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另外一邊,在答應了杜義山的請求之後,603所周永航那邊的動作也很快,只用了不到十天時間就把“大展弦比平直翼的顫振模擬與主動控制”作爲先進技術成果給申報了上去。

而常浩南的名字赫然位列完成人中的第一位。

這個宣傳效果自然不必多說。

因此在從601所返回京城之後,杜義山幾乎是馬不停蹄地找到了華夏航空工業總公司的董事長,樑卓平。

“杜老?”

樑卓平看到門口的杜義山時愣了一下,連忙起身迎接:

“我剛剛還在看603所提交上來的這份先進技術成果呢,您這次可以說是爲咱們華夏航空工業立下了不世之功啊。”

“誒,別拍馬屁。”

杜義山朝着樑卓平擺擺手,自顧自地坐到了旁邊的沙發上:

“那個完成人名單你應該也看了,我就是作爲項目管理人在最後加了個名字。

這個成果啊,都是學生做出來的,我這把年紀的老骨頭,也沒必要再去跟年輕人搶什麼風頭咯。”

樑卓平何許人也,聽到杜義山的回答之後面不改色地繼續道:

“可不能這麼說,杜老,那完成項目的人才不也是您培養出來的?這也是您的功勞啊。”

說話間的功夫,他又從旁邊拿過暖壺和茶罐,給剛剛坐定的杜義山泡了杯茶。

經過剛纔幾輪對話,樑卓平已經大概猜出來了杜義山此行前來的目的,恐怕是跟對方的學生有關。

這讓他不由得鬆了口氣。

隨着時代的變化,很多過去給航空工業做配套的工廠都改制成了民營企業。

但經營這些企業的卻還是以前的那些人。

這些企業爲了能拿到航空工業的訂單簡直是八仙過海,各顯神通,經常會有人來找樑卓平,問他能不能指定某某企業作爲供貨商。

以他的地位而言,其中大部分人倒是形成不了什麼壓力。

但如果杜義山也來搞這一套的話,那確實還是有點麻煩。

“名字排第一的那個叫常浩南的學生,是剛剛纔加入我們課題組的,所以你非要說是我培養了人才,那我這老臉多少也有點臊得慌。”

杜義山決定不再繼續跟樑卓平兜圈子:

“卓平啊,你猜他花了多長時間做完了603所的那個課題?”

“既然杜老這麼問,那答案想必應該很短纔是。”

樑卓平坐回到自己的辦公椅上,靠在椅背上思索了片刻:

“一個月?”

“太長了。”杜義山笑着搖搖頭。

“一個月還長?”樑卓平眉毛一挑,不由得坐直了身子。

他過去也是工程師出身,只是後來才轉到了管理崗,因此對於這些技術問題,哪怕並不精通但也多少有些瞭解。

根據603所提交上來的材料,這個成果在飛機設計端的實現並不複雜,但原理非常精巧,並且還涉及到大量基礎數學理論和計算機模擬方面的應用,開發過程的工作量必定不小。

所以一個月其實已經是他自認爲非常誇張的估計了。

“那……半個月?”

杜義山還是搖頭。

“總不能是一週?”

樑卓平已經有些繃不住了,這個答案連他自己都覺得荒謬。

一週時間,哪怕不眠不休也才168個小時而已,除非整個開發過程完全不走彎路,否則想都不敢想。

“一天。

”杜義山伸出一根手指:“他加入我們課題組的第一天,就梳理出來了把非線性顫振模擬和主動顫振控制的理論。”

如果這個答案是從其它什麼人口中說出來的,樑卓平的第一反應大概是直接把對方趕出去。

只有江湖騙子纔敢如此口出狂言。

但這畢竟是杜義山。

腦子中的理智告訴樑卓平,這件事情絕對不可能是真的,但情感卻同時告訴他,杜義山身爲資深院士,不可能閒得沒事來找他的樂子。

大腦飛速運轉了幾分鐘後,樑卓平終於勉強找到了一個理智和情感都能認可的答案:

“會不會……是他其實早就對此有所研究,只是在進組第一天把這個成果當做禮物送給您了?”

結果杜義山直接否決:

“不可能,運7-200A,哦,現在應該叫新舟60了,雖然不是涉密項目,但他進組之前不過是個還在上課的大三本科生,根本不可能接觸到相關數據。”

“大三本科生?”

只聽噹啷一聲,樑卓平手中的杯蓋直接掉在了桌子上。

另一隻手裡端着的杯子雖然沒有掉,但裡面的水也灑出來不少,溼透了他身上的襯衫。

自從收了常浩南做學生之後,杜義山見到的所有人,在聽到對方身份的時候幾乎都是一樣的表現。

所以他對樑卓平的表現已經見怪不怪了。

“沒錯,這是他接觸到的第一個項目,在此之前甚至沒有人跟他講過一個項目要如何完成,在這種情況下,完全靠着自己,在一天時間裡解決了。”

杜義山把手中的茶杯放在桌上,看向了連襯衫上的水漬都沒想起來擦掉的樑卓平:

“所以我今天來,就是想跟你說一下這個學生的事情。 ”

眼見着火候已經差不多了,杜義山便直截了當地提出了自己的想法:

“這樣一個學生,無論是理論功底還是在工程應用方面的天賦,都是我前所未見的,要是讓他跟別人一樣,按部就班地上研究生課然後做些普普通通的課題,我覺得不僅對於他來說是一種損失,對於咱們華夏航空工業來說,也是一種損失。”

話都說到這個份上了,樑卓平哪還能不知道杜義山的意思。

“您是想把他放到我們這邊來,直接參與項目?”

杜義山點了點頭:“還有一件事情你可能不知道,前幾天611所的盧育英到京航大學專門找常浩南,交流了一些關於下頜式進氣道設計方面的問題,應該是跟他們準備設計的殲7新型號有關。”

“殲7F?611的那個項目也跟他有關係?”

樑卓平也是前兩天才知道有這麼個項目,不過因爲是廠所自籌資金,總公司這邊只有知情權,所以提交過來的信息也比較簡單,裡面並沒有提到全部的技術細節。

此時他心中的天平已經出現了明顯的傾斜:

“那……杜老的意思是,讓這位小常同志去幫611所方面搞這個殲7改進型號?”

“當然不是,殲7F是蓉城方面自籌資金進行的,我要是想讓他參與那個項目,就不會來找你了。”

杜義山說着站起身,緩步走到樑卓平的辦公桌前,看着這位他過去的部下、如今華夏航空工業的掌門人:

“我是想讓他參與八三工程!”

第24章 葉片翼型和積疊線的參數化重構第701章 你們信我啊,真是巧合!第602章 給日本人一個深刻的教訓!第1075章 走出國門,走向世界第929章 常佳瑤的同學第904章 準備試生產249.第249章 美國人總是喜歡折中的第955章 那麼代價是什麼?第811章 華夏行,我也行嗎?第1119章 來自狗大戶的招標(算昨天的)255.第255章 “9910”工程第82章 發動機故障第1239章 反衛星?第452章 進口替代第1354章 電磁能發射系統第1429章 海上遭遇316.第316章 殲10的第一次地面測試(爲盟主第1208章 高超音速競賽第1443章 貼臉輸出第1264章 買一送一的合作第1404章 選擇性吸收超材料第578章 單晶葉片熔模精鑄第116章 自主航空工業的新起點(二合一)第932章 不是吧,真偷啊?第1113章 實踐七號,自主定軌第1179章 戰略威懾288.第288章 我一個本科生,怎麼就成了超算第1422章 40噸不行,那04噸呢?235.第235章 一不小心成了行業帶頭人236.第236章 九星戰將和航母之父第1139章 相互騎臉?第43章 新改型第516章 成爲國際供應商!第952章 航空文化第206章 殲8C,首開戰果!第67章 前緣縫翼(25)第469章 貼牌生產315.第315章 又見殲10第924章 請君入甕(日萬,求一波月票)第1168章 渦扇20的發動機短艙325.第325章 圖334客機和霹靂12空空導彈第664章 組織已經決定了,準備主動出擊!第596章 渦扇10和殲10的發變匹配第1292章 什麼第四代發動機,渦扇10G而已229.第229章 給年輕同志壓擔子第822章 用預警機做測試第1033章 計算材料學的威力第1271章 夢安眠於九霄第517章 渦槳7和渦軸7第643章 殲11渦扇驗證機第995章 小贏,中贏和大贏第489章 脈動生產線,殲11的結構升級問題第418章 全國首個壓氣機研究中心第838章 我改變了學術規則第477章 往垂直起降方面努努力吧第1200章 必須要有自己的四代機!第1385章 氚增殖模塊第1175章 正向爆轟驅動405.第405章 怎麼又是你?(日萬,求月票)第126章 下一步計劃第677章 相控陣雷達第476章 渦扇10,第375代航發!你們猜怎麼着,美國海軍的高超音速導彈,它第977章 你倆挺會玩啊第858章 航天遙感的價值第43章 新改型第1288章 大力出奇跡223.第223章 堂堂空客竟然要買華夏飛機?第590章 新一代教練機體系250.第250章 受常工啓發的殲轟7改進型第201章 需要重型水壓機!第54章 組織已經決定了第643章 殲11渦扇驗證機第669章 除夕夜的“大”煙火第464章 還是從二毛那挖人吧第1190章 燃燒不穩定?326.第326章 客機,C808和C909第759章 進入理論數學界?第449章 材料突破,滿盤皆活332.第332章 拯救華夏的機械製造業第694章 幽靈出擊第1118章 給我一週時間!393.第393章 華夏航空發動機產業元年!第1374章 隴原上空的閃光第577章 GPS導航干擾測試第1352章 機動彈道第1458章 良性循環224.第224章 試驗開始第1037章 我對錢沒有興趣第1362章 拋棄幻想,早做準備第174章 工藝問題第515章 新一代直升機的合作伙伴第1033章 計算材料學的威力第123章 提前落戶的殲11第1013章 五倍不夠!第790章 殲11B第738章 來自母校的驚喜第658章 把航母項目整個搬回來?第500章 飛向世界的“山鷹”254.第254章 空警200,楔尾天線
第24章 葉片翼型和積疊線的參數化重構第701章 你們信我啊,真是巧合!第602章 給日本人一個深刻的教訓!第1075章 走出國門,走向世界第929章 常佳瑤的同學第904章 準備試生產249.第249章 美國人總是喜歡折中的第955章 那麼代價是什麼?第811章 華夏行,我也行嗎?第1119章 來自狗大戶的招標(算昨天的)255.第255章 “9910”工程第82章 發動機故障第1239章 反衛星?第452章 進口替代第1354章 電磁能發射系統第1429章 海上遭遇316.第316章 殲10的第一次地面測試(爲盟主第1208章 高超音速競賽第1443章 貼臉輸出第1264章 買一送一的合作第1404章 選擇性吸收超材料第578章 單晶葉片熔模精鑄第116章 自主航空工業的新起點(二合一)第932章 不是吧,真偷啊?第1113章 實踐七號,自主定軌第1179章 戰略威懾288.第288章 我一個本科生,怎麼就成了超算第1422章 40噸不行,那04噸呢?235.第235章 一不小心成了行業帶頭人236.第236章 九星戰將和航母之父第1139章 相互騎臉?第43章 新改型第516章 成爲國際供應商!第952章 航空文化第206章 殲8C,首開戰果!第67章 前緣縫翼(25)第469章 貼牌生產315.第315章 又見殲10第924章 請君入甕(日萬,求一波月票)第1168章 渦扇20的發動機短艙325.第325章 圖334客機和霹靂12空空導彈第664章 組織已經決定了,準備主動出擊!第596章 渦扇10和殲10的發變匹配第1292章 什麼第四代發動機,渦扇10G而已229.第229章 給年輕同志壓擔子第822章 用預警機做測試第1033章 計算材料學的威力第1271章 夢安眠於九霄第517章 渦槳7和渦軸7第643章 殲11渦扇驗證機第995章 小贏,中贏和大贏第489章 脈動生產線,殲11的結構升級問題第418章 全國首個壓氣機研究中心第838章 我改變了學術規則第477章 往垂直起降方面努努力吧第1200章 必須要有自己的四代機!第1385章 氚增殖模塊第1175章 正向爆轟驅動405.第405章 怎麼又是你?(日萬,求月票)第126章 下一步計劃第677章 相控陣雷達第476章 渦扇10,第375代航發!你們猜怎麼着,美國海軍的高超音速導彈,它第977章 你倆挺會玩啊第858章 航天遙感的價值第43章 新改型第1288章 大力出奇跡223.第223章 堂堂空客竟然要買華夏飛機?第590章 新一代教練機體系250.第250章 受常工啓發的殲轟7改進型第201章 需要重型水壓機!第54章 組織已經決定了第643章 殲11渦扇驗證機第669章 除夕夜的“大”煙火第464章 還是從二毛那挖人吧第1190章 燃燒不穩定?326.第326章 客機,C808和C909第759章 進入理論數學界?第449章 材料突破,滿盤皆活332.第332章 拯救華夏的機械製造業第694章 幽靈出擊第1118章 給我一週時間!393.第393章 華夏航空發動機產業元年!第1374章 隴原上空的閃光第577章 GPS導航干擾測試第1352章 機動彈道第1458章 良性循環224.第224章 試驗開始第1037章 我對錢沒有興趣第1362章 拋棄幻想,早做準備第174章 工藝問題第515章 新一代直升機的合作伙伴第1033章 計算材料學的威力第123章 提前落戶的殲11第1013章 五倍不夠!第790章 殲11B第738章 來自母校的驚喜第658章 把航母項目整個搬回來?第500章 飛向世界的“山鷹”254.第254章 空警200,楔尾天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