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8章 一步到位的主戰坦克底盤

引進吸收渦槳7和渦軸7,畢竟只是個牽扯不多的小項目。

二人甚至還沒走到樓門口,就已經把能聊的都聊完了。

任炳達也知道拉關係不可操之過急,又簡單說了幾句場面話之後,便就此準備打住。

常浩南獨自走了幾步路,站在路口遲疑是回住處還是去食堂。

這時候,碰巧又遇到了同樣剛從樓裡面出來的姜甫和。

“常總這是交了班,準備回京城了?”

在624所做測試的這段時間裡,二人之間的關係也還算熟絡。

在去年那次渦扇10的設計評審會上受了些打擊之後,姜甫和便十分聽勸地走上了對垂直起降發動機的研究。

當然,目前還處在十分初步的階段,主要是研究噴管大角度偏轉的相關技術,以及對於升力風扇和升力發動機這兩條路線的可行性進行論證。

但好在短時間內是不用擔心研究方向被人截胡了。

“……”

所以常浩南所說是,最少也是個部件測試。

由於624所是華夏唯一一個航空發動機地面測試基地,所有型號航發的研究全過程都需要跟這裡打交道。

他在624所工作了半輩子,過去十幾年也一直跟着劉振響參與高空臺研發,自認爲對於航空發動機的整個研發流程瞭然於胸。

但是這渦扇10的設計評審纔過去不到半年功夫,怎麼就開始討論測試流程的事情了?

尋常發動機項目,這時候不是應該還在定設計方案麼?

是我落伍了?

姜甫和一時間陷入了自我懷疑。

常浩南本來就有點選擇困難,乾脆直接跟着姜甫和走向去食堂的方向:

“京城那邊的事情可以先放一放,先去趟盛京,現在必要的測試數據都已經拿到了,得把渦扇10的壓氣機設計給定下來,儘快轉入測試流程。”

現在無非是通過常浩南本人,而不是雙方的行政聯絡員傳達而已。

因此這類研發進度和時間表方面的信息,本來也需要互通有無。

這部分工作有很多甚至是放在二級供應商那邊進行的。

因爲正常來說,這個流程相比於整機測試,更需要反覆多次進行。

“別的不說,我在正式接手渦扇10項目之前,其實就已經在研究一些壓氣機的關鍵技術,還有總體設計的理論方法,所以心裡有數,各個子系統,大體上都是同步並行開發,壓氣機這一塊又是我親自負責,效率自然更高些。”

姜甫和一時間竟不知道該如何接上這段十足凡爾賽的發言。

常浩南看着一臉見了鬼表情的姜甫和,笑着寬慰道:

“你也知道,這個型號的預研其實已經開始有些年了,肯定不能和那些真正意義上的新項目去比。”

“渦扇10的情況麼,比較特殊。”

需要總設計師親自過問的測試,除了某些特殊情況以外,不會是細小零件的質量和性能測試——

但話到嘴邊好幾次,終究還是沒問出口。

也就是各個子系統完成設計和製造之後,在整合到航發整機裡面之前,需要先確定其本身的可用性。

不過姜甫和聽過之後,驚得連腳下的動作都停住了:

他本來還想問關於部件級測試的具體安排。

對於抓總項目研發的總師來說,如何確定時間表,以實現最高效的時間和資源利用就是個頗具挑戰性的問題。

“這……這就要準備轉入測試流程了?”

主要是姜甫和有點擔心。

萬一常浩南表示自己有把握部件測試一遍過……

那這天就徹底聊不下去了。

所以只好報以沉默。

常浩南看了看對方的反應,也感覺剛剛那段話似乎沒怎麼起到安慰效果。

但他也想不到什麼更好的辦法,只好轉移話題:

“對了姜總,我之前聽劉院士說,所裡已經開建第二座面向軸功輸出發動機的高空臺了,進度怎麼樣?”

“前段時間,還有幾個建寧發動機集團的同志跟我抱怨,說他們搞出來的新型渦軸8,只能在廠方做非標準的臺架測試,然後就得直接裝機來着。”

SB101高空臺投入使用,算是結束了華夏過去幾十年間無法進行全自主航發試驗的歷史。

但是,一座高空臺,對於目標是成爲航空動力強國的華夏來說,肯定是不夠的。

一方面是每一型發動機,哪怕所有測試一遍過,也要進行幾千個工作小時,大概半年左右的臺架測試。

但凡多幾個併發型號,就得排隊等着。

另一方面,SB101試車臺只能用於測試渦噴和渦扇發動機。

渦槳、渦軸或者活塞這種發動機,因爲輸出的是軸功率,而且對於引氣指標的要求不同,所以需要完全不同的試車臺。

發動機試車臺這個東西,在國內是624所獨有。

因此,說起這個話題,姜甫和剛剛尷尬的神情也緩和了不少:

“有之前一號臺的經驗,二號臺的進度要快上不少,目前只剩下一個水力測功器還沒到位。”

水力測功器是測量軸功的核心結構,採用液力傳動系統模擬負載,並通過測量液體的流量和壓力變化來計算功率輸出。

“這個東西按說不算複雜,但航空發動機的輸出功率大、轉速快,還需要長期在水環境裡面高速旋轉運行,對於一些零部件的精度、壽命、密封性都是考驗。”

“不過,我們已經在跟國內外的幾個供應商接觸招標,應該能在年內投入試運行。” 常浩南之所以能想到把話題轉到新試車臺,其實還是因爲剛剛跟任炳達聊起來過M250發動機的事情。

哪怕是技術引進的型號,該做的測試也還是得做。

而鎬發集團過去沒搞過渦軸和渦槳,沒有廠內測試的條件。

因此,聽到姜甫和這樣說,他倒也放下心來:

“那就好,渦軸和渦槳或許在國防領域的重要性上不及渦扇,但是在國民經濟領域一樣能發揮重要作用,還是不能太偏科。”

對於剛剛提到的供應商問題,常浩南倒是沒太在意。

畢竟他不是試車臺的總師,沒有權限干涉這種細節。

另一方面他也認爲,只要能保證關鍵核心技術掌握在自己手裡,爲了提高項目總體效率,選擇進口的貨架產品作爲供應商並沒有什麼問題。

過去半個世紀中美國超強的技術能力,很大程度上得益於能夠整合歐洲和日韓的研發和產業鏈,而無需事必躬親。

相比起來,蘇聯那邊的經互會體系,就只有東德加上半個捷克斯洛伐克勉強算是可以提供幫助,實在比較吃虧。

眼下華夏的綜合國力相對美國而言,比巔峰時期的蘇聯差的還多,又處在90年代這麼個外部環境總體寬鬆的時間段,更不可能在一些非核心環節浪費資源。

……

與此同時,京城,北方車輛研究所。

就在之前那個小禮堂裡面,一場陸軍主戰裝備型號的技術研討會正在進行。

以常浩南如今LV2的管理能力,加上對於關鍵技術的把控,完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做到遙控指揮項目進行。

因此,儘管他最近一個多月都在涪城,而且主要精力也都放在渦扇10項目上面,但模鍛壓機的研發工作倒也沒有陷入停滯。

當然,失去了總設計師的直接領導,效率多少還是要受到些影響的。

不過即便如此,對於顏永年等參與過上一次模鍛壓機大會戰的老同志來說,如今的進度也算是十分喜人了。

而對於重在參與、以學習取經爲主的兵器工業系統來說,速度放慢就更是一件好事——

常浩南的設計和計算思路頗有些跳脫,對於此前沒怎麼和他打過交道的人來說不太容易跟得上。

另外麼……

實際上,很多同志都是在本單位和模鍛壓機之間兩邊跑的。

這也很好理解。

在張永的授意下,被調過來跟着常浩南做項目的技術人員基本都是各單位各項目的骨幹。

對於很多研究所來說,要是完全離開這幫人,自己的業務直接就崩了……

常浩南當然也清楚這個情況。

只不過,一來他不可能說讓小半個兵器工業系統陷入癱瘓。

二來,他們確實給的太多了……

因此,在研討會裡面出現一些熟悉的面孔,乃至常浩南搞出來的成果,也就不怎麼令人意外了。

禮堂前方巨大的幕布上,是一輛看上去有些不太協調的坦克。

簡單來說,就是炮塔相對於底盤來說顯得實在太小了。

“祝總,毛總,我們根據這段時間的經驗,重新建立了車輛底盤的力學模型,考慮到武器系統的研發還在進行當中,所以暫時還是使用原來型號的炮塔……”

正站在臺上介紹的,是負責新型第三代主戰坦克底盤部分研發的林慶鬆高工。

而下面首位坐着的兩位,自然是該型號的正副兩位總師。

“對於車身和行走系統關鍵部分的剛度以及動平衡,選取了七種典型車輛工況。”

“八倍衝擊載荷,用於模擬履帶車輛在高速運動狀態下,不平路面對履帶板的衝擊……”

“過“凸”字形垂直牆,車輛通常由中間兩組負重輪支撐整體結構,並加載4倍靜載荷……”

“過壕溝,車輛第一與最後一組負重輪通過履帶板與壕溝兩頭接觸而中間懸空,同樣加載4倍靜載荷……”

“火炮向前最大俯仰角射擊,重點考覈座圈位置的剛度和承載能力……”

“火炮向側面90°最大俯角射擊……”

“經過計算我們發現,上述7種工況的最大應力遠小於座圈周圍,尤其座圈前部結構的屈服極限,並且座圈部分在正常情況下會被炮塔完全遮擋,也不涉及防護能力問題,可以在此處減去1.1噸質量……”

“行走部分,尤其懸掛部分在八倍衝擊載荷的條件下強度不足,長時間高速越野的情況下有可能造成疲勞損傷從而損壞行走機構,需要在這部分進行補強,剛剛省下的重量可以考慮加在這裡……”

“發動機艙部分僅由外板拼焊組成,此前唯一提高結構剛度性能的辦法被限制於增加外板厚度的單一路徑上,忽略了結構承載設計潛力,可以在此處進一步減重,改善車輛的重量分佈,優化總體動平衡,並給未來的新型炮塔留出增重空間……”

“……”

“經過重新優化之後,車體部分總體減重3.74噸,其中可以留給車體首上強化防護的重量不少於2.35噸……”

“行走機構強度完全滿足八倍衝擊載荷的要求,安全越野速度可以從過去的35-40km提高到55-60km,並且滿足在這一速度下行進間開火的穩定性需求……”

“總體上,我們認爲,這一優化後的地盤設計,完全可以一步到位地滿足未來新型坦克升級的需求,應該轉入原型車試生產!”

第1001章 以軟件優勢推動硬件發展第858章 航天遙感的價值第440章 機械製造業的曙光390.第390章 三個月兩次專訪?第1243章 肘,跟我進屋!(新的一月,求月票)第810章 什麼叫獅子大開口啊?第950章 買一送一巡航導彈?第1378章 前後十年第731章 給國慶獻禮!(4K)第1485章 月球還是火星(祝各位國際勞動節快第1133章 就是針對大衛國!第766章 觀禮臺上第510章 論文又上封面了?第450章 法國人的設計,不合理!225.第225章 華夏的研究水平全面領先!第1129章 先照我說的做第1136章 你等着瞧!第456章 山鷹,兩個半月創造的奇蹟!第700章 內訌,打不下去了第1040章 難道還能一次拿三個獎?第995章 小贏,中贏和大贏第1109章 向智能化生產進軍!第1469章 針對性破壞第1245章 你有反衛星,我也有反衛星第1264章 買一送一的合作第556章 聯合反潛演習!第906章 產能太高,也有煩惱第778章 幫法國人造陣風?第1588章 不可明說的神秘供應商第1426章 各自打算第1045章 世界最強預警機!第587章 渦扇10渦輪葉片生產,開始!(求一352.第352章 江城重型機械廠的貓膩(4K)第1489章 新的遊戲規則第181章 關於渦扇9的二三事391.第391章 殲教9,和多場模擬器TORCH Mul第614章 華夏戰鬥機的心臟第1135章 針鋒相對第942章 在對手最擅長的領域碾壓他們第1169章 下一步,高超聲速or可變循環?第957章 華夏人的新花樣第1112章 我給兩院帶來了一份禮物第516章 成爲國際供應商!第34章 關鍵抉擇第970章 這下此消彼長了380.第380章 大迎角高機動(HARV)技術驗證318.第318章 挽救了一臺發動機!第629章 渦扇10,點火成功!第85章 喘振位置,可以算出來!385.第385章 “息壤”戰洪魔第85章 喘振位置,可以算出來!第1095章 華夏人的計劃有古怪第1198章 被發現了?第569章 面貌一新的江城重型機牀廠第427章 打開歐洲市場的鑰匙第1040章 數學,只是興趣(本章免費)第1532章 俘獲回港(新的一月,求一波月票)第1244章 清晨,二人世界第157章 拯救大兵運8第1087章 鈦合金空心風扇葉片第1491章 如何追趕華夏?第1018章 給A380準備的黑科技?第662章 那個飛機是我設計的第1128章 空客,瞄準未來(xdm求一波月票)第113章 國防科工委要聽我的意見?(二合一第526章 佈局工業控制領域348.第348章 江城重型機牀廠第1216章 磁流體發電?第86章 遠程偵察第190章 波斯雄貓第503章 常浩南同志成了香餑餑第137章 技驚四座第1192章 嘉手納上空的猛禽第596章 渦扇10和殲10的發變匹配第692章 雙向奔赴第733章 設計定型不是終點第495章 有朝一日刀在手,殺遍天下斷章狗!第885章 光控相控陣雷達第807章 狗中哈士奇,國中351.第351章 調研江城!(4K)第945章 把秘密武器拿出來用一用第606章 宜將剩勇追窮寇第1233章 沙漠中的靶場第1177章 我是來解決問題的第471章 通往下一代航發的鑰匙第734章 搞到名額了第1143章 不能讓華夏人這麼囂張下去了(二合一)第18章 高超音速的設想261.第261章 雷達干擾,電磁學之盾!第582章 先天反輻射聖體第552章 殺人,還要誅心第1202章 八十項技術清單第1178章 空射彈道導彈第1346章 洛馬還是波音?第1350章 華夏的51區(祝各位書友新年快樂)258.第258章 干擾吊艙測試!第903章 從美國反向挖人才!第807章 狗中哈士奇,國中245.第245章 基於數字射頻的雷達干擾技術第1396章 《廬州物質科學研究院是什麼鬼?》
第1001章 以軟件優勢推動硬件發展第858章 航天遙感的價值第440章 機械製造業的曙光390.第390章 三個月兩次專訪?第1243章 肘,跟我進屋!(新的一月,求月票)第810章 什麼叫獅子大開口啊?第950章 買一送一巡航導彈?第1378章 前後十年第731章 給國慶獻禮!(4K)第1485章 月球還是火星(祝各位國際勞動節快第1133章 就是針對大衛國!第766章 觀禮臺上第510章 論文又上封面了?第450章 法國人的設計,不合理!225.第225章 華夏的研究水平全面領先!第1129章 先照我說的做第1136章 你等着瞧!第456章 山鷹,兩個半月創造的奇蹟!第700章 內訌,打不下去了第1040章 難道還能一次拿三個獎?第995章 小贏,中贏和大贏第1109章 向智能化生產進軍!第1469章 針對性破壞第1245章 你有反衛星,我也有反衛星第1264章 買一送一的合作第556章 聯合反潛演習!第906章 產能太高,也有煩惱第778章 幫法國人造陣風?第1588章 不可明說的神秘供應商第1426章 各自打算第1045章 世界最強預警機!第587章 渦扇10渦輪葉片生產,開始!(求一352.第352章 江城重型機械廠的貓膩(4K)第1489章 新的遊戲規則第181章 關於渦扇9的二三事391.第391章 殲教9,和多場模擬器TORCH Mul第614章 華夏戰鬥機的心臟第1135章 針鋒相對第942章 在對手最擅長的領域碾壓他們第1169章 下一步,高超聲速or可變循環?第957章 華夏人的新花樣第1112章 我給兩院帶來了一份禮物第516章 成爲國際供應商!第34章 關鍵抉擇第970章 這下此消彼長了380.第380章 大迎角高機動(HARV)技術驗證318.第318章 挽救了一臺發動機!第629章 渦扇10,點火成功!第85章 喘振位置,可以算出來!385.第385章 “息壤”戰洪魔第85章 喘振位置,可以算出來!第1095章 華夏人的計劃有古怪第1198章 被發現了?第569章 面貌一新的江城重型機牀廠第427章 打開歐洲市場的鑰匙第1040章 數學,只是興趣(本章免費)第1532章 俘獲回港(新的一月,求一波月票)第1244章 清晨,二人世界第157章 拯救大兵運8第1087章 鈦合金空心風扇葉片第1491章 如何追趕華夏?第1018章 給A380準備的黑科技?第662章 那個飛機是我設計的第1128章 空客,瞄準未來(xdm求一波月票)第113章 國防科工委要聽我的意見?(二合一第526章 佈局工業控制領域348.第348章 江城重型機牀廠第1216章 磁流體發電?第86章 遠程偵察第190章 波斯雄貓第503章 常浩南同志成了香餑餑第137章 技驚四座第1192章 嘉手納上空的猛禽第596章 渦扇10和殲10的發變匹配第692章 雙向奔赴第733章 設計定型不是終點第495章 有朝一日刀在手,殺遍天下斷章狗!第885章 光控相控陣雷達第807章 狗中哈士奇,國中351.第351章 調研江城!(4K)第945章 把秘密武器拿出來用一用第606章 宜將剩勇追窮寇第1233章 沙漠中的靶場第1177章 我是來解決問題的第471章 通往下一代航發的鑰匙第734章 搞到名額了第1143章 不能讓華夏人這麼囂張下去了(二合一)第18章 高超音速的設想261.第261章 雷達干擾,電磁學之盾!第582章 先天反輻射聖體第552章 殺人,還要誅心第1202章 八十項技術清單第1178章 空射彈道導彈第1346章 洛馬還是波音?第1350章 華夏的51區(祝各位書友新年快樂)258.第258章 干擾吊艙測試!第903章 從美國反向挖人才!第807章 狗中哈士奇,國中245.第245章 基於數字射頻的雷達干擾技術第1396章 《廬州物質科學研究院是什麼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