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5章 建設塞北糧倉

第1155章 建設塞北糧倉

在接到命令之後,助理如同逃命一般,飛快轉身離開了辦公室,生怕被領導的怒火殃及池魚。

不過,還沒等他回到自己的辦公室開始動筆,趙廣生那邊就已經接到了來自農業部發展計劃司司長畢亮的電話。

對方沒有半句廢話,開門見山地問道:

“老趙,部裡準備讓中儲糧放出80萬噸大豆儲備,你怎麼看?”

顯然,領導們也沒有閒着。

而是在和他考慮一樣的事情。

不過,趙廣生的表情卻並沒有因此而出現半點放鬆。

思索片刻之後纔回答道:

“短時間內,應該可以稍微對衝一下期貨價格,但從中長期來看,無法影響價格上漲的大趨勢……”

電話那頭,只剩下一陣沉默……

最後,還是有些受不了壓抑氣氛的趙廣生繼續說道:

“根據我們的計算,如果只是供應基本限度的國內消耗,那麼結合今年的一部分產量,大致可以維持到明年初夏……但如果考慮到企業和民衆的恐慌情緒,以及金融市場上那些掃貨的投機客們……”

實際上,他絕對不能算是個失敗主義謀士。

但眼下的局面,也確實不允許他給出樂觀的答覆——

儘管國家專項糧食儲備制度建立於14年前的1990年,但其初衷卻並非爲了應對糧食短缺而進行戰略儲備,只是因爲連續的糧食大豐收導致部分地區嚴重供過於求,由國家出面解決糧食銷售問題而已。

直到2000年,專項糧食儲備才正式轉變爲中央儲備糧垂直管理體系,並於同年成立了中儲糧總公司。

至於明確其承擔宏觀調控糧食市場的任務,更是要等到2003年了。

距今不過一年時間,根本來不及攢下多少存貨。

雖然能解一時之困,但要想和底蘊充沛的四大……至少三大糧商,以及華爾街的金融大鱷們對衝,還是明顯力有未逮。

作爲現代金融行業的產物,期貨市場發展到21世紀時,早已經在某種程度上脫離了實物交割的範疇。

有時甚至能反過來主導實物市場的供需關係。

在這種情況下,要想靠單純的放貨來把價格給打壓下去,那麼僅僅“夠用”的數量是絕對辦不到的。

參考建國初期在上滬的“兩白一黑”大戰,非得拿出超量的物資儲備,讓那些投機商們要麼吃到資金鍊斷裂,要麼吃到失去信心不敢繼續囤貨,才能平事。

而中儲糧當前的儲備,距離這種要求還是過於遙遠了。

幾秒……也或許是十幾秒鐘之後,對方纔再次開口:

“那如果我們能獲得路易達孚的支持……或者至少是中立地位呢?”

這個問題讓趙廣生有些意外。

畢竟自己此前沒聽過農業口和路易達孚之間有過什麼特別的交情。

可是聽畢亮的語氣,似乎對此很有自信。

但問題是,四大糧商,他們偏偏爭取到了眼下唯一沒用的那個……

“意義不大……”

趙廣生無奈地給出了和剛纔一樣的悲觀回答:

“如果是主糧……包括玉米,那路易達孚確實有一定影響力,但是大豆市場幾乎完全受北美控制,法國人起不到什麼決定性作用……”

一時間,場面似乎陷入了僵局……

隨後幾天的情況,和趙廣生的預測幾乎完全一致。

中儲糧放出的80萬噸庫存確實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國內市場的過熱局面,但很快就被已經殺紅了眼的下游企業一掃而空。

緊隨其後的第二輪放貨終於勉強摁住了這些企業頂着高價出海掃貨的計劃,但如果整個市場層面的焦慮無法得到緩解,那麼也只能是揚湯止沸。

因此,必須得釋放一些積極信號。

如果擱在以往,那除了繼續放出儲備以外,其實也沒有什麼太好的辦法。

畢竟,金融市場和輿論陣地,沒有一個在自己手裡。

就只能拿出真貨來說話。

可是眼下,還真就有一個手到擒來的積極信號……

……

於是,9月初的一天,常浩南突然接到了一個電話,讓他和莊秉昌二人在三天後到科學院開會。

儘管莊教授這會剛回到蒙省沒多長時間,但畢竟茲事體大,又是上級直接點名,所以肯定還是得折騰一趟。

相比於一個月前,這次會議的出席人數不多,名單上滿打滿算只有不到二十個名字,形式上也更接近傳統的座談會。

但規格卻有過之而無不及。

而且,也更接近一個能直接做出決策的人員配置。

“有戲!”

常浩南剛一走進這間屋子,就馬上拉高了自己的心理閾值。

而跟在他身後進門的莊秉昌,在經歷了上一次大場面的歷練之後,也表現得熟練了很多。

依次和在坐的所有人打過招呼,接着便坐到了自己的位置上,翻開面前標着“內部資料”,約莫百十頁的文件看了起來。

又過了十幾分鍾,剩下的幾個空位也陸陸續續被填滿。

隨着坐在首位的長老打開麥克風,會議隨之正式開始。

“最近半個月國際市場上的動態,我想同志們都已經瞭解過了。”

大領導主持會議,反倒不需要那麼多鋪墊,而是直入主題:

“中儲糧已經計劃放出第三批80萬噸的大豆儲備,估計可以把市場情緒穩定到10月底,但一直這麼下去不是辦法,我們手裡的庫存量有限,必須輔以其他手段,提振整個行業對原料市場的信心。”

“上個月初的時候,常浩南同志曾經提出過,可以利用沙土改性技術,將蒙省東部的三片荒漠化沙地改造爲具備耕種條件的農田,所以我們計劃在今年秋收的關鍵階段,推出一個新的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

“……”

相比於前世發生第二次大豆戰爭的2007年,眼下的時間點有一個巨大的優勢。

就是國內的上千家相關企業還全都掌握在自己人手裡,沒有被國際糧商盡數收購。

他們或許會由於恐慌而囤積超出正常儲備量的原材料,但作爲產業鏈下游,卻並沒有主動囤貨居奇,哄擡物價的動機和實力。

平息事態的難度也要低上很多。

在大領導一番提綱挈領的發言結束之後,就輪到具體相關的各部門進行表態。

首先自然是工建委的李忠毅:

“這段時間,我們已經對常院士上次提到的兩種主要原料進行了情況摸排,其中聚丙烯酰胺算是一種相當常見的水溶性高分子產品,國內的預期產能是25萬噸每年,還有大約3-5萬噸的進口量,基本可以充分滿足試點工程的需求。”

“但另外一種……”

說到這裡,他稍微停頓了一下,視線也瞟向常浩南的方向:

“羧甲基纖維素鈉此前只在食品工業和石油開採行業當中有相對大規模的應用,全世界的總產量也只有大約30-40萬噸每年,國內則只有大約10萬噸左右的產能,不過我們已經聯繫相關行業內的國有企業,盡全力保障戰略項目的優先供應……”

“……”

緊接着是國資委:

“我們計劃叫停華夏水產集團總公司和華夏牧工商集團總公司計劃在下個月進行的重組計劃,並責成後者全力配合華夏農墾集團總公司,保障相關林草產品、化肥和農藥的足量供應,並及時與當地牧區進行溝通,避免產生土地使用方面的爭端……”

農業部的領導也緊隨其後表態:

“在常院士上次提出的三片區域中,呼倫貝爾沙地馬上就要入冬,氣溫逼近零下,很難進一步開展沙地改造工作,但科爾沁沙地和渾善達克沙地還有大致三個月的時間窗口,根據蒙省農墾上報的數據,他們可以在不影響秋收進度的前提下,從118個國營農牧場中調撥超過2.3萬名職工和不少於1000臺(套)車輛和設備……”

“另外,如果仍然無法滿足需求,那麼還可以從東北三省的農墾機構中進一步獲得支持……”

“……”

儘管並非軍工項目,但工業和農業系統還是向常浩南展示了一次舉國之力的調動效率。

這些資源要伺候一期工程中的4000萬畝計劃肯定是杯水車薪,但如果集中起來,還是有機會完成百萬畝級別的改造任務。

唯一的問題,在於時間。

農業這東西,不是靠人加班加點就能把進度趕上去的。

常浩南當然明白,上級的意思不是需要他這百萬畝地的產量去市場上救急,而是利用這個計劃來給國內市場提供信心。

國際資本不是機械降神的反派NPC,他們建倉炒貨也需要找銀行借錢,也要承擔相對應的現金流壓力。

同理,四大糧商囤積大豆也需要租用地皮和糧倉,也要承擔長期儲存的損失。

所以,只要能扛過去這一波進攻,等到明年春夏之交,預期的嚴重自然災害並沒有出現的時候,對方自己就會撐不住了。

但明白歸明白,常浩南還是壓下內心泛起的興奮和感動,提前給衆人打了個預防針:

“用固土劑進行沙地改造只是整個計劃的第一階段,後面還需要通過草本植物的根系進行二次加固,再用經過改性的大豆恢復土壤肥力,整個週期大概需要2-3年時間,對於這次豆荒問題,恐怕是遠水解不了近渴。”

“另外,我們用於改性的大豆品種重點在於耐旱和耐鹽鹼,在產量方面並不突出……”

果然,前面的領導擺了擺手,示意他不必多言:

“放心,我們不會提出脫離實際情況的要求。”

“只要到明年夏天,規劃中的那部分農田能綠起來,能長出讓大家看得見摸得着的大豆作物,這個‘塞北糧倉’計劃,就算是立了頭功!”

第990章 成年人的選擇是全都要第59章 這個機翼還有改進的餘地第1320章 地球OL的平衡機制第1182章 爆轟破膜試驗第1084章 原型機,要在華夏生產第102章 生產籌備第1299章 沾沾常院士的喜氣第1215章 能量去哪了?第864章 信我,我們的衛星是民用的!第615章 真正的六邊形戰士第516章 成爲國際供應商!第1339章 有的同志,有的,像這麼強的推進劑,我們一共有三種第444章 火炬公司的第一筆大單第1435章 終於到了收割哦不,收穫的季節第861章 育種專家390.第390章 三個月兩次專訪?379.第379章 煥然一新的殲教9第1239章 反衛星?第537章 殲轟7A,更重 更遠 更安全第1077章 目標是全球適航第50章 搶人第949章 東歸的“白天鵝”第486章 過去有求於人,現在人求於我383.第383章 舉國之力,打造九天息壤!第842章 到底哪個學部的院士?第1198章 被發現了?第136章 殲8C,空中表演第1401章 一點小問題第1307章 大佬,帶帶我!第11章 學姐懷疑人生了第668章 萬家燈火第979章 雪中送炭的邀請第1412章 “哪有什麼四代機,都是殲10改”第1402章 你給我解釋解釋,什麼叫驚喜?第136章 殲8C,空中表演第1370章 暗度陳倉第774章 數學界的震動第782章 被後人踩在肩膀上第1263章 不小心和SpaceX對上了第816章 市場競爭的教育第1105章 一炮雙響第1059章 什麼叫樂極生悲啊?第1365章 相位幽靈第197章 自己的教材自己寫第1067章 深度合作第924章 請君入甕(日萬,求一波月票)第1362章 拋棄幻想,早做準備第728章 南亞大國的野望第663章 可以現場看閱兵第125章 想搞軍工,就不能只搞軍工第1335章 一個好消息和一個壞消息第1263章 不小心和SpaceX對上了第630章 不是吧,推重比真有9啊?第212章 你們做不了,我們可以做!第9章 學霸之間,亦有差距!第636章 一個相對複雜的算法第738章 來自母校的驚喜第151章 運8的機翼結冰,老大難問題了第638章 電子偵察第818章 佩雷爾曼的到訪345.第345章 關鍵裝備還是不能依賴外人第22章 院士請去做畢設第1303章 飛行品質第610章 完全屬於華夏的三代機357.第357章 我,博士,還沒入學,但已經有第574章 真就造假仙人啊?第1199章 驅離F22第1194章 最好能聯繫一下常院士228.第228章 組織這是在考驗我啊!(二合一第836章 七大難題變六大了?(日萬)第692章 雙向奔赴第1042章 空警2000的數據鏈天線第92章 理論水平精進(二合一)第1412章 “哪有什麼四代機,都是殲10改”297.第297章 逐漸發力的精工計劃,第三代航第55章 另請高明第140章 由渦噴14引發的連鎖反應(下)第628章 沒辦法,他給的太多了第713章 讓美國人幫忙排除錯誤答案第871章 型號井噴期第1006章 最大秩距離碼第600章 軸承,壞了第821章 課題還沒開始,就已經被解決了?第170章 客機背後的利益238.第238章 海軍也想要新裝備第1004章 衛星凝視偵察第1347章 部分技術人員缺乏職業道德第546章 我來,我見,我被征服了第790章 殲11B第1123章 來自華夏的“千里眼”第500章 飛向世界的“山鷹”260.第260章 殲轟7MLU?第174章 工藝問題第460章 殲11總裝下線,多弧離子鍍技術!第1026章 讓羅羅看不懂的生產效率第1113章 實踐七號,自主定軌第1077章 目標是全球適航第162章 中距空空彈第652章 先把GPS干擾器運過去397.第397章 我,總設計師!(雙倍衝刺了兄
第990章 成年人的選擇是全都要第59章 這個機翼還有改進的餘地第1320章 地球OL的平衡機制第1182章 爆轟破膜試驗第1084章 原型機,要在華夏生產第102章 生產籌備第1299章 沾沾常院士的喜氣第1215章 能量去哪了?第864章 信我,我們的衛星是民用的!第615章 真正的六邊形戰士第516章 成爲國際供應商!第1339章 有的同志,有的,像這麼強的推進劑,我們一共有三種第444章 火炬公司的第一筆大單第1435章 終於到了收割哦不,收穫的季節第861章 育種專家390.第390章 三個月兩次專訪?379.第379章 煥然一新的殲教9第1239章 反衛星?第537章 殲轟7A,更重 更遠 更安全第1077章 目標是全球適航第50章 搶人第949章 東歸的“白天鵝”第486章 過去有求於人,現在人求於我383.第383章 舉國之力,打造九天息壤!第842章 到底哪個學部的院士?第1198章 被發現了?第136章 殲8C,空中表演第1401章 一點小問題第1307章 大佬,帶帶我!第11章 學姐懷疑人生了第668章 萬家燈火第979章 雪中送炭的邀請第1412章 “哪有什麼四代機,都是殲10改”第1402章 你給我解釋解釋,什麼叫驚喜?第136章 殲8C,空中表演第1370章 暗度陳倉第774章 數學界的震動第782章 被後人踩在肩膀上第1263章 不小心和SpaceX對上了第816章 市場競爭的教育第1105章 一炮雙響第1059章 什麼叫樂極生悲啊?第1365章 相位幽靈第197章 自己的教材自己寫第1067章 深度合作第924章 請君入甕(日萬,求一波月票)第1362章 拋棄幻想,早做準備第728章 南亞大國的野望第663章 可以現場看閱兵第125章 想搞軍工,就不能只搞軍工第1335章 一個好消息和一個壞消息第1263章 不小心和SpaceX對上了第630章 不是吧,推重比真有9啊?第212章 你們做不了,我們可以做!第9章 學霸之間,亦有差距!第636章 一個相對複雜的算法第738章 來自母校的驚喜第151章 運8的機翼結冰,老大難問題了第638章 電子偵察第818章 佩雷爾曼的到訪345.第345章 關鍵裝備還是不能依賴外人第22章 院士請去做畢設第1303章 飛行品質第610章 完全屬於華夏的三代機357.第357章 我,博士,還沒入學,但已經有第574章 真就造假仙人啊?第1199章 驅離F22第1194章 最好能聯繫一下常院士228.第228章 組織這是在考驗我啊!(二合一第836章 七大難題變六大了?(日萬)第692章 雙向奔赴第1042章 空警2000的數據鏈天線第92章 理論水平精進(二合一)第1412章 “哪有什麼四代機,都是殲10改”297.第297章 逐漸發力的精工計劃,第三代航第55章 另請高明第140章 由渦噴14引發的連鎖反應(下)第628章 沒辦法,他給的太多了第713章 讓美國人幫忙排除錯誤答案第871章 型號井噴期第1006章 最大秩距離碼第600章 軸承,壞了第821章 課題還沒開始,就已經被解決了?第170章 客機背後的利益238.第238章 海軍也想要新裝備第1004章 衛星凝視偵察第1347章 部分技術人員缺乏職業道德第546章 我來,我見,我被征服了第790章 殲11B第1123章 來自華夏的“千里眼”第500章 飛向世界的“山鷹”260.第260章 殲轟7MLU?第174章 工藝問題第460章 殲11總裝下線,多弧離子鍍技術!第1026章 讓羅羅看不懂的生產效率第1113章 實踐七號,自主定軌第1077章 目標是全球適航第162章 中距空空彈第652章 先把GPS干擾器運過去397.第397章 我,總設計師!(雙倍衝刺了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