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羣芳薈還有兩天時,皇太后身邊的內侍又來燕王府下了一道口諭,屆時會派車轎和侍人來接,又複述了一遍時辰,免得誤了點。
等宮人走了後,燕明將燕莘叫到正廳,交代了一下當日進宮時的穿戴,又囑咐府上從宮裡請來的照顧女眷儀容的婦人當天好生打扮燕莘。
這是確定了太后有心要爲孫兒招攬孫媳婦的意思啊。
燕莘覺得,這次的進宮參見羣芳薈,若是與哪位皇子就此定下,而自己若表現得不甘不願的話,不僅自身下場堪憂,還會連累整個燕王府。燕莘只希望沒有皇子會看上她便好了,她還有重要任務在身——尋找重華!
過了兩日,晨光一起,宮中來使驅車停在燕王府門階下,等燕大小姐進宮。
燕莘雞鳴時刻就被嬤嬤叫起了,換上了入宮冠服,塗脂抹粉,描眉畫眼,綰了雲髻,點了珠翠,貼了花黃。這些嬤嬤都是極會梳妝的一雙巧手,在她們的一番倒騰下,燕莘面貌一新。原本在府上的日子裡,燕莘一切從簡,很多時候都是秀麗爲主,今日一番妝點下來,就算被放進美人堆裡照樣能脫穎而出,叫人驚豔不已。
出清水閣前,王芝含親自捧來了一件紵絲霞披,是當年御賜的命婦服,彼時官眷中,榮耀獨此一份,叫女兒披上。雖然她知道王爺早已在宮中打點好了一些關節,但這是她唯一能爲女兒做的了。
衣衫上繡雲霞祥文與汲花金墜子,通身光豔赤紅,襯得人氣質更好,不用想也知道是絕無僅有的好貨。只聽得王芝含溫柔的說道,“宮裡的人見過的好東西多,眼界自然也高,莘兒,你穿上這個,起碼沒人會低瞧你。”
“謝謝母親。”燕莘感動道。
隨後就出了王府,上了馬車,馬蹄噠噠的朝着皇宮的方向駛去。
她又要進宮了,進那個充滿夢魘的地方。重生後,多少次午夜夢迴,都回到了自己死的那天,每每被嚇醒就是徹夜難眠,她以爲這一生她都不敢再踏足那塊土地半步,卻沒想到,她還是來了!
方到宮門口,燕莘就下了馬車,餘下的路只能步行。
這裡是後宮,除非有召見,否則要想遇到除了皇帝以外的男人會很難,當然侍衛和還未封王的皇子們除外。
燕莘跟着宮女們一路來到太后的寢宮,進宮總是要先請安拜見的。況且人家太后讓燕莘進宮的主要目的不就是想要見一見這位燕大小姐嗎。
燕莘納悶,前世的自己溫婉善良卻沒能引起任何人的注意,反倒今世,她什麼也不在乎看,連女子如生命般重視的名聲也不在乎了,早前就傳出她在府中苛待庶妹的傳聞,如今太后居然還會親自下旨宣她進宮。
呵,由此可見,名名聲之類的不是真的頂重要的,那些都是用來約束女子行爲的無形枷鎖,只要燕莘還是燕王府的嫡小姐,有這個身份在,那麼縱使名聲差了又能如何,這皇家,是需要身份和勢力的地方,不是尋常人家娶個女人平凡過日子的。
這宮裡真的很大,但是到太后的寢宮也不用走這麼久。這些宮女是欺負她第一次進宮故意帶着她繞路呢?是受了誰的指示嗎,還是說想要故意試探她?
燕莘一路走着都沒有任何抱怨,如果換做其他第一次進宮的人,走這麼久都沒走到太后的寢宮,心裡恐怕早就焦灼不安
了。燕莘心裡有底,已經走在去太后那的路上了,剛剛她一直不動聲色地跟着引路嬤嬤,觀察着行走的路線,她發現這位引路嬤嬤臉上沒有什麼表情,但起來從她身上並沒有散發出殺氣。所以燕莘篤定,這恐怕是要試探她。
嬤嬤一心在前面引路,燕莘跟在身後。覺察到身後跟着的人並沒有任何的不悅情緒,嬤嬤臉色露出一絲讚賞。不愧是燕王府的大小姐,在冷靜的氣度不是一般官府小姐能具備的。
終於走到了,看着面前的奢華宮殿,和前世的記憶裡一摸一樣,燕莘深吸一口氣之後便擡腳進入了這高大的宮門。
“燕小姐,請容奴婢先進去通稟一聲。”嬤嬤向着燕莘行了一個禮,便留下燕莘一人在殿門口等着。
“嬤嬤請。”燕莘還了一禮,在宮牆內,這些有些資歷又跟對主子的奴才也是要以禮相待的,她們能得到主子的信任自然有他們的過人之處,尤其是太后和皇上身邊的人,一個一個都不是能得罪的主兒,因爲你不知道她會在她的主子面前說你。
很快,那嬤嬤就出來,出來時臉上還帶着笑,來到燕莘面前復又行了一禮“太后有情燕小姐入內殿。”這次倒沒讓燕莘在殿門口久等,可不是嘛,都已經讓人宮女帶着她逛了一整圈的皇宮了,又怎麼能讓燕莘在自己的宮殿門口久等呢,再怎麼樣也是要估計燕王府以及燕王爺的臉面的。
跟着嬤嬤來到內殿,只見內殿的主位上坐着一名婦人,通身透着貴氣,這人不是太后又能是誰。看了一眼太后燕莘便低下了頭,這位太后已年過六旬,而常年的保養調理讓她看起來至多四十擦邊兒,這麼一張經歷後宮爭鬥終於坐上太后寶座的臉上不能看出太多風霜,那一雙精明犀利的眼睛裡面閃出打量的眼光,倒是讓燕莘覺得站在她面前猶如被人扒光了衣服一般——會藏不住秘密!
行至殿中,燕莘跪下行禮“燕王府燕莘參見太后,太后千歲千歲千千歲。”
“好孩子,快起來”太后那渾厚有力的女聲響起,這聲音中似乎帶着笑意,聽上去似乎心情還不錯,“來人,給燕小姐賜座。”
“謝太后。”燕莘謝恩起立,來到宮女搬來的椅子前,翩翩入座。全程沒有露出一絲的膽怯,輕浮,反倒是處處都透着大方得體。
很不錯 ,是個好苗子!
太后暗暗讚賞,讓人帶着繞路是太后吩咐的,就是要看看這燕莘的耐心如何,聽嬤嬤回來稟告,這丫頭全程都沒有一絲不悅,是個沉得住氣的。
燕莘坐下後才發現,有很多小姐都已經到了,其中就有李嫣然。自從上次在李嫣然舉辦的賞花大會上一別,兩人就再也沒見過了。這會,李嫣然看燕莘終於發現了她,正俏皮地對她眨眼睛呢。
接收到李嫣然傳來的眼神,燕莘笑了笑,微微點頭回敬。高坐上的太后又怎會發現不了底下人的小動作。
“嫣然丫頭,你眼睛這是怎麼了,抽筋了不成?”太后對着李嫣然說道,只是這對李嫣然的稱呼讓燕莘一驚,看來這李嫣然極得太后的喜愛,這稱呼儼然已經把李嫣然當孫女輩了,當然太后自己就有不少孫女,所以這李嫣然估計是她中意的孫媳婦了。
聽見太后這話,再看李嫣然那姣好的面容上泛起了紅暈,在座的人都用手裡的帕子掩住脣,卻掩蓋不了那絲絲
笑意。看看周圍的人都隨着太后的話在笑,李嫣然故意板起了面孔,十足的一副小女兒神態,“太后,您老明知道我和小莘打招呼呢,還故意取笑人家。”
燕莘只覺得腳底冒起一股寒氣,這李嫣然到底是有意還是故意,她才一落座就讓她成爲了衆人的焦點。
“小莘?叫的這麼親切,看來你與燕小姐的交情不錯哦。”李嫣然爲嫣然丫頭,而燕莘則是燕小姐,這裡面的親疏哪怕是個傻子都能聽出來。
“回太后,嫣然之前在府裡辦過一場賞花大會,小莘也有來赴約,我們倆可謂是一見如故呢。”李嫣然爲何要做出一副兩人關係匪淺的樣子來?
這裡是皇宮,太后沒問話,燕莘就不能起來回話,這會也就只能隨李嫣然說去了。
“嫣然丫頭還辦過賞花大會啊,那看看今日的羣芳薈與你當日的賞花會,兩者相較,哀家這羣芳薈可還比得上啊?”太后今天的心情明顯很好,不然也不會玩笑話連篇。只是這些表面上看起來像是玩笑話的話語,裡面暗藏的深意卻是不能忽略的。
你若真以爲太后在跟你開玩笑就得意忘形,恐怕會不能活着出這宮門。
這李嫣然還真是天生適合在皇家生存的,“太后娘娘,您就別埋汰我了,當時小莘剛回京,我便叫了幾個素日裡交好的姐妹一同與她認識一番,藉着個賞花的名頭罷了。我們幾個小女子只見的小大小鬧,怎麼與羣芳薈相提並論呢,大家都知道這羣芳薈可不是誰都能來的,有幸得了太后懿旨的那都是前世修來的福分呢。”這番話下來,在座的人恐怕都會認爲李尚書家的大小姐是個極玲瓏剔透的人兒,既解釋了自己,又拍了太后馬屁,還讓燕莘做了擋箭牌。一舉多得。
聽了李嫣然的話,太后心情就更好了,還嗔了一眼李嫣然“你個馬屁精!”
這時,太后身邊的嬤嬤在太后跟前提醒道,“太后,這時辰差不多了,是不是移駕御花園?”
“這麼快就到時辰了?與這幫丫頭呆在一起,連時間都過去來比平時快了許多。”太后有感而發,常年深居宮內,又身處高位,早已習慣了一個人,今日看到這幫花季女子,放佛自己也跟着年輕了不少,“既然時辰到了,那我們就去御花園吧。”太后發話了。
“擺駕御花園。”隨着一聲高唱,底下坐着的一應人都跪在地上,等太后先行,她們方能起身來跟着。
一行女眷來到御花園,這御花園早已佈置妥當,這與當日的賞花會上的巧思如出一轍,恰巧李嫣然故意走在燕莘邊上,燕莘就對李嫣然笑笑,“今日這羣芳薈,莫不是也出自嫣然之手?”
“小莘高估我了呢,這皇宮裡人才濟濟,哪裡輪得到我出謀劃策呀,我只是在太后問起的時候說了一些自己的小觀點,沒想到還真被採納了。”這語氣,濃濃得透着驕傲自得呢。
衆人來到自己的位子上坐好,燕莘發現,她前世的婆婆林貴妃正坐在太后的左邊下首的位子上,除了她之外,後宮的一干嬪妃都沒有來參加這次的羣芳薈。
太后似乎有意在宴會上給五皇子牽紅線,因爲今日來參加宴會的皇子就只有五皇子一人,想想也是,五皇子已年滿十六,是該娶親了。
燕莘無暇這層深意,她只想找機會離開一會,看看能否找到重華。
(本章完)