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曉時分,三人才在密林中摸索穿行。山路難行,過了大半個時辰才從迷宮般的林子裡走出,視線陡然開闊。土地平曠,屋舍儼然,阡陌交通,雞犬相聞。日出東方,光華縈繞着其中往來種作的農人,好一派農家景象。
一行人走到村口的農戶家敲門期望能歇息片刻。開門的老伯只當是過路的行人,笑呵呵的將他們讓進院內,邊喊道:“老婆子,有過路客人,上茶水。”
屋內的阿婆應了聲,粗略收拾下引他們進了屋內。
高奎仁先將睿王、悅兒安置好,後又遞給老人一錠銀子,再三謝過。待兩位老人半推半就的收下銀子,他才說道:“還請阿婆做點吃食,我們從昨日便未曾進食。”
阿婆笑道:“好好,這就去。”
老伯給他們倒了茶水,才指着元琛道:“這位公子可是得了重病?”
高奎仁答道:“是,本是帶着公子去濟城尋醫,昨夜被劫,在那林子裡躲了一晚纔敢出來。”
老伯說道:“睿王爺纔剛剛將反賊打回去,兵荒馬亂的還不很太平。”思忖稍許,又道:“若是重病便別往濟城走,你們應當去淇州尋司徒醫仙吶!”
悅兒聽罷一笑,說道:“阿伯還知道司徒槿?”
老伯喝一口水,抹抹嘴憨笑道:“整個南朝有誰不知吶,她雖是脾氣古怪了些,對尋常百姓還是頗好的。”
談論間躺在牀鋪上的元琛輕聲喚了句:“悅兒?”
悅兒以爲自己聽錯,未作迴應,聽他又喚一聲,忙答應着起身:“琛哥哥,你醒啦!”
元琛坐起身,擡手揉了揉太陽穴,有些迷茫的看着四周,說道:“這是何處?”
高奎仁忙道:“公子爺……說來話長。”
元琛似是猜出些許,臉色稍凝,蹙眉不語。
悅兒笑道:“喝水麼?”
“好。”
高奎仁端來茶杯遞過去,又回頭對老伯說道:“老人家可否迴避一下?”
老伯一愣,忙又點點頭,說道:“我去瞧瞧老婆子飯做的怎樣了。”
待老伯身影消失在門外,高奎仁這纔將三日來發生的事情詳細的複述一遍,元琛一直靜然傾聽,只臉色愈來愈沉,最後低喝一聲:“胡鬧!”
高奎仁忙單膝跪地,拱手說道:“屬下無能,請王爺責罰!”
悅兒說道:“琛哥哥莫氣,你所中之毒不可再拖。這次也是聖上急招你回宮。”從懷中取出書信遞過去,又道:“這是聖上密信,你且先過目。”
元琛接過,蹙眉細看良久,才嘆口氣道:“可曾留下標記,以便聯絡?”
高奎仁低應一聲,說道:“屬下怕端王就此尋來,未敢留下。”
元琛點點頭,說道:“你先去門外守候。”待他行了告退禮出去,才道:“悅兒,那日端王也中了毒,怎的他卻無事?”
悅兒說道:“七厥散本是無解之毒,亦無法提前防禦的……他應只剩半月時日了。”
元琛自嘲一笑,說道:“看來三哥是想在毒發前拉我墊背。”不由仰天長嘆:“到頭來,父子反目,兄弟相殘。”
悅兒握住他的手,說道:“一切都會過去的。”
元琛笑着將她摟入懷內,輕輕梳理着她微亂的髮鬢,抹去臉上的污漬,道:“你受苦了。”
悅兒枕在他肩窩,淺笑道:“苦樂人自知。”
——————————————————————————————————————
用過午飯,老伯帶着高奎仁置辦了幾件粗布衣裳,一架騾子車,三人換過衣服便告辭了。出村北行二十里便到一縣城名曰百集,先在客棧投宿下,幾經商議,還是尋縣丞相助,護送至郡府州府,才更安全保險。
待議定,高奎仁便攜親王印信去縣衙尋縣丞相助,誰料縣丞渾噩,嗤笑一聲:“親王內衛竟是如此打扮?!”竟將他當堂扣押,並認定他是反賊假冒,不聽任何辯解。而後縣丞帶領大隊官兵將客棧團團圍住,撞開房門吼道:“哪來的冒充睿王的賊人?”
元琛嘆氣,真是屋漏偏逢連夜雨,放下茶盞說道:“你說本王是冒充的?”
縣丞上下打量他幾眼,嗤笑道:“麪皮到有幾分想象,你也不瞧瞧王爺是什麼氣度,你呢?粗布短衣,形容枯槁也想冒充我朝尊貴無上的睿王爺?”
“人可貌相,那本王的親王印信也是假的?”
“你還有臉提及,那破印信竟是劣玉所制,你不知應當是用真金鑄成?如此大的紕漏也想矇混本官?說!你究竟爲何冒充睿王,難不成是反軍賊子?!”
元琛輕笑一聲:“你從何得知親王印信是真金所鑄?”
縣丞啐道:“爾等賤民竟看不起本官?《百官通寶》上便是如此記錄!不同你浪費口舌,來人!將這二賊子拿下!”
衆官兵應一聲齊刷刷圍了過來,悅兒怒道:“琅南竟有這等昏官!”
縣丞這纔看清悅兒,驚詫道:“喲,好一個俊俏的小娘子!”擡手止住衆人,色迷迷的盯着她,咂嘴道:“嘖嘖,真是天生尤物!”
元琛將悅兒護至身後,怒斥一聲:“放肆!”
縣丞哈哈大笑,說道:“架子到學的十足,那這美人應是‘王妃’了?”說罷賊笑着走過想將悅兒拽過,卻被元琛用內力險些震倒,頓時火起:“不識相的東西,給我拿下!”
元琛護着悅兒邊打邊退,待至窗口,低喝一聲:“走!”說罷二人相攜遠遁而去。
縣丞怒道:“你們這羣腌臢廢物!若是逮到這賊子,該得多少賞銀!給我追!追!”
衆官兵忙唯唯諾諾的應了,一鬨追去,卻不見那二人半點蹤影。
——————————————————————————————————————
二人逃了許久才停下來,喘息半晌,倏然一起笑起來。
元琛說道:“從小到大,我還未如此狼狽過。”悅兒吃吃笑着:“莫讓別人瞧了去,不然名聲不保。”
元琛但笑不語,只摟過悅兒踱着步子漫無目的的走着,許久才聽她說道:“高內衛也被捉了,我們要去縣衙就他嗎?”搖搖頭,微笑作答:“奎仁武功高深,被縛住定因人多又未及防範。如今關在衙內,自己定會逃出來的。”
悅兒點頭應道:“說來也是,我們去怕也是添麻煩。那我們如今該怎麼做?”
“買輛馬車繼續趕路。”
“琛哥哥……”
“嗯?”
“你、你可帶銀兩?”
“……身無分文。”
悅兒咽口吐沫,說道:“可巧,我也是。”想了想又道:“我可以行醫賺錢,只是你我二人這身打扮恐無人會信我。”
元琛苦笑道:“我除了處理政事,行軍打仗,竟是無用。”
悅兒勸道:“只是大材不可小用而已。”說罷雙手一拍,從耳垂上取下耳璫,“尋當鋪吧?”
元琛無奈,只好點頭應一聲,帶着她問了路人才尋到當鋪。悅兒讓他在外邊等候,只好點頭,在門外等她出來。過了約兩刻鐘,悅兒才摸索着走了出來,拋了下錢袋,笑道:“還不錯,五十兩。”
“竟這麼值錢?”
悅兒呵呵一笑,說道:“那副耳璫是橙子從北朝帶回來的,值百兩呢。”
元琛蹙眉說道:“等回京後我定會遣人來贖回。”
悅兒將錢袋塞他手中,說道:“好。我們買馬車去。”
—————————————————————————————————————
二人買過馬車,添了乾糧便匆匆向溪寧郡趕去。
因考慮到百集縣丞定會將‘冒充’睿王一事告知於衆,端王定會尋跡而來,不便再在客棧投宿,便商議着去郡府城郊的農戶家裡投宿一晚。
黃昏時分,馬車停在了一山坳的村口前,二人尋了多家農戶卻都不予收留。正無奈時,卻聽見一脆生生的童音說道:“奶奶,他們好可憐,請他們來我們家吧!”
孩子奶奶點點頭,說道:“二位若不嫌棄,到我家來吧。”
悅兒忙蹲了萬福,笑道:“謝謝阿婆。”
元琛也道了謝,將她抱到車轅上,隨着去了。
祖孫倆住的屋舍很是狹窄閉塞,只有四間屋子同一窄窄的院子。
阿婆笑呵呵的將她們引進屋內,倒了茶說道:“只有我們祖孫倆兒住,擠了些。公子、夫人將就一晚吧。”
悅兒稍有羞赧的剛要辯解,卻聽元琛說道:“多謝阿婆。”
“姐姐,你看不見麼?”
“小政,自己找地方玩去。”阿婆低聲斥責着,“真是不懂禮的孩子!”
悅兒笑道:“阿婆莫氣,沒關係的。”揮揮手說道:“小政?”
小政應一聲跑過來喚道:“姐姐。”悅兒摸摸他的腦袋,說道:“小政多大了?”
“七歲了。”
……
元琛靜靜地看着悅兒同小政嬉笑聊天,思緒飄渺。那時的她也是這般天真爛漫的伸出小手比劃着:“我七歲了!”不覺間,十年晃晃而過,那時的稚童如今已然出落成清麗少女,二人雖是錯過多次,如今卻依舊能夠執手相伴。心中不禁脹滿溫暖,輕笑起來。
悅兒聽見他低低的笑聲,歪頭問道:“琛哥哥,笑甚呢?”
元琛答道:“想你小時候。”
阿婆見悅兒紅了臉,笑道:“公子、夫人竟是青梅竹馬呢!俊小夥,美佳人可真真是相配呢!二位可有孩子?”
元琛笑道:“還沒有。”
悅兒稍有尷尬的輕咳了聲,說道:“阿婆,小政的爹孃呢?”
阿婆聽罷暗了臉色,嘆息一聲,說道:“都得病死了。”
聽着她聲音頗爲無奈,悅兒忙道:“對不住……”
阿婆寬容的笑着:“無礙,很多年前的事了。”兀自喟嘆許久,才道:“如今這孩子也得了怪病,郎中說沒幾年可活……”
悅兒一驚,忙握住小政的手,蹙眉把起脈來。阿婆見她如此,剛要說話,卻被元琛打了個噤聲也靜然不再言語。
半晌過後,悅兒才鬆開手,吐口氣說道:“阿婆,小政是早產兒吧。”聽她急切的應了聲,又道:“是先天不足,心脈稍阻。”蹙眉略一沉思,又道:“我施針打通,再輔以藥石,可延命最少十年。若小政爭氣,不定也能痊癒。”
阿婆聽罷甚是激動的拽過小政便要下跪,元琛忙擡手製止了,說道:“阿婆莫要這樣。”
悅兒也道:“醫者本分而已。”
阿婆卻是溼了眼眶,雙手合十:“祖宗保佑,今日竟遇了貴人!”
元琛輕笑着搖了搖頭,摟住悅兒看着阿婆兀自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