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下村疏散

不好意思,讓大家久等,剛剛碼完這一章。年前家裡事情多,諸事繁雜,勞大家久等了!

————————————————————————————

“買煤?買了多少煤?”袁團長對後勤軍官不經請求就動用預備金的事情並沒有什麼責備的話。在他看來,能把事情幹好是後勤部門的職責所在,要是屁大點的事情都要請示彙報,那樣的部隊也別想有戰鬥力。

“按照現在咱們三千人左右的用量,吃飯喝水,連帶算上簡單洗洗什麼的,大約買的煤夠用兩個禮拜的吧!”後勤軍官老老實實的回答道。

“那夠幹什麼的?明天再去買點,錢不夠從團部請款!”袁團長沒嫌後勤軍官自作主張的買了煤,反倒認爲買得太少。“這點煤夠幹什麼的?未雨綢繆懂不懂?你們後勤部門的就得把戰士們都照顧好了,現在咱們這兒三千人吶!人吃馬喂的可不是小數,稍有點問題還怎麼抗洪?你這事兒就不用我操心了吧?回頭團部會跟上面打報告的,錢不夠不用你操心!”

“那,團長,咱買多少?”後勤軍官猶豫了一下問道。

“買多少?”袁團長也被這個問題給卡住了,他想了想,忽然回過頭來問張-工程師道:“張-工,您看今年這抗洪什麼形勢?我們準備多長時間的燃料纔夠?”

“哦,咱們現在的時間是六月底,雨季怎麼的還有兩個月,至少得準備一個月的煤吧!這煤也不能存在低處,只能存在大堤上,估計也存不了太多。”張-工程師估算了一下道。

“先準備兩個月的吧!”袁團長想了想道:“料敵從寬,準備多一點的好。就把煤存在大堤上,下面用沙袋墊起來,別讓雨水打溼了。”

後勤部門的軍官聽到了袁團長的命令,下去執行去了。不過袁團長卻不知道,他現在發佈的一個自以爲簡單的命令,爲後來受災羣衆留下了多大的一筆保命的重要物資。

第二天一早,地方政-府派來疏散當地村民的聯絡人員到了。這些人大多是當地鄉鎮的政-府工作人員,他們每兩三人一組,各自負責不同的片區。他們非常熟悉各自片區的村官和村幹部,他們將帶領戰士們下到各村,挨家挨戶動員村民暫時搬遷到其他地方去。

對於離開的村民,他們可以選擇投親靠友,也可以住到政-府協調的臨時安置地。不過**協調下來的臨時安置地都是當地已經停課的小學或者中學,也就算是個可以遮風擋雨的地方,有乾淨的上下水而已。

不過這也算是不錯了,至少比現在露宿在大堤上抗洪救災的戰士們要強得多,不至於雨天一身泥,晴天一身汗。甚至有條件的話,還能在臨時住的校舍裡掛上個防蚊蠅的蚊帳和門簾,讓自己的這個夏天過得舒服一些。

當然要說住的條件,這些臨時安置點也只是把課桌椅拼一拼勉強可以睡下的地方。要說什麼隱私舒適之類,那是根本不可能的。至於吃,那也只有上面發下來的一部分救濟口糧。要想吃得好,還是得自己想辦法。

不過在這個時間段,除非你家裡有足夠的積儲,否則光憑花錢去買,任你多有財力和本事也難以辦到。現在一些小地方的物資供應已經明顯緊張起來了,要想買到新鮮和足夠的疏散和肉食,都需要到一些大城市,臨近高速或者鐵路站場的大型批發市場去。小地方道路積水嚴重,車輛駛入都很困難。

之前李老二李老闆在肉價上刁難部隊的戰士們,也有這方面的原因。關鍵是他手裡渠道、有貨源、也有車輛運輸,老百姓想憑着自己的能力跑出幾十裡地買東西,卻是根本做不到的事情。

可對於農村百姓來講,哪怕大水淹了自家的地,甚至堵到了自家的村口,但有一線之機,他們也不願意離開自己的小家遠走。

所謂在家千般好,出門萬事難。自己家裡生活條件再差,那也比搬去安置點裡吃睡都不安穩的強。再者,自己家的自留地雖然淹了。但這個季節,地裡的菜也好,糧也好,加上自己存的糧食,好歹弄弄就是一頓飯。總好過去到那些安置點裡,連鍋竈都不是自己的,什麼都要和人家合用才行的地方要強得多。

還有些人,尤其是一些農村的老人,更是本着破家值萬貫的思想。只要家裡的房子還在,還沒被大水淹得住不下人,他就會選擇一直堅守下去。哪怕家裡的房子的房基被多日的降雨泡的搖搖欲墜,但只要房子還沒倒,他們就還會一直守在那裡。

不瞭解農村情況的人恐怕會笑話他們狹隘,但只有真正熟悉了農村情況,瞭解這些老人心理的人,纔會知道他們爲什麼這麼做。

中國作爲傳統的農耕文明國度,農民和土地之間的故事已經延續了幾千年。也就是在近幾十年裡,農民纔算真正擁有了自己的土地,纔算擁有了生存的根基。避免了那種幾百年因土地而發生的,一治一亂的可怕循環。

所以農民對土地的眷戀之情,是雋刻在中國人骨子裡的。哪怕是那些自認爲脫離了土地的城市市民,不一樣對具有土地價值屬性的房地產情有獨鍾嗎?他們寧願花上幾輩子的財富,背上沉重的貸款購買的房產,不一樣是依附於土地的一種衍生財富嗎?

負責給一百多村莊疏散的戰士被分成了三十多組,平均每組人需要負責三到四個臨近的村莊。而每組負責疏散和引導村民的戰士大約由五名戰士和十多名民兵組成,這樣每組人下到村莊後,又會化爲一名戰士帶兩個當地的民兵,然後挨家挨戶的入戶給老百姓做動員。

說得容易,但實際幹起來卻不那麼容易。這個動員老百姓疏散的差使,也就比在大堤上抗洪搶險省一點體力而已,倒是顯得更累心一些。

面對老百姓的時候,戰士們和民兵們要苦口婆心的規勸對方離開,遇到年輕好溝通的還好些。如果遇到那些年紀大,又故土難離的,往往勸上一兩個小時也沒什麼效果。遇上這種情況,戰士們只能和當地村委的人聯繫,讓他們出面試着勸一勸。

如果用本鄉本土的人出面把他們勸走還好,如果實在不能勸走的,那就只能記錄下他們的情況來。過後部隊和村委都要掌握這些不願離開的人情況,下步將作爲關照重點,隨時回來看一看他們的生活狀況。能走時再接走,不能接走的就只好隔三差五的給他送點東西了。

種緯領着半個班的戰士,負責的是三個村子的疏散工作。表面上看,他們這組只負責三個村子,應該工作更容易一點吧?實際上恰恰相反,因爲他們負責的這幾個村子都處於離沱江大堤較近的低窪地帶。連續幾個月,幾輪連綿的降雨下來,這一帶都已經變成了水鄉澤國。

遠遠看去,別說是地裡的莊稼了,就連他們要去的那幾個村莊的房子都被淹泡在一米多深的水裡,大家想要過去都非常的困難。

好在這幾個村子挨着沱江,附近倒是有很多大大小小水渠和水面湖泊,當地村的幹部們趕來接戰士們的時候,就是撐着兩條不大的小舢舨來接戰士們和民兵們的。對於大部分當兵前沒怎麼見過船的北方兵來講,這回下村搞疏散工作倒成了次難得的水鄉生活體驗。

兩條船上撐篙的人都成了種緯手下的兵,種緯則坐在船頭聽當地村的幹部講這一帶的歷史掌故和風土人情。直到這個時候,種緯才聽到了一個讓他挺意外的消息,原來這一帶在解放前居然都是行洪區!也就是在解放以後,五六十年代國家治理沱江流域以後,這裡才由原來的“五年一大澇,三年一小澇”的局面,逐步改變了行洪區的用途。

這二十以來,經過改革開放的政策刺激。這一帶的老百姓在農業、養殖業和漁業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進步,已經由解放前十年九災的行洪區,變成了令人羨慕的江南魚米之鄉。老百姓的生活條件一日千里,日子也是越過越紅火。

一邊說着話,來配合種緯他們做工作的一位鄉里的趙科長便指着前面的村子道:“同志你看,這一帶的村子基本上都沒有土坯房了,九成以上的老百姓都把自家的房子翻蓋成了磚瓦房。否則的話,這些房子又怎麼可能在今年這麼大的雨勢下立了這麼多天不倒?”

“趙科長,按您這麼說,那是不是還有一成房子還是土坯房呢?是因爲生活條件差,沒條件蓋磚瓦房麼?”聽到趙科長的介紹,跟在種緯旁邊的牛柳接話道。

“那倒不是!”趙科長聽到牛柳這麼問,臉上略略帶上了一絲不快的神色。也是,哪個領導幹部也不願意聽到外鄉人認爲他管理的村子生活條件差,老百姓不夠富裕。牛柳這話問的,倒好像是對這位趙科長工作成績的否定似的。

牛柳雖然不擅言辭,但察顏觀色的能力並不缺。他一看對方趙科長臉上的表情,也就知道自己說錯話了,當下便住了口不再追問了。

第一百一十三章 相約海釣第三十一章 夜襲紅軍3第七章 詭異行程第十九章 當警察嗎第四章 邂逅女兵第七十九章 表明身份第七十三章 難以翻案?第九章 再被招徠第十四章 暗洞旋渦第十一章 近日行動第五十四章 以武會友第四十五章 穩步推進第二十五章 值班看守第二十七章 生死一擲第二十七章 出結果了!第二十六章 各懷心事第六十九章 老漢一家第三十八章 國排逞威第二十三章 受人所託第八十六章 塵埃落定第三十四章 慰問演出第四十一章 事故檔案第六章 募捐活動第九章 小鎮傳奇第十章 天海局勢第二十七章 內家拳勁第七十七章 攤牌戰術第三十九章 昔日軍營第一百〇二章 營門惜別第三十章 種緯家事第一章 老兵學警第十八章 鬼子遺堡第四十六章 亂你陣腳第三十二章 槍案餘波第五十五章 幕後黑手1第五十章 全民公敵?第六十七章 黑風發狂第二十八章 發現問題第四十五章 兇案現場第六十章 幕後黑手6第二十九章 飛龍輕功第六十二章 陷井初現第四十二章 再遇肖妍第二十二章 線索廖廖第六十七章 分頭行動第十一章 露臉的事1第十二章 被抓差了第二十章 竭力周旋第二十九章 插班測試1第四十五章 如實交待第九章 看望婷婷第十二章 默契交手第八章 南疆內賊第七章 養賊自重?第六章 異變又生第十九章 彼此試探第三十六章 天字號房第七十七章 隔離審查第八十四章 芝麻小案!第七十四章 最後演出8第二十九章 恢復秩序第五十五章 幕後黑手1第五十八章 誰領導誰?第三十七章 團伙作案?第四十五章 演技暴發第五十四章 又見熟人第十九章 進退兩難第二十九章 恢復秩序第四十四章 庭審公訴第六十六章 無計可施第五十九章 換個思路第三十六章 異變陡生第六十章 萬事俱備第五十七章 越獄計劃第十一章 各方反應第一百四十六章 非洲朋友第十九章 求助凌薇第六十一章 二人相商第六十一章 最後決戰1第一百一十八章 子彈橫飛第四十八章 舉報材料第一百一十四章 獨臨深淵第十章 天海局勢第五十五章 怨念深重2第四十章 果真是他!第二十章 形勢好轉第二十六章 部督重案第三十四章 參加巡控第四十章 深度合作第四章 案件存疑第二十四章 探聽消息第三十七章 準備開拔第二十八章 諸般問題第五十五章 甘冒風險第七十章 雙方對峙第九十七章 如數奉還第十六章 限期破案第三十二章 適應裝備第二十章 誰更高明第六十七章 浪子回頭
第一百一十三章 相約海釣第三十一章 夜襲紅軍3第七章 詭異行程第十九章 當警察嗎第四章 邂逅女兵第七十九章 表明身份第七十三章 難以翻案?第九章 再被招徠第十四章 暗洞旋渦第十一章 近日行動第五十四章 以武會友第四十五章 穩步推進第二十五章 值班看守第二十七章 生死一擲第二十七章 出結果了!第二十六章 各懷心事第六十九章 老漢一家第三十八章 國排逞威第二十三章 受人所託第八十六章 塵埃落定第三十四章 慰問演出第四十一章 事故檔案第六章 募捐活動第九章 小鎮傳奇第十章 天海局勢第二十七章 內家拳勁第七十七章 攤牌戰術第三十九章 昔日軍營第一百〇二章 營門惜別第三十章 種緯家事第一章 老兵學警第十八章 鬼子遺堡第四十六章 亂你陣腳第三十二章 槍案餘波第五十五章 幕後黑手1第五十章 全民公敵?第六十七章 黑風發狂第二十八章 發現問題第四十五章 兇案現場第六十章 幕後黑手6第二十九章 飛龍輕功第六十二章 陷井初現第四十二章 再遇肖妍第二十二章 線索廖廖第六十七章 分頭行動第十一章 露臉的事1第十二章 被抓差了第二十章 竭力周旋第二十九章 插班測試1第四十五章 如實交待第九章 看望婷婷第十二章 默契交手第八章 南疆內賊第七章 養賊自重?第六章 異變又生第十九章 彼此試探第三十六章 天字號房第七十七章 隔離審查第八十四章 芝麻小案!第七十四章 最後演出8第二十九章 恢復秩序第五十五章 幕後黑手1第五十八章 誰領導誰?第三十七章 團伙作案?第四十五章 演技暴發第五十四章 又見熟人第十九章 進退兩難第二十九章 恢復秩序第四十四章 庭審公訴第六十六章 無計可施第五十九章 換個思路第三十六章 異變陡生第六十章 萬事俱備第五十七章 越獄計劃第十一章 各方反應第一百四十六章 非洲朋友第十九章 求助凌薇第六十一章 二人相商第六十一章 最後決戰1第一百一十八章 子彈橫飛第四十八章 舉報材料第一百一十四章 獨臨深淵第十章 天海局勢第五十五章 怨念深重2第四十章 果真是他!第二十章 形勢好轉第二十六章 部督重案第三十四章 參加巡控第四十章 深度合作第四章 案件存疑第二十四章 探聽消息第三十七章 準備開拔第二十八章 諸般問題第五十五章 甘冒風險第七十章 雙方對峙第九十七章 如數奉還第十六章 限期破案第三十二章 適應裝備第二十章 誰更高明第六十七章 浪子回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