐元,崩了第974章 要一起過年麼?第1518章 脫離掌控第1057章 沒關係,他們會回來的第1071章 軍民兩用渦扇20第453章 科工委編外副主任第866章 國產大涵道比渦扇的裝機對象第933章 小韓吶,LNG船的水深,你把握不住第1089章 東風航天城第988章 棋逢對手385.第385章 “息壤”戰洪魔第901章 一年之期已至!第879章 錯誤的方向第112章 我們自己的標準!第1164章 不僅要做題,還要出題第828章 不就是設備嘛,買!第540章 AC139直升機,進軍通用航空的鑰匙!第504章 42億經費,老子從來沒打過這麼富裕第642章 渦扇10,裝機!第751章 正式上崗總規劃師第25章 從風扇葉片引發的思考第1519章 神秘轟6第1614章 一束光的方向第476章 渦扇10,第375代航發!390.第390章 三個月兩次專訪?第630章 不是吧,推重比真有9啊?第1482章 攔阻降落第875章 設備就緒375.第375章 從深山中飛出的鷹第885章 光控相控陣雷達第1209章 摸着美國人過河第1203章 動力不是問題第1545章 一根筋兩頭堵第1417章 忠誠僚機第529章 獲獎懸念揭曉!第1129章 先照我說的做
第754章 把黑海造船廠打包帶走第155章 三倍音速第805章 另一種方案的殲10第1624章 要不要給你派一個排?第1488章 成爲世界的中央383.第383章 舉國之力,打造九天息壤!第1154章 市場爆炸第512章 終於能自主生產渦扇了!232.第232章 三座門的慶功會!(二合一)第728章 南亞大國的野望第1563章 還有底牌第788章 把他們批判一番!第1410章 全方位的戰略對手(二合一)第1587章 面子上有點掛不住了315.第315章 又見殲10第584章 常總巧施錦囊計(求一波月票)第591章 連升兩級的戰鬥英雄第193章 首見殲10(上)第509章 正好是常總關注的方向(日萬,求一第1135章 針鋒相對第517章 渦槳7和渦軸7第196章 讓我編寫教材?第1456章 中道崩殂第1386章 去ITER拼個桌353.第353章 腳踏實地,從拯救江城重機開始第975章 優秀的獵人,往往以獵物的姿態出現第1634章 騶虞,起飛(鬧麻了,前兩章全都被第194章 首見殲10(下)第49章 殲7F第1273章 我,華夏,打錢!第1424章 獨門絕技第1518章 脫離掌控第25章 從風扇葉片引發的思考第6章 你這不是欺負老實人嗎!第1148章 倒大黴的韓國人第22章 院士請去做畢設第558章 對國產裝備的信心第1509章 飛鯊出擊第1070章 工業建設與發展委員會第204章 挑戰米格25!第592章 閱兵空中梯隊(4K)第663章 可以現場看閱兵第746章 籌建課題組(趁雙倍求一波月票)第155章 三倍音速第949章 東歸的“白天鵝”第95章 姚夢娜的發現第1221章 間冷回熱的水深,他們把握不住第989章 恐怖如斯jpg第185章 00批次殲8C,交付部隊第697章 雷達抓鬼,高炮驅邪第925章 重啓二毛去核化第1467章 令所有人意外的插曲第1498章 扭曲的SAR第157章 拯救大兵運8第44章 富士電機的小動作第1314章 給孩子送個禮物第152章 這不比天氣預報牛逼?第805章 另一種方案的殲10374.第374章 箱式遠程火箭炮第746章 籌建課題組(趁雙倍求一波月票)第201章 需要重型水壓機!332.第332章 拯救華夏的機械製造業第918章 獵鷹Z第820章 通往龐加萊猜想的鑰匙第687章 歐元,崩了第974章 要一起過年麼?第1518章 脫離掌控第1057章 沒關係,他們會回來的第1071章 軍民兩用渦扇20第453章 科工委編外副主任第866章 國產大涵道比渦扇的裝機對象第933章 小韓吶,LNG船的水深,你把握不住第1089章 東風航天城第988章 棋逢對手385.第385章 “息壤”戰洪魔第901章 一年之期已至!第879章 錯誤的方向第112章 我們自己的標準!第1164章 不僅要做題,還要出題第828章 不就是設備嘛,買!第540章 AC139直升機,進軍通用航空的鑰匙!第504章 42億經費,老子從來沒打過這麼富裕第642章 渦扇10,裝機!第751章 正式上崗總規劃師第25章 從風扇葉片引發的思考第1519章 神秘轟6第1614章 一束光的方向第476章 渦扇10,第375代航發!390.第390章 三個月兩次專訪?第630章 不是吧,推重比真有9啊?第1482章 攔阻降落第875章 設備就緒375.第375章 從深山中飛出的鷹第885章 光控相控陣雷達第1209章 摸着美國人過河第1203章 動力不是問題第1545章 一根筋兩頭堵第1417章 忠誠僚機第529章 獲獎懸念揭曉!第1129章 先照我說的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